第四期
——对阿盟地区不良贷款分布情况及当地经济增长情况的调查
崔立功
地区金融发展既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又受到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健全的金融体制能将储蓄资金有效地动员起来并引导到生产性投资上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而蓬勃发展的经济也通过国民收入的提高和经济活动者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反过来刺激金融业的发展。反之,金融体制落后和缺乏效率,会束缚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呆滞又限制了资金的积累,制约金融的发展。为此,我们分析阿拉善盟经济增长情况及银行不良资产的分布情况,以寻找地区经济增长与当地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减变化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为信贷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阿拉善盟经济发展现状。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西部,土地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沙漠、戈壁等无植被区占67.78%,自然环境恶劣。今年牲畜总数达165.8万头(只),比去年同期下降11.76%,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农业和牧业的生产自给率不足54%。随着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治理战略的实施,农牧业在恢复草原植被,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逐步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增加了畜产品和特色产品的产值销量;工业经济呈现以盐、煤行业为支柱,化工原料、建材、冶金、纺织、农机修造、电力等行业为骨干的格局。境内形成以吉兰泰地区盐化工业和古拉本地区煤炭出口生产两大基地及若干个资源型工业小区。在产品结构中,能源、矿产品、化工原料加工和以畜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制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近年来,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实施资源转换战略,通过大力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资源的加工转换能力,增加科技含量,开发了一批如天然胡萝卜素系列产品,金属钠、苁蓉养生液等具有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的新产品。实施工业向8个小区转移集中,农牧业向10个大滩转移集中以来,全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九五”计划期间,全盟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一、二、三产的比例由“八五"计划末的27:36:37调为17:42:41。
二、不良资产的分布情况。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阿拉善盟金融业不断壮大,有了长足的发展。全盟有金融机构111家,包括人、工、农、中、建、农发行、农村信用社。截至2002年9月末,各项存贷款分别达266 291万元和236 643万元,资金存差5 684万元(剔除邮政储蓄存款后)。但金融业仍然存在着资金规模小,资产质量底下,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尤其突出的是信贷资产质量差,直接影响着银行信贷资金的正常周转,也影响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力度。
全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总额达37 823万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16.54%,比年初增加4.2个百分点。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分别占不良贷款的5.56%、9.96%、1.02%。从不良贷款分布情况看:一是各金融机构分布不均衡,工业银行最低为5.94%,农业银行8.36%,农村信用社36.33%,中国银行40.30%,建行最高为76.93%:二是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农业贷款和工商企业贷款,分别占不良贷款总额的61.01%、15.92%;三是不良贷款占比只有工业银行、农业银行比年初分别下降1.21、3.58个百分点,其他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增幅仍然很大,如中国人民银行增加7.66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增加12.41个百分点、建设银行增加22.21个百分点。
三、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
从外部经营环境看,地区经济落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形成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
l、由于阿盟地区自身的历史和自然条件决定其经济起步晚、节奏慢、开发程度低。投资总是靠辖区有限的资金来维护。1999年到2001年全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16.5%、11.7%、12.8%、。贷款增长率分别为17.79%、34.42%、28.35%。不良贷款增长比率为1.91%、12.98%、13.55%。这说明经济增长对贷款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大量的贷款增量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也表明有相当部分贷款投入无效益的企业中,或投入的企业已相继关闭,从而潜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2、阿盟气候恶劣,农牧业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经营方式落后,经济结构过分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农牧业靠天吃饭,牧民生产、生活成本大,农牧民收入极不稳定,严重地阻碍了农牧业经济的长足发展。农牧业生产多表现为投人大,见效低。阿盟地区农牧业结构十分单一,且缺乏农牧业产品的深加工。受地区经济的约束,农牧业生产基本上被锁定在地域环境之内,多年来一直未取得显著成效。3、工业虽然加大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型产业的发展步伐,但阿盟的传统产业产品结构依然单一,以采掘业和初加工业的原料型工业占大多数,传统的盐、煤、纯碱、铁矿等工业依然是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力军,9月末,上述四项产品所创的工业现价产值为63 846万元,占全盟工业现价产值的74.19%。4、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着流动资金、改建、扩建资金短缺,外欠货款难以回笼现象。9月末,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88 572万元,同比增长24.91%。加大了企业资金的营运成本,严重地影响了有效资金的正常使用,制约了改建、扩建、技改等高科技含量的快速发展。5、贷款支持的许多企业初建时就背上沉重的贷款包袱,经营困难,效益不佳,亏损严重,还贷能力差。2001年,全盟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79户,亏损额614万元,亏损面14.53%。2002年9月,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55户,亏损额1 174万元,亏损面15.29%。以吉兰泰纯碱厂为例,吉兰泰纯碱厂是自治区“八五”计划重点项目之一,该厂始建于1991年,设计能力为年产低盐重质纯碱20万吨,总投资为5.2亿元,其中建行总行贷款4 390万元,自治区建行贷款2 050万元,中行总行外汇贷款5 000万美元,其他渠道贷款2 710万元。由于该企业95.2%的投资是靠银行贷款,从而导致建设期与还贷期同时起步的局面,当产品正式投入生产之时也是贷款全部到期之日,不良贷款几经更贷,仍然居高不下。截至2002年9月,阿盟建行给纯碱厂的贷款中1 288万元属正常贷款,3 864万元形成呆滞贷款,42万元形成呆账。阿盟中行给纯碱厂的贷款中2 96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4 542万元)形成呆滞贷款。仅吉兰泰纯碱厂一家迫使阿盟中行和建行连年亏损,且呈现出风险加剧之势。企业效益不高,严重威胁着金融资产的安全。特别是单个企业的严重亏损,直接影响金融投资的大面积扩散,致使地区经济不能全面发展。6、一些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借改制为名,逃废银行债务比较严重,造成银行大量贷款本息难以收回,形成呆滞和呆账;7、第三产业档次低,发展慢,全盟40%的三产行业属于盈利性行业,60%的行业属于非营利性行业。流通领域中国内市场繁荣活跃不足。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9.10%,与全区、盟市相比增幅较低。
从金融机构内部经营情况看:1、金融负债结构单一,主要是各项存款中以储蓄存款居多。储蓄占各项存款的62.53%。资产结构不合理,81.11%是发放贷款,而贷款又过于集中在个别企业,使金融风险相对集中。阿盟农村信用社单一客户贷款比例为36.33%,中行为40.30%,建行为76.93%。严重地导致了金融资产被单一企业所左右的形势。且有愈演愈烈之势。2、金融内控制度不健全,内部信贷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缺乏责、权、利有机配套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信贷人员整体素质欠佳,缺乏必要的信贷管理、法律、风险意识和企业资信评估知识。放贷时追逐一时之市场,忽略或不计市场之一世,甚至仅凭单方的市场预测报告占卜金融资产前景,既严重地违背了市场规律,又加剧了自身负债的重担。
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
(一)、调整信贷结构,促进地方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建议政府积极探索管理协调经济运行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努力营造一个真正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信用环境。各金融机构应树立金融创新意识,放宽视野,强化信贷市场营销理念,抓住阿盟调整经济结构,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的大好机遇,寻找新的信贷增长点,及时调整信贷结构和投向,以提高整体信贷资产质量。正确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与规避贷款风险的矛盾,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贷款和效益的提高。
(二)、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各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全员防范金融风险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同时,应把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内控制度作为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重点加强对金融机构授权、授信制度、业务操作制度、奖惩考核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促进各金融机构切实完善各项内控制度。
(三)、党中央银行加大金融监管力度,确保一方金融平安。党中央银行的监管要从日常业务性监管、合规性监管转到经营性风险监管上来,切实掌握金融风险源,重点进行跟踪和检查,并制定防范化解风险的方案,使之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建立不良贷款台账和电子登记系统,对不良贷款实行按月监测、按季通报考核制度,实施连续性监管。
(作者单位:人行阿拉善盟中心支行)
——对阿盟地区不良贷款分布情况及当地经济增长情况的调查
崔立功
地区金融发展既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又受到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健全的金融体制能将储蓄资金有效地动员起来并引导到生产性投资上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而蓬勃发展的经济也通过国民收入的提高和经济活动者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反过来刺激金融业的发展。反之,金融体制落后和缺乏效率,会束缚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呆滞又限制了资金的积累,制约金融的发展。为此,我们分析阿拉善盟经济增长情况及银行不良资产的分布情况,以寻找地区经济增长与当地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减变化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为信贷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阿拉善盟经济发展现状。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西部,土地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沙漠、戈壁等无植被区占67.78%,自然环境恶劣。今年牲畜总数达165.8万头(只),比去年同期下降11.76%,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农业和牧业的生产自给率不足54%。随着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治理战略的实施,农牧业在恢复草原植被,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逐步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增加了畜产品和特色产品的产值销量;工业经济呈现以盐、煤行业为支柱,化工原料、建材、冶金、纺织、农机修造、电力等行业为骨干的格局。境内形成以吉兰泰地区盐化工业和古拉本地区煤炭出口生产两大基地及若干个资源型工业小区。在产品结构中,能源、矿产品、化工原料加工和以畜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制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近年来,在盟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实施资源转换战略,通过大力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资源的加工转换能力,增加科技含量,开发了一批如天然胡萝卜素系列产品,金属钠、苁蓉养生液等具有比较优势和地方特色的新产品。实施工业向8个小区转移集中,农牧业向10个大滩转移集中以来,全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九五”计划期间,全盟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均可支配收入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一、二、三产的比例由“八五"计划末的27:36:37调为17:42:41。
二、不良资产的分布情况。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阿拉善盟金融业不断壮大,有了长足的发展。全盟有金融机构111家,包括人、工、农、中、建、农发行、农村信用社。截至2002年9月末,各项存贷款分别达266 291万元和236 643万元,资金存差5 684万元(剔除邮政储蓄存款后)。但金融业仍然存在着资金规模小,资产质量底下,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尤其突出的是信贷资产质量差,直接影响着银行信贷资金的正常周转,也影响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力度。
全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总额达37 823万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16.54%,比年初增加4.2个百分点。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分别占不良贷款的5.56%、9.96%、1.02%。从不良贷款分布情况看:一是各金融机构分布不均衡,工业银行最低为5.94%,农业银行8.36%,农村信用社36.33%,中国银行40.30%,建行最高为76.93%:二是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农业贷款和工商企业贷款,分别占不良贷款总额的61.01%、15.92%;三是不良贷款占比只有工业银行、农业银行比年初分别下降1.21、3.58个百分点,其他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增幅仍然很大,如中国人民银行增加7.66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增加12.41个百分点、建设银行增加22.21个百分点。
三、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
从外部经营环境看,地区经济落后,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形成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
l、由于阿盟地区自身的历史和自然条件决定其经济起步晚、节奏慢、开发程度低。投资总是靠辖区有限的资金来维护。1999年到2001年全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16.5%、11.7%、12.8%、。贷款增长率分别为17.79%、34.42%、28.35%。不良贷款增长比率为1.91%、12.98%、13.55%。这说明经济增长对贷款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大量的贷款增量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也表明有相当部分贷款投入无效益的企业中,或投入的企业已相继关闭,从而潜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2、阿盟气候恶劣,农牧业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经营方式落后,经济结构过分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农牧业靠天吃饭,牧民生产、生活成本大,农牧民收入极不稳定,严重地阻碍了农牧业经济的长足发展。农牧业生产多表现为投人大,见效低。阿盟地区农牧业结构十分单一,且缺乏农牧业产品的深加工。受地区经济的约束,农牧业生产基本上被锁定在地域环境之内,多年来一直未取得显著成效。3、工业虽然加大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型产业的发展步伐,但阿盟的传统产业产品结构依然单一,以采掘业和初加工业的原料型工业占大多数,传统的盐、煤、纯碱、铁矿等工业依然是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力军,9月末,上述四项产品所创的工业现价产值为63 846万元,占全盟工业现价产值的74.19%。4、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着流动资金、改建、扩建资金短缺,外欠货款难以回笼现象。9月末,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88 572万元,同比增长24.91%。加大了企业资金的营运成本,严重地影响了有效资金的正常使用,制约了改建、扩建、技改等高科技含量的快速发展。5、贷款支持的许多企业初建时就背上沉重的贷款包袱,经营困难,效益不佳,亏损严重,还贷能力差。2001年,全盟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79户,亏损额614万元,亏损面14.53%。2002年9月,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55户,亏损额1 174万元,亏损面15.29%。以吉兰泰纯碱厂为例,吉兰泰纯碱厂是自治区“八五”计划重点项目之一,该厂始建于1991年,设计能力为年产低盐重质纯碱20万吨,总投资为5.2亿元,其中建行总行贷款4 390万元,自治区建行贷款2 050万元,中行总行外汇贷款5 000万美元,其他渠道贷款2 710万元。由于该企业95.2%的投资是靠银行贷款,从而导致建设期与还贷期同时起步的局面,当产品正式投入生产之时也是贷款全部到期之日,不良贷款几经更贷,仍然居高不下。截至2002年9月,阿盟建行给纯碱厂的贷款中1 288万元属正常贷款,3 864万元形成呆滞贷款,42万元形成呆账。阿盟中行给纯碱厂的贷款中2 96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4 542万元)形成呆滞贷款。仅吉兰泰纯碱厂一家迫使阿盟中行和建行连年亏损,且呈现出风险加剧之势。企业效益不高,严重威胁着金融资产的安全。特别是单个企业的严重亏损,直接影响金融投资的大面积扩散,致使地区经济不能全面发展。6、一些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借改制为名,逃废银行债务比较严重,造成银行大量贷款本息难以收回,形成呆滞和呆账;7、第三产业档次低,发展慢,全盟40%的三产行业属于盈利性行业,60%的行业属于非营利性行业。流通领域中国内市场繁荣活跃不足。1—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9.10%,与全区、盟市相比增幅较低。
从金融机构内部经营情况看:1、金融负债结构单一,主要是各项存款中以储蓄存款居多。储蓄占各项存款的62.53%。资产结构不合理,81.11%是发放贷款,而贷款又过于集中在个别企业,使金融风险相对集中。阿盟农村信用社单一客户贷款比例为36.33%,中行为40.30%,建行为76.93%。严重地导致了金融资产被单一企业所左右的形势。且有愈演愈烈之势。2、金融内控制度不健全,内部信贷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缺乏责、权、利有机配套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信贷人员整体素质欠佳,缺乏必要的信贷管理、法律、风险意识和企业资信评估知识。放贷时追逐一时之市场,忽略或不计市场之一世,甚至仅凭单方的市场预测报告占卜金融资产前景,既严重地违背了市场规律,又加剧了自身负债的重担。
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
(一)、调整信贷结构,促进地方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建议政府积极探索管理协调经济运行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努力营造一个真正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信用环境。各金融机构应树立金融创新意识,放宽视野,强化信贷市场营销理念,抓住阿盟调整经济结构,实施“转移发展战略”的大好机遇,寻找新的信贷增长点,及时调整信贷结构和投向,以提高整体信贷资产质量。正确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与规避贷款风险的矛盾,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贷款和效益的提高。
(二)、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各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教育,提高全员防范金融风险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同时,应把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内控制度作为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重点加强对金融机构授权、授信制度、业务操作制度、奖惩考核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促进各金融机构切实完善各项内控制度。
(三)、党中央银行加大金融监管力度,确保一方金融平安。党中央银行的监管要从日常业务性监管、合规性监管转到经营性风险监管上来,切实掌握金融风险源,重点进行跟踪和检查,并制定防范化解风险的方案,使之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建立不良贷款台账和电子登记系统,对不良贷款实行按月监测、按季通报考核制度,实施连续性监管。
(作者单位:人行阿拉善盟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