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2年  /  第四期
  • (方言探索)阿拉善蒙古语方言特色举要
  •     阿拉善、额济纳地区的蒙古族大多由新疆、青海徙入定居,虽邻近蒙古国,但在语言方面受到的影响不多,仍保持了自己的特点,形成独立的方言,即阿拉善、额济纳方言群。

    一、阿拉善和硕特方言

    阿拉善系属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落。阿拉善和硕特方言(以下简称阿方言),是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蒙古族普遍使用的语言。它经过几百年来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1、特殊韵母解析

    (1)非唇(a)(ai)前移形成的非唇前移韵母——(æ),例文字:碗;标准话:[ajaG];阿方言:æγ

    (2)非唇(e)前移形成的非唇前移韵母——(e),例文字:布;标准话:[əd];阿方言:ed

    (3)(o)韵母前移形成的韵母——(ø),例文字:蓝;标准话:[xox];阿方言:køk

    (4)双唇韵母()前移形成的韵母——(y),例文字:话;标准话:[g];阿方言:yg

    2、特殊声母解析

    (1)(β)——两唇擦音。

    (b)结尾的音节(dtt∫s)(b)前移成(β)。例文字:衣服;标准话:[xubt∫as];阿方言:xuβčas

    (2)在词中的(b)后接(aui)(b)前移成(β)。例文字:分数;标准话:[xwbi];阿方言~xoβ

    (3)在词尾(b)变成(β)。例文字:拿去;标准话:[ab];阿方言:

    (4)(γ)——在(g)后,加(a)(o)(u)时移变成声母(γ)。例文字:老实;标准话:[gundu];阿方言:γundu

    (5)(x)——在(h)后,加(a)(o)(u)韵母时,将(ha)(ho)(hu)念成声母(x)

    (6)(k)——在(h)后,加(i)(e)(o)(u)韵母时,将念成(ki)(ka)(ko)(ku)

    (7)(q)——舌尾塞音:稍后移的(h)将念成(q)。例文字:歪;标准话[xajīx];阿方言:hajīīq

    (8)鼻音(ng)后的(h)将念成(q)。例文字:窗子;标准话:[t∫ηx];阿方言:congq

    (9)(z)——舌尖塞音,在(z)后,接(a)(e)(o)(θ)()韵母时(za)(ze)(zo)(zθ)(z)将被念成(ză)(zĕ)(zŏ)(zθ)(zǔ)。在特殊情况下(d)也被念成(d)。例文字:教;标准话:[dax];阿方言:zaax

    (10)(c)——舌尖塞音:在(c)后,接(a)(e)(o)(u)(θ)()时,将念成(ca)(ce)(co)(cu)(cθ)(c)。例文字:雪;标准话:[t∫as];阿方言:cas

    (11)(n)(1)相互转换。例文字:羊绒;标准话:[n1wr];阿方言:looluur

    (12)(s)(c)的相互转换。例文字:一样();标准话:[sat∫u];阿方言:cacuu

    (13)(d)(s)的相互转换。例文字:孩子;标准话:[xxed];阿方言:kkes

    3、特殊词汇解析

    (1)阿方言保留了蒙古古代词语。如:晚上——[asxan];早晨——[run];近来——[∫itarxaη];剑——[olt]

    (2)词首加“字头”。例文字:奶;标准话:[su];阿方言:s;例文字:(小孩)可爱;标准话:[xorxon];阿方言:ӨhӨrhӨn

    (3)词首、词中、词尾的减音。例文字:昨天;标准话:(ot∫ogdor);阿方言:čӨgdӨr。例文字:洗;标准话:[uGax];阿方言:γaaq。例文字:不;标准话:[gwe];阿方言:gӨӨ。例文字:房子;标准话:[baj∫iη];阿方言:baŠing。例文字:喊;标准话:[xa∫girax];阿方言:hækrax。例文字:绵羊;标准话:[Xηə];阿方言:xoo。例文字:夜;标准话:[∫onə];阿方言:sөө

    (4)词首、词中、词尾韵目声目的相互转换。例文字:盲肠;标准话[GlGi];阿方言:olgoi。例文字:暖瓶;标准话:[taηxw];阿方言:nanhu。例文字:外面;标准话:[Gada]阿方言:gazaa。例文字:牛粪;标准话:[arGal];阿方言:argas。例文字:小孩;标准话:[xxed];阿方言:hhes。例文字:(往这边)来;标准话:[na∫]阿方言:naar

    二、额济纳旗土尔扈特方言

    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系属四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落,由伏尔加河流域以及新疆迁徙来的,已经历200多年。后来的一部分外蒙喀尔喀人移人定居已70多年,额济纳仍保留旧土尔扈特语言的基本特征。

    额济纳方言与阿拉善方言在语音等方面基本相同,因此蒙古学者认为属于一种方言群,故省略语音部分。望参照阿方言相应部分。额济纳和阿拉善虽均属四卫拉特,但由于经济发展和地理自然环境不同,由此引起词汇的某些差异。下面就其特征简要举例:[a] [adulax]——哄(小孩)[n][nææ - tasrax]——没劲儿。[b][belxemt∫ilex]——搀。[p] [pwt∫iη]——破旧布条。[x][xasabt∫]——()坎儿。[G][ges]——肚子。[l] [a∫ix]——粘。[m] [maramxan]——(小孩)心疼;可爱。[s][sag]——警惕。[∫] [∫amaxăn]——美丽。[t][taram]——骆驼大腿后部。[d] [darjja]——坏蛋、家伙。[t∫][tsaGan - bwda]——大米。Id][darăg]——木制鼻烟壶。[j] [jasax]——修、治。

    总之,阿拉善方言是蒙古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广蒙古语普通话的今天,保护和发扬其优秀之处,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作者单位:内蒙古阿拉善盟档案史志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方言探索)阿拉善蒙古语方言特色举要
  •     阿拉善、额济纳地区的蒙古族大多由新疆、青海徙入定居,虽邻近蒙古国,但在语言方面受到的影响不多,仍保持了自己的特点,形成独立的方言,即阿拉善、额济纳方言群。

    一、阿拉善和硕特方言

    阿拉善系属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落。阿拉善和硕特方言(以下简称阿方言),是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蒙古族普遍使用的语言。它经过几百年来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1、特殊韵母解析

    (1)非唇(a)(ai)前移形成的非唇前移韵母——(æ),例文字:碗;标准话:[ajaG];阿方言:æγ

    (2)非唇(e)前移形成的非唇前移韵母——(e),例文字:布;标准话:[əd];阿方言:ed

    (3)(o)韵母前移形成的韵母——(ø),例文字:蓝;标准话:[xox];阿方言:køk

    (4)双唇韵母()前移形成的韵母——(y),例文字:话;标准话:[g];阿方言:yg

    2、特殊声母解析

    (1)(β)——两唇擦音。

    (b)结尾的音节(dtt∫s)(b)前移成(β)。例文字:衣服;标准话:[xubt∫as];阿方言:xuβčas

    (2)在词中的(b)后接(aui)(b)前移成(β)。例文字:分数;标准话:[xwbi];阿方言~xoβ

    (3)在词尾(b)变成(β)。例文字:拿去;标准话:[ab];阿方言:

    (4)(γ)——在(g)后,加(a)(o)(u)时移变成声母(γ)。例文字:老实;标准话:[gundu];阿方言:γundu

    (5)(x)——在(h)后,加(a)(o)(u)韵母时,将(ha)(ho)(hu)念成声母(x)

    (6)(k)——在(h)后,加(i)(e)(o)(u)韵母时,将念成(ki)(ka)(ko)(ku)

    (7)(q)——舌尾塞音:稍后移的(h)将念成(q)。例文字:歪;标准话[xajīx];阿方言:hajīīq

    (8)鼻音(ng)后的(h)将念成(q)。例文字:窗子;标准话:[t∫ηx];阿方言:congq

    (9)(z)——舌尖塞音,在(z)后,接(a)(e)(o)(θ)()韵母时(za)(ze)(zo)(zθ)(z)将被念成(ză)(zĕ)(zŏ)(zθ)(zǔ)。在特殊情况下(d)也被念成(d)。例文字:教;标准话:[dax];阿方言:zaax

    (10)(c)——舌尖塞音:在(c)后,接(a)(e)(o)(u)(θ)()时,将念成(ca)(ce)(co)(cu)(cθ)(c)。例文字:雪;标准话:[t∫as];阿方言:cas

    (11)(n)(1)相互转换。例文字:羊绒;标准话:[n1wr];阿方言:looluur

    (12)(s)(c)的相互转换。例文字:一样();标准话:[sat∫u];阿方言:cacuu

    (13)(d)(s)的相互转换。例文字:孩子;标准话:[xxed];阿方言:kkes

    3、特殊词汇解析

    (1)阿方言保留了蒙古古代词语。如:晚上——[asxan];早晨——[run];近来——[∫itarxaη];剑——[olt]

    (2)词首加“字头”。例文字:奶;标准话:[su];阿方言:s;例文字:(小孩)可爱;标准话:[xorxon];阿方言:ӨhӨrhӨn

    (3)词首、词中、词尾的减音。例文字:昨天;标准话:(ot∫ogdor);阿方言:čӨgdӨr。例文字:洗;标准话:[uGax];阿方言:γaaq。例文字:不;标准话:[gwe];阿方言:gӨӨ。例文字:房子;标准话:[baj∫iη];阿方言:baŠing。例文字:喊;标准话:[xa∫girax];阿方言:hækrax。例文字:绵羊;标准话:[Xηə];阿方言:xoo。例文字:夜;标准话:[∫onə];阿方言:sөө

    (4)词首、词中、词尾韵目声目的相互转换。例文字:盲肠;标准话[GlGi];阿方言:olgoi。例文字:暖瓶;标准话:[taηxw];阿方言:nanhu。例文字:外面;标准话:[Gada]阿方言:gazaa。例文字:牛粪;标准话:[arGal];阿方言:argas。例文字:小孩;标准话:[xxed];阿方言:hhes。例文字:(往这边)来;标准话:[na∫]阿方言:naar

    二、额济纳旗土尔扈特方言

    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系属四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落,由伏尔加河流域以及新疆迁徙来的,已经历200多年。后来的一部分外蒙喀尔喀人移人定居已70多年,额济纳仍保留旧土尔扈特语言的基本特征。

    额济纳方言与阿拉善方言在语音等方面基本相同,因此蒙古学者认为属于一种方言群,故省略语音部分。望参照阿方言相应部分。额济纳和阿拉善虽均属四卫拉特,但由于经济发展和地理自然环境不同,由此引起词汇的某些差异。下面就其特征简要举例:[a] [adulax]——哄(小孩)[n][nææ - tasrax]——没劲儿。[b][belxemt∫ilex]——搀。[p] [pwt∫iη]——破旧布条。[x][xasabt∫]——()坎儿。[G][ges]——肚子。[l] [a∫ix]——粘。[m] [maramxan]——(小孩)心疼;可爱。[s][sag]——警惕。[∫] [∫amaxăn]——美丽。[t][taram]——骆驼大腿后部。[d] [darjja]——坏蛋、家伙。[t∫][tsaGan - bwda]——大米。Id][darăg]——木制鼻烟壶。[j] [jasax]——修、治。

    总之,阿拉善方言是蒙古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广蒙古语普通话的今天,保护和发扬其优秀之处,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作者单位:内蒙古阿拉善盟档案史志局)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