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贻谷,字蔼人,乌牙氏,生年不详,清末满洲镶黄旗人。
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后,在兵部任职。因办理海军事宜出力较多,升任员外郎。1892年中进士,改任翰林院庶吉士。后升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镶蓝旗蒙古副都统。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随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并被授予兵部左侍郎。次年任国史馆副总裁。1902年4月,清廷任命他为督办蒙旗垦务大臣,赴绥远督办西蒙垦务,8月,加受理藩院尚书衔,1903年8月,又授绥远城将军。在绥远城设立垦务大臣行辕和督办蒙旗垦务总办,在丰镇设丰宁垦务局,在张家口设察哈尔左翼垦务总局,在包头设西盟垦务总局,全面放垦蒙地。对蒙旗软硬兼施,文武并用,奏请撤销带头阻垦的杭锦旗札萨克阿尔宾巴雅尔伊克昭盟盟长职务;武力镇压各旗抗垦斗争,捕杀了准格尔旗抗垦首领,协理台吉丹丕尔。在绥远还创办了新军,试办了武备学堂和一些新式的中小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四月,由于归化城副都统文哲珲参奏,清廷将贻谷撤职查办,缘由是其“误用小人”、“贪残相济、扰害蒙民、败坏边局”等。1911年,贻谷被发派新疆效力赎罪,后改判至川边。因武昌起义爆发,他被安置在直隶易州。民国年间一些人请求为贻谷平反。1921年,北洋政府下令为其平反,还予以褒奖。1926年,在易州病逝。遗著有《绥远奏议》、《垦务奏议》、《蒙垦续供》等。
贡桑诺尔布,字乐亭,号夔盦,蒙古族,出生于1871年,卓索图盟喀喇沁旗(今赤峰市喀喇沁旗)人。
世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兼卓索图盟盟长。从小受较为良好的教育,通晓蒙、满、汉、藏等文字。1898年承袭喀喇沁右旗札萨克。1901年以后,在旗内主持训练新式军队,创办新式学堂和报刊邮电,开设工厂商店等多方面的新政改革,给闭塞落后的蒙古地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特别是他所创办的蒙古族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式学校--崇正学堂和毓正学堂(女子学校)培养了一批蒙古族教育、专业技术和军事等各方面的人才。
1909年,被清廷任命为“御前行走”,开始驻京当差。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在外蒙古又发生“独立”的情况下,贡王联合其他几位蒙古王公,向日本借款、购买武器,酝酿内蒙古“独立”运动,但未果。1912年9月,任北京政府蒙藏事务局总裁。1913年12月,任政治会议议员。1914年5月,任蒙藏院总裁,正白旗满洲都统。1922年4月,去蒙藏院总裁职,任畅威将军。1925年后,任善后会议议员,国宪起草委员会委员,热河省卓索图盟盟长等职务。1931年秋,因病去世。
阿尔宾巴雅尔,蒙古族,出生于1866年,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人。
1880年袭札萨克贝子爵,1901年任伊克昭盟副盟长,翌年任盟长。1902年初,清政府任命兵部左侍郎贻谷赴内蒙古西部推行放垦蒙地,令伊克昭、乌兰察布两盟各旗派员来绥远城报垦,但遭到各旗札萨克普遍反对。3月、11月,阿尔宾巴雅尔先后两次召集各旗札萨克和协理台吉等会商后,联名上书绥远城将军衙门和理藩院,请求停止放垦蒙地。清政府非但不批准他们的请求,而且严令伊、乌两盟盟长迅速报垦。1903年春夏间,在清廷和垦务大臣贻谷不断施加压力,伊克昭盟各旗陆续报垦的情况下,他仍坚持抵制开垦。是年11月,被清政府以阻挠垦务为由,撤消了盟长职务。1908年,贻谷获罪被清廷革职查办,乌、伊两盟垦务基本停止,阿尔宾巴雅尔复任盟长职务。
民国初年,在时局尚未明朗的情况下,阿尔宾巴雅尔虽曾与库伦方面有过接触,但未采取附和外蒙古“独立”的实际行动。1913年1月,赴绥远城参加西盟王公会议,表示拥护民国,赞同五族共和,被晋封为亲王。会后,与乌兰察布盟盟长勒旺诺尔布、副盟长云端旺楚克等一同赴京觐见民国总统袁世凯。回旗后不久因病去世。终年47岁。
云亨,字嘉惠,蒙古族,1884年出生于内蒙古归化城土默特旗。
早年读私塾,后入包头官学就读。1902年,考入归绥中学堂,1905年毕业,并由介绍加入同盟会,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最早加入同盟会的蒙古人之一。1910年考入北京殖边学校。
1911年武昌起义后,云亨回归绥,召开讲演会,宣传革命,并与经权等人多方联络,策划起义。11月9日归绥起义爆发后,积极支持起义军。
阎锡山率领山西革命军进军绥远后,云亨被派到萨拉齐策划起义。革命军攻陷萨拉齐后,被同盟会任命为绥远城将军。山西革命军撤回山西,云亨也随军抵太原。阎锡山派云亨为驻上海代表,与孙中山、黄兴联络。南北议和告成,云亨回到太原,在山西都督副官处任职。1915年回包头,任包头镇守使协办,同年赴陕西投奔胡景翼,参加倒袁运动。1916年在太原被阎锡山诱捕,袁世凯死后获释返回家乡。
1917年与满泰等发动地方武装,反对北洋军阀。后回家乡教私塾。1924年应冯玉祥邀请去北京共商组织国民军事宜。1926年随国民军胡景翼部进驻河南洛阳,在西关视察阵地时中弹身亡,时年43岁。
经权,字子衡,蒙古族,1883年出生于内蒙古归化城土默特旗。
早年在村中读私塾,后被村民推荐为塾师。1906年,由云亨引荐,加入同盟会,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最早加入同盟会的蒙古人之一。曾以土默特旗马莲沟税卡为联络点,进行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前夕,被推为萨拉齐厅咨议局议员。
1911年武昌起义后,经权奔走于归绥、萨拉齐、包头之间,多方联络,策划起义。
山西革命军北上绥远,阎锡山以孙中山、黄兴的名义任命经权为归化城副都统。革命军撤回山西,经权随军抵晋。民国初年,经权在山西忻州为阎锡山训练军队,后调任太原警察筹备处主任。不久辞职回乡,以务农为掩护,并奔走于北京、上海,从事讨袁活动。1915年在归绥拟发动起义,事泄,被绥远都统潘矩楹逮捕。袁世凯死后获释,旋又赴北京,任陆军部陆军讲武堂少校差遣员。
1918年病逝,时年35岁。
贻谷,字蔼人,乌牙氏,生年不详,清末满洲镶黄旗人。
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后,在兵部任职。因办理海军事宜出力较多,升任员外郎。1892年中进士,改任翰林院庶吉士。后升任翰林院编修,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镶蓝旗蒙古副都统。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随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并被授予兵部左侍郎。次年任国史馆副总裁。1902年4月,清廷任命他为督办蒙旗垦务大臣,赴绥远督办西蒙垦务,8月,加受理藩院尚书衔,1903年8月,又授绥远城将军。在绥远城设立垦务大臣行辕和督办蒙旗垦务总办,在丰镇设丰宁垦务局,在张家口设察哈尔左翼垦务总局,在包头设西盟垦务总局,全面放垦蒙地。对蒙旗软硬兼施,文武并用,奏请撤销带头阻垦的杭锦旗札萨克阿尔宾巴雅尔伊克昭盟盟长职务;武力镇压各旗抗垦斗争,捕杀了准格尔旗抗垦首领,协理台吉丹丕尔。在绥远还创办了新军,试办了武备学堂和一些新式的中小学堂。光绪三十四年(1908)四月,由于归化城副都统文哲珲参奏,清廷将贻谷撤职查办,缘由是其“误用小人”、“贪残相济、扰害蒙民、败坏边局”等。1911年,贻谷被发派新疆效力赎罪,后改判至川边。因武昌起义爆发,他被安置在直隶易州。民国年间一些人请求为贻谷平反。1921年,北洋政府下令为其平反,还予以褒奖。1926年,在易州病逝。遗著有《绥远奏议》、《垦务奏议》、《蒙垦续供》等。
贡桑诺尔布,字乐亭,号夔盦,蒙古族,出生于1871年,卓索图盟喀喇沁旗(今赤峰市喀喇沁旗)人。
世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兼卓索图盟盟长。从小受较为良好的教育,通晓蒙、满、汉、藏等文字。1898年承袭喀喇沁右旗札萨克。1901年以后,在旗内主持训练新式军队,创办新式学堂和报刊邮电,开设工厂商店等多方面的新政改革,给闭塞落后的蒙古地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特别是他所创办的蒙古族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式学校--崇正学堂和毓正学堂(女子学校)培养了一批蒙古族教育、专业技术和军事等各方面的人才。
1909年,被清廷任命为“御前行走”,开始驻京当差。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在外蒙古又发生“独立”的情况下,贡王联合其他几位蒙古王公,向日本借款、购买武器,酝酿内蒙古“独立”运动,但未果。1912年9月,任北京政府蒙藏事务局总裁。1913年12月,任政治会议议员。1914年5月,任蒙藏院总裁,正白旗满洲都统。1922年4月,去蒙藏院总裁职,任畅威将军。1925年后,任善后会议议员,国宪起草委员会委员,热河省卓索图盟盟长等职务。1931年秋,因病去世。
阿尔宾巴雅尔,蒙古族,出生于1866年,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人。
1880年袭札萨克贝子爵,1901年任伊克昭盟副盟长,翌年任盟长。1902年初,清政府任命兵部左侍郎贻谷赴内蒙古西部推行放垦蒙地,令伊克昭、乌兰察布两盟各旗派员来绥远城报垦,但遭到各旗札萨克普遍反对。3月、11月,阿尔宾巴雅尔先后两次召集各旗札萨克和协理台吉等会商后,联名上书绥远城将军衙门和理藩院,请求停止放垦蒙地。清政府非但不批准他们的请求,而且严令伊、乌两盟盟长迅速报垦。1903年春夏间,在清廷和垦务大臣贻谷不断施加压力,伊克昭盟各旗陆续报垦的情况下,他仍坚持抵制开垦。是年11月,被清政府以阻挠垦务为由,撤消了盟长职务。1908年,贻谷获罪被清廷革职查办,乌、伊两盟垦务基本停止,阿尔宾巴雅尔复任盟长职务。
民国初年,在时局尚未明朗的情况下,阿尔宾巴雅尔虽曾与库伦方面有过接触,但未采取附和外蒙古“独立”的实际行动。1913年1月,赴绥远城参加西盟王公会议,表示拥护民国,赞同五族共和,被晋封为亲王。会后,与乌兰察布盟盟长勒旺诺尔布、副盟长云端旺楚克等一同赴京觐见民国总统袁世凯。回旗后不久因病去世。终年47岁。
云亨,字嘉惠,蒙古族,1884年出生于内蒙古归化城土默特旗。
早年读私塾,后入包头官学就读。1902年,考入归绥中学堂,1905年毕业,并由介绍加入同盟会,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最早加入同盟会的蒙古人之一。1910年考入北京殖边学校。
1911年武昌起义后,云亨回归绥,召开讲演会,宣传革命,并与经权等人多方联络,策划起义。11月9日归绥起义爆发后,积极支持起义军。
阎锡山率领山西革命军进军绥远后,云亨被派到萨拉齐策划起义。革命军攻陷萨拉齐后,被同盟会任命为绥远城将军。山西革命军撤回山西,云亨也随军抵太原。阎锡山派云亨为驻上海代表,与孙中山、黄兴联络。南北议和告成,云亨回到太原,在山西都督副官处任职。1915年回包头,任包头镇守使协办,同年赴陕西投奔胡景翼,参加倒袁运动。1916年在太原被阎锡山诱捕,袁世凯死后获释返回家乡。
1917年与满泰等发动地方武装,反对北洋军阀。后回家乡教私塾。1924年应冯玉祥邀请去北京共商组织国民军事宜。1926年随国民军胡景翼部进驻河南洛阳,在西关视察阵地时中弹身亡,时年43岁。
经权,字子衡,蒙古族,1883年出生于内蒙古归化城土默特旗。
早年在村中读私塾,后被村民推荐为塾师。1906年,由云亨引荐,加入同盟会,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最早加入同盟会的蒙古人之一。曾以土默特旗马莲沟税卡为联络点,进行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前夕,被推为萨拉齐厅咨议局议员。
1911年武昌起义后,经权奔走于归绥、萨拉齐、包头之间,多方联络,策划起义。
山西革命军北上绥远,阎锡山以孙中山、黄兴的名义任命经权为归化城副都统。革命军撤回山西,经权随军抵晋。民国初年,经权在山西忻州为阎锡山训练军队,后调任太原警察筹备处主任。不久辞职回乡,以务农为掩护,并奔走于北京、上海,从事讨袁活动。1915年在归绥拟发动起义,事泄,被绥远都统潘矩楹逮捕。袁世凯死后获释,旋又赴北京,任陆军部陆军讲武堂少校差遣员。
1918年病逝,时年3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