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卷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林业科学研究院领导名录】
院  长:杨俊平
党委书记:秦进保
 
【概况】 
2002年,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设处级机构8个,其中专业研究所5个:防护林研究所、沙漠防治研究所、森林保护经营研究所、经济林开发研究所、森林工业研究所;管理处室3个:党委办公室、院办公室、科研管理与信息处。此外还有:环境绿化工程设计所、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性实验室—沙地生物资源保护和培育实验室、树木园、花卉培育中心、内蒙古荒漠化防治技术培训交流中心。全院人员254人,在职职工158人、专业技术人员95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8人(研究员9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7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10人。
 
【科研项目】
是年,内蒙古林科院承担科研项目63项,其中科技跨越项目2项,科技攻关项目24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科技合作项目10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软科学项目2项,科技支撑项目9项,科技扶贫项目4项。(见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2002年在研项目表)
 
【科研成果】
内蒙古林科院在以往研究成果和数据资料积累的基础上,课题研究有新的突破:“天牛生物控制技术开发与应用”课题完成杀虫微生物的室内生产和不同营养条件下的产孢量试验、两种杀虫微生物应用生产、肿腿蜂带菌筛选试验及种间防治试验,防治面积350亩;应用杀虫微生物开发生产,防治面积达2 500亩,取得预期效果;国家林业局“948”项目“苹果梨新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的引进”,引进日本梨树新品种28个,保留品种21个,已有12个品种结果,选育出5个优良品种,超额完成合同规定的新品种引进任务,弥补内蒙古多年来梨树品种单一、退化严重、早中熟品种数量不足等问题。是年,该项目通过国家林业局组织的现地检查和专家验收评定,被评为优秀项目;“节水灌溉设备优化操作技术试验与推广”和“林木良种工厂化快繁技术研究示范与新品种引种选育”项目,顺利完成全部研究计划内容,通过鉴定。
是年,内蒙古林科院有3个科研项目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内蒙古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及潜势分析的研究”;2.“山杏林丰产配套技术的研究”;3.“浑善达克沙地铁路防护林构建模式研究”。此外,内蒙古林科院编辑出版的《内蒙古林业科技》期刊,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2002年在研项目表
| 序号 | 课  题  名  称 | 类  别 | 起 止 年 限 | 课 题 来 源 | 
| 1 | 内蒙古沙漠化土地等级划分数量体系的研究 | 基础研究 | 2000~200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2 | 浑善达克沙地(多伦地区)防沙治沙技术示范区 | 科技支撑 | 2001~2003 | 科技部 | 
| 3 | 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内蒙古示范区 | “863”计划 | 2001~2003 | 科技部 | 
| 4 | 退化草牧场困难立地造林工程 化应用技术转化与示范 | 成果转化 | 2001~2003 | 科技部 | 
| 5 | 天牛生物控制技术开发与应用 | 成果转化 | 2001~2003 | 科技部 | 
| 6 | 毛乌素沙地综合治沙技术工程化 | 成果转化 | 2001~2003 | 科技部 | 
| 7 | 沙地雨养固沙植物区试 | 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 | 2000~2003 | 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计划 | 
| 8 | 遗鸥栖息地选择模式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 软科学 | 2000~2002 | 国家林业局保护司科研计划 | 
| 9 | 内蒙古卓资县退耕还林(草)局 领导科技示范点科技支撑项目 | 科技支撑 | 2000~2003 | 国家林业局 | 
| 10 | 优良生态灌木新品种区试 | 应用研究 | 2001~2003 | 国家林业局 | 
| 11 | 内蒙古多伦县荒漠化监测定位站 | 科技支撑 | 2001~2005 | 国家林业局 | 
| 12 | 苹果梨新品种及栽培技术引进 | “948” | 1997~2002 |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 | 
| 13 | 荒漠珍惜濒危树种抗性育种与繁育技术 | 引进国外 人才项目 | 2002 | 国家林业局 | 
| 14 | 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技术 | 中间试验 | 2002~2004 |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推广项目 | 
| 15 | 水源涵养林营建技术推广 | 成果推广 | 2002~2005 |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推广项目 | 
| 16 | 引进北美樱桃园柏等高抗逆性 优良种源与选育技术引进 | “948” | 2002~2005 |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 | 
| 17 | 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大青山实验点研究   | 应用研究 | 2001~2004 | 中国林科院 | 
| 18 | 库布齐沙漠生态建设与开发研究 | 试验发展 | 2000~2005 | 内蒙古科技跨越项目 | 
| 19 | 荒漠化区能源基地生态环境构建与调控技术研究 | 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 | 2000~2005 | 内蒙古科技跨越项目 | 
| 20 | 内蒙古林木种质资源基因库建设和扩繁技术研究 | 应用研究 | 2000~2003 | 内蒙古科技厅攻关项目 | 
| 21 | 生态建设中优良树种引进、选育及快繁技术研究 | 应用研究 | 2001~2003 | 内蒙古科技厅科技攻关 | 
| 22 | 内蒙古黄河中上游林业生态体系构建技术研究 | 应用研究 | 2001~2003 | 内蒙古科技厅科技攻关 | 
| 23 | 绿色食品枸杞开发研究 | 试验发展 | 2001~2003 | 内蒙古科技厅科技攻关 | 
| 24 | 207国道公路绿化模式研究 | 试验发展 | 2002~2004 | 内蒙古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 | 
| 25 | 落叶松人工林地力维护技术研究 | 应用基础研究 | 2001~2002 | 内蒙古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 
| 26 | 草原土壤钙积层对林木生长的制约机制研究 | 应用基础研究 | 2001~2003 | 内蒙古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 
| 27 | 苹果梨果实品质下降机理的研究 | 应用基础研究 | 2001~2003 | 内蒙古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 
| 28 | 利用组织培养方法选育耐寒月季 | 应用基础研究 | 2001~2003 | 内蒙古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 
| 29 | 椴树抑虫物质及其化学结构的研究 | 应用基础研究 | 2000~2002 | 内蒙古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 
| 30 | 落叶松人工林地表枯落物生态作用研究 | 应用基础研究 | 2002~2005 | 内蒙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 
| 31 | 欧洲黑杨抗逆性优良无性系的引进与选育技术研究 | 应用研究 | 2001~2003 | 内蒙古科技厅科技合作 | 
| 32 | 荒漠藻综合治沙技术示范与开发利用 | 应用研究 | 2001~2005 | 内蒙古计委 | 
| 33 | 林木良种推广及工厂化快繁 | 试验发展 | 1998~2002 | 内蒙古计委科技计划 | 
| 34 | 杨树抗逆性优良无性系的引进与繁殖试验研究 | 试验发展 | 2000~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中国林科院 | 
| 35 | 杨树无性系推广与扩繁技术 | 试验发展 | 1999~2000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项目 | 
| 36 | 光肩星天牛诱控技术研究 | 试验发展 | 1999~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 | 
| 37 | 梭梭东移引种试验研究 | 试验发展 | 2001~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 | 
| 38 | 信息技术在林业科研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软科学 | 2000~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 | 
| 39 | 枸杞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 试验发展 | 2000~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 | 
| 40 | 森林鼠害工程治理 | 科技支撑 | 2000~2002 | 内蒙古森防站 | 
| 41 | 防虫保水生物复合肥开发利用研究 | 试验发展 | 2001~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   | 
| 42 | 沙地灌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技术 | 试验发展 | 2001~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   | 
| 43 | 红柳林区鼠害防治的研究 | 试验发展 | 2001~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 | 
| 44 | 名贵花卉新品种芍药的栽培试验 | 试验发展 | 2001~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 | 
| 45 | 几种旱生灌木的育苗技术及栽培试验 | 试验发展 | 2001~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 | 
| 46 | 沙源治理工程敖汉旗科技支撑项目 | 科技支撑 | 2001~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支撑项目 | 
| 47   | 沙源治理工程商都县科技支撑项目 | 科技支撑 | 2001~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支撑项目 | 
| 48 | 沙源治理工程太仆寺旗科技支撑项目 | 科技支撑 | 2001~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支撑项目 | 
| 49 | 天保工程达拉特旗科技支撑项目 | 科技支撑 | 2002~2003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支撑项目 | 
| 50 | 内蒙古林西县干旱山丘区风蚀沙化土地生态 经济型防护林构建技术推广应用建设项目 | 科技支撑 | 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支撑项目 | 
| 51 | 内蒙古四子王旗退化草牧场防护林 建设技术推广示范项目 | 科技支撑 | 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支撑项目 | 
| 52 | 内蒙古多伦县防沙治沙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 科技支撑 | 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支撑项目 | 
| 53 | 沙漠地区公路边坡防护及防风固沙技术研究 | 试验发展 | 2002~2003 | 内蒙古交通厅 | 
| 54 | 沙棘果实采收技术及配套机械 | 引智项目 | 2001~2002 | 内蒙古外专局 | 
| 55 | 高抗油松生物育种技术研究 | 引智项目 | 2002 | 内蒙古外专局 | 
| 56 | 全球气候变化与荒漠化防治技术 | 引智项目 | 2002 | 内蒙古外专局 | 
| 57 | 黄河流域盐碱地植物利用 | 引智项目 | 2002 | 内蒙古外专局 | 
| 58 | 扁桃优良品种示范 | 引智推广 | 2002 | 内蒙古外专局 | 
| 59 | 欧洲赤松 | 引智推广 | 2002 | 内蒙古外专局 | 
| 60 | 沙棘良种模式化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 | 扶贫项目 | 2001~2002 | 内蒙古扶贫办 | 
| 61 | 退耕还林还草及产业技术示范与推广 | 扶贫项目 | 2001~2002 | 内蒙古扶贫办 | 
| 62 | 林草复合科技示范与推广 | 扶贫项目 | 2001~2002 | 内蒙古扶贫办 | 
| 63 | 节水灌溉设备优化操作技术试验与推广 | 扶贫项目 | 2001~2002 | 内蒙古扶贫办 | 
 
【科技合作】
是年,内蒙古林科院继续与中国林科院、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家林业局规划院、自治区交通厅、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在国际上,继续与美、俄罗斯、日本、以色列、奥地利、新西兰、意大利等国家保持合作关系。在过去已有合作项目的基础上,是年与自治区交通厅合作开展“沙漠地区公路边坡防护及防风固沙技术”项目研究工作。
 
【学术交流】
是年,内蒙古林科院组织召开国内外学术交流与讲座8次,美国、俄罗斯、日本、以色列、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家的专家来林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在相关领域进行技术合作;派出9人(次)出国培训、考察和学术交流。通过“请进来,派出去”,扩大对外学术交流,使科技人员开阔思路,活跃学术思想,对提高学术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才培养】
 从2002年开始,内蒙古林科院和北京林业大学联合承办研究生班。是年,林科院有21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防沙治沙工程研究生课程培训。到年底,该研究生班已完成林业生态工程学等6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科技支撑】
 是年,把科技支撑工作列为全年工作的重点,建立和完善生态建设工程科技支撑工作保证体系:一是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各研究所主要领导参加的科技支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科技支撑工作的指挥、协调等工作,使科技支撑工作有可靠的组织保证。二是成立由院技术委员会成员和各项目负责人组成的科技支撑技术管理办公室,负责全院科技支撑工作的技术指导、检查、审定工作。三是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重点林业建设工程科技支撑的指导意见》、《自治区林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科技支撑的决定》、《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林业重点工程资金违规责任追究暂行规定》,本着“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制定了科技支撑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四是根据科技支撑项目的内容与技术标准,制定科技支撑项目检查监理办法,保证科技支撑工作的质量和支撑项目的顺利实施。五是院与各项目负责人签订责任状,明确各自的责任,确保工作有人抓,责任有人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是年,内蒙古林科院全面展开科技支撑工作,所承担的商都县、太仆寺旗、敖汉旗、达拉特旗、卓资县、林西县、多伦县、四子王旗等8个旗县的科技支撑项目工作进展顺利,取得显著的成效。
 
【科技产业】
2002年共完成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建设项目25项,产值达60余万元。同时,在筛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组装配套,研究开发出多效林草复合肥科,在三个地区对10余种品种进行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成效明显,市场前景看好。
在继续扩建树木园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同时,2002年与达拉特旗签订3 800亩试验基地的用地合同,当年完成3 800亩土地的地形图测量、规划设计、植被类型和土壤调查;完成900平方米日光温室、127平方米玻璃温室、200平方米实验室建设任务,完成输变电工程建设,新打井两眼,基本完成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在此基础上,培育沙冬青容器苗3 000株、羊柴容器苗500株、桧柏苗3 000株,为良种苗木扩繁奠定基础。
是年,内蒙古林科院组建成立内蒙古绿通环境绿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取得3级企业资质,使林科院形成集科研、规划设计、施工于一体的一条龙科技服务体系,为今后的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刘润焕、张幼军、王淑敏)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林业科学研究院领导名录】
院  长:杨俊平
党委书记:秦进保
 
【概况】 
2002年,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内设处级机构8个,其中专业研究所5个:防护林研究所、沙漠防治研究所、森林保护经营研究所、经济林开发研究所、森林工业研究所;管理处室3个:党委办公室、院办公室、科研管理与信息处。此外还有:环境绿化工程设计所、国家林业局重点开放性实验室—沙地生物资源保护和培育实验室、树木园、花卉培育中心、内蒙古荒漠化防治技术培训交流中心。全院人员254人,在职职工158人、专业技术人员95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8人(研究员9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7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10人。
 
【科研项目】
是年,内蒙古林科院承担科研项目63项,其中科技跨越项目2项,科技攻关项目24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科技合作项目10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项,软科学项目2项,科技支撑项目9项,科技扶贫项目4项。(见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2002年在研项目表)
 
【科研成果】
内蒙古林科院在以往研究成果和数据资料积累的基础上,课题研究有新的突破:“天牛生物控制技术开发与应用”课题完成杀虫微生物的室内生产和不同营养条件下的产孢量试验、两种杀虫微生物应用生产、肿腿蜂带菌筛选试验及种间防治试验,防治面积350亩;应用杀虫微生物开发生产,防治面积达2 500亩,取得预期效果;国家林业局“948”项目“苹果梨新品种及丰产栽培技术的引进”,引进日本梨树新品种28个,保留品种21个,已有12个品种结果,选育出5个优良品种,超额完成合同规定的新品种引进任务,弥补内蒙古多年来梨树品种单一、退化严重、早中熟品种数量不足等问题。是年,该项目通过国家林业局组织的现地检查和专家验收评定,被评为优秀项目;“节水灌溉设备优化操作技术试验与推广”和“林木良种工厂化快繁技术研究示范与新品种引种选育”项目,顺利完成全部研究计划内容,通过鉴定。
是年,内蒙古林科院有3个科研项目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内蒙古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及潜势分析的研究”;2.“山杏林丰产配套技术的研究”;3.“浑善达克沙地铁路防护林构建模式研究”。此外,内蒙古林科院编辑出版的《内蒙古林业科技》期刊,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2002年在研项目表
| 序号 | 课  题  名  称 | 类  别 | 起 止 年 限 | 课 题 来 源 | 
| 1 | 内蒙古沙漠化土地等级划分数量体系的研究 | 基础研究 | 2000~200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2 | 浑善达克沙地(多伦地区)防沙治沙技术示范区 | 科技支撑 | 2001~2003 | 科技部 | 
| 3 | 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内蒙古示范区 | “863”计划 | 2001~2003 | 科技部 | 
| 4 | 退化草牧场困难立地造林工程 化应用技术转化与示范 | 成果转化 | 2001~2003 | 科技部 | 
| 5 | 天牛生物控制技术开发与应用 | 成果转化 | 2001~2003 | 科技部 | 
| 6 | 毛乌素沙地综合治沙技术工程化 | 成果转化 | 2001~2003 | 科技部 | 
| 7 | 沙地雨养固沙植物区试 | 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 | 2000~2003 | 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计划 | 
| 8 | 遗鸥栖息地选择模式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 软科学 | 2000~2002 | 国家林业局保护司科研计划 | 
| 9 | 内蒙古卓资县退耕还林(草)局 领导科技示范点科技支撑项目 | 科技支撑 | 2000~2003 | 国家林业局 | 
| 10 | 优良生态灌木新品种区试 | 应用研究 | 2001~2003 | 国家林业局 | 
| 11 | 内蒙古多伦县荒漠化监测定位站 | 科技支撑 | 2001~2005 | 国家林业局 | 
| 12 | 苹果梨新品种及栽培技术引进 | “948” | 1997~2002 |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 | 
| 13 | 荒漠珍惜濒危树种抗性育种与繁育技术 | 引进国外 人才项目 | 2002 | 国家林业局 | 
| 14 | 毛乌素沙地综合治理技术 | 中间试验 | 2002~2004 |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推广项目 | 
| 15 | 水源涵养林营建技术推广 | 成果推广 | 2002~2005 |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推广项目 | 
| 16 | 引进北美樱桃园柏等高抗逆性 优良种源与选育技术引进 | “948” | 2002~2005 | 国家林业局科技司 | 
| 17 | 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大青山实验点研究   | 应用研究 | 2001~2004 | 中国林科院 | 
| 18 | 库布齐沙漠生态建设与开发研究 | 试验发展 | 2000~2005 | 内蒙古科技跨越项目 | 
| 19 | 荒漠化区能源基地生态环境构建与调控技术研究 | 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 | 2000~2005 | 内蒙古科技跨越项目 | 
| 20 | 内蒙古林木种质资源基因库建设和扩繁技术研究 | 应用研究 | 2000~2003 | 内蒙古科技厅攻关项目 | 
| 21 | 生态建设中优良树种引进、选育及快繁技术研究 | 应用研究 | 2001~2003 | 内蒙古科技厅科技攻关 | 
| 22 | 内蒙古黄河中上游林业生态体系构建技术研究 | 应用研究 | 2001~2003 | 内蒙古科技厅科技攻关 | 
| 23 | 绿色食品枸杞开发研究 | 试验发展 | 2001~2003 | 内蒙古科技厅科技攻关 | 
| 24 | 207国道公路绿化模式研究 | 试验发展 | 2002~2004 | 内蒙古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 | 
| 25 | 落叶松人工林地力维护技术研究 | 应用基础研究 | 2001~2002 | 内蒙古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 
| 26 | 草原土壤钙积层对林木生长的制约机制研究 | 应用基础研究 | 2001~2003 | 内蒙古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 
| 27 | 苹果梨果实品质下降机理的研究 | 应用基础研究 | 2001~2003 | 内蒙古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 
| 28 | 利用组织培养方法选育耐寒月季 | 应用基础研究 | 2001~2003 | 内蒙古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 
| 29 | 椴树抑虫物质及其化学结构的研究 | 应用基础研究 | 2000~2002 | 内蒙古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 
| 30 | 落叶松人工林地表枯落物生态作用研究 | 应用基础研究 | 2002~2005 | 内蒙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 | 
| 31 | 欧洲黑杨抗逆性优良无性系的引进与选育技术研究 | 应用研究 | 2001~2003 | 内蒙古科技厅科技合作 | 
| 32 | 荒漠藻综合治沙技术示范与开发利用 | 应用研究 | 2001~2005 | 内蒙古计委 | 
| 33 | 林木良种推广及工厂化快繁 | 试验发展 | 1998~2002 | 内蒙古计委科技计划 | 
| 34 | 杨树抗逆性优良无性系的引进与繁殖试验研究 | 试验发展 | 2000~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中国林科院 | 
| 35 | 杨树无性系推广与扩繁技术 | 试验发展 | 1999~2000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项目 | 
| 36 | 光肩星天牛诱控技术研究 | 试验发展 | 1999~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 | 
| 37 | 梭梭东移引种试验研究 | 试验发展 | 2001~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 | 
| 38 | 信息技术在林业科研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软科学 | 2000~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 | 
| 39 | 枸杞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 试验发展 | 2000~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 | 
| 40 | 森林鼠害工程治理 | 科技支撑 | 2000~2002 | 内蒙古森防站 | 
| 41 | 防虫保水生物复合肥开发利用研究 | 试验发展 | 2001~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   | 
| 42 | 沙地灌木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技术 | 试验发展 | 2001~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   | 
| 43 | 红柳林区鼠害防治的研究 | 试验发展 | 2001~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 | 
| 44 | 名贵花卉新品种芍药的栽培试验 | 试验发展 | 2001~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 | 
| 45 | 几种旱生灌木的育苗技术及栽培试验 | 试验发展 | 2001~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计划 | 
| 46 | 沙源治理工程敖汉旗科技支撑项目 | 科技支撑 | 2001~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支撑项目 | 
| 47   | 沙源治理工程商都县科技支撑项目 | 科技支撑 | 2001~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支撑项目 | 
| 48 | 沙源治理工程太仆寺旗科技支撑项目 | 科技支撑 | 2001~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支撑项目 | 
| 49 | 天保工程达拉特旗科技支撑项目 | 科技支撑 | 2002~2003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支撑项目 | 
| 50 | 内蒙古林西县干旱山丘区风蚀沙化土地生态 经济型防护林构建技术推广应用建设项目 | 科技支撑 | 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支撑项目 | 
| 51 | 内蒙古四子王旗退化草牧场防护林 建设技术推广示范项目 | 科技支撑 | 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支撑项目 | 
| 52 | 内蒙古多伦县防沙治沙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 科技支撑 | 2002 | 内蒙古林业厅科技支撑项目 | 
| 53 | 沙漠地区公路边坡防护及防风固沙技术研究 | 试验发展 | 2002~2003 | 内蒙古交通厅 | 
| 54 | 沙棘果实采收技术及配套机械 | 引智项目 | 2001~2002 | 内蒙古外专局 | 
| 55 | 高抗油松生物育种技术研究 | 引智项目 | 2002 | 内蒙古外专局 | 
| 56 | 全球气候变化与荒漠化防治技术 | 引智项目 | 2002 | 内蒙古外专局 | 
| 57 | 黄河流域盐碱地植物利用 | 引智项目 | 2002 | 内蒙古外专局 | 
| 58 | 扁桃优良品种示范 | 引智推广 | 2002 | 内蒙古外专局 | 
| 59 | 欧洲赤松 | 引智推广 | 2002 | 内蒙古外专局 | 
| 60 | 沙棘良种模式化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 | 扶贫项目 | 2001~2002 | 内蒙古扶贫办 | 
| 61 | 退耕还林还草及产业技术示范与推广 | 扶贫项目 | 2001~2002 | 内蒙古扶贫办 | 
| 62 | 林草复合科技示范与推广 | 扶贫项目 | 2001~2002 | 内蒙古扶贫办 | 
| 63 | 节水灌溉设备优化操作技术试验与推广 | 扶贫项目 | 2001~2002 | 内蒙古扶贫办 | 
 
【科技合作】
是年,内蒙古林科院继续与中国林科院、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家林业局规划院、自治区交通厅、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在国际上,继续与美、俄罗斯、日本、以色列、奥地利、新西兰、意大利等国家保持合作关系。在过去已有合作项目的基础上,是年与自治区交通厅合作开展“沙漠地区公路边坡防护及防风固沙技术”项目研究工作。
 
【学术交流】
是年,内蒙古林科院组织召开国内外学术交流与讲座8次,美国、俄罗斯、日本、以色列、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家的专家来林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在相关领域进行技术合作;派出9人(次)出国培训、考察和学术交流。通过“请进来,派出去”,扩大对外学术交流,使科技人员开阔思路,活跃学术思想,对提高学术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才培养】
 从2002年开始,内蒙古林科院和北京林业大学联合承办研究生班。是年,林科院有21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防沙治沙工程研究生课程培训。到年底,该研究生班已完成林业生态工程学等6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科技支撑】
 是年,把科技支撑工作列为全年工作的重点,建立和完善生态建设工程科技支撑工作保证体系:一是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各研究所主要领导参加的科技支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科技支撑工作的指挥、协调等工作,使科技支撑工作有可靠的组织保证。二是成立由院技术委员会成员和各项目负责人组成的科技支撑技术管理办公室,负责全院科技支撑工作的技术指导、检查、审定工作。三是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重点林业建设工程科技支撑的指导意见》、《自治区林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科技支撑的决定》、《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林业重点工程资金违规责任追究暂行规定》,本着“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制定了科技支撑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四是根据科技支撑项目的内容与技术标准,制定科技支撑项目检查监理办法,保证科技支撑工作的质量和支撑项目的顺利实施。五是院与各项目负责人签订责任状,明确各自的责任,确保工作有人抓,责任有人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是年,内蒙古林科院全面展开科技支撑工作,所承担的商都县、太仆寺旗、敖汉旗、达拉特旗、卓资县、林西县、多伦县、四子王旗等8个旗县的科技支撑项目工作进展顺利,取得显著的成效。
 
【科技产业】
2002年共完成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建设项目25项,产值达60余万元。同时,在筛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组装配套,研究开发出多效林草复合肥科,在三个地区对10余种品种进行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成效明显,市场前景看好。
在继续扩建树木园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同时,2002年与达拉特旗签订3 800亩试验基地的用地合同,当年完成3 800亩土地的地形图测量、规划设计、植被类型和土壤调查;完成900平方米日光温室、127平方米玻璃温室、200平方米实验室建设任务,完成输变电工程建设,新打井两眼,基本完成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在此基础上,培育沙冬青容器苗3 000株、羊柴容器苗500株、桧柏苗3 000株,为良种苗木扩繁奠定基础。
是年,内蒙古林科院组建成立内蒙古绿通环境绿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取得3级企业资质,使林科院形成集科研、规划设计、施工于一体的一条龙科技服务体系,为今后的科技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刘润焕、张幼军、王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