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卷
【概况】 正蓝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部,锡林郭勒盟东南边缘。地理坐标北纬41°56′~43°11′,东经115°00′~116°42′。东邻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接正镶白旗、太仆寺旗,南连多伦县、河北省沽源县,北靠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和苏尼特左旗。南北直线长约138公里,东西直线宽约122公里,全旗总面积10182平方公里。正蓝旗地处阴山山脉北麓东端,由低山丘陵和浑善达克沙地两大地貌构成,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占全旗总面积66%,系沙地草原;南部为低山丘陵,是燕山北缘的低山丘陵与大兴安岭南缘的低山丘陵交汇地带,系草甸草原,占全旗总面积的34%,展现出草甸草原的美丽景象。地势东高西低,海拔高度1200米~1600米。最高峰为乌和尔沁敖包,海拔1673.9米。正蓝旗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旗平均日照数为2947小时~3127小时之间,全年平均降水量365毫米,蒸发量为1925.5毫米。最高温度为35.9℃,最低温度零下36.6℃。冬季寒冷漫长,春季多风少雨,夏季温热短促,秋季凉爽湿润,气候变化剧烈,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光能充沛,降雨季节分布不均,年平均风速4.5米/秒,无霜期100天左右,冬季平均积雪期120天左右,最大积雪厚度20厘米。2017年,全旗总人口84085人。其中:蒙古族32616人,占总人口的38.79%;汉族45548,占总人口的54.17%;回族1291人,占总人口的1.53%;满族4509人,占总人口5.36%;其他少数民族121人,占总人口0.15%。辖3个镇、4个苏木、1个种畜场、1个示范区。上都镇是旗委、政府所在地,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17年,正蓝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8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6.5亿元,同比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19.3亿元,同比增长8.7%,三产之比为13∶58.6∶2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2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7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5亿元,同比下降36.77%。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011元,同比增长8.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5997元,同比增长8.6%。
【农牧业】 2017年,正蓝旗牧业年度牲畜总数58.48万头只,其中牛23.08万头,同比下降5.7%;羊34.19万只,同比下降7.6%。随着禁牧及草畜平衡政策的推行牲畜出栏率提高,年内出栏22.63万头只牲畜。大力发展优良种肉牛,年内引进优质良种肉牛4325头,完成黄牛冷配8.18万头,牲畜良改比重97%。积极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认定肉牛肉羊家庭牧场26家;肉牛核心群44处,规模化奶牛养殖场13个,全旗奶牛存栏头数2万余头。察哈尔羊核心群41处。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2.09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65万吨。
【生态保护】 正蓝旗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和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确保草原生态的责、权、利,建立相对稳定的生态保护体系。2017年,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草场面积90.45万公顷亩。其中禁牧区面积29.27万公顷,草畜平衡面积61.17万公顷。
【林业】 正蓝旗森林面积44.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5%。年内完成京津风沙源生态治理工程面积0.58万公顷。其中:营造森林0.13万公顷;草地治理0.4万公顷;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500公顷;重点区域绿化300公顷。
【水利】 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和节水灌溉项目工程,完成节水灌溉面积70公顷,新增人工高产饲草料基地面积0.095万公顷。实施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完成深水机电井130眼、基本水源井304眼,解决1520人、1.5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工业】 2017年,正蓝旗推进以风、光资源为依托的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培育壮大电力能源、装备制造、新型建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17年,鑫景干涸盐碱湖生态治理光伏电站示范项目20兆瓦光伏电站全部并网投入使用。全旗电机装机容量407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372万千瓦,风电光伏装机容量35万千瓦。上都电厂累计发电量187.32亿千瓦,同比增长10%,实现产值47.5亿元,同比增长16%;7家清洁能源发电企业累计发电7.3亿千瓦,电力能源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90%以上。延伸农畜产品精加工产业链条,扶持西贝、长虹、顺成等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全旗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21家,实现产值55.11亿元,同比增长7.3%。
【贸易】 2017年,正蓝旗电子商务进农村牧区综合示范县项目绩效考核通过商务部验收;电商企业及微商达200余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9亿元,同比增长7.7%。
【金融】 2017年,正蓝旗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3.8亿元和57.8亿元,同比增长5.5%和下降3.0%。
【招商引资】 2017年,正蓝旗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预算内资金项目22项,投资1.2亿元。重点项目开复工28项,完成投资21.4亿元。年内与北京华帆集团公司、仁创科技有限公司、麦丽斯影视公司、蟹岛集团等协商,就市政建设、砂产业,元上都文化旅游产业园、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等合作项目进行对接,引进盟外资金25.5亿元。
【城镇建设】 2017年,正蓝旗实施城区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和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完成居民区小街小巷道路沥青罩面2.2万平方米,水泥硬化路面0.58万平方米,广场、街道硬化铺砖4.5万平方米。新建输配水管道1500米,供水管道314米,供水普及率96.4%。铺设上都电厂至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5.4公里。路边栽植树木1万余株,街道花卉栽植90万株,城镇绿化率36.37%;城镇化率52%。推进百姓安居工程,完成上都镇棚户区改造1000户,农牧区危房改造198户,为133户城镇低保户发放廉租住房补贴37.8万元。
【交通】 正蓝旗境内重点铁路、公路总里程392.8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3.94公里,铁路278.88公里。锡林浩特市至张家口市高速,进京通道、105省道、510国道、502县道纵横交错。集通铁路由西向东贯穿正蓝旗中部,旗境内线路长112公里。2017年,全旗公路客运量107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9%。客运周转量3.23万人公里,同比增长3.7%。公路货运量949万吨,同比增长6.5%。货运周转量29.4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3%。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力度,完成G239上都镇至黑城子段公里修建工程。完成农村牧区公路项目10项,总里程90.55公里。
【教育】 2017年,全旗各类学校幼儿园有13所,其中综合高中1所,中学2所,小学6所,幼儿园4 所,在校生7968人。中小学、幼儿园全部接入教育城域网和百兆学习网,实现班班通全覆盖。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9.7%。
【科技】 正蓝旗科协与教育科技局联合举办以肉牛育肥养殖技术、西门塔尔牛的养殖技术、奶牛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青贮玉米的种植与贮藏、驴的饲养管理、农村旅游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班8次,参加培训农牧民5270多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2万余份,宣传健康读本1.5万册,科普围裙700个,手提袋1200个。加强青少年中心科技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服务能力。旗青少年中心科技馆设展品展项区、比特体验室区和机器人工作室区、植物展、动物展和昆虫展区。展示科技展品30余项,植物标本260种,动物标本26个,昆虫标本230种,组织中小学生参观科技馆,普及科技知识,2017年参展人数8200人次。在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暨全盟“宣传周”科普活动期间,以“守望相助,亮丽北疆”“创新驱动发展,科学破除愚昧”为主题,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为群众发放科技报纸2000份,健康养生书刊4500册,青少年法律知识手册、“七五”普法手册等1200册,宣传单400张。
【文化】 2017年,全旗“牧人之家”281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3家。以元上都遗址为核心,策划打造忽必烈影视城、上都湖原生态旅游牧场及蒙古老营蒙元文化旅游景区等精品旅游景区,促进民族文体表演娱乐业、民族文化旅游业、民族文化服饰业、民族工艺品制作销售业、民族餐饮文化业等五大产业繁荣发展。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苏木镇文化站、嘎查村文化活动室基本覆盖。广播电视覆盖率均为100%。
【旅游业】 2017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5万人,实现相关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37.8%。承办全盟旅游推介会;举办第15届“浑善达克”冬季那达慕和第10届“察哈尔”皇家察干伊德文化节。传承和弘扬蒙元文化,努力提升蒙元文化影响力。
【医疗卫生】 全旗医疗卫生机构有104个。其中,旗级医疗卫生单位5个,苏木镇场卫生院13个,嘎查村卫生室、服务中心、服务站86个,形成以旗级医疗机构为中心,苏木镇卫生院为枢纽,嘎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体系。关注全民健康,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力度,为65岁以上城镇居民和60岁以上农牧民共3165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
【社会保障】 2017年,正蓝旗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保人数48790人,参合率为97%。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落实健康扶持政策为629名贫困农牧民做免费体检。通过“一卡通”发放惠农惠牧各类补贴资金4亿元,惠及农牧民7万余户次;各项社会保障费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率分别为100%。社会保障标准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全旗建有中心敬老院1家、敬老院3家,互助幸福院11家。城乡低保保障标准、五保人员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逐年提高。
【就业】 2017年,正蓝旗征集就业岗位7500个,实现城乡各类人员就业1700人,免费技能培训1460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保持较低水平。农牧民转移就业2200人。
【扶贫惠民】 正蓝旗推进精准扶贫基础工作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实施“三到村三到户”、异地扶贫搬迁、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等项目,落实产业、教育、健康等扶贫政策及脱贫攻坚各项措施,农牧区面貌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整合涉农涉牧资金发展养殖产业为939户贫困户购买基础母牛2320头,20户贫困户购买基础母驴40头。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发放扶贫贷款1.69亿元,落实定点帮扶资金143万元,实现169户399人稳定脱贫。
【人民生活】 城镇和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011元和15997元,同比增长8.2%和8.6%。
(撰稿人:乌日娜)
【概况】 正蓝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部,锡林郭勒盟东南边缘。地理坐标北纬41°56′~43°11′,东经115°00′~116°42′。东邻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接正镶白旗、太仆寺旗,南连多伦县、河北省沽源县,北靠锡林浩特市、阿巴嘎旗和苏尼特左旗。南北直线长约138公里,东西直线宽约122公里,全旗总面积10182平方公里。正蓝旗地处阴山山脉北麓东端,由低山丘陵和浑善达克沙地两大地貌构成,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占全旗总面积66%,系沙地草原;南部为低山丘陵,是燕山北缘的低山丘陵与大兴安岭南缘的低山丘陵交汇地带,系草甸草原,占全旗总面积的34%,展现出草甸草原的美丽景象。地势东高西低,海拔高度1200米~1600米。最高峰为乌和尔沁敖包,海拔1673.9米。正蓝旗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旗平均日照数为2947小时~3127小时之间,全年平均降水量365毫米,蒸发量为1925.5毫米。最高温度为35.9℃,最低温度零下36.6℃。冬季寒冷漫长,春季多风少雨,夏季温热短促,秋季凉爽湿润,气候变化剧烈,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光能充沛,降雨季节分布不均,年平均风速4.5米/秒,无霜期100天左右,冬季平均积雪期120天左右,最大积雪厚度20厘米。2017年,全旗总人口84085人。其中:蒙古族32616人,占总人口的38.79%;汉族45548,占总人口的54.17%;回族1291人,占总人口的1.53%;满族4509人,占总人口5.36%;其他少数民族121人,占总人口0.15%。辖3个镇、4个苏木、1个种畜场、1个示范区。上都镇是旗委、政府所在地,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17年,正蓝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8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8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36.5亿元,同比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19.3亿元,同比增长8.7%,三产之比为13∶58.6∶2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2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7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5亿元,同比下降36.77%。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011元,同比增长8.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5997元,同比增长8.6%。
【农牧业】 2017年,正蓝旗牧业年度牲畜总数58.48万头只,其中牛23.08万头,同比下降5.7%;羊34.19万只,同比下降7.6%。随着禁牧及草畜平衡政策的推行牲畜出栏率提高,年内出栏22.63万头只牲畜。大力发展优良种肉牛,年内引进优质良种肉牛4325头,完成黄牛冷配8.18万头,牲畜良改比重97%。积极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认定肉牛肉羊家庭牧场26家;肉牛核心群44处,规模化奶牛养殖场13个,全旗奶牛存栏头数2万余头。察哈尔羊核心群41处。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2.09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65万吨。
【生态保护】 正蓝旗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生态红线保护制度和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确保草原生态的责、权、利,建立相对稳定的生态保护体系。2017年,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草场面积90.45万公顷亩。其中禁牧区面积29.27万公顷,草畜平衡面积61.17万公顷。
【林业】 正蓝旗森林面积44.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0.5%。年内完成京津风沙源生态治理工程面积0.58万公顷。其中:营造森林0.13万公顷;草地治理0.4万公顷;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500公顷;重点区域绿化300公顷。
【水利】 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和节水灌溉项目工程,完成节水灌溉面积70公顷,新增人工高产饲草料基地面积0.095万公顷。实施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完成深水机电井130眼、基本水源井304眼,解决1520人、1.5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工业】 2017年,正蓝旗推进以风、光资源为依托的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培育壮大电力能源、装备制造、新型建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17年,鑫景干涸盐碱湖生态治理光伏电站示范项目20兆瓦光伏电站全部并网投入使用。全旗电机装机容量407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372万千瓦,风电光伏装机容量35万千瓦。上都电厂累计发电量187.32亿千瓦,同比增长10%,实现产值47.5亿元,同比增长16%;7家清洁能源发电企业累计发电7.3亿千瓦,电力能源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90%以上。延伸农畜产品精加工产业链条,扶持西贝、长虹、顺成等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全旗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21家,实现产值55.11亿元,同比增长7.3%。
【贸易】 2017年,正蓝旗电子商务进农村牧区综合示范县项目绩效考核通过商务部验收;电商企业及微商达200余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9亿元,同比增长7.7%。
【金融】 2017年,正蓝旗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3.8亿元和57.8亿元,同比增长5.5%和下降3.0%。
【招商引资】 2017年,正蓝旗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预算内资金项目22项,投资1.2亿元。重点项目开复工28项,完成投资21.4亿元。年内与北京华帆集团公司、仁创科技有限公司、麦丽斯影视公司、蟹岛集团等协商,就市政建设、砂产业,元上都文化旅游产业园、生态农业特色旅游等合作项目进行对接,引进盟外资金25.5亿元。
【城镇建设】 2017年,正蓝旗实施城区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和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完成居民区小街小巷道路沥青罩面2.2万平方米,水泥硬化路面0.58万平方米,广场、街道硬化铺砖4.5万平方米。新建输配水管道1500米,供水管道314米,供水普及率96.4%。铺设上都电厂至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5.4公里。路边栽植树木1万余株,街道花卉栽植90万株,城镇绿化率36.37%;城镇化率52%。推进百姓安居工程,完成上都镇棚户区改造1000户,农牧区危房改造198户,为133户城镇低保户发放廉租住房补贴37.8万元。
【交通】 正蓝旗境内重点铁路、公路总里程392.8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3.94公里,铁路278.88公里。锡林浩特市至张家口市高速,进京通道、105省道、510国道、502县道纵横交错。集通铁路由西向东贯穿正蓝旗中部,旗境内线路长112公里。2017年,全旗公路客运量107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9%。客运周转量3.23万人公里,同比增长3.7%。公路货运量949万吨,同比增长6.5%。货运周转量29.4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3%。加大乡村道路建设力度,完成G239上都镇至黑城子段公里修建工程。完成农村牧区公路项目10项,总里程90.55公里。
【教育】 2017年,全旗各类学校幼儿园有13所,其中综合高中1所,中学2所,小学6所,幼儿园4 所,在校生7968人。中小学、幼儿园全部接入教育城域网和百兆学习网,实现班班通全覆盖。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9.7%。
【科技】 正蓝旗科协与教育科技局联合举办以肉牛育肥养殖技术、西门塔尔牛的养殖技术、奶牛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青贮玉米的种植与贮藏、驴的饲养管理、农村旅游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班8次,参加培训农牧民5270多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2万余份,宣传健康读本1.5万册,科普围裙700个,手提袋1200个。加强青少年中心科技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服务能力。旗青少年中心科技馆设展品展项区、比特体验室区和机器人工作室区、植物展、动物展和昆虫展区。展示科技展品30余项,植物标本260种,动物标本26个,昆虫标本230种,组织中小学生参观科技馆,普及科技知识,2017年参展人数8200人次。在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暨全盟“宣传周”科普活动期间,以“守望相助,亮丽北疆”“创新驱动发展,科学破除愚昧”为主题,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为群众发放科技报纸2000份,健康养生书刊4500册,青少年法律知识手册、“七五”普法手册等1200册,宣传单400张。
【文化】 2017年,全旗“牧人之家”281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3家。以元上都遗址为核心,策划打造忽必烈影视城、上都湖原生态旅游牧场及蒙古老营蒙元文化旅游景区等精品旅游景区,促进民族文体表演娱乐业、民族文化旅游业、民族文化服饰业、民族工艺品制作销售业、民族餐饮文化业等五大产业繁荣发展。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苏木镇文化站、嘎查村文化活动室基本覆盖。广播电视覆盖率均为100%。
【旅游业】 2017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5万人,实现相关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37.8%。承办全盟旅游推介会;举办第15届“浑善达克”冬季那达慕和第10届“察哈尔”皇家察干伊德文化节。传承和弘扬蒙元文化,努力提升蒙元文化影响力。
【医疗卫生】 全旗医疗卫生机构有104个。其中,旗级医疗卫生单位5个,苏木镇场卫生院13个,嘎查村卫生室、服务中心、服务站86个,形成以旗级医疗机构为中心,苏木镇卫生院为枢纽,嘎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体系。关注全民健康,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力度,为65岁以上城镇居民和60岁以上农牧民共3165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
【社会保障】 2017年,正蓝旗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保人数48790人,参合率为97%。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落实健康扶持政策为629名贫困农牧民做免费体检。通过“一卡通”发放惠农惠牧各类补贴资金4亿元,惠及农牧民7万余户次;各项社会保障费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率分别为100%。社会保障标准逐步提高,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全旗建有中心敬老院1家、敬老院3家,互助幸福院11家。城乡低保保障标准、五保人员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逐年提高。
【就业】 2017年,正蓝旗征集就业岗位7500个,实现城乡各类人员就业1700人,免费技能培训1460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保持较低水平。农牧民转移就业2200人。
【扶贫惠民】 正蓝旗推进精准扶贫基础工作和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实施“三到村三到户”、异地扶贫搬迁、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等项目,落实产业、教育、健康等扶贫政策及脱贫攻坚各项措施,农牧区面貌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整合涉农涉牧资金发展养殖产业为939户贫困户购买基础母牛2320头,20户贫困户购买基础母驴40头。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发放扶贫贷款1.69亿元,落实定点帮扶资金143万元,实现169户399人稳定脱贫。
【人民生活】 城镇和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011元和15997元,同比增长8.2%和8.6%。
(撰稿人:乌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