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卷
【领导名录】
区委 书 记:高文卿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 美
区 长:董汉忠
区政协主席:富文祥
【概况】 1956年8月设区。区面积56平方公里,居有蒙、汉、回、藏等25个民族。1979年乌素图街道办事处划归区辖。京包、包兰、包神、包白、包环铁路交汇于包头车站。110国道由东向西从该区北部而过。电话程控化,装机量达3万门。有各类工业企业400多个。国有企业占主导,党中央、自治区、市属驻区工业30多个,有机械加工、化工、电力、纺织等重要行业,主要产品有多种型号重型自卸载重汽车、铁路货用敞车、石油机械抽油杆、矿用液压支架、人造水晶釜等。科教、文卫事业发达,有科研院所11所,各类科技人员12 000余人,取得科技成果118项,国家级文明奖、科技进步奖24项、部委级奖79项。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设在该区。有卫生医疗院所64个,有普通高等院校1所、成人院校5所,平均每万人有病床76张、医护人员54.9人,文化、体育设施有能接待国家级比赛的体育场(馆)、文化馆。该区开发建设40年来,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先后有朱德、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驻区工厂视察指导工作。1985年,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为“文明区”;1991年,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区”。
1997年末,人口总数为277 934人。设8个街道办事处。青山区是国家“一五”期间开发建设的新兴工业基地,也是自治区批准的经济开发区。
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优越,区内有环城铁路车站两个,公共汽车线路20多条,通讯、电力、供电、供水、供热、文体、游乐等设施较完善。青山宾馆曾多次接待党中央领导和国内外宾客,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设施上乘,服务一流。天外天大酒店、航空大酒店、兴苑大酒店都是自治区西部一流的三星级大酒店。同时尚有为国外及港澳宾客服务的马沃雷克大酒店、丽晶大酒店等多家酒店,为中外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条件。该区具有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健全的涉外法规和安定的社会秩序,街道整洁,绿树成荫,居民安居乐业,几年来外商投资者日益增多。
科学技术 该区有科研院所13个,各类科技人员2万多名,科技人员占全区人口7.5%,达到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水平。“八五”期间共实现科技项目42项,完成新产品开发36项,实现国家级A级产品1项,国家级新产品开发1项,科技进步奖2项,国防科工委和兵器重大成果奖79项。机械、冶金、电器、建材、化工、印刷、二轻、畜牧设备等新工艺50多种,填补包头市及自治区的空白。
第三产业 全区有副食品、家具、汽车配件以及各种类型的综合性或专业性企业,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设施配套的集贸市场24处,初步建成工业、商业、贸易为一体的城区。全区交通运输、信息咨询、旅游、服务等行业日趋活跃,服务热情周到。向阳市场是自治区西部地区效益较高,辐射能力强的大型市场之一,先后6次被自治区评为“文化集贸市场”;1993~1995年,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全国文明市场”。1997年,全区集市贸易成交额达4.14亿元。向阳市场集贸成交额达2.6亿元。
经济发展状况 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3亿元,完成年目标的108%,同比增长24.96%;工业总产值完成4.94亿元,完成年目标的123.42%,同比增长48.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08亿元,完成年目标的116.55%,同比增长32.78%;利税总额完成6 114.83万元,完成年目标的118.62%,同比增长12.38%;财政收入实现8 104万元,完成年目标的102.07%,同比增长12.38%;工业增加值完成1.17亿元,完成年目标的243.08%,同比增长44.27%。
对外经济贸易 1997年底,发展横向联合项目6个,合同利用外资400.6万美元,外资到位100.68万美元,兴办外商投资企业2家。为进一步发展青山区的经济,青山区政府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开发南郊工业小区,热诚欢迎全国各地朋友、国际友人前来考察开发,进行技术合作和交流。
支柱产业 本区有大中型的机械制造、化工、纺织、建筑、电力、电子等支柱产业,又有技术力量雄厚多种门类的科研院所,带动区属街道企业的发展。
社区建设 全年创建文明示范小区5个,创建安全文明小区80个,全区建成9个社区服务中心,374个社区服务小组,建成218处服务设施,推出9项“便民利民”服务活动。1997年,青山区被自治区命名为社区服务示范区。
环境建设 城区基本建设完备,绿化美化成绩显著。有完善的排水、排污体系,路街照明和供热、供气等设施齐备,烟尘控制、噪音控制都达到国家标准。全区拥有绿地面积1 192.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5%。区内的呼得木林大街、文化路、富强路等主要街道装饰、美化逐渐完善,区内有街心公园14处,居民区的花园式庭院遍及全区,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党委、政府首批命名的“文明区”。
教育 区内有普通小学35所,中学23所,中等技术学校10所,高等专科和成人大学5所。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所,市级义务教育示范校1所,自治区义务教育示范校2所,市级示范幼儿园1所;高考、会考成绩继续在包头市、自治区名列前茅;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文化 区内有工人文化宫、影剧院、俱乐部11座,歌舞厅51座。包头市第一工人文化宫,位于钢铁大街及呼得木林大街交叉口处,有864平方米的大型舞台,多次接待过党中央、总政、民族、天津等歌舞团和中国京剧院名演员的演出。内蒙古一机厂文化宫、内蒙古二机厂文化宫都是较大型的影剧、文艺演出和举行会议的场所。内蒙古艺术学校包头分校、包头市晋剧团都为活跃全市及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文化事业作出很大的贡献。包头电视台、包头有线电视台都坐落在区内。藏书50万册的包头市图书馆坐落在该区的西部。青山区新建的图书馆,建筑面积1 382平方米,设计藏书8万册,设立9个对外服务窗口,是自治区唯一的政府兴办的公共图书馆,为全市各族各界人士提供优雅的学习、科研场所。同时还有藏书20万册的内蒙古一机厂图书馆,有机械制造、军工、自然科学、冶金、运输等20多类图书。
体育 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区内共有体育场、馆、所170多个,有室内游泳池3处,露天游泳池3处。容纳4万多观众的包头市体育场,可供较大型的庆典、文体、艺术多种活动,多次接待外省、市体育赛事。内蒙古一机厂体育场和区内的许多体育、武术场、馆,武术运动活跃,被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评为武术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区等称号。
医疗保健 全区有各类医疗保健机构57个,其中:县以上医院9所,床位3 100张,既有大型的综合型医院,又有肿瘤、眼科等专科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疗设施完善、技术力量雄厚。区内的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职工医院和青山区中医院,被评为自治区级的“文明医院”。区直属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所等医疗卫生机构健全,防疫、保健成绩显著,获国家十部委“食品卫生”奖杯。
环卫事业 环境卫生多年来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全区爱国卫生连续13年保持先进水平,1997年,在自治区城区中第一家实现“烟尘控制区”目标。
社会保障事业 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筹资和全民参与为辅,全区已初步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为主导,社会救济,敬老爱幼,扶贫帮困,包户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1997年,先后拿出25.2万元,发放救济补助,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
【名优产品】 包括军工产品、工程车辆、载重汽车、铁路敞车、罐车、石油机械、煤矿用液压支架、抽油杆、人造水晶、稀土荧光粉、稀土永磁材料、混凝土泵车、电子显示屏、音箱、电话、铝合金自行车、工程翻斗车、施工升降机、建筑卷扬机、搪瓷产品以及棉、毛、麻、化纤纺织品和印染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销往日本、美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重点企业名录】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厂、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总厂、二○二厂、九九集团、包头苏蒙特亚麻纺织品有限公司、九星电子集团化公司、包头市电子器材总公司、包头第二热电厂、包头供电局、内蒙古第一电力建设公司、第三电力建设公司、内蒙古机械施工公司等大中型企业驻区,区属企业有:青建股份有限公司、信通建安公司、新大新家俱总厂、华达卧俱厂、电器成套设备总厂、青一百货股份公司、福大公司、彩虹糖酒批发有限责任公司、钢城摄影器材有限责任公司、特铸厂、福宇高频焊管厂、网围栏厂、磁材料研究所等。
【街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 1997年,全区街道企业社会总产值实现5.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9亿元,工业产值实现3.00亿元,利税实现4 479.14万元,分别完成年目标的102%、115.96%、117.65%、137.82%,同比分别增长53%、30.08%、49.43%、61.39%。富强街、幸福街办事处率先成为包头市首批亿元办事处。街道经济被全市评为城区速度、效益第一名。全年发展个体工商户1 273户,私营企业143家,个体私营企业实现产值1.14亿元,实现利税999.24万元,分别完成年目标的171.12%、104.63%。
【改革成效】 1997年底,有48户企业完成转制任务,占区属、国有集体企业的80%,其中,股份合作制改组2户、有限责任公司13户、租赁11户、兼并7户、破产1户、其它14户。转制企业基本达到产权清晰、资产盘活、效益提高、职工稳定、管理科学的标准。青山区被评为包头市放活小企业工作成效显著单位。在加快企业改革的同时,按照“五定”方案,将9个行政单位转为事业单位,将7个全额拨款单位转为差额拨款单位,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顺利推进。住房、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项改革日趋完善。
【基础设施】 1997年,共筹资4 100万元,拓宽改造文化路、呼得木林大街和幸福南路,新建、扩建桑干道、邻圃道、民主路、互助道、文学道、民航大厦区间道、青山东路等7条道路,拓宽改造总面积为61 193.5平方米。全区共硬化莫尼道等13条(段)道路两侧人行便道、都兰小区等14个街坊小区,硬化总面积为15.3万平方米;全区植树3.5万株、造林1 050亩,在主干道及交叉路口摆放盆花15.6万盆,垂直绿化1 550延长米,种花、种草 15.23平方米,建设永久、半永久景点12处;筹集200万元完成文化路、钢铁大街(青山段)彩砖铺设任务;狠抓文化路等4条主干道沿街商业门点的装饰亮化工程。共完成沿街外墙装饰6.3万平方米,安装投光灯560盏、霓虹灯2 560延长米,设置灯箱160个;新建垃圾转运站5座,转运台10个,冲水公厕6座,新、翻建旱厕6座;新置不锈钢果皮箱100个,在部分市场实现垃圾袋装化;新置装载机1台,道路清扫机2台,环卫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李遇峰)
【领导名录】
区委 书 记:高文卿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 美
区 长:董汉忠
区政协主席:富文祥
【概况】 1956年8月设区。区面积56平方公里,居有蒙、汉、回、藏等25个民族。1979年乌素图街道办事处划归区辖。京包、包兰、包神、包白、包环铁路交汇于包头车站。110国道由东向西从该区北部而过。电话程控化,装机量达3万门。有各类工业企业400多个。国有企业占主导,党中央、自治区、市属驻区工业30多个,有机械加工、化工、电力、纺织等重要行业,主要产品有多种型号重型自卸载重汽车、铁路货用敞车、石油机械抽油杆、矿用液压支架、人造水晶釜等。科教、文卫事业发达,有科研院所11所,各类科技人员12 000余人,取得科技成果118项,国家级文明奖、科技进步奖24项、部委级奖79项。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设在该区。有卫生医疗院所64个,有普通高等院校1所、成人院校5所,平均每万人有病床76张、医护人员54.9人,文化、体育设施有能接待国家级比赛的体育场(馆)、文化馆。该区开发建设40年来,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关怀和支持,先后有朱德、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驻区工厂视察指导工作。1985年,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为“文明区”;1991年,被自治区党委、政府、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区”。
1997年末,人口总数为277 934人。设8个街道办事处。青山区是国家“一五”期间开发建设的新兴工业基地,也是自治区批准的经济开发区。
投资环境 投资环境优越,区内有环城铁路车站两个,公共汽车线路20多条,通讯、电力、供电、供水、供热、文体、游乐等设施较完善。青山宾馆曾多次接待党中央领导和国内外宾客,集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设施上乘,服务一流。天外天大酒店、航空大酒店、兴苑大酒店都是自治区西部一流的三星级大酒店。同时尚有为国外及港澳宾客服务的马沃雷克大酒店、丽晶大酒店等多家酒店,为中外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条件。该区具有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健全的涉外法规和安定的社会秩序,街道整洁,绿树成荫,居民安居乐业,几年来外商投资者日益增多。
科学技术 该区有科研院所13个,各类科技人员2万多名,科技人员占全区人口7.5%,达到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水平。“八五”期间共实现科技项目42项,完成新产品开发36项,实现国家级A级产品1项,国家级新产品开发1项,科技进步奖2项,国防科工委和兵器重大成果奖79项。机械、冶金、电器、建材、化工、印刷、二轻、畜牧设备等新工艺50多种,填补包头市及自治区的空白。
第三产业 全区有副食品、家具、汽车配件以及各种类型的综合性或专业性企业,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设施配套的集贸市场24处,初步建成工业、商业、贸易为一体的城区。全区交通运输、信息咨询、旅游、服务等行业日趋活跃,服务热情周到。向阳市场是自治区西部地区效益较高,辐射能力强的大型市场之一,先后6次被自治区评为“文化集贸市场”;1993~1995年,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全国文明市场”。1997年,全区集市贸易成交额达4.14亿元。向阳市场集贸成交额达2.6亿元。
经济发展状况 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3亿元,完成年目标的108%,同比增长24.96%;工业总产值完成4.94亿元,完成年目标的123.42%,同比增长48.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08亿元,完成年目标的116.55%,同比增长32.78%;利税总额完成6 114.83万元,完成年目标的118.62%,同比增长12.38%;财政收入实现8 104万元,完成年目标的102.07%,同比增长12.38%;工业增加值完成1.17亿元,完成年目标的243.08%,同比增长44.27%。
对外经济贸易 1997年底,发展横向联合项目6个,合同利用外资400.6万美元,外资到位100.68万美元,兴办外商投资企业2家。为进一步发展青山区的经济,青山区政府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开发南郊工业小区,热诚欢迎全国各地朋友、国际友人前来考察开发,进行技术合作和交流。
支柱产业 本区有大中型的机械制造、化工、纺织、建筑、电力、电子等支柱产业,又有技术力量雄厚多种门类的科研院所,带动区属街道企业的发展。
社区建设 全年创建文明示范小区5个,创建安全文明小区80个,全区建成9个社区服务中心,374个社区服务小组,建成218处服务设施,推出9项“便民利民”服务活动。1997年,青山区被自治区命名为社区服务示范区。
环境建设 城区基本建设完备,绿化美化成绩显著。有完善的排水、排污体系,路街照明和供热、供气等设施齐备,烟尘控制、噪音控制都达到国家标准。全区拥有绿地面积1 192.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5%。区内的呼得木林大街、文化路、富强路等主要街道装饰、美化逐渐完善,区内有街心公园14处,居民区的花园式庭院遍及全区,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党委、政府首批命名的“文明区”。
教育 区内有普通小学35所,中学23所,中等技术学校10所,高等专科和成人大学5所。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所,市级义务教育示范校1所,自治区义务教育示范校2所,市级示范幼儿园1所;高考、会考成绩继续在包头市、自治区名列前茅;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文化 区内有工人文化宫、影剧院、俱乐部11座,歌舞厅51座。包头市第一工人文化宫,位于钢铁大街及呼得木林大街交叉口处,有864平方米的大型舞台,多次接待过党中央、总政、民族、天津等歌舞团和中国京剧院名演员的演出。内蒙古一机厂文化宫、内蒙古二机厂文化宫都是较大型的影剧、文艺演出和举行会议的场所。内蒙古艺术学校包头分校、包头市晋剧团都为活跃全市及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文化事业作出很大的贡献。包头电视台、包头有线电视台都坐落在区内。藏书50万册的包头市图书馆坐落在该区的西部。青山区新建的图书馆,建筑面积1 382平方米,设计藏书8万册,设立9个对外服务窗口,是自治区唯一的政府兴办的公共图书馆,为全市各族各界人士提供优雅的学习、科研场所。同时还有藏书20万册的内蒙古一机厂图书馆,有机械制造、军工、自然科学、冶金、运输等20多类图书。
体育 体育事业发展迅速,区内共有体育场、馆、所170多个,有室内游泳池3处,露天游泳池3处。容纳4万多观众的包头市体育场,可供较大型的庆典、文体、艺术多种活动,多次接待外省、市体育赛事。内蒙古一机厂体育场和区内的许多体育、武术场、馆,武术运动活跃,被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评为武术之乡、全国体育先进区等称号。
医疗保健 全区有各类医疗保健机构57个,其中:县以上医院9所,床位3 100张,既有大型的综合型医院,又有肿瘤、眼科等专科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医疗设施完善、技术力量雄厚。区内的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厂职工医院和青山区中医院,被评为自治区级的“文明医院”。区直属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所等医疗卫生机构健全,防疫、保健成绩显著,获国家十部委“食品卫生”奖杯。
环卫事业 环境卫生多年来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全区爱国卫生连续13年保持先进水平,1997年,在自治区城区中第一家实现“烟尘控制区”目标。
社会保障事业 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筹资和全民参与为辅,全区已初步实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为主导,社会救济,敬老爱幼,扶贫帮困,包户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1997年,先后拿出25.2万元,发放救济补助,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
【名优产品】 包括军工产品、工程车辆、载重汽车、铁路敞车、罐车、石油机械、煤矿用液压支架、抽油杆、人造水晶、稀土荧光粉、稀土永磁材料、混凝土泵车、电子显示屏、音箱、电话、铝合金自行车、工程翻斗车、施工升降机、建筑卷扬机、搪瓷产品以及棉、毛、麻、化纤纺织品和印染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销往日本、美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重点企业名录】 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厂、内蒙古第二机械制造总厂、二○二厂、九九集团、包头苏蒙特亚麻纺织品有限公司、九星电子集团化公司、包头市电子器材总公司、包头第二热电厂、包头供电局、内蒙古第一电力建设公司、第三电力建设公司、内蒙古机械施工公司等大中型企业驻区,区属企业有:青建股份有限公司、信通建安公司、新大新家俱总厂、华达卧俱厂、电器成套设备总厂、青一百货股份公司、福大公司、彩虹糖酒批发有限责任公司、钢城摄影器材有限责任公司、特铸厂、福宇高频焊管厂、网围栏厂、磁材料研究所等。
【街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 1997年,全区街道企业社会总产值实现5.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9亿元,工业产值实现3.00亿元,利税实现4 479.14万元,分别完成年目标的102%、115.96%、117.65%、137.82%,同比分别增长53%、30.08%、49.43%、61.39%。富强街、幸福街办事处率先成为包头市首批亿元办事处。街道经济被全市评为城区速度、效益第一名。全年发展个体工商户1 273户,私营企业143家,个体私营企业实现产值1.14亿元,实现利税999.24万元,分别完成年目标的171.12%、104.63%。
【改革成效】 1997年底,有48户企业完成转制任务,占区属、国有集体企业的80%,其中,股份合作制改组2户、有限责任公司13户、租赁11户、兼并7户、破产1户、其它14户。转制企业基本达到产权清晰、资产盘活、效益提高、职工稳定、管理科学的标准。青山区被评为包头市放活小企业工作成效显著单位。在加快企业改革的同时,按照“五定”方案,将9个行政单位转为事业单位,将7个全额拨款单位转为差额拨款单位,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顺利推进。住房、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项改革日趋完善。
【基础设施】 1997年,共筹资4 100万元,拓宽改造文化路、呼得木林大街和幸福南路,新建、扩建桑干道、邻圃道、民主路、互助道、文学道、民航大厦区间道、青山东路等7条道路,拓宽改造总面积为61 193.5平方米。全区共硬化莫尼道等13条(段)道路两侧人行便道、都兰小区等14个街坊小区,硬化总面积为15.3万平方米;全区植树3.5万株、造林1 050亩,在主干道及交叉路口摆放盆花15.6万盆,垂直绿化1 550延长米,种花、种草 15.23平方米,建设永久、半永久景点12处;筹集200万元完成文化路、钢铁大街(青山段)彩砖铺设任务;狠抓文化路等4条主干道沿街商业门点的装饰亮化工程。共完成沿街外墙装饰6.3万平方米,安装投光灯560盏、霓虹灯2 560延长米,设置灯箱160个;新建垃圾转运站5座,转运台10个,冲水公厕6座,新、翻建旱厕6座;新置不锈钢果皮箱100个,在部分市场实现垃圾袋装化;新置装载机1台,道路清扫机2台,环卫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李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