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7年  /  第三期

第三期

  • (特载)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工作总结
  •    2006年,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领导下,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地方志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也是我国地方志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指导小组办公室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组织召开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三届四次会议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三届四次会议于3月在北京召开。陈奎元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朱佳木同志主持了会议。会议经过讨论,原则通过了指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04年、2005年的工作总结和2006年的工作设想。会议肯定了指导小组办公室为起草《关于编纂第二轮地方志书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和《关于建立地方志书编纂规划备案制度的规定》(讨论稿)所做的大量工作,认为制定这两个文件是加强对第二轮修志工作规范化管理和业务指导的必要措施。同时,会议对《关于编纂第二轮地方志书的若干意见》(讨论稿)提出了许多重要修改意见。
        二、组织召开全国地方志系统表彰先进会议
        全国地方志工作者翘首期盼的全国地方志系统表彰先进会议于4月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与国家人事部联合组织的表彰活动,是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初大规模开展以来的首次全国地方志系统表彰先进工作。会议对人事部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联合表彰的31个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10名先进工作者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表彰的244个全国方志先进集体、484名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奖牌、奖章和证书。会议由国务院副秘书长陈进玉同志主持,人事部副部长陈存根同志、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同志分别宣读了人事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表彰决定,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全国地方志系统表彰先进活动得到了人事部的充分肯定,在表彰活动开展期间及表彰大会召开以后,人事部还介绍其他部门到指导小组办公室交流学习。通过这次表彰工作,指导小组办公室和人事部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今后全国地方志系统表彰先进活动的定期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完成地方志立法工作,并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
        1.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完成《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立法工作。在《条例》的起草、制定过程中,指导小组办公室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先后在北京、河北、山东等地召开会议,对地方志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意义进行调研,并对《条例》(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在指导小组办公室和各地修志机构的积极协助下,国务院法制办以较快的速度完成了《条例》的起草、审定、立项和上报工作。5月18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第467号令,颁布施行《条例》。这标志着全国地方志工作进入了依法修志的新阶段,是地方志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对全国地方志事业影响深远。
        2.组织全国地方志系统认真学习贯彻《条例》。指导小组办公室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及时下发了要求各地认真学习贯彻《条例》通知,并要求反馈有关信息;二是组织讲座,请国务院法制办的有关同志对《条例》出台的背景、意义和制度设计进行了讲解;三是于10月在北京召开全国地方志系统学习贯彻《条例》经验交流会,朱佳木同志出席会议并对学习贯彻《条例》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
        四、推进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
        1.召开全国第二轮市县志编纂经验交流会。会议于9月中旬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会议在对《浦江县志》、《高青县志》、《陕县志》3部志书进行评议的同时,就如何解决第二轮市县志编纂工作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切实提高第二轮志书质量等议题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和讨论。
        2.召开第二次全国第二轮修志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于10月底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会议的目的是对全国地方志系统试点工作经验、做法进行阶段性总结,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便更好地为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服务。与会代表围绕第二轮修志工作中的组织管理、篇目设置、资料收集、志稿编纂、突出志书特色、确保志书质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介绍交流了试点经验。
        3.认真组织培训工作。根据各地方志工作者的要求,指导小组办公室于7月在上海组织了全国第二轮新方志编修理论与实务研修班,主要针对第二轮市县志编纂理论与业务实践进行了培训,旨在进一步提高新一轮志书主编、主笔的业务水平。
        4.对《关于编纂第二轮地方志书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和《关于建立地方志书编纂规划备案制度的规定》(讨论稿)作进一步修改。先后利用4月全国地方志系统表彰先进会议、8月指导小组办公室室务会议、10月全国地方志系统学习贯彻《条例》经验交流会,对两个文件反复进行了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指导小组办公室对两个文件作了进一步修改。
        五、召开全国省级方志机构负责人会议
        全国省级方志机构负责人会议于4月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会议传达了指导小组三届四次会议精神,通报了指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工作安排。会议对首轮修志的收尾工作作了重点研究,对第二轮修志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工作作了说明。会上,有关省市介绍了本地的修志工作情况。
      六、筹备指导小组换届和全国地方志第四次工作会议
        2006年是第三届指导小组任期的最后一年,根据指导小组领导同志指示,指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做好换届筹备工作和全国地方志第四次工作会议召开前的准备工作。指导小组办公室对指导小组换届的程序、原则、人员构成及任期内的调整办法等进行了反复研究,起草了《关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换届工作的请示》。经指导小组领导同志审定,已上报国务院办公厅。
        七、进一步加强方志理论研究工作
        1.积极开展志书质量标准体系研讨。4月,志书质量标准体系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市召开。会议就制定志书质量标准体系的时机和方法、志书质量标准体系的含义和基本内容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2.积极支持中国地方志协会专业委员会开展学术活动。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了中国地方志协会年鉴工作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会议围绕年鉴编纂的指导思想、年鉴编纂的规范与创新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和交流。10月,中国地方志协会城市区志专业委员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了2006年年会,就城市区志编纂议题进行了研讨。
        八、进一步抓好年鉴工作
        2006年中国地方志年鉴组稿人、撰稿人培训会议于2月在广西桂林市召开。会议主要围绕如何记述好方志人的历史、制定规范、加强培训、建设队伍等议题进行了培训和讨论。
      九、开展对港台地区和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1.开展与香港、台湾地区的学术交流。3月,应台湾中兴大学历史系邀请,指导小组办公室组团考察了台湾地区地方志纂修情况。5月,指导小组办公室组团前往香港参加学术研讨会,并应约会见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就编修香港地方志问题进行了交流。
        2.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6月初,指导小组办公室组团对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与中国地方志文献有关的单位进行了专门考察。6月底,指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学术考察团出访了英、法、荷兰等6个国家。
        十、加快地方志系统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2006年,指导小组办公室加强了地方志系统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工作。1月,在北京召开了网络建设专家研讨会,介绍和演示了方志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对指导小组办公室门户网站建设提出了建议和意见。10月,指导小组办公室门户网站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十一、做好方志期刊和图书出版工作
        2006年,《中国地方志》(月刊)编辑发行12期,《中国方志通讯》(内部发行)印发60期。方志出版社较好地完成了各级综合性志书、各类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全年协议出版新书200多种。其中,各级各类志书80种,各级各类年鉴100多种,其他类图书20种。全年全程管理项目30余种,约占图书出版总量的15%。此外,出版社还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的院庆30周年献礼部分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在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对4家出版社图书编校质量检查中,方志出版社被抽检的所有图书品种都合格。
        十二、推进国家方志馆的筹建工作
        为加快国家方志馆的筹建工作,经过指导小组办公室的积极努力和协调,7月,指导小组领导同志与指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共同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国家方志馆建设工作进行了汇报与交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领导表示支持国家方志馆建设项目。
        十三、加强办公室机关内部建设
        1.积极申请指导小组办公室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6月,召开室务会议,对此事项进行专题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申请报告,先后上报指导小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人事部。随后,指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多次就该项工作向人事部有关部门汇报,得到了人事部有关领导的支持。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办理之中。
        2.清产核资,摸清家底。一年来,指导小组办公室对历年来的固定资产、图书资料进行了全面清查,并认真进行逐项登记,建立健全了固定资产管理账目。
        3.进一步加强了专项项目的预算和申报工作。2006年初,指导小组办公室针对现阶段的工作,研究制订了专项项目工作计划,召开了项目工作座谈会,认真研究了项目申报工作,并使这项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4.积极依靠党组织开展政治和业务学习。举办了“方志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开展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及‘八荣八耻’知识竞赛”等活动。
        2006年,指导小组办公室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系列入当年工作计划的事项未能圆满完成,如全国第一轮修志工作还留有尾巴,机关内部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继续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力争取得更大的进步。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特载)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工作总结
  •    2006年,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领导下,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地方志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也是我国地方志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指导小组办公室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组织召开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三届四次会议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三届四次会议于3月在北京召开。陈奎元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朱佳木同志主持了会议。会议经过讨论,原则通过了指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04年、2005年的工作总结和2006年的工作设想。会议肯定了指导小组办公室为起草《关于编纂第二轮地方志书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和《关于建立地方志书编纂规划备案制度的规定》(讨论稿)所做的大量工作,认为制定这两个文件是加强对第二轮修志工作规范化管理和业务指导的必要措施。同时,会议对《关于编纂第二轮地方志书的若干意见》(讨论稿)提出了许多重要修改意见。
        二、组织召开全国地方志系统表彰先进会议
        全国地方志工作者翘首期盼的全国地方志系统表彰先进会议于4月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与国家人事部联合组织的表彰活动,是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初大规模开展以来的首次全国地方志系统表彰先进工作。会议对人事部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联合表彰的31个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10名先进工作者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表彰的244个全国方志先进集体、484名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奖牌、奖章和证书。会议由国务院副秘书长陈进玉同志主持,人事部副部长陈存根同志、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同志分别宣读了人事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表彰决定,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奎元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全国地方志系统表彰先进活动得到了人事部的充分肯定,在表彰活动开展期间及表彰大会召开以后,人事部还介绍其他部门到指导小组办公室交流学习。通过这次表彰工作,指导小组办公室和人事部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今后全国地方志系统表彰先进活动的定期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完成地方志立法工作,并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
        1.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完成《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立法工作。在《条例》的起草、制定过程中,指导小组办公室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先后在北京、河北、山东等地召开会议,对地方志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意义进行调研,并对《条例》(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在指导小组办公室和各地修志机构的积极协助下,国务院法制办以较快的速度完成了《条例》的起草、审定、立项和上报工作。5月18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第467号令,颁布施行《条例》。这标志着全国地方志工作进入了依法修志的新阶段,是地方志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对全国地方志事业影响深远。
        2.组织全国地方志系统认真学习贯彻《条例》。指导小组办公室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及时下发了要求各地认真学习贯彻《条例》通知,并要求反馈有关信息;二是组织讲座,请国务院法制办的有关同志对《条例》出台的背景、意义和制度设计进行了讲解;三是于10月在北京召开全国地方志系统学习贯彻《条例》经验交流会,朱佳木同志出席会议并对学习贯彻《条例》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
        四、推进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
        1.召开全国第二轮市县志编纂经验交流会。会议于9月中旬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会议在对《浦江县志》、《高青县志》、《陕县志》3部志书进行评议的同时,就如何解决第二轮市县志编纂工作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切实提高第二轮志书质量等议题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和讨论。
        2.召开第二次全国第二轮修志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于10月底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会议的目的是对全国地方志系统试点工作经验、做法进行阶段性总结,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便更好地为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服务。与会代表围绕第二轮修志工作中的组织管理、篇目设置、资料收集、志稿编纂、突出志书特色、确保志书质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介绍交流了试点经验。
        3.认真组织培训工作。根据各地方志工作者的要求,指导小组办公室于7月在上海组织了全国第二轮新方志编修理论与实务研修班,主要针对第二轮市县志编纂理论与业务实践进行了培训,旨在进一步提高新一轮志书主编、主笔的业务水平。
        4.对《关于编纂第二轮地方志书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和《关于建立地方志书编纂规划备案制度的规定》(讨论稿)作进一步修改。先后利用4月全国地方志系统表彰先进会议、8月指导小组办公室室务会议、10月全国地方志系统学习贯彻《条例》经验交流会,对两个文件反复进行了讨论。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指导小组办公室对两个文件作了进一步修改。
        五、召开全国省级方志机构负责人会议
        全国省级方志机构负责人会议于4月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会议传达了指导小组三届四次会议精神,通报了指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工作安排。会议对首轮修志的收尾工作作了重点研究,对第二轮修志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工作作了说明。会上,有关省市介绍了本地的修志工作情况。
      六、筹备指导小组换届和全国地方志第四次工作会议
        2006年是第三届指导小组任期的最后一年,根据指导小组领导同志指示,指导小组办公室积极做好换届筹备工作和全国地方志第四次工作会议召开前的准备工作。指导小组办公室对指导小组换届的程序、原则、人员构成及任期内的调整办法等进行了反复研究,起草了《关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换届工作的请示》。经指导小组领导同志审定,已上报国务院办公厅。
        七、进一步加强方志理论研究工作
        1.积极开展志书质量标准体系研讨。4月,志书质量标准体系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市召开。会议就制定志书质量标准体系的时机和方法、志书质量标准体系的含义和基本内容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2.积极支持中国地方志协会专业委员会开展学术活动。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了中国地方志协会年鉴工作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会议围绕年鉴编纂的指导思想、年鉴编纂的规范与创新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和交流。10月,中国地方志协会城市区志专业委员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了2006年年会,就城市区志编纂议题进行了研讨。
        八、进一步抓好年鉴工作
        2006年中国地方志年鉴组稿人、撰稿人培训会议于2月在广西桂林市召开。会议主要围绕如何记述好方志人的历史、制定规范、加强培训、建设队伍等议题进行了培训和讨论。
      九、开展对港台地区和对外学术交流活动
        1.开展与香港、台湾地区的学术交流。3月,应台湾中兴大学历史系邀请,指导小组办公室组团考察了台湾地区地方志纂修情况。5月,指导小组办公室组团前往香港参加学术研讨会,并应约会见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就编修香港地方志问题进行了交流。
        2.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6月初,指导小组办公室组团对美国和加拿大的一些与中国地方志文献有关的单位进行了专门考察。6月底,指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学术考察团出访了英、法、荷兰等6个国家。
        十、加快地方志系统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2006年,指导小组办公室加强了地方志系统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工作。1月,在北京召开了网络建设专家研讨会,介绍和演示了方志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对指导小组办公室门户网站建设提出了建议和意见。10月,指导小组办公室门户网站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十一、做好方志期刊和图书出版工作
        2006年,《中国地方志》(月刊)编辑发行12期,《中国方志通讯》(内部发行)印发60期。方志出版社较好地完成了各级综合性志书、各类年鉴的编辑出版工作,全年协议出版新书200多种。其中,各级各类志书80种,各级各类年鉴100多种,其他类图书20种。全年全程管理项目30余种,约占图书出版总量的15%。此外,出版社还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的院庆30周年献礼部分图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在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对4家出版社图书编校质量检查中,方志出版社被抽检的所有图书品种都合格。
        十二、推进国家方志馆的筹建工作
        为加快国家方志馆的筹建工作,经过指导小组办公室的积极努力和协调,7月,指导小组领导同志与指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共同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国家方志馆建设工作进行了汇报与交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领导表示支持国家方志馆建设项目。
        十三、加强办公室机关内部建设
        1.积极申请指导小组办公室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6月,召开室务会议,对此事项进行专题研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申请报告,先后上报指导小组、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人事部。随后,指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多次就该项工作向人事部有关部门汇报,得到了人事部有关领导的支持。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办理之中。
        2.清产核资,摸清家底。一年来,指导小组办公室对历年来的固定资产、图书资料进行了全面清查,并认真进行逐项登记,建立健全了固定资产管理账目。
        3.进一步加强了专项项目的预算和申报工作。2006年初,指导小组办公室针对现阶段的工作,研究制订了专项项目工作计划,召开了项目工作座谈会,认真研究了项目申报工作,并使这项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
        4.积极依靠党组织开展政治和业务学习。举办了“方志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开展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及‘八荣八耻’知识竞赛”等活动。
        2006年,指导小组办公室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系列入当年工作计划的事项未能圆满完成,如全国第一轮修志工作还留有尾巴,机关内部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继续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力争取得更大的进步。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