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24年  /  第四期

第四期

  • 【修志札记】资源开发利用,省情,综合展示平台
  • 发布时间:2025-03-28
  • 来源:《内蒙古印记》2024年第4期
  • 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资源开发处

     

    为推进方志成果转化利用,提前规划展陈内容,2024年11月11—15日,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分赴广东省方志馆、广州市方志馆、国家方志馆粤港澳大湾区分馆、广东省方志办、湖北省宜昌市史志研究中心等地,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的方式,认真学习方志馆展陈设计思路,详细了解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一、方志馆考察情况

    广东省方志馆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每层1000平方米,2016年正式向社会开放。广东省方志馆定位是省情展示与发展研究、地方文献收藏与服务、省情信息收集与发布,由广东省志办二级事业单位独立运营,1—3层是广东省情展示,4层是主题临展,5层是书库,7层是家谱展。屏幕上播放《广东印记》微视频,展示广东方言、族群、建筑、戏剧、民俗、美食、文脉等特色,扫描二维码可以展示更多文字视频内容;书库拥有全国各类志书资源,查询读者络绎不绝。

    广州市方志馆于2014年整体入驻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展厅面积6600平方米,2017年正式开馆。广州市方志馆建设前期是由广州市志办专班跟进,后期交由市志办宣教部管理,由广电公司运营。广州市方志馆定位为市情展示中心、教育中心、服务中心、文献中心、编纂中心和影音中心。广州市方志馆主要从“城、商、政、人、水、文”6个板块展示广州市情,设序厅、综合展厅、专题展区和数字化空间,整体白色调给人大气整洁之感,以图文资料、体感互动、场景复原、多功能查询、沉浸式环幕影院、城镇变迁对比等现代手法展示广州发展历程。同时,借助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吸引大量游客,从方志角度展示城市历史变迁。

    国家方志馆粤港澳大湾区分馆于2024年10月30日落地珠海,前期由珠海市地方志专人跟进,后期交由年鉴社运营。1层展厅面积2200平方米,2层展厅面积2600平方米。1、2层常设展厅与接待室,3层配备多功能展播展映厅、报告厅、专题展厅及青少年活动中心,4层为馆藏阅览咨询区,5层为办公区、口述史摄录中心和其他业务用房。主题展览分4个部分,分别为临江而起、向海而兴、志向未来、依湾而强。珠海市地方志利用2023年一整年,加班加点完成展陈大纲招标、人员招聘培训、布展设计等工作,经过组织专家多轮评审和设计公司反复修改,最终通过验收。

    宜昌史志馆于2019年9月建成开放,使用面积3000平方米,前期由宜昌市史志研究中心专班跟进,后期申请成立二级事业单位运营,除系统展陈史志文献外,每年还设立专项资金推进实体馆、数字馆、影像馆建设,历届市委书记到任后都先去宜昌史志馆了解市情。宜昌市史志研究中心通过投入资金建设数字史志馆,实现志书碎片化整理、开发系列原创推文、拍摄系列史志短视频、创新绘画书法艺术表达、组织活动带动青少年学习史志文化兴趣、领导带头做模范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等方式,创作近30个项目。宜昌市史志研究中心挖掘的史志资料、创作的史志成果、策划的现场活动、培养的宣讲干部都在史志馆得到充分展示。

    二、启示和思考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方志馆位于呼和浩特市文化客厅项目3号楼,总建筑面积为16300平方米(地上五层主体14000平方米,地下两层2300平方米),方志馆随呼和浩特市文化客厅项目于2023年底复工,预计于2025年底交工。下一步,建设自治区方志馆的重点难点在于展陈设计和内容上,外界想要看什么,我们要展示什么、如何展示,这是一篇大文章。

    一是明确场馆定位。从广州市、宜昌市等地可以看到,史志馆是领导了解市情窗口,也是群众性教育基地。因此,内蒙古方志馆的定位是一个地情综合展示平台,是服务党委政府、服务人民群众的综合性场馆,是记录内蒙古的发展历史和成就的展示性场馆。简言之,就是用方志讲好内蒙古故事。

    二是深入挖掘资源。展示地情的核心是展陈内容,需要深入挖掘利用好方志资源。这项工作涉及的要素多,涵盖面广,需要下一番苦功夫。

    三是创新展示方式。要运用现代化的声光调控技术等多种展陈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内蒙古自然地理、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人文风貌,达到“看一馆而知一省”的效果。

    四是集合全室力量。考虑到交工时间临近,展陈内容挖掘需要做大量细致工作,先期应设立工作专班集中推进,进入后期再借助各方力量共同把场馆打造成功,也正好是以项目锻炼干部成长、助推史志事业发展的绝佳机会。

    五是研究运营模式。本次考察的方志馆的共同特点是,前期工作是由全单位共同参与完成的,包括后期接手部门也参与其中,在主体建筑起来之后有工作专班研究展陈立项、大纲设计、展陈内容、机构审批等事宜,后期几乎都是所属事业单位来承担方志馆管理运营工作。

    未来,不断拓宽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广度维度,通过方志馆综合展示平台展现一个全面立体的内蒙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修志札记】资源开发利用,省情,综合展示平台
  • 发布时间:2025-03-28
  • 来源:《内蒙古印记》2024年第4期
  • 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资源开发处

     

    为推进方志成果转化利用,提前规划展陈内容,2024年11月11—15日,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分赴广东省方志馆、广州市方志馆、国家方志馆粤港澳大湾区分馆、广东省方志办、湖北省宜昌市史志研究中心等地,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的方式,认真学习方志馆展陈设计思路,详细了解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一、方志馆考察情况

    广东省方志馆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每层1000平方米,2016年正式向社会开放。广东省方志馆定位是省情展示与发展研究、地方文献收藏与服务、省情信息收集与发布,由广东省志办二级事业单位独立运营,1—3层是广东省情展示,4层是主题临展,5层是书库,7层是家谱展。屏幕上播放《广东印记》微视频,展示广东方言、族群、建筑、戏剧、民俗、美食、文脉等特色,扫描二维码可以展示更多文字视频内容;书库拥有全国各类志书资源,查询读者络绎不绝。

    广州市方志馆于2014年整体入驻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展厅面积6600平方米,2017年正式开馆。广州市方志馆建设前期是由广州市志办专班跟进,后期交由市志办宣教部管理,由广电公司运营。广州市方志馆定位为市情展示中心、教育中心、服务中心、文献中心、编纂中心和影音中心。广州市方志馆主要从“城、商、政、人、水、文”6个板块展示广州市情,设序厅、综合展厅、专题展区和数字化空间,整体白色调给人大气整洁之感,以图文资料、体感互动、场景复原、多功能查询、沉浸式环幕影院、城镇变迁对比等现代手法展示广州发展历程。同时,借助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吸引大量游客,从方志角度展示城市历史变迁。

    国家方志馆粤港澳大湾区分馆于2024年10月30日落地珠海,前期由珠海市地方志专人跟进,后期交由年鉴社运营。1层展厅面积2200平方米,2层展厅面积2600平方米。1、2层常设展厅与接待室,3层配备多功能展播展映厅、报告厅、专题展厅及青少年活动中心,4层为馆藏阅览咨询区,5层为办公区、口述史摄录中心和其他业务用房。主题展览分4个部分,分别为临江而起、向海而兴、志向未来、依湾而强。珠海市地方志利用2023年一整年,加班加点完成展陈大纲招标、人员招聘培训、布展设计等工作,经过组织专家多轮评审和设计公司反复修改,最终通过验收。

    宜昌史志馆于2019年9月建成开放,使用面积3000平方米,前期由宜昌市史志研究中心专班跟进,后期申请成立二级事业单位运营,除系统展陈史志文献外,每年还设立专项资金推进实体馆、数字馆、影像馆建设,历届市委书记到任后都先去宜昌史志馆了解市情。宜昌市史志研究中心通过投入资金建设数字史志馆,实现志书碎片化整理、开发系列原创推文、拍摄系列史志短视频、创新绘画书法艺术表达、组织活动带动青少年学习史志文化兴趣、领导带头做模范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等方式,创作近30个项目。宜昌市史志研究中心挖掘的史志资料、创作的史志成果、策划的现场活动、培养的宣讲干部都在史志馆得到充分展示。

    二、启示和思考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方志馆位于呼和浩特市文化客厅项目3号楼,总建筑面积为16300平方米(地上五层主体14000平方米,地下两层2300平方米),方志馆随呼和浩特市文化客厅项目于2023年底复工,预计于2025年底交工。下一步,建设自治区方志馆的重点难点在于展陈设计和内容上,外界想要看什么,我们要展示什么、如何展示,这是一篇大文章。

    一是明确场馆定位。从广州市、宜昌市等地可以看到,史志馆是领导了解市情窗口,也是群众性教育基地。因此,内蒙古方志馆的定位是一个地情综合展示平台,是服务党委政府、服务人民群众的综合性场馆,是记录内蒙古的发展历史和成就的展示性场馆。简言之,就是用方志讲好内蒙古故事。

    二是深入挖掘资源。展示地情的核心是展陈内容,需要深入挖掘利用好方志资源。这项工作涉及的要素多,涵盖面广,需要下一番苦功夫。

    三是创新展示方式。要运用现代化的声光调控技术等多种展陈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内蒙古自然地理、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人文风貌,达到“看一馆而知一省”的效果。

    四是集合全室力量。考虑到交工时间临近,展陈内容挖掘需要做大量细致工作,先期应设立工作专班集中推进,进入后期再借助各方力量共同把场馆打造成功,也正好是以项目锻炼干部成长、助推史志事业发展的绝佳机会。

    五是研究运营模式。本次考察的方志馆的共同特点是,前期工作是由全单位共同参与完成的,包括后期接手部门也参与其中,在主体建筑起来之后有工作专班研究展陈立项、大纲设计、展陈内容、机构审批等事宜,后期几乎都是所属事业单位来承担方志馆管理运营工作。

    未来,不断拓宽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广度维度,通过方志馆综合展示平台展现一个全面立体的内蒙古。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