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环境的影响
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几十年人口发展与环境关系看,人口的增加,乱垦乱伐对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
1.土地荒漠化
由于人口猛增,气候条件的变化,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是全国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之一,目前,有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荒漠化。境内有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库布其等沙漠,此外还有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漠等,这些都是沙尘暴的根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境内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阿拉善盟。阿拉善盟土地荒漠化,生态危机主要发生在20世纪的80年代,阿拉善盟20余年,由于水源锐减,气候严重干旱,土地荒漠化的速度非常惊人。额济纳旗的总面积约11.5万平方公里,近90%的土地是戈壁和沙漠,发源于祁连山,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10个县旗的黑河水,从1985年开始出现断流,致使阿拉善草原上大面积的胡杨林枯死,草场严重退化,原始森林消失。1951—1983年,绿洲上的森林减少了85万亩,其中耐干旱的胡杨林减少40万亩,原有牧草130余种,而现在只剩下10余种,新形成的沙漠和盐碱地面积达2523万亩。
阿拉善盟的生态危机,引起党中央、内蒙古、甘肃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对黑河水实行统一的管理和调拨,1991年之后干涸多年的居延海又有了水,生态环境得到了部分的缓减。
20世纪50~70年代,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大搞开荒种田,造成了土地大面积的退化、沙化、碱化。20世纪70年代,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土地面积每年曾以500万亩的速度沙化着。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当时是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盟土地沙化面积达到了3万余平方公里,占该盟面积的30%以上。鄂托克旗的大坑、二坑原来是良好的万亩草原,由于1958—1962年的几年大开荒,到1963年,已经变成了万亩沙原,沙进人退,昔日的草原成了茫茫的沙海。
人口的增加、气候的变化,人类的不适活动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原因,土地荒漠化又促使了气候的变化。由于荒漠化的扩大,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化,扬沙、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屡屡发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态安全。中国从1998年以来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不仅惊动了国人而且也惊动了世界,锡林郭勒盟的浑善达克沙漠,过去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20世纪90年代之后,成了沙尘暴的根源之一,直接威胁着北京、天津、整个华北地区和山东等地区的安全。
2.城市环境的污染
城市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垃圾、污水、烟尘、噪音等。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垃圾成倍增加,处理垃圾成了各个城市的一大难题。
污水排放严重污染着环境,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废水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在治理环境,防治污水污染等方面,虽然取得了若干进展但仍不容乐观,2000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废水排放量达21843万吨,比上年减少23955万吨,治理的力度较大。
煤烟、烟尘污染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又一大环境问题,煤烟、烟尘污染主要来自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冬季的取暖用煤;二是工业用煤。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处北方温带地区,每年有6~7个月的取暖期,每到取暖季节,煤烟和烟尘污染十分严重。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是煤烟、烟尘污染严重的城市,每到冬季呼和浩特、包头等城市上空烟雾弥漫,看不见蓝天,有时能见度不足百米,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尘浮物飘浮在空气中,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形成巨大的威胁。1991年之后,呼和浩特、包头等地加大对煤烟,烟尘污染的治理力度,冬季取暖期间的环境有了明显的好转。
一、对环境的影响
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几十年人口发展与环境关系看,人口的增加,乱垦乱伐对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
1.土地荒漠化
由于人口猛增,气候条件的变化,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是全国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之一,目前,有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荒漠化。境内有腾格里、巴丹吉林、乌兰布和、库布其等沙漠,此外还有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漠等,这些都是沙尘暴的根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境内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阿拉善盟。阿拉善盟土地荒漠化,生态危机主要发生在20世纪的80年代,阿拉善盟20余年,由于水源锐减,气候严重干旱,土地荒漠化的速度非常惊人。额济纳旗的总面积约11.5万平方公里,近90%的土地是戈壁和沙漠,发源于祁连山,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10个县旗的黑河水,从1985年开始出现断流,致使阿拉善草原上大面积的胡杨林枯死,草场严重退化,原始森林消失。1951—1983年,绿洲上的森林减少了85万亩,其中耐干旱的胡杨林减少40万亩,原有牧草130余种,而现在只剩下10余种,新形成的沙漠和盐碱地面积达2523万亩。
阿拉善盟的生态危机,引起党中央、内蒙古、甘肃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对黑河水实行统一的管理和调拨,1991年之后干涸多年的居延海又有了水,生态环境得到了部分的缓减。
20世纪50~70年代,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大搞开荒种田,造成了土地大面积的退化、沙化、碱化。20世纪70年代,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土地面积每年曾以500万亩的速度沙化着。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当时是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盟土地沙化面积达到了3万余平方公里,占该盟面积的30%以上。鄂托克旗的大坑、二坑原来是良好的万亩草原,由于1958—1962年的几年大开荒,到1963年,已经变成了万亩沙原,沙进人退,昔日的草原成了茫茫的沙海。
人口的增加、气候的变化,人类的不适活动是造成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原因,土地荒漠化又促使了气候的变化。由于荒漠化的扩大,使气候变得更加恶化,扬沙、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屡屡发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态安全。中国从1998年以来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不仅惊动了国人而且也惊动了世界,锡林郭勒盟的浑善达克沙漠,过去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20世纪90年代之后,成了沙尘暴的根源之一,直接威胁着北京、天津、整个华北地区和山东等地区的安全。
2.城市环境的污染
城市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垃圾、污水、烟尘、噪音等。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垃圾成倍增加,处理垃圾成了各个城市的一大难题。
污水排放严重污染着环境,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废水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在治理环境,防治污水污染等方面,虽然取得了若干进展但仍不容乐观,2000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废水排放量达21843万吨,比上年减少23955万吨,治理的力度较大。
煤烟、烟尘污染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又一大环境问题,煤烟、烟尘污染主要来自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冬季的取暖用煤;二是工业用煤。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地处北方温带地区,每年有6~7个月的取暖期,每到取暖季节,煤烟和烟尘污染十分严重。呼和浩特市、包头市是煤烟、烟尘污染严重的城市,每到冬季呼和浩特、包头等城市上空烟雾弥漫,看不见蓝天,有时能见度不足百米,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尘浮物飘浮在空气中,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形成巨大的威胁。1991年之后,呼和浩特、包头等地加大对煤烟,烟尘污染的治理力度,冬季取暖期间的环境有了明显的好转。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