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治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
2000年,全国第五次普查年龄构成的数据表明,0岁~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为5 055 593人,占总人口21.28%,15岁~64岁的人口为17 428 493人,占总人口73.37%,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52543人,占总人口5.35%。
1953—2000年全区年龄结构变化状况
1953—2000年,自治区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0岁~14岁少年儿童人口的变化状况,这一年龄段的人口经历了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过程。1953年全区0岁~14岁的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5.92%,到1964年,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4.61%,上升8.6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79个百分点,上升的幅度是很大的,说明这个时期自治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更加年轻化。到1982年,少年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又大幅度地下降,达到35.92%,18年下降9.09个百分点,年平均下降0.50个百分点,基本恢复到1953年的水平。之后,随着自治区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工作的普遍开展,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0岁~14岁的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比重下降到28.45%,与1982年相比较下降7.07个百分点,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0岁~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的比例继续下降,降为21.28,比1990年下降7.1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71个百分点,纵观从1953年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35.92%下降到2000年的21.28%,下降14.64个百分点,人口逐年趋向成年型和老年型。
15岁~64岁年龄段的变化,也是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再到高的一个变化过程,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自治区15岁~6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0.75%。1964年,这一年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为47.73%,下降13.02个百分点,年平均下降1.18个百分点。1982年,全国人口第三次普查时,15岁~64岁年龄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为60.87%,上升13.14%,年平均上升0.73个百分点。1980年之后,由于0岁~14岁的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少,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就会越来越多。1990年,15岁~64岁年龄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67.54%,提升6.67个百分点,年平均上升0.83万个百分点,2000年这一年龄段的人口占总人口为73.37%,10年上升5.83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自治区总人口中所占的份额是较小的,变化不大,1953年这一年龄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3%,这一水准一直保持到20世纪80年代的初期。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自治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份额为3.61%,与1953年相比增长0.32个百分点,近30年只增长0.32个百分点,增长缓慢。20世纪80年代后,65岁以上老年人口增长的速度逐年加快。到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达到5.35%,提升2.06个百分点,2002年自治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2.24万人,占总人口5.98%,比2000年上升了0.6个百分点,随着自治区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这一年龄段的人口还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
二、各盟市人口年龄的构成
内蒙古境内各盟市,由于生育状况、计划生育开展程度不同,经济社会水平不同,以及自然环境的不同,人口寿命长短各异,人口年龄构成有着较大的差异。
2000年全区各盟市人口年龄结构状况
在自治区12个盟市中,0岁~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最低的是包头市为19.08%,比全国这一年龄段的平均值低2.2个百分点;其次是呼和浩特市为19.44%,比自治区平均值低1.74个百分点;再次是阿拉善盟为20.17%,比全区平均值低1.11个百分点。0岁~14岁的少年儿童占总人口中的比重最高的是通辽市为22.95%,比全区平均值高出1.67个百分点;其次是赤峰市22.54%,比自治区平均值高出1.26个百分点;再次是兴安盟0岁~14岁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是22.49%,比全区平均值高出1.21个百分点。0岁~14岁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的通辽市与最低的包头市两者相差3.8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自治区各个盟市中,0岁~14岁的少年儿童在总人口的比重相差是不大的,最高的盟市与最低的盟市与全区的平均值没有超过2.5个百分点。
15岁~64岁年龄段中,占总人口最高的是乌海市75.38%,比全区平均值高出2.01个百分点;其次是阿拉善盟75.01%,比全区平均高出1.64个百分点,再次是包头市74.83%,比全区平均值高出1.46个百分点;15岁~64岁年龄段占总人口最低的是赤峰市72.40,比全区平均值低0.97个百分点;其次是通辽市72.54%,比全区平均值低0.83个百分点;再次是伊克昭盟为72.90%,比全区平均值低0.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是乌兰察布盟,比全区平均值高出1.94个百分点,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9%,是自治区率先进入老龄社会的盟市;其次是呼和浩特市,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26%,比全区低0.91个百分点,这一年龄段占总人口比例最低的是乌海市为4.17%,比全区平均低1.18个百分点;再次是兴安盟,占总人口的4.23%,比全区平均值低1.12个百分点。
各盟市人口年龄结构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相比,总体上看,各个年龄段人口变化同全区各个年龄段人口变化的特点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各盟、市的具体情况不同,计划生育开展的程度各异,经济、社会、文化、生育风俗的不同等,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1990—2000年全区各盟、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状况
1990—2000年,各盟市0岁~14岁的少年儿童人数占总人口中的份额都在较快的下降中,降低幅度最小的是乌海市为3.85个百分点;其次是包头市为4.45个百分点;再次是呼和浩特市,2000年0岁~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1990年下降4.53个百分点。降幅最大的是兴安盟为10.32个百分点;其次是锡林郭勒盟为8.65个百分点;再次是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2000年0岁~14岁占总人口的比重较1990年下降8.52个百分点。15岁~64岁年龄段的人口各盟市都在增长中,增长最多的是兴安盟为8.29个百分点,其次是锡林郭勒盟6.40个百分点;增长最小的是乌海市1.84个百分点,其次是呼和浩特市3.42个百分点。1990—2000年,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自治区12个盟市都在不同程度的增长,其间增长最快的是乌兰察布盟为4.48个百分点,其次是鄂尔多斯市增长3.60个百分点;增长最慢的是包头市为0.55个百分点,其次是呼和浩特市为1.11个百分点。
三、各旗县(市、区)的人口年龄构成
在自治区101个旗县(市、区)中,0岁~14岁年龄段,占总人口比重最低的是呼和浩特新城区16.86%,赛罕区16.75%和包头市青山区16.87%;最高的是通辽市的科尔沁左翼中旗25.12%,扎鲁特旗24.36%和赤峰市的松山区24.19%,最高的和最低的两者相差8.37个百分点。15岁~64岁年龄段中,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是呼和浩特的赛罕区78.23%,新城区77.83%和包头市青山区78.39%;占总人口比重最低的是呼和浩特市的清水河县64.76%,乌兰察布盟的丰镇市70.13%和伊克昭盟的准格尔旗70.40%,最高和最低的两者相差13.47个百分点,两者相差比较大;65岁及65岁以上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是乌兰察布盟的卓资县8.49%,凉城县8.67%和察哈尔右翼前旗8.27%;呼和浩特市武川县7.71%等,这些地方都已步入老龄化的行列,最低的是锡林郭勒盟的二连市1.80%,乌珠穆沁旗2.92%和通辽市的霍林郭勒市2.85%,最高和最低两者相差6.87个百分点,两者相差也是较大的。
按城乡划分的人口年龄结构,由于经济社会文化、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工作开展的程度不同,人口流动等方面的原因,各盟市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000年全区各盟市城乡人口年龄结构状况
各盟市城乡年龄结构的构成差异较大。全区城镇人口中0岁~14岁的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最低的是呼和浩特市16.84%,比全区这一年龄段人口比重低2.79个百分点,其次是包头市17.92%,比全区平均值低1.71个百分点,再次是兴安盟,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0岁~14岁的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62%,比全区平均值低0.1个百分点;最高的是伊克昭盟为21.82%,比全区平均值高出2.19个百分点,其次是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两盟均为21.68%,比全区平均值高出2.05个百分点。全区乡村人口中,0岁~14岁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的是通辽市为24.00%,比全区平均值高出1.49个百分点,其次是兴安盟为23.96%,比全区平均值高出1.45个百分点,再次是呼伦贝尔盟2000年全盟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3.59%,比全区平均值高出1.08个百分点;最低的是阿拉善盟为18.12%,比全区平均值低4.39个百分点,其次是锡林郭勒盟20.21%,比全区平均值低2.30个百分点。
自治区15岁~64岁这个较长的年龄段中,各盟市城乡人口年龄结构也是不同的。在城镇人口中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是呼和浩特市为77.58%,比全区这一年龄段高出2.07个百分点,其次是包头市为76.39%,比全区高出0.88个百分点,这说明,呼和浩特和包头市这些大城市劳动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最低的是伊克昭盟为71.53%,比全区平均值低4.16个百分点,其次是巴彦淖尔盟为71.72%,比全区这一年龄段平均值低3.79个百分点;乡村人口在这个年龄段中,占总人口最高的是阿拉善盟为75.93%,比全区平均值高出4.16个百分点,其次是锡林郭勒盟为75.02%,比全区平均值高出3.25个百分点;最低的是呼和浩特市为70.87%,比这一年龄段全区平均值低0.9个百分点,其次是包头市为71.42%,比全区平均值低0.35个百分点。
在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中,各盟、市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条件诸多因素的不同,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在城镇人口中这一年龄段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是乌兰察布盟为5.87%,比全区这一年龄段高出1.01个百分点;其次是包头市5.69%,比全区平均值高出0.83个百分点,这一年龄段比重最低的是伊克昭盟为3.51%,比全区低1.35个百分点;再次是巴彦淖尔盟3.95%,比全区平均值低0.91个百分点。在65岁及以上乡村人口中,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是伊克昭盟为7.95%,是全区乡村人口中率先进入老龄化的地区,比自治区平均高出2.23个百分点;其次是乌兰察布盟7.85%,比全区平均值高出2.13个百分点,乌兰察布盟乡村人口也进入了老龄化,占总人口比重最低的是呼伦贝尔盟为3.95%,比全区平均值低1.77个百分点;再次是兴安盟为4.04%,比全区平均值低1.68个百分点。
在自治区101个旗县(市、区)中,0岁~14岁少年儿童这个年龄段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是锡林郭勒盟正蓝旗26.08%,比全区平均值高出5.66个百分点;其次是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为25.29%,比全区这个年龄段平均值高出6.45个百分点;再次是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0岁~14岁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37%,比全区高出5.74个百分点,最低的前3个市、区,是呼和浩特市新城区14.94%,比这个年龄段城镇人口全区平均值低4.69个百分点,赛罕区14.71%,比全区低4.92个百分点,回民区15.87%,比全区平均值低3.26个百分点。0岁~14岁年龄段中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份额各旗、县、市、区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最高的是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28.57%,比全区平均值高出6.06个百分点,通辽市的科尔沁左翼中旗25.71%,高出3.20个百分点,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45%,比全区平均值高出2.94个百分点。这一年龄段中,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低的3个旗、县是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16.76%,比全区平均值低5.75个百分点,阿拉善右旗17.39%,比全区低5.12个百分点和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17.40%,比全区这个年龄段平均值低5.11个百分点。
15岁~64岁年龄段,各个旗县(市、区),城乡年龄结构比重,也有较大的差异。在城镇人口中,15岁~64岁这个年龄段中,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3个旗县(市、区)都集中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为80.70%,比全区这个年龄段城镇人口比重平均值高出5.19个百分点,其次是新城区79.10%,比全区平均值高出7.63个百分点,再次是回民区为77.45%,高出全区平均值的1.94个百分点;最低的3个旗、县是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为69.29%,比全区平均值低6.22个百分点,其次是伊克昭盟的鄂托克前旗69.12%,比全区低6.39个百分点,再次是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为69.40%,比全区平均值低6.11个百分点。
15岁~64岁年龄段中,乡村人口在各旗县(市、区)中所占总人口的比重,相差也是很大的,最高的是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78.92%,比全区平均值高出7.15个百分点,其次是锡林浩特盟为78.70%,比全区平均值高出6.93个百分点,再次是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76.90%,比全区平均值高出5.13个百分点;最低的3个旗、县市区是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63.71%,比全区这个年龄段平均值低8.06个百分点,其次是伊克昭盟的准格尔旗68.81%,比全区平均低2.96个百分点,赤峰市的松山区为68.93%,比全区平均值低2.84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年龄段中,城乡人口构成比例由于各旗、县、市区的条件不同差别也是比较大的。在城镇人口中,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前3个旗县(市、区)是包头市的石拐区8.25%,在城镇人口中,是全区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的市、区,比自治区这一年龄段平均值高出3.39个百分点;其次是乌兰察布盟的卓资县6.88%,比全区平均值高出2.02个百分点;再次是包头市的东河区6.75%,比全区高出1.89个百分点。在旗县(市、区)城镇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低的前3个旗县(市、区)是锡林郭勒盟的二连市1.80%,比同一年龄段全区平均值低3.06个百分点;其次是赤峰市的松山区2.84%,比全区平均值低2.02个百分点;再次是通辽市的霍林郭勒市,该市65岁及以上年龄段,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80%,比全区平均值低2.06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各旗县(市、区)之间的差距也是比较大的,处于最高值的前3个旗县(市、区)是伊克昭盟的东胜市10.06%,比全区这一年龄段平均值高出4.43个百分点;其次是乌兰察布盟的凉城县9.31%,比全区平均高出3.59个百分点;再次是伊克昭盟的准格尔旗9.28%,比全区平均值高出3.56个百分点。这3个旗县的乡村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都已进入了老龄化的行列。乡村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占总人口比重最低的3个旗县(市、区)是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2.59%,比全区这一年龄段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平均值低3.13个百分点;其次是西乌珠穆沁旗2.93%,比全区平均值低2.79个百分点;再次是通辽市的霍林郭勒市为3.09%,比全区低2.63个百分点。
一、自治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
2000年,全国第五次普查年龄构成的数据表明,0岁~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为5 055 593人,占总人口21.28%,15岁~64岁的人口为17 428 493人,占总人口73.37%,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52543人,占总人口5.35%。
1953—2000年全区年龄结构变化状况
1953—2000年,自治区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0岁~14岁少年儿童人口的变化状况,这一年龄段的人口经历了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过程。1953年全区0岁~14岁的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5.92%,到1964年,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44.61%,上升8.6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0.79个百分点,上升的幅度是很大的,说明这个时期自治区的人口年龄结构更加年轻化。到1982年,少年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又大幅度地下降,达到35.92%,18年下降9.09个百分点,年平均下降0.50个百分点,基本恢复到1953年的水平。之后,随着自治区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工作的普遍开展,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0岁~14岁的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比重下降到28.45%,与1982年相比较下降7.07个百分点,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0岁~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的比例继续下降,降为21.28,比1990年下降7.1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71个百分点,纵观从1953年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35.92%下降到2000年的21.28%,下降14.64个百分点,人口逐年趋向成年型和老年型。
15岁~64岁年龄段的变化,也是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再到高的一个变化过程,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时,自治区15岁~6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0.75%。1964年,这一年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为47.73%,下降13.02个百分点,年平均下降1.18个百分点。1982年,全国人口第三次普查时,15岁~64岁年龄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为60.87%,上升13.14%,年平均上升0.73个百分点。1980年之后,由于0岁~14岁的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少,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就会越来越多。1990年,15岁~64岁年龄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67.54%,提升6.67个百分点,年平均上升0.83万个百分点,2000年这一年龄段的人口占总人口为73.37%,10年上升5.83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自治区总人口中所占的份额是较小的,变化不大,1953年这一年龄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3%,这一水准一直保持到20世纪80年代的初期。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自治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份额为3.61%,与1953年相比增长0.32个百分点,近30年只增长0.32个百分点,增长缓慢。20世纪80年代后,65岁以上老年人口增长的速度逐年加快。到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达到5.35%,提升2.06个百分点,2002年自治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2.24万人,占总人口5.98%,比2000年上升了0.6个百分点,随着自治区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这一年龄段的人口还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
二、各盟市人口年龄的构成
内蒙古境内各盟市,由于生育状况、计划生育开展程度不同,经济社会水平不同,以及自然环境的不同,人口寿命长短各异,人口年龄构成有着较大的差异。
2000年全区各盟市人口年龄结构状况
在自治区12个盟市中,0岁~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最低的是包头市为19.08%,比全国这一年龄段的平均值低2.2个百分点;其次是呼和浩特市为19.44%,比自治区平均值低1.74个百分点;再次是阿拉善盟为20.17%,比全区平均值低1.11个百分点。0岁~14岁的少年儿童占总人口中的比重最高的是通辽市为22.95%,比全区平均值高出1.67个百分点;其次是赤峰市22.54%,比自治区平均值高出1.26个百分点;再次是兴安盟0岁~14岁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是22.49%,比全区平均值高出1.21个百分点。0岁~14岁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的通辽市与最低的包头市两者相差3.8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自治区各个盟市中,0岁~14岁的少年儿童在总人口的比重相差是不大的,最高的盟市与最低的盟市与全区的平均值没有超过2.5个百分点。
15岁~64岁年龄段中,占总人口最高的是乌海市75.38%,比全区平均值高出2.01个百分点;其次是阿拉善盟75.01%,比全区平均高出1.64个百分点,再次是包头市74.83%,比全区平均值高出1.46个百分点;15岁~64岁年龄段占总人口最低的是赤峰市72.40,比全区平均值低0.97个百分点;其次是通辽市72.54%,比全区平均值低0.83个百分点;再次是伊克昭盟为72.90%,比全区平均值低0.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是乌兰察布盟,比全区平均值高出1.94个百分点,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9%,是自治区率先进入老龄社会的盟市;其次是呼和浩特市,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26%,比全区低0.91个百分点,这一年龄段占总人口比例最低的是乌海市为4.17%,比全区平均低1.18个百分点;再次是兴安盟,占总人口的4.23%,比全区平均值低1.12个百分点。
各盟市人口年龄结构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相比,总体上看,各个年龄段人口变化同全区各个年龄段人口变化的特点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各盟、市的具体情况不同,计划生育开展的程度各异,经济、社会、文化、生育风俗的不同等,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1990—2000年全区各盟、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状况
1990—2000年,各盟市0岁~14岁的少年儿童人数占总人口中的份额都在较快的下降中,降低幅度最小的是乌海市为3.85个百分点;其次是包头市为4.45个百分点;再次是呼和浩特市,2000年0岁~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1990年下降4.53个百分点。降幅最大的是兴安盟为10.32个百分点;其次是锡林郭勒盟为8.65个百分点;再次是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2000年0岁~14岁占总人口的比重较1990年下降8.52个百分点。15岁~64岁年龄段的人口各盟市都在增长中,增长最多的是兴安盟为8.29个百分点,其次是锡林郭勒盟6.40个百分点;增长最小的是乌海市1.84个百分点,其次是呼和浩特市3.42个百分点。1990—2000年,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自治区12个盟市都在不同程度的增长,其间增长最快的是乌兰察布盟为4.48个百分点,其次是鄂尔多斯市增长3.60个百分点;增长最慢的是包头市为0.55个百分点,其次是呼和浩特市为1.11个百分点。
三、各旗县(市、区)的人口年龄构成
在自治区101个旗县(市、区)中,0岁~14岁年龄段,占总人口比重最低的是呼和浩特新城区16.86%,赛罕区16.75%和包头市青山区16.87%;最高的是通辽市的科尔沁左翼中旗25.12%,扎鲁特旗24.36%和赤峰市的松山区24.19%,最高的和最低的两者相差8.37个百分点。15岁~64岁年龄段中,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是呼和浩特的赛罕区78.23%,新城区77.83%和包头市青山区78.39%;占总人口比重最低的是呼和浩特市的清水河县64.76%,乌兰察布盟的丰镇市70.13%和伊克昭盟的准格尔旗70.40%,最高和最低的两者相差13.47个百分点,两者相差比较大;65岁及65岁以上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是乌兰察布盟的卓资县8.49%,凉城县8.67%和察哈尔右翼前旗8.27%;呼和浩特市武川县7.71%等,这些地方都已步入老龄化的行列,最低的是锡林郭勒盟的二连市1.80%,乌珠穆沁旗2.92%和通辽市的霍林郭勒市2.85%,最高和最低两者相差6.87个百分点,两者相差也是较大的。
按城乡划分的人口年龄结构,由于经济社会文化、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工作开展的程度不同,人口流动等方面的原因,各盟市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000年全区各盟市城乡人口年龄结构状况
各盟市城乡年龄结构的构成差异较大。全区城镇人口中0岁~14岁的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最低的是呼和浩特市16.84%,比全区这一年龄段人口比重低2.79个百分点,其次是包头市17.92%,比全区平均值低1.71个百分点,再次是兴安盟,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0岁~14岁的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9.62%,比全区平均值低0.1个百分点;最高的是伊克昭盟为21.82%,比全区平均值高出2.19个百分点,其次是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两盟均为21.68%,比全区平均值高出2.05个百分点。全区乡村人口中,0岁~14岁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最高的是通辽市为24.00%,比全区平均值高出1.49个百分点,其次是兴安盟为23.96%,比全区平均值高出1.45个百分点,再次是呼伦贝尔盟2000年全盟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3.59%,比全区平均值高出1.08个百分点;最低的是阿拉善盟为18.12%,比全区平均值低4.39个百分点,其次是锡林郭勒盟20.21%,比全区平均值低2.30个百分点。
自治区15岁~64岁这个较长的年龄段中,各盟市城乡人口年龄结构也是不同的。在城镇人口中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是呼和浩特市为77.58%,比全区这一年龄段高出2.07个百分点,其次是包头市为76.39%,比全区高出0.88个百分点,这说明,呼和浩特和包头市这些大城市劳动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最低的是伊克昭盟为71.53%,比全区平均值低4.16个百分点,其次是巴彦淖尔盟为71.72%,比全区这一年龄段平均值低3.79个百分点;乡村人口在这个年龄段中,占总人口最高的是阿拉善盟为75.93%,比全区平均值高出4.16个百分点,其次是锡林郭勒盟为75.02%,比全区平均值高出3.25个百分点;最低的是呼和浩特市为70.87%,比这一年龄段全区平均值低0.9个百分点,其次是包头市为71.42%,比全区平均值低0.35个百分点。
在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中,各盟、市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条件诸多因素的不同,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在城镇人口中这一年龄段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是乌兰察布盟为5.87%,比全区这一年龄段高出1.01个百分点;其次是包头市5.69%,比全区平均值高出0.83个百分点,这一年龄段比重最低的是伊克昭盟为3.51%,比全区低1.35个百分点;再次是巴彦淖尔盟3.95%,比全区平均值低0.91个百分点。在65岁及以上乡村人口中,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是伊克昭盟为7.95%,是全区乡村人口中率先进入老龄化的地区,比自治区平均高出2.23个百分点;其次是乌兰察布盟7.85%,比全区平均值高出2.13个百分点,乌兰察布盟乡村人口也进入了老龄化,占总人口比重最低的是呼伦贝尔盟为3.95%,比全区平均值低1.77个百分点;再次是兴安盟为4.04%,比全区平均值低1.68个百分点。
在自治区101个旗县(市、区)中,0岁~14岁少年儿童这个年龄段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是锡林郭勒盟正蓝旗26.08%,比全区平均值高出5.66个百分点;其次是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为25.29%,比全区这个年龄段平均值高出6.45个百分点;再次是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0岁~14岁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37%,比全区高出5.74个百分点,最低的前3个市、区,是呼和浩特市新城区14.94%,比这个年龄段城镇人口全区平均值低4.69个百分点,赛罕区14.71%,比全区低4.92个百分点,回民区15.87%,比全区平均值低3.26个百分点。0岁~14岁年龄段中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份额各旗、县、市、区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最高的是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28.57%,比全区平均值高出6.06个百分点,通辽市的科尔沁左翼中旗25.71%,高出3.20个百分点,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45%,比全区平均值高出2.94个百分点。这一年龄段中,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低的3个旗、县是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16.76%,比全区平均值低5.75个百分点,阿拉善右旗17.39%,比全区低5.12个百分点和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17.40%,比全区这个年龄段平均值低5.11个百分点。
15岁~64岁年龄段,各个旗县(市、区),城乡年龄结构比重,也有较大的差异。在城镇人口中,15岁~64岁这个年龄段中,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3个旗县(市、区)都集中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为80.70%,比全区这个年龄段城镇人口比重平均值高出5.19个百分点,其次是新城区79.10%,比全区平均值高出7.63个百分点,再次是回民区为77.45%,高出全区平均值的1.94个百分点;最低的3个旗、县是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为69.29%,比全区平均值低6.22个百分点,其次是伊克昭盟的鄂托克前旗69.12%,比全区低6.39个百分点,再次是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为69.40%,比全区平均值低6.11个百分点。
15岁~64岁年龄段中,乡村人口在各旗县(市、区)中所占总人口的比重,相差也是很大的,最高的是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78.92%,比全区平均值高出7.15个百分点,其次是锡林浩特盟为78.70%,比全区平均值高出6.93个百分点,再次是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76.90%,比全区平均值高出5.13个百分点;最低的3个旗、县市区是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63.71%,比全区这个年龄段平均值低8.06个百分点,其次是伊克昭盟的准格尔旗68.81%,比全区平均低2.96个百分点,赤峰市的松山区为68.93%,比全区平均值低2.84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年龄段中,城乡人口构成比例由于各旗、县、市区的条件不同差别也是比较大的。在城镇人口中,占总人口比重最高的前3个旗县(市、区)是包头市的石拐区8.25%,在城镇人口中,是全区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的市、区,比自治区这一年龄段平均值高出3.39个百分点;其次是乌兰察布盟的卓资县6.88%,比全区平均值高出2.02个百分点;再次是包头市的东河区6.75%,比全区高出1.89个百分点。在旗县(市、区)城镇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最低的前3个旗县(市、区)是锡林郭勒盟的二连市1.80%,比同一年龄段全区平均值低3.06个百分点;其次是赤峰市的松山区2.84%,比全区平均值低2.02个百分点;再次是通辽市的霍林郭勒市,该市65岁及以上年龄段,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80%,比全区平均值低2.06个百分点。
65岁及以上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各旗县(市、区)之间的差距也是比较大的,处于最高值的前3个旗县(市、区)是伊克昭盟的东胜市10.06%,比全区这一年龄段平均值高出4.43个百分点;其次是乌兰察布盟的凉城县9.31%,比全区平均高出3.59个百分点;再次是伊克昭盟的准格尔旗9.28%,比全区平均值高出3.56个百分点。这3个旗县的乡村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都已进入了老龄化的行列。乡村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占总人口比重最低的3个旗县(市、区)是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2.59%,比全区这一年龄段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平均值低3.13个百分点;其次是西乌珠穆沁旗2.93%,比全区平均值低2.79个百分点;再次是通辽市的霍林郭勒市为3.09%,比全区低2.63个百分点。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