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国民党绥远省为适应抗战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也进行了一系列行体制改革。民国31年(1942)6月,绥远省主席傅作义在临河县八岱召召开了为期一个月的全省行政人员扩大会议。决定在后套实行新县制,划出临河县四区和二、三区大部,新设陕坝市政筹备处、米仓县、狼山县。这样一来,使临河县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二。新县制实施后,撤区并乡,临河县划建18乡1镇。五原、临河、安北(今乌拉特前旗新安镇)3县改划为6乡1镇,并将五原县辖西部地区划为晏江县。
抗战时期,满洲国也在进行体制改革。1943年10月1日,满洲国决定撤销兴安东省、兴安南省、兴安西省3个省建置,成立兴安总省,仅保留兴安北省建置。兴安东、南、西3省份别改称兴安东地区、兴安南地区、兴安西地区,并分别在3地区成立地区行署,归新设的兴安总省管辖。
抗战胜利前夕,共产党在晋绥地区加强了民主建政工作。1944年4月20日,晋绥边行政公署决定在边区举行选举。改选晋西北临时参议会,成立晋绥边区参议会,各县成立县议会。1945年8月3日,由苏联红军支持的满洲里市政府成立。抗战取得胜利后,绥东察哈尔4旗解放,归绥蒙政府管辖,同时在陕坝镇成立了绥西专员公署。10月1日,在苏联红军的支持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在海拉尔成立,辖原兴安北省地区。省政府设财务、实业、公安等处。10—11月,八路军占领了武川县城——可可以力更镇与和林格尔县城,并分别成立了县人民政府。
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凯歌声中,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宣告成立。民国34年(1945)11月25—28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在张家口召开成立大会预备会议。选举云泽(乌兰夫)等9人为大会主席团成员。26日,在中共晋察冀党中央局的领导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大会在张家口召开,出席大会的有来自8盟36旗及有关军政、团体、学校的代表79人。云泽致开幕词并作《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目前工作方针》的报告。代表们经过讨论,通过了云泽的报告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章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大会宣言》《通电全国反对内战》《电谢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文件;选举产生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会由11人组成。大会还提出11项议案。29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大会公报》发表,并召开首次执委会议,选举云泽等11人为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选举云泽为执行委员会主席兼常委会主席,刘春为秘书长,奎璧为组织部长,克力更为宣传部长,云泽兼任军事部长,索德那木扎布绰为青年部长,乌兰为妇女部长,刘景平为秘书长。联合会总部设在张家口,其工作范围包括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地区(今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南部)以及绥远省的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和巴彦塔拉盟(今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部)。
1945年12月,绥蒙行署改为绥蒙政府。主席乌兰夫、副主席杨植霖。为尽快建立内蒙古各地区的自治运动联合会,各盟积极开展筹备工作。
民国35年(1946)2月15日,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在葛根庙成立,在王爷庙街办公,博彦满都为主席,玛尼巴特拉为副主席,哈丰阿为秘书长,并选出哈丰阿等45人组成的小呼拉尔。
1946年3月17日,昭乌达省宣布成立,下辖巴林左翼旗、巴林右翼旗、阿鲁科尔沁旗、克什克腾旗、扎鲁特旗、林西县、开鲁县。3月28日,察哈尔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道英海日罕召开,正式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察哈尔分会和察哈尔盟民主政府。3月,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改称呼伦贝尔临时地方自治政府。4月1日,哲里木盟省政府在巴彦塔拉成立。
1946年4月3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代表团代表与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代表团代表,在承德召开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会议确定内蒙古自治运动的方针是平等的自治,而不是独立自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为内蒙古自治运动的统一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内蒙古地区的武装部队;撤销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古总分会和西蒙古总分会;执委由25人增至63人,候补执委由2人增至12人,并由执委中推出常委26人,云泽为执行委员会主席兼常委会主席,博彦满都为副主席,刘春为秘书长,哈丰阿为副秘书长,联合会下设8部1处。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主要决议》。《决议》确认中国共产党对内蒙古的领导地位,指明了内蒙古民族解放的方向和道路,并对内蒙古自治运动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会议还决定: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统一领导内蒙古自卫军,所辖部队为5个骑兵师和1个纵队。其中蒙古族指战员占部队人员的90%以上,从而为剿匪肃特和保卫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运动的开展,为解放内蒙古和支援东北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1946年4月8日,中共热北地委与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所属昭乌达省政府代表在林西谈判成功,并达成协议:昭乌达省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由中国共产党派人接管巴林右旗。昭乌达省下辖开鲁、林西、经棚3县,以及林东汉民自治区和克什克腾、巴林左、巴林右、阿鲁科尔沁、扎鲁特5旗。4月15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卓索图盟分会在赤峰成立,所属各旗先后建立了支会。卓索图盟辖敖汉、喀喇沁左、喀喇沁右、喀喇沁中、翁牛特左、翁牛特右、土默特左、土默特中、土默特右9旗及新东、新惠、乌丹、宁城、林西、赤峰、林东、经棚8县和赤峰市,并实行蒙汉分治。
1946年春,兴安东地区各族各界代表会议在扎兰屯召开。会议决定在扎兰屯成立纳文慕仁省政府。省政府下设秘书处、民政处、教育处、公安局、法院、审判厅、检察厅、陆运局、税务局、邮电局及驿站局。纳文慕仁省辖兴安东地区、布特哈旗、阿荣旗、巴彦旗、莫力达瓦旗,共20万人口。原兴安东地区行署同时宣布撤销。
1946年4月18日,察哈尔盟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正式成立察哈尔盟人民政府,盟长陈炳宁,归察哈尔省政府领导。5月1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昭乌达盟分会在林东宣布成立。5月20日,中共绥蒙政府发布《绥蒙区各蒙旗政府暂行条例》,要求建立民主自治政府,健全政权机构,以实现蒙古人民自治权利。5月25日,东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在王爷庙举行。会议决定解散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古总分会,同时成立兴安省政府和临时参议会。会议还决定解散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共东蒙古工作委员会改称中共兴安省工作委员会;成立兴安军区司令部,东蒙古人民自治军改称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兴安省政府受东北人民政府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双重领导。
1946年6月5日,热河省政府发出通知,撤销热北专署,改昭乌达省为昭乌达盟,并成立了昭乌达盟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12人,蒙汉族委员各半。临时行政委员会实行热河省政府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双重领导。6月7日,纳文慕仁省改称纳文慕仁盟,盟址设在扎兰屯,下辖布特哈旗、阿荣旗、莫力达瓦旗、巴彦旗。10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成立自治政府。6月8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云泽写信给松津旺楚克、潮洛濛、奇峻山和赛音吉雅,传达联合会关于锡林郭勒盟政府隶属关系,任命松津旺楚克为锡林郭勒盟盟长,潮洛濛为代理副盟长,批准盟分会主任阿拉坦齐尔的辞呈,由奇峻山接任其职。6月,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乌兰察布盟分会成立,奎璧任主任;同时,巴彦塔拉盟分会也成立,由奎璧兼任主任。
1946年7月3日,察哈尔省正式将锡林郭勒、察哈尔二盟划归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领导。7月7日,纳文慕仁盟民主政府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纳文慕仁盟分会同时成立。
1946年8月8—15日,东北各省代表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东北各行政的最高机关——东北各省市(特别市)行政联合办事处,特木尔巴根为办事处行政委员。10月1日,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决定撤销铁路联合卫戍司令部,组建呼伦贝尔保安司令部,登登泰任司令员。
为适应长期战争形势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迁居锡林郭勒盟贝子庙后工作的需要,加强党对内蒙古的领导,党中央同意中共晋察冀党中央局的意见,决定成立内蒙古党委,由云泽、奎璧、刘春、王铎组成执委会,云泽任书记,领导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乌兰察布盟、巴彦塔拉盟的工作;并将内蒙古党委和自治运动联合会机构从张家口迁到贝子庙。
为了尽快建立内蒙古自治政府,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副主席博彦满都与东北民主军西满军区政委李富春于1946年10月15日举行会谈,拟定《关于蒙古问题谈判纪要》,并对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及有关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问题提出初步构想。
为此,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行政委员会于10月15日举行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地方自治政府组织案,确定政府内设机构、人事任选办法,并明确规定呼伦贝尔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11月1日,呼伦贝尔临时地方自治政府发布第十六号布告——《告呼伦贝尔人民》,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呼伦贝尔盟地方自治,并将呼伦贝尔临时地方自治政府改称为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自治政府下设秘书处、经济厅、民政厅、保卫厅、林业厅,并保留原审判厅。同时成立了呼伦贝尔行政委员会,额尔钦巴图任自治政府主席,功果尔扎布为副主席。11月7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召开第六次常委会会议,决定建立察锡地方行政领导机关——察锡行政委员会,主任为特格希巴彦、副主任为松津旺楚克、王铎。25日,察锡行政委员会在贝子庙宣告成立。11月26日,中共中央电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准备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准备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精神,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云泽、秘书长刘春等,于1946年12月14日在林西县与冀热辽党中央分局和热河省委程子华等人开会,就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性质、管辖区域、党的统一领导及与相邻解放区的关系等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电报党中央。为此,中共中央于12月26日,发出《关于内蒙古自治问题》的批示,指出:为团结内蒙古人民共同抵抗蒋介石的军事进攻与经济压迫,现在即可联合东蒙、西蒙成立地方性的自治政府,发布施政纲领。12月28日,中共中央东北局负责人彭真与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主席额尔钦巴图在哈尔滨会谈,共同制定《关于呼伦贝尔地方自治基本原则》。12月,兴安盟成立了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兴安盟分会,全盟各地分别成立旗支会、努图克支会及嘎查(村)、屯自治运动小组。
为尽快做好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工作,中共中央、中共东北局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齐心协力,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1947年2月3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云泽,在热北地委扩大干部会上作了《关于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介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域范围和内蒙古经济组织形式,阐述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重大意义。4月1日,中共东北局对中共中央《关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问题的意见》中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域与各解放区的关系、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内蒙古共产党及领导关系3个问题提出补充意见。东北局认为目前原则提出内蒙古各盟旗均属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域内,待全国自卫战争胜利、和平民主取得后,再细定。对于内蒙古人民革命党问题应于慎重考虑,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暂不取消,作为群众性的蒙民团体,并向西满发展;现在即可组建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吸收内蒙古蒙汉积极分子及进步青年入党,待有相当基础后,即可成立内蒙古共产党工委。
1947年4月3—12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执委会扩大会议在王爷庙街(乌兰浩特市)召开。会议总结了一年来自治运动的工作,听取召开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的筹备情况介绍,讨论《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草案)》以及参议员候选人名单。联合会执委和候补执委53人、东蒙总分会执委和候补执委22人及各盟旗代表200余人出席了会议。云泽作《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刘春作《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总会工作报告》。4月2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在兴安盟王爷庙街举行。来自东西蒙各盟,即哲里木盟(今通辽市)、纳文慕仁盟、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卓索图盟、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乌兰察布盟、巴彦塔拉盟、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和呼伦贝尔地区,以及当时的省外4旗——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杜尔伯特旗、依克明安旗的蒙汉回等民族392名代表出席大会。以中共西满分局和西满军区代表张平化、阎宝航主席为首的辽北代表团到会祝贺。云泽致开幕词。在大会上,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云泽作报告,并对《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内蒙古自治政府组织大纲》作了说明。27日,会议一致通过云泽的政治报告和内蒙古自治政府组织宣传施政纲领、组织大纲等文件。29日,选举产生内蒙古自治政府临时参议会组成人员,云泽等21人当选为参议员。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街正式成立。乌兰夫(云泽)为自治政府主席,哈丰阿为自治政府副主席,特木尔巴根等19人为自治政府委员。成立期间,大会收到中共中央东北局、中共西满分局、中共辽吉省委、绥蒙政府等各地党政机关的贺电,辽宁省、黑龙江省政府派代表到会祝贺。大会通过《给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致敬电》。《东北日报》为此发表社论——《内蒙古解放的道路》。《内蒙古自治报》对会议进行了详细报道。5月2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召开第一次委员会,确定各部负责人。会议决定王再天任办公厅长,奎璧任民政部部长,阿思根任军事部部长,特木尔巴根任财政部部长,朋斯克任公安部部长,高布泽博任文化教育部部长,松津旺楚克任参事厅长(民族委员会领导暂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随之撤销。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其管辖行政区域为4个盟(纳仁慕仁盟、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和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共32个旗、1个县、2个县级市和1个街政府;近50万平方公里区域,200万人口,其中蒙古族人口约为50余万。东部哲里木、昭乌达两盟因战争原因,分别由辽北省和热河省代管。1948年4月,辽沈战役后,整个东北地区进入恢复、建设时期,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对东北行政区进行了调整,撤销辽北、辽西等省,将哲里木、昭乌达两盟划归内蒙古自治政府管辖。内蒙古扩大为6盟(呼伦贝尔、纳文恭仁两盟,此时合并为呼纳盟)、49旗县市,250万人口,其中蒙古族人口约为80万。
为加强党对内蒙古的领导,中共东北局于1947年5月26日决定:成立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任命乌兰夫为书记。6月14日,中共中央复电东北局,批准了这一决定。7月9日,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在王爷庙街举行大会,乌兰夫宣布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5月30日,乌兰夫、哈丰阿发布《内蒙古自治政府布告》(第一号),宣布5月1日为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纪念日;原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会旗作为内蒙古自治政府旗;内蒙古自治政府所在地暂设兴安盟王爷庙街。1947年11月26日决定:从12月5日起,王爷庙街改为乌兰浩特市。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几经调整,共辖1个市、1个县、5个盟、34个旗(市)。即王爷庙(后改为乌兰浩特市),突泉县,呼伦贝尔、纳文慕仁、兴安、察哈尔、锡林郭勒盟、海拉尔、满洲里、额尔古纳、索伦、陈巴尔虎、新巴尔虎左、新巴尔虎右、阿荣、布特哈、莫力达瓦、巴彦、科尔沁右翼前、科尔沁右翼中、科尔沁右翼后、扎赉特、喜札嘎尔、正蓝、正白、镶白、商都、镶黄、太仆寺左、太仆寺右、明安、苏尼特左、苏尼特右、阿巴哈纳尔左、阿巴哈纳尔右、阿巴嘎左、阿巴嘎右、浩济特左、浩济特右、东乌穆珠沁、西乌穆珠沁旗(市)。全区总面积为53.8万平方公里,人口为561.7万人,其中蒙古族83.2万人。
在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有了自己的军队。内蒙古人民自卫军于1948年1月1日,改编为内蒙古人民解放军,并成立了内蒙古军区。乌兰夫任司令员兼政委。当天,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机关报《内蒙古日报》在乌兰浩特市创刊。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1月15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发布命令:呼伦贝尔地方取消自治,改称呼伦贝尔盟(今呼伦贝尔市),任命额尔钦巴图为盟长。呼伦贝尔盟辖海拉尔、满洲里、扎赉诺尔、牙克石等市和新巴尔虎左、新巴尔虎右、额尔古纳、陈巴尔虎、索伦等旗。同月,呼伦贝尔地方自卫军改编为内蒙古人民解放军独立第九团。
1948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乌兰夫为纪念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一周年题词:“巩固内蒙古民族自治事业已取得的胜利成果,继续壮大人民力量,实现全面彻底胜利。”9月20日,中共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委任杨植霖为绥蒙政府主席。10月,中共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决定成立绥蒙政府工商局(局址凉城县新堂)。同月,归绥县人民政府成立,下设4个区;同时成立了萨东办事处。绥蒙政府还决定划出武川县东部设置武东县。
1948年11月15日,兴安盟政府在乌兰浩特市成立,隶内蒙古自治政府,辖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后旗、扎赉特旗、喜扎嘎尔旗。
1949年9月,内蒙古发生了巨大变革,绥远省和平解放,使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政权回到人民手中。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绥远省各族各界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中共中央十分关心绥远和平解放工作,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等人于1949年2月22日,在河北省西柏坡村接见傅作义、邓宝珊,就和平解放绥远问题进一步进行商谈。毛泽东说:解放绥远问题可以先划界线,接通铁路,互相通商。3月,中共华北局和傅作义决定双方各派3名代表,组成绥远问题协商委员会,在北平协谈绥远和平解放问题的有关事宜。4月1日,傅作义发表《关于和平解决绥远问题的政治立场》声明,并通电绥远省军政各界。为此,毛泽东主席复电慰勉。5月19日,绥远省军政革新委员会在归绥市成立,董其武任主任委员。
1949年5月28日,《绥远和平协议》举行签字仪式。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与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董其武(由康保安代行)分别在协议上签字。5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命令晋绥野战军第八军与绥蒙军区合并成立绥远军区;任命姚喆为司令员,高克林为政委,编入解放军序列。
1949年6月8日,绥远问题协商委员会国共双方代表李井泉、潘纪文、张友渔、周北峰、王克俊、阎又文,与北平华北人民政府签署《关于绥远划界、交通、金融、贸易、派遣驻归绥联络机构等具体问题的协议》(简称《绥远协议》),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蓝公武和傅作义将军出席签字仪式。《绥远协议》共6条17款。签字后,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丰泽园接见傅作义将军等。
6月10日,华北人民政府驻归绥联络处成立,潘纪文任处长,鲁志浩任主任,成员有李贵、张露、张光、何树声、曹文玉、李文超、于峰等20余人。联络处下设铁路、银行2个工作组,郎觉民、张光分别任组长。6月13日,根据华北人民政府命令,中共绥蒙区改称绥远省,绥蒙政府改称绥远省人民政府,杨植霖任主席,奎璧任副主席。省府设在丰镇县。随后经中共中央批准,撤销中共绥蒙区委员会,成立中共绥远省委员会,高克林任书记,苏谦益任副书记。6月24日,董其武分别召见高级军政干部,宣布和平解决绥远问题的各项协议,并进行说服工作。6月25日,中共华北局作出关于执行《绥远和平协议》的决定,并电告中共绥远省委,建立中共归绥市工作委员会,受中共绥远省委领导,潘纪文任工委书记。6月,以董其武为首的国民党军队进步势力积极走和平道路,上层进步人士张钦等发起《和平呼吁书》活动,630余名蒙、汉、回、满等各族代表、开明人士联合签名,表示拥护《绥远和平协议》。
9月13日,中共华北局抽调400余名干部到丰镇县四城洼村集训。其中从河北省石家庄市调来136名,从保定市党校调来100名,从山西阳泉市调来115名,另外还有全国总工会和中共绥远省委分配来的华北大学、华北革命大学学员52名。在中共绥远省委的领导下;组织学习,准备绥远省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派驻各行各业充任领导干部。9月16日,在董其武将军的主持下,草拟给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绥远起义的通电稿。
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国民党西北军政副长官兼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董其武等39人在绥远省银行包头分行礼堂举行签名仪式。会上致电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委薄一波。宣布脱离国民党反动派而起义,加入人民民主阵营。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学习和改造,和全国人民一起来粉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任何阴谋,消灭反动派的一切残余势力,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和平建设新绥远,和平建设新中国。”
绥远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政权机构也随之进行了改革。国民党归绥县政府起义后,归绥市郊区地段属国共2个归绥县政府领导(1950年2月7日,根据九•一九和平起义条例,将起义后的归绥县与解放区的归绥县合并)。
9月19日,国民党绥西行署副主任陈国桢召集陕坝军民,宣布陕坝地区正式起义。临河县长刘惠之等通电拥护。杭锦旗协理、保安队副司令员色登多尔济响应绥远省主席董其武起义通电,同意杭锦旗和平起义。9月22日,奇忠义、奇宝玺、色登道尔吉等在杭锦旗王府签名起义。24日,东胜各军政机关随之起义。
“九•一九”和平起义后,中共绥远省委发出《关于接收归绥市组织机构的决定》。《决定》指出:1.组织中共归绥市工作委员会,为接收管理该市之最高权力机关,由李井泉、高克林兼任正副书记;2.在中共归绥市工作委员会领导下,设立相关部门。
为把绥远建设成为真正的人民解放区,9月24日,毛泽东、朱德复电董其武及所属部队官兵、行政人员和各界同胞。电文说:“希望你们团结一致,力求进步,改革旧制度,实行新政策,为建设新绥远而奋斗。”同日,华北军区聂荣臻司令员、薄一波政委复电祝贺,希望把绥远建设成真正的人民解放区,把军队改编成真正的人民解放军。
随着绥远地区的和平解放,阿拉善也实现了和平解放。9月23日,阿拉善和硕特旗在第十代世袭亲王阿拉善札萨克兼区防司令部司令达理札雅及协理罗巴图孟柯等人的率领下,通电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宣布脱离广州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阿拉善和平解放。9月25日,董其武将军发布《为绥远军民起义告全省人民书》:绥远军民发动九一九起义,一方面实现了绥远省的和平解放,另一方面促进了全国解放事业的迅速成功。
9月25日,原国民党绥远省警备司令部改编为解放军归绥市警备司令部。9月27日,额济纳旧土尔扈特别旗札萨克郡王、旗防守司令部中将司令塔旺嘉布代表全旗人民,致电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党中央人民政府领导。自此,内蒙古全境获得了解放。
抗战时期,国民党绥远省为适应抗战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也进行了一系列行体制改革。民国31年(1942)6月,绥远省主席傅作义在临河县八岱召召开了为期一个月的全省行政人员扩大会议。决定在后套实行新县制,划出临河县四区和二、三区大部,新设陕坝市政筹备处、米仓县、狼山县。这样一来,使临河县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二。新县制实施后,撤区并乡,临河县划建18乡1镇。五原、临河、安北(今乌拉特前旗新安镇)3县改划为6乡1镇,并将五原县辖西部地区划为晏江县。
抗战时期,满洲国也在进行体制改革。1943年10月1日,满洲国决定撤销兴安东省、兴安南省、兴安西省3个省建置,成立兴安总省,仅保留兴安北省建置。兴安东、南、西3省份别改称兴安东地区、兴安南地区、兴安西地区,并分别在3地区成立地区行署,归新设的兴安总省管辖。
抗战胜利前夕,共产党在晋绥地区加强了民主建政工作。1944年4月20日,晋绥边行政公署决定在边区举行选举。改选晋西北临时参议会,成立晋绥边区参议会,各县成立县议会。1945年8月3日,由苏联红军支持的满洲里市政府成立。抗战取得胜利后,绥东察哈尔4旗解放,归绥蒙政府管辖,同时在陕坝镇成立了绥西专员公署。10月1日,在苏联红军的支持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在海拉尔成立,辖原兴安北省地区。省政府设财务、实业、公安等处。10—11月,八路军占领了武川县城——可可以力更镇与和林格尔县城,并分别成立了县人民政府。
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凯歌声中,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宣告成立。民国34年(1945)11月25—28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在张家口召开成立大会预备会议。选举云泽(乌兰夫)等9人为大会主席团成员。26日,在中共晋察冀党中央局的领导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大会在张家口召开,出席大会的有来自8盟36旗及有关军政、团体、学校的代表79人。云泽致开幕词并作《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目前工作方针》的报告。代表们经过讨论,通过了云泽的报告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章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大会宣言》《通电全国反对内战》《电谢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文件;选举产生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会由11人组成。大会还提出11项议案。29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大会公报》发表,并召开首次执委会议,选举云泽等11人为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选举云泽为执行委员会主席兼常委会主席,刘春为秘书长,奎璧为组织部长,克力更为宣传部长,云泽兼任军事部长,索德那木扎布绰为青年部长,乌兰为妇女部长,刘景平为秘书长。联合会总部设在张家口,其工作范围包括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地区(今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南部)以及绥远省的乌兰察布盟(今乌兰察布市)和巴彦塔拉盟(今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部)。
1945年12月,绥蒙行署改为绥蒙政府。主席乌兰夫、副主席杨植霖。为尽快建立内蒙古各地区的自治运动联合会,各盟积极开展筹备工作。
民国35年(1946)2月15日,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在葛根庙成立,在王爷庙街办公,博彦满都为主席,玛尼巴特拉为副主席,哈丰阿为秘书长,并选出哈丰阿等45人组成的小呼拉尔。
1946年3月17日,昭乌达省宣布成立,下辖巴林左翼旗、巴林右翼旗、阿鲁科尔沁旗、克什克腾旗、扎鲁特旗、林西县、开鲁县。3月28日,察哈尔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道英海日罕召开,正式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察哈尔分会和察哈尔盟民主政府。3月,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改称呼伦贝尔临时地方自治政府。4月1日,哲里木盟省政府在巴彦塔拉成立。
1946年4月3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代表团代表与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代表团代表,在承德召开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会议确定内蒙古自治运动的方针是平等的自治,而不是独立自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为内蒙古自治运动的统一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内蒙古地区的武装部队;撤销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古总分会和西蒙古总分会;执委由25人增至63人,候补执委由2人增至12人,并由执委中推出常委26人,云泽为执行委员会主席兼常委会主席,博彦满都为副主席,刘春为秘书长,哈丰阿为副秘书长,联合会下设8部1处。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主要决议》。《决议》确认中国共产党对内蒙古的领导地位,指明了内蒙古民族解放的方向和道路,并对内蒙古自治运动的路线、方针、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会议还决定: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统一领导内蒙古自卫军,所辖部队为5个骑兵师和1个纵队。其中蒙古族指战员占部队人员的90%以上,从而为剿匪肃特和保卫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运动的开展,为解放内蒙古和支援东北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1946年4月8日,中共热北地委与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所属昭乌达省政府代表在林西谈判成功,并达成协议:昭乌达省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由中国共产党派人接管巴林右旗。昭乌达省下辖开鲁、林西、经棚3县,以及林东汉民自治区和克什克腾、巴林左、巴林右、阿鲁科尔沁、扎鲁特5旗。4月15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卓索图盟分会在赤峰成立,所属各旗先后建立了支会。卓索图盟辖敖汉、喀喇沁左、喀喇沁右、喀喇沁中、翁牛特左、翁牛特右、土默特左、土默特中、土默特右9旗及新东、新惠、乌丹、宁城、林西、赤峰、林东、经棚8县和赤峰市,并实行蒙汉分治。
1946年春,兴安东地区各族各界代表会议在扎兰屯召开。会议决定在扎兰屯成立纳文慕仁省政府。省政府下设秘书处、民政处、教育处、公安局、法院、审判厅、检察厅、陆运局、税务局、邮电局及驿站局。纳文慕仁省辖兴安东地区、布特哈旗、阿荣旗、巴彦旗、莫力达瓦旗,共20万人口。原兴安东地区行署同时宣布撤销。
1946年4月18日,察哈尔盟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正式成立察哈尔盟人民政府,盟长陈炳宁,归察哈尔省政府领导。5月1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昭乌达盟分会在林东宣布成立。5月20日,中共绥蒙政府发布《绥蒙区各蒙旗政府暂行条例》,要求建立民主自治政府,健全政权机构,以实现蒙古人民自治权利。5月25日,东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在王爷庙举行。会议决定解散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古总分会,同时成立兴安省政府和临时参议会。会议还决定解散内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共东蒙古工作委员会改称中共兴安省工作委员会;成立兴安军区司令部,东蒙古人民自治军改称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兴安省政府受东北人民政府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双重领导。
1946年6月5日,热河省政府发出通知,撤销热北专署,改昭乌达省为昭乌达盟,并成立了昭乌达盟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12人,蒙汉族委员各半。临时行政委员会实行热河省政府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双重领导。6月7日,纳文慕仁省改称纳文慕仁盟,盟址设在扎兰屯,下辖布特哈旗、阿荣旗、莫力达瓦旗、巴彦旗。10月,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成立自治政府。6月8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云泽写信给松津旺楚克、潮洛濛、奇峻山和赛音吉雅,传达联合会关于锡林郭勒盟政府隶属关系,任命松津旺楚克为锡林郭勒盟盟长,潮洛濛为代理副盟长,批准盟分会主任阿拉坦齐尔的辞呈,由奇峻山接任其职。6月,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乌兰察布盟分会成立,奎璧任主任;同时,巴彦塔拉盟分会也成立,由奎璧兼任主任。
1946年7月3日,察哈尔省正式将锡林郭勒、察哈尔二盟划归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领导。7月7日,纳文慕仁盟民主政府成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纳文慕仁盟分会同时成立。
1946年8月8—15日,东北各省代表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东北各行政的最高机关——东北各省市(特别市)行政联合办事处,特木尔巴根为办事处行政委员。10月1日,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决定撤销铁路联合卫戍司令部,组建呼伦贝尔保安司令部,登登泰任司令员。
为适应长期战争形势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迁居锡林郭勒盟贝子庙后工作的需要,加强党对内蒙古的领导,党中央同意中共晋察冀党中央局的意见,决定成立内蒙古党委,由云泽、奎璧、刘春、王铎组成执委会,云泽任书记,领导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乌兰察布盟、巴彦塔拉盟的工作;并将内蒙古党委和自治运动联合会机构从张家口迁到贝子庙。
为了尽快建立内蒙古自治政府,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副主席博彦满都与东北民主军西满军区政委李富春于1946年10月15日举行会谈,拟定《关于蒙古问题谈判纪要》,并对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及有关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问题提出初步构想。
为此,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行政委员会于10月15日举行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地方自治政府组织案,确定政府内设机构、人事任选办法,并明确规定呼伦贝尔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11月1日,呼伦贝尔临时地方自治政府发布第十六号布告——《告呼伦贝尔人民》,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呼伦贝尔盟地方自治,并将呼伦贝尔临时地方自治政府改称为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自治政府下设秘书处、经济厅、民政厅、保卫厅、林业厅,并保留原审判厅。同时成立了呼伦贝尔行政委员会,额尔钦巴图任自治政府主席,功果尔扎布为副主席。11月7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召开第六次常委会会议,决定建立察锡地方行政领导机关——察锡行政委员会,主任为特格希巴彦、副主任为松津旺楚克、王铎。25日,察锡行政委员会在贝子庙宣告成立。11月26日,中共中央电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准备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准备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精神,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云泽、秘书长刘春等,于1946年12月14日在林西县与冀热辽党中央分局和热河省委程子华等人开会,就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性质、管辖区域、党的统一领导及与相邻解放区的关系等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结果电报党中央。为此,中共中央于12月26日,发出《关于内蒙古自治问题》的批示,指出:为团结内蒙古人民共同抵抗蒋介石的军事进攻与经济压迫,现在即可联合东蒙、西蒙成立地方性的自治政府,发布施政纲领。12月28日,中共中央东北局负责人彭真与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主席额尔钦巴图在哈尔滨会谈,共同制定《关于呼伦贝尔地方自治基本原则》。12月,兴安盟成立了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兴安盟分会,全盟各地分别成立旗支会、努图克支会及嘎查(村)、屯自治运动小组。
为尽快做好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工作,中共中央、中共东北局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齐心协力,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1947年2月3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云泽,在热北地委扩大干部会上作了《关于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介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域范围和内蒙古经济组织形式,阐述成立内蒙古自治政府的重大意义。4月1日,中共东北局对中共中央《关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问题的意见》中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域与各解放区的关系、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和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内蒙古共产党及领导关系3个问题提出补充意见。东北局认为目前原则提出内蒙古各盟旗均属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域内,待全国自卫战争胜利、和平民主取得后,再细定。对于内蒙古人民革命党问题应于慎重考虑,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暂不取消,作为群众性的蒙民团体,并向西满发展;现在即可组建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吸收内蒙古蒙汉积极分子及进步青年入党,待有相当基础后,即可成立内蒙古共产党工委。
1947年4月3—12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执委会扩大会议在王爷庙街(乌兰浩特市)召开。会议总结了一年来自治运动的工作,听取召开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的筹备情况介绍,讨论《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草案)》以及参议员候选人名单。联合会执委和候补执委53人、东蒙总分会执委和候补执委22人及各盟旗代表200余人出席了会议。云泽作《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刘春作《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总会工作报告》。4月2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在兴安盟王爷庙街举行。来自东西蒙各盟,即哲里木盟(今通辽市)、纳文慕仁盟、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卓索图盟、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乌兰察布盟、巴彦塔拉盟、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和呼伦贝尔地区,以及当时的省外4旗——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杜尔伯特旗、依克明安旗的蒙汉回等民族392名代表出席大会。以中共西满分局和西满军区代表张平化、阎宝航主席为首的辽北代表团到会祝贺。云泽致开幕词。在大会上,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云泽作报告,并对《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内蒙古自治政府组织大纲》作了说明。27日,会议一致通过云泽的政治报告和内蒙古自治政府组织宣传施政纲领、组织大纲等文件。29日,选举产生内蒙古自治政府临时参议会组成人员,云泽等21人当选为参议员。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街正式成立。乌兰夫(云泽)为自治政府主席,哈丰阿为自治政府副主席,特木尔巴根等19人为自治政府委员。成立期间,大会收到中共中央东北局、中共西满分局、中共辽吉省委、绥蒙政府等各地党政机关的贺电,辽宁省、黑龙江省政府派代表到会祝贺。大会通过《给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致敬电》。《东北日报》为此发表社论——《内蒙古解放的道路》。《内蒙古自治报》对会议进行了详细报道。5月2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召开第一次委员会,确定各部负责人。会议决定王再天任办公厅长,奎璧任民政部部长,阿思根任军事部部长,特木尔巴根任财政部部长,朋斯克任公安部部长,高布泽博任文化教育部部长,松津旺楚克任参事厅长(民族委员会领导暂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随之撤销。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其管辖行政区域为4个盟(纳仁慕仁盟、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察哈尔盟)和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共32个旗、1个县、2个县级市和1个街政府;近50万平方公里区域,200万人口,其中蒙古族人口约为50余万。东部哲里木、昭乌达两盟因战争原因,分别由辽北省和热河省代管。1948年4月,辽沈战役后,整个东北地区进入恢复、建设时期,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对东北行政区进行了调整,撤销辽北、辽西等省,将哲里木、昭乌达两盟划归内蒙古自治政府管辖。内蒙古扩大为6盟(呼伦贝尔、纳文恭仁两盟,此时合并为呼纳盟)、49旗县市,250万人口,其中蒙古族人口约为80万。
为加强党对内蒙古的领导,中共东北局于1947年5月26日决定:成立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任命乌兰夫为书记。6月14日,中共中央复电东北局,批准了这一决定。7月9日,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在王爷庙街举行大会,乌兰夫宣布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5月30日,乌兰夫、哈丰阿发布《内蒙古自治政府布告》(第一号),宣布5月1日为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纪念日;原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会旗作为内蒙古自治政府旗;内蒙古自治政府所在地暂设兴安盟王爷庙街。1947年11月26日决定:从12月5日起,王爷庙街改为乌兰浩特市。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几经调整,共辖1个市、1个县、5个盟、34个旗(市)。即王爷庙(后改为乌兰浩特市),突泉县,呼伦贝尔、纳文慕仁、兴安、察哈尔、锡林郭勒盟、海拉尔、满洲里、额尔古纳、索伦、陈巴尔虎、新巴尔虎左、新巴尔虎右、阿荣、布特哈、莫力达瓦、巴彦、科尔沁右翼前、科尔沁右翼中、科尔沁右翼后、扎赉特、喜札嘎尔、正蓝、正白、镶白、商都、镶黄、太仆寺左、太仆寺右、明安、苏尼特左、苏尼特右、阿巴哈纳尔左、阿巴哈纳尔右、阿巴嘎左、阿巴嘎右、浩济特左、浩济特右、东乌穆珠沁、西乌穆珠沁旗(市)。全区总面积为53.8万平方公里,人口为561.7万人,其中蒙古族83.2万人。
在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有了自己的军队。内蒙古人民自卫军于1948年1月1日,改编为内蒙古人民解放军,并成立了内蒙古军区。乌兰夫任司令员兼政委。当天,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机关报《内蒙古日报》在乌兰浩特市创刊。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1月15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发布命令:呼伦贝尔地方取消自治,改称呼伦贝尔盟(今呼伦贝尔市),任命额尔钦巴图为盟长。呼伦贝尔盟辖海拉尔、满洲里、扎赉诺尔、牙克石等市和新巴尔虎左、新巴尔虎右、额尔古纳、陈巴尔虎、索伦等旗。同月,呼伦贝尔地方自卫军改编为内蒙古人民解放军独立第九团。
1948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乌兰夫为纪念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一周年题词:“巩固内蒙古民族自治事业已取得的胜利成果,继续壮大人民力量,实现全面彻底胜利。”9月20日,中共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委任杨植霖为绥蒙政府主席。10月,中共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决定成立绥蒙政府工商局(局址凉城县新堂)。同月,归绥县人民政府成立,下设4个区;同时成立了萨东办事处。绥蒙政府还决定划出武川县东部设置武东县。
1948年11月15日,兴安盟政府在乌兰浩特市成立,隶内蒙古自治政府,辖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后旗、扎赉特旗、喜扎嘎尔旗。
1949年9月,内蒙古发生了巨大变革,绥远省和平解放,使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政权回到人民手中。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绥远省各族各界人民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中共中央十分关心绥远和平解放工作,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等人于1949年2月22日,在河北省西柏坡村接见傅作义、邓宝珊,就和平解放绥远问题进一步进行商谈。毛泽东说:解放绥远问题可以先划界线,接通铁路,互相通商。3月,中共华北局和傅作义决定双方各派3名代表,组成绥远问题协商委员会,在北平协谈绥远和平解放问题的有关事宜。4月1日,傅作义发表《关于和平解决绥远问题的政治立场》声明,并通电绥远省军政各界。为此,毛泽东主席复电慰勉。5月19日,绥远省军政革新委员会在归绥市成立,董其武任主任委员。
1949年5月28日,《绥远和平协议》举行签字仪式。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与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董其武(由康保安代行)分别在协议上签字。5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命令晋绥野战军第八军与绥蒙军区合并成立绥远军区;任命姚喆为司令员,高克林为政委,编入解放军序列。
1949年6月8日,绥远问题协商委员会国共双方代表李井泉、潘纪文、张友渔、周北峰、王克俊、阎又文,与北平华北人民政府签署《关于绥远划界、交通、金融、贸易、派遣驻归绥联络机构等具体问题的协议》(简称《绥远协议》),华北人民政府副主席蓝公武和傅作义将军出席签字仪式。《绥远协议》共6条17款。签字后,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丰泽园接见傅作义将军等。
6月10日,华北人民政府驻归绥联络处成立,潘纪文任处长,鲁志浩任主任,成员有李贵、张露、张光、何树声、曹文玉、李文超、于峰等20余人。联络处下设铁路、银行2个工作组,郎觉民、张光分别任组长。6月13日,根据华北人民政府命令,中共绥蒙区改称绥远省,绥蒙政府改称绥远省人民政府,杨植霖任主席,奎璧任副主席。省府设在丰镇县。随后经中共中央批准,撤销中共绥蒙区委员会,成立中共绥远省委员会,高克林任书记,苏谦益任副书记。6月24日,董其武分别召见高级军政干部,宣布和平解决绥远问题的各项协议,并进行说服工作。6月25日,中共华北局作出关于执行《绥远和平协议》的决定,并电告中共绥远省委,建立中共归绥市工作委员会,受中共绥远省委领导,潘纪文任工委书记。6月,以董其武为首的国民党军队进步势力积极走和平道路,上层进步人士张钦等发起《和平呼吁书》活动,630余名蒙、汉、回、满等各族代表、开明人士联合签名,表示拥护《绥远和平协议》。
9月13日,中共华北局抽调400余名干部到丰镇县四城洼村集训。其中从河北省石家庄市调来136名,从保定市党校调来100名,从山西阳泉市调来115名,另外还有全国总工会和中共绥远省委分配来的华北大学、华北革命大学学员52名。在中共绥远省委的领导下;组织学习,准备绥远省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派驻各行各业充任领导干部。9月16日,在董其武将军的主持下,草拟给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绥远起义的通电稿。
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国民党西北军政副长官兼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董其武等39人在绥远省银行包头分行礼堂举行签名仪式。会上致电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委薄一波。宣布脱离国民党反动派而起义,加入人民民主阵营。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努力学习和改造,和全国人民一起来粉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任何阴谋,消灭反动派的一切残余势力,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和平建设新绥远,和平建设新中国。”
绥远和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政权机构也随之进行了改革。国民党归绥县政府起义后,归绥市郊区地段属国共2个归绥县政府领导(1950年2月7日,根据九•一九和平起义条例,将起义后的归绥县与解放区的归绥县合并)。
9月19日,国民党绥西行署副主任陈国桢召集陕坝军民,宣布陕坝地区正式起义。临河县长刘惠之等通电拥护。杭锦旗协理、保安队副司令员色登多尔济响应绥远省主席董其武起义通电,同意杭锦旗和平起义。9月22日,奇忠义、奇宝玺、色登道尔吉等在杭锦旗王府签名起义。24日,东胜各军政机关随之起义。
“九•一九”和平起义后,中共绥远省委发出《关于接收归绥市组织机构的决定》。《决定》指出:1.组织中共归绥市工作委员会,为接收管理该市之最高权力机关,由李井泉、高克林兼任正副书记;2.在中共归绥市工作委员会领导下,设立相关部门。
为把绥远建设成为真正的人民解放区,9月24日,毛泽东、朱德复电董其武及所属部队官兵、行政人员和各界同胞。电文说:“希望你们团结一致,力求进步,改革旧制度,实行新政策,为建设新绥远而奋斗。”同日,华北军区聂荣臻司令员、薄一波政委复电祝贺,希望把绥远建设成真正的人民解放区,把军队改编成真正的人民解放军。
随着绥远地区的和平解放,阿拉善也实现了和平解放。9月23日,阿拉善和硕特旗在第十代世袭亲王阿拉善札萨克兼区防司令部司令达理札雅及协理罗巴图孟柯等人的率领下,通电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宣布脱离广州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阿拉善和平解放。9月25日,董其武将军发布《为绥远军民起义告全省人民书》:绥远军民发动九一九起义,一方面实现了绥远省的和平解放,另一方面促进了全国解放事业的迅速成功。
9月25日,原国民党绥远省警备司令部改编为解放军归绥市警备司令部。9月27日,额济纳旧土尔扈特别旗札萨克郡王、旗防守司令部中将司令塔旺嘉布代表全旗人民,致电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表示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党中央人民政府领导。自此,内蒙古全境获得了解放。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