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面对同胞们在灾难中的情景,让所有感性的中国人掉下哀伤的眼泪,十三亿亲人为之默哀。这一刻我认为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哪怕只是尽一些自己的微薄之力,(想到自己自从来到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后勤中心工作以来,受到领导的信任与培养,比较系统的学习了消防应急常识,加上自己平时就喜欢参加一些户外的野外生存探险活动,感觉自己有能力,更有义务去做点事情)便再也坐不住了,开始打电话到处联系。内蒙古、呼市两级红十字会、内蒙古团委,直到14日晚通过网络与北京的朋友联系上,告诉我现在北京市卫戍区某部有一支退伍老兵分队马上就要出发,我让朋友替我报了名,通过网络传真过去了自己的简历。15日下午一上班,我和中心领导请了假(为了不耽误正常的工作,我把原本安排的今年11月底的带薪休假提前到5月份使用),在下午5时便开车向着北京集结地出发了,为了不给灾区增加一丝的负担,我临走时在呼和浩特采购了所能想到的日常用品,水和食物等。在自己的车上除了驾驶席以外,尽可能地多装一些用品、药品(这也确实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临走时把剩余的日常用品、药品等都留给了当地的群众)。出发后先到北京集结,110国道一路堵车,直到凌晨4时到达了集结地,马上就开始了登记、编队、分班、分发日常急救用品,在当日下午3时从北京出发,沿途经过河北、山西进入陕西,进入陕西境内后便发现一路车流滚滚,全部都是拉运着各种救灾物资、各种专业救援车辆,军车、警车、医疗救援车辆,在当地保障通行的抗震救灾专用通道上有秩序向着灾区的方向前进着,在进入秦岭隧道服务区的时候遇到了我们内蒙古疾控中心的救灾车队,通过短时间的交谈,了解到了大家全部是抱着一颗急切的心理,早到一分便能早一些为灾区做一些事情。在服务区吃了口方便面马上就接着出发,一路上我们俩人轮流开车,一路再没有停车,经过21个小时终于到达了四川省的都江堰市。
与当地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联系之后,经过短时间的休整,我们被分配到了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出发不久就看到一辆辆支援灾区的抗震救灾车队奔驶在通往汶川县的212国道上,这是省内通往汶川县的唯一一条等级公路,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生命线。走了约三十多公里便接到前方传来的刚抢通的212国道又让余震后的泥石流、滑坡阻断了,需要原地待命,经历了一个心急如焚的夜晚,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约五点多钟,我们就向映秀镇驶去。走在最前面的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济南红军某师,他们奉党中央、党中央军委的命令,前往灾区救灾,其先头部队约500人星夜兼程,从省内各地赶赴灾区,同时这支部队也担负着打通生命线的任务,在队伍先头行驶的是大型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不时轰鸣着推开公路上由于山体滑坡后堆积的土石物。大的险情路段有四、五十处,一路上不时有碎石、土块沿着山体滑落在公路上,大的有几吨,小的如拳头,让人感到丝丝的寒意。好在在高危路段上都有交通民警、地方民兵等工作人员执勤指挥,不时地处理着滚落的土石,保证着这条“生命线”的畅通。走到不足
到达目的地之后马上便开始了救灾工作,首先是按照指挥部的统一安排,我们小分队协助当地公安部门进行遇难者的尸体清理,望着一具具惨不忍睹的尸体,心理有说不出的伤痛,含着眼泪认真的进行每具尸体的拍照、编号、提取DNA检材、包裹尸体,尸体包裹用统一的裹尸袋或者死者的被褥严密包裹,塞入防渗海绵,然后按照尊重逝者的原则进行掩埋,掩埋地点选择远离水源、远离居住区、地势较高的地方,认真地消毒后进行掩埋。两天的时间,我共计清理、编号、掩埋尸体213具。进入灾区第三天的工作是开始协助随行部队清理废墟,帮助抢运伤病员,当时心理有着一股使不完的力气,总想着多干一些就能为灾区多尽一份力量,顾不上擦擦脸上的汗水和泥土,渴了喝口矿泉水,饿了嚼口方便面,手磨破了,衣服刮破了都来不及清洗和缝补。一个当地指挥部的干部看见我手上的鲜血,赶紧叫来医护人员进行包扎、消炎以免感染。当地的群众为我们加油鼓劲,和我们一起奋战。在清理一栋居民住宅的时候,我们小分队发现了一个黑皮包,里面全是现金,立即叫来执勤哨兵和我们一起将皮包送到指挥部,经过清点,里面有75000元的现金和几件首饰、存折、户口本。晚上因为有随时都会来的余震,我们便在空旷地带和衣而睡,四周有部队战士在执勤,通常每晚只能在睡睡醒醒之间休息3个多小时(在这次赴四川省参加抗震救灾的9天共计210多个小时当中,我竟然只休息了30多个小时,其余180多个小时都在工作,也没有一丝的困意和累的感觉)。经过两天的奋战,我们小分队清理出一万多方的建筑废墟,打扫干净,经过严格的消毒后用来帮灾区群众搭建临时住所。这时接到指挥部的命令,马上向都江堰市向峨乡出发,那里的一所中学需要大量的人手来清理,进入向峨中学,映入眼帘的便是洒满白灰的倒塌校舍,连一间完好的都没有了,遍地都是孩子们洒落的红领巾,破碎的衣服以及四处散落的学习用具,顾不上劳累饥渴便马上投入到工作当中,用锹挖,用镐刨,用手掏。折断的房梁太重,人力抬不动,便用大锤用力砸断后再几个人搬出,看到废墟下孩子们用过的学习用品,我流泪了,这些孩子只比我的孩子大一二岁,想着他们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转瞬之间便逝去了,心理说不出的难过。一天半时间紧张的清理,终于把学校之内的废墟清理干净,之后便是为了防止疫情而进行的喷洒消毒液、撒放白石灰,因为消毒液的浓度比较高,我们戴着双层口罩还是感觉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本身已经上火的嗓子特别的不舒服。
之后应向峨乡政府的要求,通过指挥部的安排,我们这支抗震救灾小分队便继续留到这里帮助受灾民众清理倒塌的房屋,抢搬日常用品。当地的老乡们把自己抢运出来的鸡蛋煮熟了硬塞到我们手中,口中不停地说着感激的话语,孩子们也自发地组织起来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给我们擦汗、唱着国歌为我们鼓劲加油。向峨乡爱莲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婉民一直跑前跑后为我们送水、泡方便面。
通过抢险救灾,经过在灾区的9个日夜夜,我看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抗震救灾的坚定信念和各级领导不畏艰险、亲临一线的勇气;看到了党和国家带给灾区人民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意;看到了灾区各级公安机关和民警不惧困难、勇于奉献的敬业精神;看到了灾区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战胜灾害的勇气和决心。
此行虽然踏遍千山万水,历尽千难万险,饱受千辛万苦,但是却很有意义,它将永远铭刻在我记忆的深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次所有的中国人都在为灾区人民祈祷、捐款、捐物;通过政府的积极协调,军人、医生和志愿者,从五湖四海涌向四川,参与救灾。作为一个普通的志愿者,我欣慰地看到:通过国家强有力的组织施救,汶川地震的损失被降低到最小程度。也许我做的是很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就是这些许许多多的军队、医护人员、志愿者等做的这些小事,才使救灾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我们去了,给灾区人民传达了一种力量,一种大爱,一种与灾难抗衡的众志成城的信念!抗震救灾工作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我所遇到的每一个灾区群众都有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在恢复重建中,他们都充满了坚韧、自信,在对待救援上,他们都能保持一种令人起敬的感恩心态,我们哪怕只做了一点点,他们都会将之放大成无尽的友善和爱意,使我们感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爱的大家庭里。遗憾的是,这次救灾行动时间太短,我们全体救援小分队队员都觉得还有好多事可以做,并且还可以做得更好。
最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在四川、在都江堰、在向峨乡及沿途的所作所为,为内蒙古争了脸,为政府办公厅争了光,为后勤中心争了气!“我们悄悄地来,悄悄地走,说好我们不哭!”这是我们临出发时抗震救灾小分队的约定。是的!现在我从灾区悄悄地回来了,而留在我心理的是对灾区人民的祝福和对灾区儿童那无尽的牵肠挂肚。
在地震灾区的9天里,我目睹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太多的惊喜、无奈、悲壮、以及震撼后,收获了我人生中最大的感动,这是灾区人民以他们的博大、坚韧、包容、豁达、善良、无私的品格赐予我的,足以享用一生的巨大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为灾区人民祈福吧!祝愿他们早日走出灾难的阴影,祝愿他们早日重建美丽的家园!
(作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政府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
面对同胞们在灾难中的情景,让所有感性的中国人掉下哀伤的眼泪,十三亿亲人为之默哀。这一刻我认为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哪怕只是尽一些自己的微薄之力,(想到自己自从来到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后勤中心工作以来,受到领导的信任与培养,比较系统的学习了消防应急常识,加上自己平时就喜欢参加一些户外的野外生存探险活动,感觉自己有能力,更有义务去做点事情)便再也坐不住了,开始打电话到处联系。内蒙古、呼市两级红十字会、内蒙古团委,直到14日晚通过网络与北京的朋友联系上,告诉我现在北京市卫戍区某部有一支退伍老兵分队马上就要出发,我让朋友替我报了名,通过网络传真过去了自己的简历。15日下午一上班,我和中心领导请了假(为了不耽误正常的工作,我把原本安排的今年11月底的带薪休假提前到5月份使用),在下午5时便开车向着北京集结地出发了,为了不给灾区增加一丝的负担,我临走时在呼和浩特采购了所能想到的日常用品,水和食物等。在自己的车上除了驾驶席以外,尽可能地多装一些用品、药品(这也确实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临走时把剩余的日常用品、药品等都留给了当地的群众)。出发后先到北京集结,110国道一路堵车,直到凌晨4时到达了集结地,马上就开始了登记、编队、分班、分发日常急救用品,在当日下午3时从北京出发,沿途经过河北、山西进入陕西,进入陕西境内后便发现一路车流滚滚,全部都是拉运着各种救灾物资、各种专业救援车辆,军车、警车、医疗救援车辆,在当地保障通行的抗震救灾专用通道上有秩序向着灾区的方向前进着,在进入秦岭隧道服务区的时候遇到了我们内蒙古疾控中心的救灾车队,通过短时间的交谈,了解到了大家全部是抱着一颗急切的心理,早到一分便能早一些为灾区做一些事情。在服务区吃了口方便面马上就接着出发,一路上我们俩人轮流开车,一路再没有停车,经过21个小时终于到达了四川省的都江堰市。
与当地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联系之后,经过短时间的休整,我们被分配到了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出发不久就看到一辆辆支援灾区的抗震救灾车队奔驶在通往汶川县的212国道上,这是省内通往汶川县的唯一一条等级公路,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生命线。走了约三十多公里便接到前方传来的刚抢通的212国道又让余震后的泥石流、滑坡阻断了,需要原地待命,经历了一个心急如焚的夜晚,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约五点多钟,我们就向映秀镇驶去。走在最前面的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济南红军某师,他们奉党中央、党中央军委的命令,前往灾区救灾,其先头部队约500人星夜兼程,从省内各地赶赴灾区,同时这支部队也担负着打通生命线的任务,在队伍先头行驶的是大型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不时轰鸣着推开公路上由于山体滑坡后堆积的土石物。大的险情路段有四、五十处,一路上不时有碎石、土块沿着山体滑落在公路上,大的有几吨,小的如拳头,让人感到丝丝的寒意。好在在高危路段上都有交通民警、地方民兵等工作人员执勤指挥,不时地处理着滚落的土石,保证着这条“生命线”的畅通。走到不足
到达目的地之后马上便开始了救灾工作,首先是按照指挥部的统一安排,我们小分队协助当地公安部门进行遇难者的尸体清理,望着一具具惨不忍睹的尸体,心理有说不出的伤痛,含着眼泪认真的进行每具尸体的拍照、编号、提取DNA检材、包裹尸体,尸体包裹用统一的裹尸袋或者死者的被褥严密包裹,塞入防渗海绵,然后按照尊重逝者的原则进行掩埋,掩埋地点选择远离水源、远离居住区、地势较高的地方,认真地消毒后进行掩埋。两天的时间,我共计清理、编号、掩埋尸体213具。进入灾区第三天的工作是开始协助随行部队清理废墟,帮助抢运伤病员,当时心理有着一股使不完的力气,总想着多干一些就能为灾区多尽一份力量,顾不上擦擦脸上的汗水和泥土,渴了喝口矿泉水,饿了嚼口方便面,手磨破了,衣服刮破了都来不及清洗和缝补。一个当地指挥部的干部看见我手上的鲜血,赶紧叫来医护人员进行包扎、消炎以免感染。当地的群众为我们加油鼓劲,和我们一起奋战。在清理一栋居民住宅的时候,我们小分队发现了一个黑皮包,里面全是现金,立即叫来执勤哨兵和我们一起将皮包送到指挥部,经过清点,里面有75000元的现金和几件首饰、存折、户口本。晚上因为有随时都会来的余震,我们便在空旷地带和衣而睡,四周有部队战士在执勤,通常每晚只能在睡睡醒醒之间休息3个多小时(在这次赴四川省参加抗震救灾的9天共计210多个小时当中,我竟然只休息了30多个小时,其余180多个小时都在工作,也没有一丝的困意和累的感觉)。经过两天的奋战,我们小分队清理出一万多方的建筑废墟,打扫干净,经过严格的消毒后用来帮灾区群众搭建临时住所。这时接到指挥部的命令,马上向都江堰市向峨乡出发,那里的一所中学需要大量的人手来清理,进入向峨中学,映入眼帘的便是洒满白灰的倒塌校舍,连一间完好的都没有了,遍地都是孩子们洒落的红领巾,破碎的衣服以及四处散落的学习用具,顾不上劳累饥渴便马上投入到工作当中,用锹挖,用镐刨,用手掏。折断的房梁太重,人力抬不动,便用大锤用力砸断后再几个人搬出,看到废墟下孩子们用过的学习用品,我流泪了,这些孩子只比我的孩子大一二岁,想着他们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转瞬之间便逝去了,心理说不出的难过。一天半时间紧张的清理,终于把学校之内的废墟清理干净,之后便是为了防止疫情而进行的喷洒消毒液、撒放白石灰,因为消毒液的浓度比较高,我们戴着双层口罩还是感觉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本身已经上火的嗓子特别的不舒服。
之后应向峨乡政府的要求,通过指挥部的安排,我们这支抗震救灾小分队便继续留到这里帮助受灾民众清理倒塌的房屋,抢搬日常用品。当地的老乡们把自己抢运出来的鸡蛋煮熟了硬塞到我们手中,口中不停地说着感激的话语,孩子们也自发地组织起来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给我们擦汗、唱着国歌为我们鼓劲加油。向峨乡爱莲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婉民一直跑前跑后为我们送水、泡方便面。
通过抢险救灾,经过在灾区的9个日夜夜,我看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抗震救灾的坚定信念和各级领导不畏艰险、亲临一线的勇气;看到了党和国家带给灾区人民的亲切关怀和深情厚意;看到了灾区各级公安机关和民警不惧困难、勇于奉献的敬业精神;看到了灾区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战胜灾害的勇气和决心。
此行虽然踏遍千山万水,历尽千难万险,饱受千辛万苦,但是却很有意义,它将永远铭刻在我记忆的深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次所有的中国人都在为灾区人民祈祷、捐款、捐物;通过政府的积极协调,军人、医生和志愿者,从五湖四海涌向四川,参与救灾。作为一个普通的志愿者,我欣慰地看到:通过国家强有力的组织施救,汶川地震的损失被降低到最小程度。也许我做的是很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就是这些许许多多的军队、医护人员、志愿者等做的这些小事,才使救灾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我们去了,给灾区人民传达了一种力量,一种大爱,一种与灾难抗衡的众志成城的信念!抗震救灾工作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我所遇到的每一个灾区群众都有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在恢复重建中,他们都充满了坚韧、自信,在对待救援上,他们都能保持一种令人起敬的感恩心态,我们哪怕只做了一点点,他们都会将之放大成无尽的友善和爱意,使我们感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爱的大家庭里。遗憾的是,这次救灾行动时间太短,我们全体救援小分队队员都觉得还有好多事可以做,并且还可以做得更好。
最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在四川、在都江堰、在向峨乡及沿途的所作所为,为内蒙古争了脸,为政府办公厅争了光,为后勤中心争了气!“我们悄悄地来,悄悄地走,说好我们不哭!”这是我们临出发时抗震救灾小分队的约定。是的!现在我从灾区悄悄地回来了,而留在我心理的是对灾区人民的祝福和对灾区儿童那无尽的牵肠挂肚。
在地震灾区的9天里,我目睹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太多的惊喜、无奈、悲壮、以及震撼后,收获了我人生中最大的感动,这是灾区人民以他们的博大、坚韧、包容、豁达、善良、无私的品格赐予我的,足以享用一生的巨大的精神财富。让我们为灾区人民祈福吧!祝愿他们早日走出灾难的阴影,祝愿他们早日重建美丽的家园!
(作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政府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