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12年  /  第三期
  • (专稿)飞天梦圆额济纳
  • 20126161856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6291003分,经过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主着陆场。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等三名航天员健康出舱。额济纳,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中华民族在这里实现了千年飞天梦想;额济纳,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她成为共和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诸多第一的辉煌。

    50年代战斗在额济纳的航天人。 (资料图)

     

    发展国防  缜密开展选址工作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已经开始谋划研制自产导弹和原子弹了。1957831,总参谋部召开专门会议,做出成立导弹综合性试验靶场筹建委员会的决定。19581月,国防部派出有关领导以及苏联专家一行50人飞抵兰州,以兰州军区为大本营对额济纳旗进行空中勘察,在对交通、气象、水利资源、通讯和聚居居民作了综合考察后,确定青山头(蒙语:宝日乌拉)一带作为导弹试验场区。此后,党中央对《关于选择导弹试验靶场的报告》做出批示,正式批准在额济纳旗境内建设中国首个陆上综合导弹试验靶场。

     

    舍弃家园  全力支持航天事业

    按照当时党中央军委划定的禁区范围,涉及2601100多人、一个佛教寺庙和72个喇嘛、7万多头(只)牲畜都得搬迁,让出4万多平方公里的牧场。旗政府所在地先是从宝日乌拉搬迁到建国营,后又搬迁到现在的达来呼布镇。根据要求,人畜、寺庙于9月底前全部搬迁完毕。时间紧,任务重。党中央军委拨出480万元专款、6000多立方米木材用于移民搬迁。据统计,当年搬迁的牧民占全旗人口的三分之一,牲畜头数占全旗牲畜总头数的三分之一,草场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从1958年到1966年历时8年的迁徙过程中,牧民群众深明大义,为了国防建设,从生活了200多年的额济纳河上游水草肥美的牧场全部迁出。聂荣臻元帅生前曾感慨万分地说:“额济纳旗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一定要在适当时候回报他们。”

     

    军民共建  不断实现飞天梦想

    军民联合投入基地的基本建设。由额济纳旗旗委、政府和部队共同筹建。到19608月,仅用两年半时间就竣工。经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委考核验收,所有工程被评为优质工程。同年9月,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苏制近程导弹;同年109日,成功发射了第一枚国产地对地导弹;196610月,第一次成功实现两弹结合试验;19704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卫星;19751126日,第一次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照相侦查卫星并按时回收;1980518日,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并落入太平洋预定水域;1981920日,第一次成功发射一箭三星,即“风暴一号”火箭,携带3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198785日,第一次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两颗法国微重力试验装置的返回式卫星送入预定轨道,5天后成功回收,顺利完成卫星对外搭载商业服务;随后为澳大利亚、联邦德国等外国客户相继发射亚星、澳星、瑞星接连成功;19991120日,成功发射第一艘神舟一号无人飞船;20031015日,成功发射第一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完成中国航天技术的历史性突破,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后第3个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国家。

    这些成功载入我国航天史的10个第一,也反映了额济纳旗各族人民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今年6月,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将再一次从这里起飞,载着航天员开展相关空间科学实验,额济纳和东风航天城也将再一次见证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突破。

     

    继往开来  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额济纳系西夏语音译,意为“黑水”。额济纳旗悠久的历史留下丰富的文物古迹,主要有西夏黑城遗址、汉朝绿城、居延古城遗址,1985年在居延发掘的汉简是我国宝贵的文物之一,还有汉代城13座和障、坞、古塔、烽火台等古迹。额济纳河沿岸数十万亩风姿绰约的胡杨林既是额济纳的历史见证,又是百姓赖以生存的天然屏障。如今,策克口岸已经成为全区第三大双边常年开放陆路口岸。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游牧于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不远万里,迁徙到额济纳河流域驻牧,为书写土尔扈特部东归的英雄史诗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额济纳旗已经成为旅游观光的圣地。

    这里是个英雄辈出的地方。在东风航天城东南方向10公里处,建有一座烈士陵园。陵园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1988年重新进行规划整修,建起象征国防科技战士扎根戈壁、志在航天的纪念碑,由聂荣臻元帅题写了“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名,张爱萍上将题写了“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园名。至今,有600多名官兵、职工长眠在此,践行了生前“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誓言。1992514日,聂荣臻元帅逝世,他的部分骨灰也和烈士们一起安葬在陵园。

    50多年来,额济纳人民与东风航天城广大官兵一道,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光辉历程。当年的宝日乌拉草原已成为雄伟壮观的东风航天城,被誉为中国航天第一城。这其中,浸透着驻地官兵的心血和汗水,也饱含着额济纳人民的满腔热情与无私奉献。这些年来,额济纳各族儿女与航天城官兵们已结下深厚的鱼水之情。额济纳旗连续4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旗,成为内蒙古唯一获此殊荣的旗县。全旗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

    (作者:内蒙古阿拉善盟政协)

    (转自《内蒙古日报》201261309版)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专稿)飞天梦圆额济纳
  • 20126161856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6291003分,经过13天太空飞行后,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主着陆场。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等三名航天员健康出舱。额济纳,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中华民族在这里实现了千年飞天梦想;额济纳,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她成为共和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诸多第一的辉煌。

    50年代战斗在额济纳的航天人。 (资料图)

     

    发展国防  缜密开展选址工作

    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已经开始谋划研制自产导弹和原子弹了。1957831,总参谋部召开专门会议,做出成立导弹综合性试验靶场筹建委员会的决定。19581月,国防部派出有关领导以及苏联专家一行50人飞抵兰州,以兰州军区为大本营对额济纳旗进行空中勘察,在对交通、气象、水利资源、通讯和聚居居民作了综合考察后,确定青山头(蒙语:宝日乌拉)一带作为导弹试验场区。此后,党中央对《关于选择导弹试验靶场的报告》做出批示,正式批准在额济纳旗境内建设中国首个陆上综合导弹试验靶场。

     

    舍弃家园  全力支持航天事业

    按照当时党中央军委划定的禁区范围,涉及2601100多人、一个佛教寺庙和72个喇嘛、7万多头(只)牲畜都得搬迁,让出4万多平方公里的牧场。旗政府所在地先是从宝日乌拉搬迁到建国营,后又搬迁到现在的达来呼布镇。根据要求,人畜、寺庙于9月底前全部搬迁完毕。时间紧,任务重。党中央军委拨出480万元专款、6000多立方米木材用于移民搬迁。据统计,当年搬迁的牧民占全旗人口的三分之一,牲畜头数占全旗牲畜总头数的三分之一,草场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从1958年到1966年历时8年的迁徙过程中,牧民群众深明大义,为了国防建设,从生活了200多年的额济纳河上游水草肥美的牧场全部迁出。聂荣臻元帅生前曾感慨万分地说:“额济纳旗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一定要在适当时候回报他们。”

     

    军民共建  不断实现飞天梦想

    军民联合投入基地的基本建设。由额济纳旗旗委、政府和部队共同筹建。到19608月,仅用两年半时间就竣工。经总参谋部和国防科委考核验收,所有工程被评为优质工程。同年9月,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苏制近程导弹;同年109日,成功发射了第一枚国产地对地导弹;196610月,第一次成功实现两弹结合试验;19704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卫星;19751126日,第一次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照相侦查卫星并按时回收;1980518日,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并落入太平洋预定水域;1981920日,第一次成功发射一箭三星,即“风暴一号”火箭,携带3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198785日,第一次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两颗法国微重力试验装置的返回式卫星送入预定轨道,5天后成功回收,顺利完成卫星对外搭载商业服务;随后为澳大利亚、联邦德国等外国客户相继发射亚星、澳星、瑞星接连成功;19991120日,成功发射第一艘神舟一号无人飞船;20031015日,成功发射第一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完成中国航天技术的历史性突破,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后第3个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国家。

    这些成功载入我国航天史的10个第一,也反映了额济纳旗各族人民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今年6月,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将再一次从这里起飞,载着航天员开展相关空间科学实验,额济纳和东风航天城也将再一次见证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突破。

     

    继往开来  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额济纳系西夏语音译,意为“黑水”。额济纳旗悠久的历史留下丰富的文物古迹,主要有西夏黑城遗址、汉朝绿城、居延古城遗址,1985年在居延发掘的汉简是我国宝贵的文物之一,还有汉代城13座和障、坞、古塔、烽火台等古迹。额济纳河沿岸数十万亩风姿绰约的胡杨林既是额济纳的历史见证,又是百姓赖以生存的天然屏障。如今,策克口岸已经成为全区第三大双边常年开放陆路口岸。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游牧于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落,不远万里,迁徙到额济纳河流域驻牧,为书写土尔扈特部东归的英雄史诗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额济纳旗已经成为旅游观光的圣地。

    这里是个英雄辈出的地方。在东风航天城东南方向10公里处,建有一座烈士陵园。陵园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1988年重新进行规划整修,建起象征国防科技战士扎根戈壁、志在航天的纪念碑,由聂荣臻元帅题写了“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名,张爱萍上将题写了“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园名。至今,有600多名官兵、职工长眠在此,践行了生前“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誓言。1992514日,聂荣臻元帅逝世,他的部分骨灰也和烈士们一起安葬在陵园。

    50多年来,额济纳人民与东风航天城广大官兵一道,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光辉历程。当年的宝日乌拉草原已成为雄伟壮观的东风航天城,被誉为中国航天第一城。这其中,浸透着驻地官兵的心血和汗水,也饱含着额济纳人民的满腔热情与无私奉献。这些年来,额济纳各族儿女与航天城官兵们已结下深厚的鱼水之情。额济纳旗连续4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旗,成为内蒙古唯一获此殊荣的旗县。全旗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

    (作者:内蒙古阿拉善盟政协)

    (转自《内蒙古日报》201261309版)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