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蒙古区情网  /  数字史志  /  期刊  /  方志期刊  /  2009年  /  第三期

第三期

  • (珍珠滩)西藏民俗见略
  •     200761日至8日,笔者作为乌兰察布市人大考察组的成员在赴西藏考察期间,对西藏的民俗风情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遂将所见所闻略记如下。

    一、全民信教

      西藏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同印度等国毗邻,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有200多万人口的自治区,又是一个全民信教的地方。

      西藏信奉的佛教是外来佛教与本教的结合体。因此,不论在哪个教派体系中的哪座寺庙里,释迦牟尼的佛像是必须供奉的。在西藏佛教体系中,分为不同的派,有格鲁派(俗称黄教)、宁玛派(俗称红教)、噶举派(俗称白教)、萨迦派(俗称花教)、本教(俗称黑教)。

      在西藏的短暂日子里,初步了解到西藏确实是个全民信教的地方。一是西藏各地分布着许多寺院、寺庙,其中拉萨就有三大寺院,可供各地藏民信徒前来朝圣。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松赞干布时代的拉萨市区的大昭寺,以供奉释迦牟尼坐像为全寺的精华,是朝圣者甚众、香火甚旺的寺院。位于拉萨市北郊山麓的色拉寺,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中国黄教六大寺院之一,曾是为达官贵人培训武僧保镳的西藏的“少林寺”,后为举行盛大的“色拉崩钦”节(藏历1227日)的圣地。位于拉萨市西北5千米,建于1416年、曾住有一万僧人、号称全世界最大的佛寺、黄教六大寺院中规模最大的哲蚌寺,是著名的拉萨三大寺之一,每年的“雪顿节”是哲蚌寺最热闹的日子,寺院举行晒大佛,为西藏最大的宗教活动之一,参加活动的各地僧人达数万。二是凡有藏民建筑(包括民居)、较高的山口、较大的湖泊、河流及桥梁等,均挂有五彩经幡,寺院寺庙更是如此。五彩经幡自上而下分为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分别代表蓝天、白云、生灵、树木、土地。经幡上均印有梵语经文或浓缩经文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据说,风一吹经嶓飘动,就等于为藏民转经,祈福降祥。藏民视山、湖、河为圣物,每个地区都设立专供朝圣的山、湖、河,并设立特定的朝圣时节。三是凡成人的藏民,都是佛教的信徒。在西藏随处可见成人的藏民,不论男女,一般都是左手握着一串佛珠,右手摇着转经桶,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诵经。更有虔诚的信徒,沿着特定的转经道,三步一拜,五体投地,用身体的长度不断地缩短与神灵的距离,不管理途多远,一直拜到寺院、寺庙。然后,再向各佛一一拜谒。可以说,诵经、拜佛是藏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是藏民生活的大部分。

    二、奇特的葬仪

      在以天国为尊的信奉佛教的西藏,有着与其他民族地区截然不同的奇异独特的丧葬之法。赴西藏之旅,经导游介绍及实地参观,便略知一二。

      西藏的丧葬,按照不同的等级,分为塔葬、天葬、水葬、树葬、土葬五种。塔葬为最高等级,特指活佛高僧圆寂涅槃之后所举行的盛大的安葬仪式。即先将腹内五脏六腑全部取出,只留下干尸表体,然后用黄金箔将全身装饰起来,供奉在特定的寺院里,名为灵塔。如历世达赖、班禅多为塔葬,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就分别有供奉着历世达赖、班禅的灵塔。天葬、水葬的等级次之,多指一生善终的佛教信徒死后,由活佛僧人主持举行超度亡灵的丧葬仪式。所谓天葬,就是将死尸抬上天葬台,天葬台一般设在四周无山而突兀而起的孤山之顶,在主持者口诵经文咒语的同时,将死尸全身的肉一块一块地割下来,并将骨头敲碎,而后点燃西藏地区特有的白香树枝。这时,四周的老鹰便会纷纷飞来,将尸肉尸骨一块块地衔去吃掉。这就意味着死者的灵魂已经升天,进入佛教理想的天国。这是绝大多数信徒生前就企盼的丧葬之法。所谓水葬,就是将死尸抬上位于湖、河岸畔的水葬台,仪式同天葬一样,只是将碎尸骨肉扔到水里,让鱼吃掉。意味着灵魂升天,尸体融于圣物。在西藏,山、湖、河皆为圣物,湖里、河里虽然也养鱼,但藏民是绝对不吃鱼的,这大概源于此种丧葬所寓含的忌讳吧。树葬、土葬的等级最低,专指那些违犯佛规、做了坏事或沦为乞丐的人死后实行的一种葬法。所谓树葬,就是将死尸吊在树上,使之一直干掉或被禽兽零食。这意味对死者的惩罚。所谓土葬,就是将死尸直接埋于土穴之中,这意味着死者被打入地狱。显然,后两种葬法是绝大多数信教徒生前所不愿接受的。

    三、民族歌舞

      在西藏,有幸进入拉萨市区一家大型的文娱俱乐部,一睹西藏民族歌舞晚会的风采。

      晚会前,我们品尝了西藏风味美食:牦牛肉、青稞酒、酥油茶、糌巴等。

      这场歌舞晚会,以西藏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大型婚礼表演为主要内容,充分展示出藏族婚礼浓厚的风情。松赞干布峨冠博带,威风凛凛,以其独特的三只眼睛的五官形象,一出场就吸引住了观众。同时,松赞干布又表现出对文成公主亲近和善、关怀爱慕的仪态。文成公主身着旗袍,头饰珠宝,一副文静窈窕、楚楚动人的样子,俊秀的面容,灵动的双眸,尽显出唐朝公主特有的万种风情。那些早已等候在婚礼大厅的文武大臣,排着整齐的队列,分别向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鞠躬庆贺,并敬献了喜庆的哈达。待君臣落座后,婚礼筵席间,群臣向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敬酒祝愿,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向群臣举杯致谢,一派喜庆祥和、其乐融融的景象。

      此外,还表演了戴着“傩神”面具的群舞,表现了西藏人民在旧时举行迎神赛会、祈求驱逐疫鬼的情景。一支高亢的现代歌曲《青藏高原》,把观众拉回到眼前雄伟壮丽的世界屋脊:群山在云海里飘荡,河水在情海里流淌,迷人的西藏自然风光,怎不令游人一心向往!特别是那气势恢宏的西藏民族服装展示和表演,更令观众眼前一亮。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服饰表演,显然代表着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身份,折射出西藏民族文化艳丽灿烂的光华。一曲锅庄舞,演员与观众同台互动,把歌舞晚会推向了高潮,使各民族之间的情谊进一步加强。

    四、藏药精品

      说起藏药,业内人士总会津津乐道,盛赞其奇特的功效。去了西藏,走进藏医学院,才真正领略到藏药的原本面貌。

      经医师指点,我们参观了药材大厅陈列的各种名贵藏药。珍稀的羚羊角,不仅是藏药精品,也是世界稀有的珍品,质地鲜亮而半透明的羚羊角,从角尖、角中到角根,分别具有退热解表、止痛消炎、祛风湿治哮喘的功能和作用。鲜活的藏红花,是著名的妇科良药,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女人服了藏红花,好像回到十七八。”同时对心脑血管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西藏特产的雪灵芝,内含皂甘多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提高机体抵抗力,具有免疫调节的保健作用,是一种上乘的滋补药物。药材红景天及其口服液、胶囊等系列药品,具有抗缺氧、抗疲劳、抗微波辐射、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主要用于高原反应、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这对于初到西藏的内地游客来说,了解红景天更是必要的。西藏特有的牦牛鞭,具有壮阳补肾的功效,是地地道道的自然生态型滋补极品。《西游记》里的“人参果”在西藏得到了见证,不过,并不像神话传说中的那种形状,也没有那般神奇的功效,实是一种男女老幼皆宜的滋补佳品。生长在雪峰上的雪莲花,因其奇特的生长条件,故对风湿寒痛等症,及止咳、止血、抗癌,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奇特的功效。长势逼真的冬虫夏草,具有抗疲劳、抗衰老、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功用,用含有冬虫夏草成分制成的香烟、白酒,在内地也是比较珍贵的馈赠礼品。

      此外,还有具备药用价值的西藏独有的生物化石矿产品——天珠,也是外地游客青睐和当地藏民信奉的精品。天珠,按其自然形成的纹理图案,经过一定的加工,确定为一眼至十二眼天珠。据说,如长期佩戴,对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类风湿等症,具有预防和缓解的功效。藏民大多佩戴着天珠。

      以上这些之所以被称为藏药精品,正是因为它们生长在得天独厚的青藏高原,这里的自然环境是纯天然的、无污染的,因此藏药的品位较高,品质较优。

    (作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人大常委会)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 (珍珠滩)西藏民俗见略
  •     200761日至8日,笔者作为乌兰察布市人大考察组的成员在赴西藏考察期间,对西藏的民俗风情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遂将所见所闻略记如下。

    一、全民信教

      西藏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同印度等国毗邻,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有200多万人口的自治区,又是一个全民信教的地方。

      西藏信奉的佛教是外来佛教与本教的结合体。因此,不论在哪个教派体系中的哪座寺庙里,释迦牟尼的佛像是必须供奉的。在西藏佛教体系中,分为不同的派,有格鲁派(俗称黄教)、宁玛派(俗称红教)、噶举派(俗称白教)、萨迦派(俗称花教)、本教(俗称黑教)。

      在西藏的短暂日子里,初步了解到西藏确实是个全民信教的地方。一是西藏各地分布着许多寺院、寺庙,其中拉萨就有三大寺院,可供各地藏民信徒前来朝圣。建于公元7世纪中叶松赞干布时代的拉萨市区的大昭寺,以供奉释迦牟尼坐像为全寺的精华,是朝圣者甚众、香火甚旺的寺院。位于拉萨市北郊山麓的色拉寺,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中国黄教六大寺院之一,曾是为达官贵人培训武僧保镳的西藏的“少林寺”,后为举行盛大的“色拉崩钦”节(藏历1227日)的圣地。位于拉萨市西北5千米,建于1416年、曾住有一万僧人、号称全世界最大的佛寺、黄教六大寺院中规模最大的哲蚌寺,是著名的拉萨三大寺之一,每年的“雪顿节”是哲蚌寺最热闹的日子,寺院举行晒大佛,为西藏最大的宗教活动之一,参加活动的各地僧人达数万。二是凡有藏民建筑(包括民居)、较高的山口、较大的湖泊、河流及桥梁等,均挂有五彩经幡,寺院寺庙更是如此。五彩经幡自上而下分为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分别代表蓝天、白云、生灵、树木、土地。经幡上均印有梵语经文或浓缩经文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据说,风一吹经嶓飘动,就等于为藏民转经,祈福降祥。藏民视山、湖、河为圣物,每个地区都设立专供朝圣的山、湖、河,并设立特定的朝圣时节。三是凡成人的藏民,都是佛教的信徒。在西藏随处可见成人的藏民,不论男女,一般都是左手握着一串佛珠,右手摇着转经桶,嘴里还念念有词地诵经。更有虔诚的信徒,沿着特定的转经道,三步一拜,五体投地,用身体的长度不断地缩短与神灵的距离,不管理途多远,一直拜到寺院、寺庙。然后,再向各佛一一拜谒。可以说,诵经、拜佛是藏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是藏民生活的大部分。

    二、奇特的葬仪

      在以天国为尊的信奉佛教的西藏,有着与其他民族地区截然不同的奇异独特的丧葬之法。赴西藏之旅,经导游介绍及实地参观,便略知一二。

      西藏的丧葬,按照不同的等级,分为塔葬、天葬、水葬、树葬、土葬五种。塔葬为最高等级,特指活佛高僧圆寂涅槃之后所举行的盛大的安葬仪式。即先将腹内五脏六腑全部取出,只留下干尸表体,然后用黄金箔将全身装饰起来,供奉在特定的寺院里,名为灵塔。如历世达赖、班禅多为塔葬,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就分别有供奉着历世达赖、班禅的灵塔。天葬、水葬的等级次之,多指一生善终的佛教信徒死后,由活佛僧人主持举行超度亡灵的丧葬仪式。所谓天葬,就是将死尸抬上天葬台,天葬台一般设在四周无山而突兀而起的孤山之顶,在主持者口诵经文咒语的同时,将死尸全身的肉一块一块地割下来,并将骨头敲碎,而后点燃西藏地区特有的白香树枝。这时,四周的老鹰便会纷纷飞来,将尸肉尸骨一块块地衔去吃掉。这就意味着死者的灵魂已经升天,进入佛教理想的天国。这是绝大多数信徒生前就企盼的丧葬之法。所谓水葬,就是将死尸抬上位于湖、河岸畔的水葬台,仪式同天葬一样,只是将碎尸骨肉扔到水里,让鱼吃掉。意味着灵魂升天,尸体融于圣物。在西藏,山、湖、河皆为圣物,湖里、河里虽然也养鱼,但藏民是绝对不吃鱼的,这大概源于此种丧葬所寓含的忌讳吧。树葬、土葬的等级最低,专指那些违犯佛规、做了坏事或沦为乞丐的人死后实行的一种葬法。所谓树葬,就是将死尸吊在树上,使之一直干掉或被禽兽零食。这意味对死者的惩罚。所谓土葬,就是将死尸直接埋于土穴之中,这意味着死者被打入地狱。显然,后两种葬法是绝大多数信教徒生前所不愿接受的。

    三、民族歌舞

      在西藏,有幸进入拉萨市区一家大型的文娱俱乐部,一睹西藏民族歌舞晚会的风采。

      晚会前,我们品尝了西藏风味美食:牦牛肉、青稞酒、酥油茶、糌巴等。

      这场歌舞晚会,以西藏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大型婚礼表演为主要内容,充分展示出藏族婚礼浓厚的风情。松赞干布峨冠博带,威风凛凛,以其独特的三只眼睛的五官形象,一出场就吸引住了观众。同时,松赞干布又表现出对文成公主亲近和善、关怀爱慕的仪态。文成公主身着旗袍,头饰珠宝,一副文静窈窕、楚楚动人的样子,俊秀的面容,灵动的双眸,尽显出唐朝公主特有的万种风情。那些早已等候在婚礼大厅的文武大臣,排着整齐的队列,分别向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鞠躬庆贺,并敬献了喜庆的哈达。待君臣落座后,婚礼筵席间,群臣向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敬酒祝愿,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向群臣举杯致谢,一派喜庆祥和、其乐融融的景象。

      此外,还表演了戴着“傩神”面具的群舞,表现了西藏人民在旧时举行迎神赛会、祈求驱逐疫鬼的情景。一支高亢的现代歌曲《青藏高原》,把观众拉回到眼前雄伟壮丽的世界屋脊:群山在云海里飘荡,河水在情海里流淌,迷人的西藏自然风光,怎不令游人一心向往!特别是那气势恢宏的西藏民族服装展示和表演,更令观众眼前一亮。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服饰表演,显然代表着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身份,折射出西藏民族文化艳丽灿烂的光华。一曲锅庄舞,演员与观众同台互动,把歌舞晚会推向了高潮,使各民族之间的情谊进一步加强。

    四、藏药精品

      说起藏药,业内人士总会津津乐道,盛赞其奇特的功效。去了西藏,走进藏医学院,才真正领略到藏药的原本面貌。

      经医师指点,我们参观了药材大厅陈列的各种名贵藏药。珍稀的羚羊角,不仅是藏药精品,也是世界稀有的珍品,质地鲜亮而半透明的羚羊角,从角尖、角中到角根,分别具有退热解表、止痛消炎、祛风湿治哮喘的功能和作用。鲜活的藏红花,是著名的妇科良药,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女人服了藏红花,好像回到十七八。”同时对心脑血管疾病也有较好的疗效。西藏特产的雪灵芝,内含皂甘多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提高机体抵抗力,具有免疫调节的保健作用,是一种上乘的滋补药物。药材红景天及其口服液、胶囊等系列药品,具有抗缺氧、抗疲劳、抗微波辐射、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主要用于高原反应、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这对于初到西藏的内地游客来说,了解红景天更是必要的。西藏特有的牦牛鞭,具有壮阳补肾的功效,是地地道道的自然生态型滋补极品。《西游记》里的“人参果”在西藏得到了见证,不过,并不像神话传说中的那种形状,也没有那般神奇的功效,实是一种男女老幼皆宜的滋补佳品。生长在雪峰上的雪莲花,因其奇特的生长条件,故对风湿寒痛等症,及止咳、止血、抗癌,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奇特的功效。长势逼真的冬虫夏草,具有抗疲劳、抗衰老、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功用,用含有冬虫夏草成分制成的香烟、白酒,在内地也是比较珍贵的馈赠礼品。

      此外,还有具备药用价值的西藏独有的生物化石矿产品——天珠,也是外地游客青睐和当地藏民信奉的精品。天珠,按其自然形成的纹理图案,经过一定的加工,确定为一眼至十二眼天珠。据说,如长期佩戴,对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类风湿等症,具有预防和缓解的功效。藏民大多佩戴着天珠。

      以上这些之所以被称为藏药精品,正是因为它们生长在得天独厚的青藏高原,这里的自然环境是纯天然的、无污染的,因此藏药的品位较高,品质较优。

    (作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乌兰察布市商都县人大常委会)

  • 声明: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区情网》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