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卷
【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领导名录】
行 长:赵志华
副 行 长:席前进
智鹏飞
胡立珠
王中新
张子君
【概述】
金融机构筹资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宏观经济紧缩、居民收入预期不稳定和国家几次下调存款利率的情况下,全区各家商业银行克服不利因素,加大存款工作力度,保证资金来源稳定上升。年底,全区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 092亿元,比上年增加147亿元,增长16%,其中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到789亿元,比上年增长13%,企业存款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存款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
调整信贷结构支持经济发展 是年是国家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关键的一年,也是自治区经济增长最为困难的一年。全区金融业调整信贷结构,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农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取得一定成绩。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 36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0亿元,增长9.6%。其中工业贷款265亿元,增长8%,农业贷款61亿元,增长15%。中长期贷款245亿元,增长16%,乡镇企业贷款37亿元,增长8.8%。
【金融体制改革】
党中央银行管理体制改革 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正式成立,标志着党中央银行管理体制改革步入一个新阶段。新成立的中心支行由原来的中国人民银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分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合并而成,作为直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新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的党中央银行派出机构,继续金融宏观调控、金融服务和部分金融监管职能。新机构的行政级别为准厅级。两级人民银行的合并工作从上年就开始进行,两家机构从改革大局出发,积极组织,认真协调,先后完成了机构撤并,干部安置,人员分流,业务划分等多项准备工作。在改革过程中,严格金融监管和做好金融服务,既保证党中央银行改革的顺利进行,又保证在改革过程中党中央银行职能的发挥。
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 11月19日,呼和浩特市城市商业银行正式成立,赤峰等其它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组建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内蒙古贵金属冶炼厂与人民银行脱钩 3月15日,内蒙古贵金属冶炼厂与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完成人财物彻底脱钩,实行股份制改造。3月25日,由原内蒙古贵金属冶炼厂改组的内蒙古乾坤金银精炼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推进企业改革,维护金融债权 为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维护机构信贷资产安全,中心支行于年初成立金融债权领导小组,并建立金融债权管理行长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国企改革与维护金融债权工作的有序进行。积极推进企业债转股工作,对全区申报债转股的140户企业(金
额219亿元)进行摸底调查,确定了首批报国家经贸委的债转股企业73户,申请金额199亿元,其中包钢和内蒙古化肥厂已被国家经贸委列入首批实施债转股单位。
【金融监管】
加强对信用社的监管 对辖区内6个旗县29家农村信用社进行了改革整顿规范工作。8月末全区清理整顿规范城乡信用社验收工作结束,共完成1 315个城乡信用社的验收,合格率达到88.6%。同时对11个盟市的信用合作管理的提取、使用、上缴情况,农村信用社历年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提取和使用情况以及1998年度城乡信用社会计决算的真实程度进行了稽核检查。
整顿高风险金融机构 对风险较高、支付困难的呼市育财、实验信用社实施救助措施,并派监管人员进行监控。通过积极整顿,风险状况得到一定缓解。
完善监管责任制 辖区622家金融机构全部落实了监管人员,按照责任制要求履行监管职责,取得较好成效。
中心支形成立 “深化金融改革整顿金融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对信托投资公司、银行账外经营以及乱集资、乱批设金融机构和乱办金融业务等进行了清理整顿。
【金融服务】
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 2月1日中心支形成立了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呼市地区金融机构的计算机2000年问题。通过6月19~20日、7月17~18日和9月18~19日组织全区银行业计算机2000年问题进行三次停业测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确保银行业平稳度过2000年。
电子联行业务 5月8~9日,在全国C波段卫星小站转星工作中,自治区20个C波段卫星小站完成从亚洲1号卫星向亚洲3号卫星的转移工作,保证全区电子联行业务每日近200笔、金额10亿元资金的及时划转,实现电子联行业务“快、准、平、清、安全”的需求。
推广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在总行的统一部署下,完善推广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商业银行和贷款企业做好服务。
做好金融研究工作为全区金融发展献计献策 9月6~8日,中心支行组织召开自治区金融第六次和钱币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会上回顾总结了五年来金融研究工作,并邀请区内和区外专家学者对经济金融中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常学琳 张志军 王唯中)
【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领导名录】
行 长:赵志华
副 行 长:席前进
智鹏飞
胡立珠
王中新
张子君
【概述】
金融机构筹资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宏观经济紧缩、居民收入预期不稳定和国家几次下调存款利率的情况下,全区各家商业银行克服不利因素,加大存款工作力度,保证资金来源稳定上升。年底,全区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 092亿元,比上年增加147亿元,增长16%,其中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到789亿元,比上年增长13%,企业存款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存款44亿元,比上年增长10%。
调整信贷结构支持经济发展 是年是国家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关键的一年,也是自治区经济增长最为困难的一年。全区金融业调整信贷结构,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农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取得一定成绩。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 36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0亿元,增长9.6%。其中工业贷款265亿元,增长8%,农业贷款61亿元,增长15%。中长期贷款245亿元,增长16%,乡镇企业贷款37亿元,增长8.8%。
【金融体制改革】
党中央银行管理体制改革 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正式成立,标志着党中央银行管理体制改革步入一个新阶段。新成立的中心支行由原来的中国人民银行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分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分行合并而成,作为直属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新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的党中央银行派出机构,继续金融宏观调控、金融服务和部分金融监管职能。新机构的行政级别为准厅级。两级人民银行的合并工作从上年就开始进行,两家机构从改革大局出发,积极组织,认真协调,先后完成了机构撤并,干部安置,人员分流,业务划分等多项准备工作。在改革过程中,严格金融监管和做好金融服务,既保证党中央银行改革的顺利进行,又保证在改革过程中党中央银行职能的发挥。
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 11月19日,呼和浩特市城市商业银行正式成立,赤峰等其它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组建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内蒙古贵金属冶炼厂与人民银行脱钩 3月15日,内蒙古贵金属冶炼厂与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完成人财物彻底脱钩,实行股份制改造。3月25日,由原内蒙古贵金属冶炼厂改组的内蒙古乾坤金银精炼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推进企业改革,维护金融债权 为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维护机构信贷资产安全,中心支行于年初成立金融债权领导小组,并建立金融债权管理行长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国企改革与维护金融债权工作的有序进行。积极推进企业债转股工作,对全区申报债转股的140户企业(金
额219亿元)进行摸底调查,确定了首批报国家经贸委的债转股企业73户,申请金额199亿元,其中包钢和内蒙古化肥厂已被国家经贸委列入首批实施债转股单位。
【金融监管】
加强对信用社的监管 对辖区内6个旗县29家农村信用社进行了改革整顿规范工作。8月末全区清理整顿规范城乡信用社验收工作结束,共完成1 315个城乡信用社的验收,合格率达到88.6%。同时对11个盟市的信用合作管理的提取、使用、上缴情况,农村信用社历年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提取和使用情况以及1998年度城乡信用社会计决算的真实程度进行了稽核检查。
整顿高风险金融机构 对风险较高、支付困难的呼市育财、实验信用社实施救助措施,并派监管人员进行监控。通过积极整顿,风险状况得到一定缓解。
完善监管责任制 辖区622家金融机构全部落实了监管人员,按照责任制要求履行监管职责,取得较好成效。
中心支形成立 “深化金融改革整顿金融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对信托投资公司、银行账外经营以及乱集资、乱批设金融机构和乱办金融业务等进行了清理整顿。
【金融服务】
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 2月1日中心支形成立了解决计算机2000年问题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呼市地区金融机构的计算机2000年问题。通过6月19~20日、7月17~18日和9月18~19日组织全区银行业计算机2000年问题进行三次停业测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确保银行业平稳度过2000年。
电子联行业务 5月8~9日,在全国C波段卫星小站转星工作中,自治区20个C波段卫星小站完成从亚洲1号卫星向亚洲3号卫星的转移工作,保证全区电子联行业务每日近200笔、金额10亿元资金的及时划转,实现电子联行业务“快、准、平、清、安全”的需求。
推广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 在总行的统一部署下,完善推广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商业银行和贷款企业做好服务。
做好金融研究工作为全区金融发展献计献策 9月6~8日,中心支行组织召开自治区金融第六次和钱币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会上回顾总结了五年来金融研究工作,并邀请区内和区外专家学者对经济金融中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为自治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常学琳 张志军 王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