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石器时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的发展阶段,其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更新世,从距今约25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这一时期在考古学上以大量的经过简单加工的石制工具的发现为特征。“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这一时期的远古先民所能利用的就是这些数量众多、易于取材、可直接利用的石器。根据古文献所载“昔者,昊英之世,以伐木杀兽”,“断木为杵,掘地为白”,木器也应该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主要工具之一,但由于木制品的保存时效性短,在实物证据上已无从考证。
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举。恩格斯将火的使用看做是“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内蒙古地区的先民“河套人”已经使用火来加工各种食物,完成了人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转变。
内蒙古地区的旧石器时代遗存,主要发现在中南部,早期以今呼和浩特市东郊大窑村南山的石器制造场遗址为代表,他将这里的古人类活动年代推早至50万年前;晚期以著名的“河套人”及萨拉乌苏文化、大窑文化为代表。更新世时期的内蒙古地区,有着肥美的疏林草原、河湖沼泽,气候宜人,为早期人类在内蒙古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渔猎采集、繁衍生息奠定基础。
内蒙古东部区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多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主要分布于赤峰市、通辽市和呼伦贝尔盟(今呼伦贝尔市)等地,以满洲里市的扎赉诺尔第四纪晚期哺乳动物及古人类化石区为代表。1927—1982年,考古学家先后在此发现15个个体的人骨化石,距今约为1万年左右,将其命名为“扎赉诺尔人”。
通过确立“河套人”“扎赉诺尔人”,命名大窑文化和萨拉乌苏文化,以及在全区境内陆续发现的多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内蒙古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框架基本形成。
旧石器时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的发展阶段,其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更新世,从距今约250万年前开始,延续到距今1万年左右止。这一时期在考古学上以大量的经过简单加工的石制工具的发现为特征。“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这一时期的远古先民所能利用的就是这些数量众多、易于取材、可直接利用的石器。根据古文献所载“昔者,昊英之世,以伐木杀兽”,“断木为杵,掘地为白”,木器也应该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主要工具之一,但由于木制品的保存时效性短,在实物证据上已无从考证。
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举。恩格斯将火的使用看做是“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内蒙古地区的先民“河套人”已经使用火来加工各种食物,完成了人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转变。
内蒙古地区的旧石器时代遗存,主要发现在中南部,早期以今呼和浩特市东郊大窑村南山的石器制造场遗址为代表,他将这里的古人类活动年代推早至50万年前;晚期以著名的“河套人”及萨拉乌苏文化、大窑文化为代表。更新世时期的内蒙古地区,有着肥美的疏林草原、河湖沼泽,气候宜人,为早期人类在内蒙古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渔猎采集、繁衍生息奠定基础。
内蒙古东部区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多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主要分布于赤峰市、通辽市和呼伦贝尔盟(今呼伦贝尔市)等地,以满洲里市的扎赉诺尔第四纪晚期哺乳动物及古人类化石区为代表。1927—1982年,考古学家先后在此发现15个个体的人骨化石,距今约为1万年左右,将其命名为“扎赉诺尔人”。
通过确立“河套人”“扎赉诺尔人”,命名大窑文化和萨拉乌苏文化,以及在全区境内陆续发现的多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内蒙古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的框架基本形成。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