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赤峰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汪景隆等辽契丹文化研究学者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赤峰市喀喇沁旗小牛群镇白石太村边的一处崖壁上发现石刻文字,经文字专家辨认,初步断定是已消失近千年的“契丹大字”。
据介绍,这个崖壁上的石刻文字有大约20几个,虽经千年风雨,仍依稀可见。竖排2行约20余字,大部分字笔画清楚,有类似汉字的偏旁结构。经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副院长、北方民族古文字契丹文字专家吴英喆辨认、研究、分析,初步确认此处为“契丹大字”摩崖石刻。
契丹大字创制于920年,由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令参照汉字创制,应有3000余字。当前阶段,发现的契丹大字资料以石刻为主要内容,但由于笔画繁复、难以辨认,释读出来的内容很少。
汪景隆说:“在辽代的北方兴安岭原野中,用石刻记事很难得,这处契丹大字摩崖石刻是目前唯一发现的一处崖壁石刻,因此,更显此处史料的珍贵。”
2021年4月,赤峰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汪景隆等辽契丹文化研究学者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赤峰市喀喇沁旗小牛群镇白石太村边的一处崖壁上发现石刻文字,经文字专家辨认,初步断定是已消失近千年的“契丹大字”。
据介绍,这个崖壁上的石刻文字有大约20几个,虽经千年风雨,仍依稀可见。竖排2行约20余字,大部分字笔画清楚,有类似汉字的偏旁结构。经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副院长、北方民族古文字契丹文字专家吴英喆辨认、研究、分析,初步确认此处为“契丹大字”摩崖石刻。
契丹大字创制于920年,由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令参照汉字创制,应有3000余字。当前阶段,发现的契丹大字资料以石刻为主要内容,但由于笔画繁复、难以辨认,释读出来的内容很少。
汪景隆说:“在辽代的北方兴安岭原野中,用石刻记事很难得,这处契丹大字摩崖石刻是目前唯一发现的一处崖壁石刻,因此,更显此处史料的珍贵。”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