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翅鎏金银冠,辽代。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文物考古研究所藏。1986年通辽市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墓出土。冠通高30.4厘米、冠高26厘米、造像高4.4厘米、立翅高30厘米、口径19.5厘米,重830克。出土时置于陈国公主头部。
分片锤鍱,依冠帽各部位形状裁剪成型,镂雕錾刻花纹,纹饰鎏金,然后用细银丝缀合而成。高筒式圆顶,冠箍口略有收束,两侧有对称的长方形立翅高于冠顶。
冠的正面镂刻花纹,主题花纹是火焰宝珠和对凤。火焰宝珠刻于冠首,下刻一对长尾凤,相对展翅欲飞。主题花纹周围錾刻变形云纹。两侧立翅中心各刻一只展翅向上飞翔的凤鸟,长尾下垂,周围饰以变形云纹。
冠顶缀饰一件鎏金道教人物银造像,盘腿坐于莲花之上,高髻,长髯,身着宽袖长袍,像后背光边缘饰9朵灵芝。冠内原有丝绸衬帽,已腐朽不存。
此冠制作精巧,工艺华丽,彰显贵族气派,是契丹贵妇之冠。
高翅鎏金银冠,辽代。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文物考古研究所藏。1986年通辽市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墓出土。冠通高30.4厘米、冠高26厘米、造像高4.4厘米、立翅高30厘米、口径19.5厘米,重830克。出土时置于陈国公主头部。
分片锤鍱,依冠帽各部位形状裁剪成型,镂雕錾刻花纹,纹饰鎏金,然后用细银丝缀合而成。高筒式圆顶,冠箍口略有收束,两侧有对称的长方形立翅高于冠顶。
冠的正面镂刻花纹,主题花纹是火焰宝珠和对凤。火焰宝珠刻于冠首,下刻一对长尾凤,相对展翅欲飞。主题花纹周围錾刻变形云纹。两侧立翅中心各刻一只展翅向上飞翔的凤鸟,长尾下垂,周围饰以变形云纹。
冠顶缀饰一件鎏金道教人物银造像,盘腿坐于莲花之上,高髻,长髯,身着宽袖长袍,像后背光边缘饰9朵灵芝。冠内原有丝绸衬帽,已腐朽不存。
此冠制作精巧,工艺华丽,彰显贵族气派,是契丹贵妇之冠。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