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誓师广场
冯玉祥将军于1926年9月17日在五原县隆兴昌镇誓师北伐。为此,五原县政府决定规划、建设冯玉祥誓师广场以作纪念。冯玉祥誓师广场位于隆兴昌镇前进路北端,其主题塑像、纪念碑位于义和渠北堤仿古城楼上,寓意北靠青山,南眺黄河,为图报国、推翻帝制、解除军阀压迫(原誓师文)勇往直前之意。
誓师广场布局以前进路中心向北延伸至义和渠北为中轴线,采用中轴线对称方式布置。渠南以绿化、硬化为主,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锦绣河山风貌;义和渠上设仿古人行桥一座,体现北伐战争需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义和渠北堤(加宽至35米)建青砖砌筑的仿古城墙一段,上设誓师台并立誓师雕像,寓意冯玉祥将军誓师北上,攻城破敌的豪情励志。
渠南广场。义和渠南边至红旗路,东西长250米,南北宽180米,总占地面积4.5公顷,进行绿化和硬化。绿化草、灌、乔相结合,形成错落有致、丰富多姿的布局形式,既体现草原古郡的特色,又不失庄重之感。
义和渠——人行桥。通过台阶和人行桥的过渡与完美结合,使之寓意誓师后北伐军准备跋山涉水,北上征讨反动军阀的决心和气概。
古城墙——誓师台。设置城墙,东西长50米,南北宽35米。设登楼台阶、观景台,既可体现古郡五原县具有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可向南远眺:前进路上白天车水马龙,商贾游人如织,繁华尽现;夜幕后华灯初照,流光溢彩,一览无余,尽显古郡新姿。城楼上设誓师台并立誓师雕像,雕像顶高19.26米(寓意誓师年1926年)。下刻史实碑文,使人看到后仿佛回到1926年9月17日,看到冯玉祥将军慷慨陈词,誓言北伐,众三军将士豪气干云,义气风发的英姿。
广场总占地面积3.4公顷合51亩,广场建设的总投资为2600万元,其中誓师台和景观桥投资1500万元,广场的土建工程绿化、硬化投资1100万元。
五原誓师广场成为人们祭奠英灵、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原誓师广场
冯玉祥将军于1926年9月17日在五原县隆兴昌镇誓师北伐。为此,五原县政府决定规划、建设冯玉祥誓师广场以作纪念。冯玉祥誓师广场位于隆兴昌镇前进路北端,其主题塑像、纪念碑位于义和渠北堤仿古城楼上,寓意北靠青山,南眺黄河,为图报国、推翻帝制、解除军阀压迫(原誓师文)勇往直前之意。
誓师广场布局以前进路中心向北延伸至义和渠北为中轴线,采用中轴线对称方式布置。渠南以绿化、硬化为主,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锦绣河山风貌;义和渠上设仿古人行桥一座,体现北伐战争需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义和渠北堤(加宽至35米)建青砖砌筑的仿古城墙一段,上设誓师台并立誓师雕像,寓意冯玉祥将军誓师北上,攻城破敌的豪情励志。
渠南广场。义和渠南边至红旗路,东西长250米,南北宽180米,总占地面积4.5公顷,进行绿化和硬化。绿化草、灌、乔相结合,形成错落有致、丰富多姿的布局形式,既体现草原古郡的特色,又不失庄重之感。
义和渠——人行桥。通过台阶和人行桥的过渡与完美结合,使之寓意誓师后北伐军准备跋山涉水,北上征讨反动军阀的决心和气概。
古城墙——誓师台。设置城墙,东西长50米,南北宽35米。设登楼台阶、观景台,既可体现古郡五原县具有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可向南远眺:前进路上白天车水马龙,商贾游人如织,繁华尽现;夜幕后华灯初照,流光溢彩,一览无余,尽显古郡新姿。城楼上设誓师台并立誓师雕像,雕像顶高19.26米(寓意誓师年1926年)。下刻史实碑文,使人看到后仿佛回到1926年9月17日,看到冯玉祥将军慷慨陈词,誓言北伐,众三军将士豪气干云,义气风发的英姿。
广场总占地面积3.4公顷合51亩,广场建设的总投资为2600万元,其中誓师台和景观桥投资1500万元,广场的土建工程绿化、硬化投资1100万元。
五原誓师广场成为人们祭奠英灵、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