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强大的蓄水、净化水质等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内蒙古地跨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四大水系,是全国湿地资源大省区之一。据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显示,内蒙古湿地面积485.52万公顷(包括水域面积),居全国第4位。截至2025年2月,共有国际重要湿地4处、国家重要湿地1处、自治区重要湿地63处、国家湿地公园55处、自治区湿地公园8处。
当一组数据揭开内蒙古湿地的生态画卷,其壮阔的自然图景便已跃然眼前。或许你会忍不住好奇:这些湿地分布在何处?又能让人邂逅怎样的风景?别急,下面就带你走进内蒙古湿地,解锁不一样的精彩。
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呼伦贝尔市
这里是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唯一的湿地类型国家级保护区。位于嫩江流域,地处大兴安岭北段东麓,是森林与灌丛向草原及农牧区过渡的地带,为“自然生态系统”“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势平缓、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土壤肥沃、无霜期较长,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
呼伦贝尔市

时下,内蒙古额尔古纳湿地迎来秋日盛景,多彩的灌木丛点缀其间,蜿蜒的河流如蓝丝带般静静流淌,宛若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这里是我国保持原状态最完好、生态系统极为典型的湿地,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全球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和繁殖地。
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鄂尔多斯市
位于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接壤地带,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一处以保护遗鸥及其栖息地湿地生境为主旨的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众多其他候鸟休憩与繁衍的驿站。
乌梁素海湿地
巴彦淖尔市
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承担着黄河水量调节、水质净化、防凌防汛等重要功能,是我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也是控制京津风沙源的天然生态屏障。
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
乌海市
这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有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三大类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灵。每年有16目38科108种鸟类以及2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到此栖息,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白尾海雕、大鸨、遗鸥、金雕等。
南海湿地景区
包头市
这里是我国纬度最高的黄河湿地,因历史上黄河改道和凌汛期的规律性变化而形成,由内蒙古南海子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东河片区)组成。
文中所见,不过一隅。内蒙古湿地的完整画卷,正待你亲临其境,徐徐展开。
湿地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强大的蓄水、净化水质等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内蒙古地跨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四大水系,是全国湿地资源大省区之一。据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显示,内蒙古湿地面积485.52万公顷(包括水域面积),居全国第4位。截至2025年2月,共有国际重要湿地4处、国家重要湿地1处、自治区重要湿地63处、国家湿地公园55处、自治区湿地公园8处。
当一组数据揭开内蒙古湿地的生态画卷,其壮阔的自然图景便已跃然眼前。或许你会忍不住好奇:这些湿地分布在何处?又能让人邂逅怎样的风景?别急,下面就带你走进内蒙古湿地,解锁不一样的精彩。
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呼伦贝尔市
这里是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唯一的湿地类型国家级保护区。位于嫩江流域,地处大兴安岭北段东麓,是森林与灌丛向草原及农牧区过渡的地带,为“自然生态系统”“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势平缓、气候温暖、降水充沛、土壤肥沃、无霜期较长,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
呼伦贝尔市

时下,内蒙古额尔古纳湿地迎来秋日盛景,多彩的灌木丛点缀其间,蜿蜒的河流如蓝丝带般静静流淌,宛若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这里是我国保持原状态最完好、生态系统极为典型的湿地,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全球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和繁殖地。
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鄂尔多斯市
位于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接壤地带,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一处以保护遗鸥及其栖息地湿地生境为主旨的国际重要湿地,也是众多其他候鸟休憩与繁衍的驿站。
乌梁素海湿地
巴彦淖尔市
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承担着黄河水量调节、水质净化、防凌防汛等重要功能,是我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也是控制京津风沙源的天然生态屏障。
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
乌海市
这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有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三大类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生灵。每年有16目38科108种鸟类以及2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到此栖息,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白尾海雕、大鸨、遗鸥、金雕等。
南海湿地景区
包头市
这里是我国纬度最高的黄河湿地,因历史上黄河改道和凌汛期的规律性变化而形成,由内蒙古南海子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东河片区)组成。
文中所见,不过一隅。内蒙古湿地的完整画卷,正待你亲临其境,徐徐展开。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