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沿黄河两岸大规模开发始于近代。清光绪年间,虽然农垦水利开发达到顶峰,并开始有重点地沿河修筑一些堤防,但还没有形成经常性的防洪和防汛制度。进人民国初期,内战频繁,政治腐败,黄河防洪防汛更无人顾及。
民国17年(1928),绥远建省,开始进行渠事整顿,但也注重抗旱灌溉,对防洪防汛仍提不到议程上来。至抗战爆发,原来修起的防洪民堤小埝,也被破坏殆尽。河渠洪水为患之烈,事属必然。
民国期间,真正把防洪防汛作为一项工作来抓,是在抗战后期40年代初的事,特别是经过1943、1946年两次大水的袭击,军民奋起修坝抗洪抢险,打坝堵口,并由绥远省政府相继颁发“沿河坝移民守护办法”“绥远省河渠防汛队办法”,加强了防洪抢险中的统筹指挥督导,进一步调动了泛区的群众,协调一致,抗御洪水灾害。但限于当时条件和认识水平,对黄河洪水通过渠口任其自流,黄河防洪实未顾及,而在灌区内全面开展防止渠道决口和堵打窜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全面修建防洪堤和渠口现代化控制工程,在防洪防汛战略上实行大转变,对黄河洪水逐步实行全线防治,防止了重大洪水灾害。
内蒙古沿黄河两岸大规模开发始于近代。清光绪年间,虽然农垦水利开发达到顶峰,并开始有重点地沿河修筑一些堤防,但还没有形成经常性的防洪和防汛制度。进人民国初期,内战频繁,政治腐败,黄河防洪防汛更无人顾及。
民国17年(1928),绥远建省,开始进行渠事整顿,但也注重抗旱灌溉,对防洪防汛仍提不到议程上来。至抗战爆发,原来修起的防洪民堤小埝,也被破坏殆尽。河渠洪水为患之烈,事属必然。
民国期间,真正把防洪防汛作为一项工作来抓,是在抗战后期40年代初的事,特别是经过1943、1946年两次大水的袭击,军民奋起修坝抗洪抢险,打坝堵口,并由绥远省政府相继颁发“沿河坝移民守护办法”“绥远省河渠防汛队办法”,加强了防洪抢险中的统筹指挥督导,进一步调动了泛区的群众,协调一致,抗御洪水灾害。但限于当时条件和认识水平,对黄河洪水通过渠口任其自流,黄河防洪实未顾及,而在灌区内全面开展防止渠道决口和堵打窜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全面修建防洪堤和渠口现代化控制工程,在防洪防汛战略上实行大转变,对黄河洪水逐步实行全线防治,防止了重大洪水灾害。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