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边防,防止沙俄侵略,清朝在边境地区设立卡伦,派兵驻守,与现在的边防哨所具有同等作用。由于各卡伦之间相互往来,传递文书,天长日久形成自然道路,以后逐步开拓就形成最早的边防道路。这些卡伦站道与北京、库伦、阿尔泰、黑龙江西北路等各军台路(军台就是设在外蒙古的军事驿站,也称台站)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军台、卡伦站道相结合的边防交通体系。
(一)中俄边界卡伦站道
清雍正五年(1727),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后,清朝开始在东起枯布勒哲库,西至和尼迈拉呼的边境一线设置卡伦,到乾隆二十年(1755),共设置卡伦73座,形成总长约7175米的边防卡伦站道。这条卡伦站道按管辖区段划分为恰克图东、西卡伦站道和乌里雅苏台东、西卡伦站道两大部分。
为加强边防,防止沙俄侵略,清朝在边境地区设立卡伦,派兵驻守,与现在的边防哨所具有同等作用。由于各卡伦之间相互往来,传递文书,天长日久形成自然道路,以后逐步开拓就形成最早的边防道路。这些卡伦站道与北京、库伦、阿尔泰、黑龙江西北路等各军台路(军台就是设在外蒙古的军事驿站,也称台站)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军台、卡伦站道相结合的边防交通体系。
(一)中俄边界卡伦站道
清雍正五年(1727),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后,清朝开始在东起枯布勒哲库,西至和尼迈拉呼的边境一线设置卡伦,到乾隆二十年(1755),共设置卡伦73座,形成总长约7175米的边防卡伦站道。这条卡伦站道按管辖区段划分为恰克图东、西卡伦站道和乌里雅苏台东、西卡伦站道两大部分。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