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1897年,在今托克托县哈拉扳申村发掘出土公元前89年汉代日晷,证明内蒙古地区至少在汉代就有了天文测量工具。1279年,由郭守敬主持,在元上都(今内蒙正兰旗旗上都河北岸)、元北京(今内蒙古宁城县大明镇)使用自制的物理仪器——日晷,测量天文纬度。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聘用法国传教士杜德美和巴多明于1709年至1712年间,在内蒙古地区首次应用西洋物理光学仪器和技术,实测经纬天文点。清乾隆二年(1737年),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小召下院塔布斯普尔罕召的后院增建一座金刚舍利宝塔(俗称五塔寺)。塔下北院墙嵌有明安图的蒙古文石刻物理天文星座图。这是世界上第一幅以蒙古文石刻的物理天文星座图。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白旗(今内蒙古正镶白旗东部)蒙古族著名物理天文历算家明安图遗著《割圆密率捷法》出版。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归绥中学堂(呼和浩特一中的前身)开始讲授物理课程,建成理化仪器室。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
50年代,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开始了近现代物理学的教学和研究。1952年在乌兰浩特创办的内蒙古师范学院开设物理系。1957年建立的内蒙古大学设置了物理系,全国一批物理学家来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开展物理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郑愈、张维正教授等人支援边疆,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物理学发展做出了贡献。1958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物理学会成立。
1960~1966年,为内蒙古现代物理学科学研究起步阶段。基本粒子物理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有时学丹、罗辽夏、徐行、黄念宁、颜家壬等人。在固体物理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有顾世洧、王有志、黄文德等人。1965年,刘金铸的“SBE-6二踪示波器”获国家奖。在这期间,内蒙古大学建成了静电加速器、试制成功了64位定标器、脉冲信号发生器等。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物理学教学和研究几乎完全停顿下来。70年代初,逐步复苏。在基础理论方面,恢复了基本粒子物理,固体物理的研究,并进行应用性研究。科学研究的组织由分散逐步向群体化发展,先后成立了基本粒子研究组,半导体研究和激光研究组。在应用方面,试制成功了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控制成功单晶硅晶体,试制成功激光准直经纬仪,氦-氖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氮分子激光器,并发表了科学论文“染料激光器”、“激光调平滑升模板工作台技术”、“N740型黑白电视综合测试仪”、“JD-1型低频交流电阻率”、“烧结膜硫化镉太阳能电池的研制”等,均获自治区科学大会奖。同期罗辽复等人在基本粒子物理领域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文化大革命”后复刊的《物理学报》第一期及《科学通报》等刊物上发表了一批论文。主要有“基本粒子质量关系和层子相互作用”、“超子的辐射衰变”、“奇异粒子非轻子衰变和层子模型”、“高能正负电子对的湮灭和超窄共振Ψ粒子的作用”、“强子的内部对称性与超窄共振Ψ粒子”、“超窄共振粒子J/Ψ的产生和蜕变”等。1966~1976年,是自治区物理学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停顿、恢复和发展的时期。1976年杨振宁访华回国后,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发展时期
1.基础理论研究
罗辽复等人在基本粒子理论的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有关人士的重视,他和其合作者将研究领域扩大到相对论天体物理的研究,参加这一领域研究工作的还有马克健、安树元、赵刚等。1977年,罗辽复的“基本粒子理论研究”获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学大会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罗辽复的“基本粒子理论与高能天体物理”获自治区科技成果一等奖。在固体物理研究领域,顾世洧的“固体元激发理论”获1980年自治区科技成果二等奖。在该领域从事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的还有梁希侠、周玉魁、班士良、郑瑞生、张杰、王旭、肖景林、杨东杰、陈传誉、燕光等人。1982年开始,罗辽复等人将研究工作扩展到理论生物物理领域。参加的有建英、马克健、苏武浔、栗祺浩、李前忠、蔡禄、周宇明、董玉枝等人。在规范场理论的研究领域,侯伯元、王维玺、云国宏、闰俊虎等人的工作受到同行的重视。1987年侯伯元“场论的完全可积性及量子场论大范围行为”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2.应用研究
在激光方面,冯启元研究了“氦-氖激光放电毛细管的最佳形状”、“斯密司经验公式的理论推导”等,参加激光领域研究的还有杨性愉、张占山、刘雅洁、郭京岩等。在半导体器件和太阳能电池方面,季秉厚、黄文德、白培光、燕子屏、鲍凤歧、金国骍、郇忠、张玉仙、张存生、王之义等人作了研究。1980年,张宇明、张黎明的“数字激光极化仪”获自治区科技成果三等奖。1982年,王建勋、廉守礼、达赉的“YDF-80型运算放大器低频噪场分析仪”获自治区科技成果二等奖。1982年,季秉厚、张存生、王之义等人的“TDB-60太阳电池”获自治区科技成果三等奖。1985年,季秉厚、张存生的“绒面背场太阳电池”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李彪、胡文忠的“放大尺专用计算尺”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3.物理教学研究
1980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在全国率先创办了《物理教学研究》杂志。徐行、冯启元、顾世洧、梁铁峥、尹道光等人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论文,表明自治区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物理教学队伍。
4.人才培养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各高校开始大批量、连续招收专科生和本科生。1978年,内蒙古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6名。1982年,内蒙古物理学界首批研究生取得硕士学位,“文化大革命”后首批招收的物理学的本科生也毕业,取得理学学士学位。从此新生力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自治区的物理教学或科研岗位。贾英、白宝宽、刘典宪、巴特尔、贺准诚、王家鹏、张亨、李魁梦等人扎根边疆,为培养自治区的物理人才做出了贡献。
5.国内外学术交流
“文化大革命”后,国内学者纷纷在国际性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980年,罗辽复等人的两篇论文“The Power Law of Masses of Heavy Quarks”,“Weak Electrom Magnetic Unification and Broken S4 Symmetry”发表于国际权威性学术刊物上,属国内学者最早之列。1981年,罗辽复参加巴黎第17届国际宇宙线会议,这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物理学家首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在会上宣读论文“由磁单极对组成的高自旋介子及其在宇宙线中的观察”、“中微子成团和中微子质量”。1982年,中国物理学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庆祝中国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内蒙古物理学会派代表罗辽复、冯启元、巴特尔参加大会。1984年北方七省区市热学讨论会在呼和浩特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以及全国各地的260多位物理学家云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1985年,罗辽复等4人参加在无锡举行的第一届中日双边生物物理会议,在会上发表和宣读了3篇论文。
一、古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1897年,在今托克托县哈拉扳申村发掘出土公元前89年汉代日晷,证明内蒙古地区至少在汉代就有了天文测量工具。1279年,由郭守敬主持,在元上都(今内蒙正兰旗旗上都河北岸)、元北京(今内蒙古宁城县大明镇)使用自制的物理仪器——日晷,测量天文纬度。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聘用法国传教士杜德美和巴多明于1709年至1712年间,在内蒙古地区首次应用西洋物理光学仪器和技术,实测经纬天文点。清乾隆二年(1737年),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小召下院塔布斯普尔罕召的后院增建一座金刚舍利宝塔(俗称五塔寺)。塔下北院墙嵌有明安图的蒙古文石刻物理天文星座图。这是世界上第一幅以蒙古文石刻的物理天文星座图。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白旗(今内蒙古正镶白旗东部)蒙古族著名物理天文历算家明安图遗著《割圆密率捷法》出版。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归绥中学堂(呼和浩特一中的前身)开始讲授物理课程,建成理化仪器室。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
50年代,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开始了近现代物理学的教学和研究。1952年在乌兰浩特创办的内蒙古师范学院开设物理系。1957年建立的内蒙古大学设置了物理系,全国一批物理学家来到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开展物理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丰硕成果。郑愈、张维正教授等人支援边疆,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物理学发展做出了贡献。1958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物理学会成立。
1960~1966年,为内蒙古现代物理学科学研究起步阶段。基本粒子物理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有时学丹、罗辽夏、徐行、黄念宁、颜家壬等人。在固体物理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有顾世洧、王有志、黄文德等人。1965年,刘金铸的“SBE-6二踪示波器”获国家奖。在这期间,内蒙古大学建成了静电加速器、试制成功了64位定标器、脉冲信号发生器等。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
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物理学教学和研究几乎完全停顿下来。70年代初,逐步复苏。在基础理论方面,恢复了基本粒子物理,固体物理的研究,并进行应用性研究。科学研究的组织由分散逐步向群体化发展,先后成立了基本粒子研究组,半导体研究和激光研究组。在应用方面,试制成功了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控制成功单晶硅晶体,试制成功激光准直经纬仪,氦-氖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氮分子激光器,并发表了科学论文“染料激光器”、“激光调平滑升模板工作台技术”、“N740型黑白电视综合测试仪”、“JD-1型低频交流电阻率”、“烧结膜硫化镉太阳能电池的研制”等,均获自治区科学大会奖。同期罗辽复等人在基本粒子物理领域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文化大革命”后复刊的《物理学报》第一期及《科学通报》等刊物上发表了一批论文。主要有“基本粒子质量关系和层子相互作用”、“超子的辐射衰变”、“奇异粒子非轻子衰变和层子模型”、“高能正负电子对的湮灭和超窄共振Ψ粒子的作用”、“强子的内部对称性与超窄共振Ψ粒子”、“超窄共振粒子J/Ψ的产生和蜕变”等。1966~1976年,是自治区物理学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停顿、恢复和发展的时期。1976年杨振宁访华回国后,
四、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发展时期
1.基础理论研究
罗辽复等人在基本粒子理论的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有关人士的重视,他和其合作者将研究领域扩大到相对论天体物理的研究,参加这一领域研究工作的还有马克健、安树元、赵刚等。1977年,罗辽复的“基本粒子理论研究”获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科学大会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罗辽复的“基本粒子理论与高能天体物理”获自治区科技成果一等奖。在固体物理研究领域,顾世洧的“固体元激发理论”获1980年自治区科技成果二等奖。在该领域从事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的还有梁希侠、周玉魁、班士良、郑瑞生、张杰、王旭、肖景林、杨东杰、陈传誉、燕光等人。1982年开始,罗辽复等人将研究工作扩展到理论生物物理领域。参加的有建英、马克健、苏武浔、栗祺浩、李前忠、蔡禄、周宇明、董玉枝等人。在规范场理论的研究领域,侯伯元、王维玺、云国宏、闰俊虎等人的工作受到同行的重视。1987年侯伯元“场论的完全可积性及量子场论大范围行为”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2.应用研究
在激光方面,冯启元研究了“氦-氖激光放电毛细管的最佳形状”、“斯密司经验公式的理论推导”等,参加激光领域研究的还有杨性愉、张占山、刘雅洁、郭京岩等。在半导体器件和太阳能电池方面,季秉厚、黄文德、白培光、燕子屏、鲍凤歧、金国骍、郇忠、张玉仙、张存生、王之义等人作了研究。1980年,张宇明、张黎明的“数字激光极化仪”获自治区科技成果三等奖。1982年,王建勋、廉守礼、达赉的“YDF-80型运算放大器低频噪场分析仪”获自治区科技成果二等奖。1982年,季秉厚、张存生、王之义等人的“TDB-60太阳电池”获自治区科技成果三等奖。1985年,季秉厚、张存生的“绒面背场太阳电池”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李彪、胡文忠的“放大尺专用计算尺”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3.物理教学研究
1980年,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在全国率先创办了《物理教学研究》杂志。徐行、冯启元、顾世洧、梁铁峥、尹道光等人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论文,表明自治区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物理教学队伍。
4.人才培养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各高校开始大批量、连续招收专科生和本科生。1978年,内蒙古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6名。1982年,内蒙古物理学界首批研究生取得硕士学位,“文化大革命”后首批招收的物理学的本科生也毕业,取得理学学士学位。从此新生力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自治区的物理教学或科研岗位。贾英、白宝宽、刘典宪、巴特尔、贺准诚、王家鹏、张亨、李魁梦等人扎根边疆,为培养自治区的物理人才做出了贡献。
5.国内外学术交流
“文化大革命”后,国内学者纷纷在国际性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980年,罗辽复等人的两篇论文“The Power Law of Masses of Heavy Quarks”,“Weak Electrom Magnetic Unification and Broken S4 Symmetry”发表于国际权威性学术刊物上,属国内学者最早之列。1981年,罗辽复参加巴黎第17届国际宇宙线会议,这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物理学家首次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在会上宣读论文“由磁单极对组成的高自旋介子及其在宇宙线中的观察”、“中微子成团和中微子质量”。1982年,中国物理学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庆祝中国物理学会成立50周年,内蒙古物理学会派代表罗辽复、冯启元、巴特尔参加大会。1984年北方七省区市热学讨论会在呼和浩特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以及全国各地的260多位物理学家云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1985年,罗辽复等4人参加在无锡举行的第一届中日双边生物物理会议,在会上发表和宣读了3篇论文。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