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宁寺,蒙古语称“比拉古寺”,俗称“必如庙”,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镇敖包山东麓。始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建后,清政府赐名“庆宁寺”。庆宁寺是藏传佛教传入克什克腾旗后最早建造的寺庙,也曾是克什克腾旗喇嘛教活动的中心。兴盛时有喇嘛数百人,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庆宁寺初为一座土坯木结构的小庙,清乾隆年间改扩建为砖瓦结构的寺庙后,始成规模。寺庙坐北向南,依山而建,占地面积约
大雄宝殿是庆宁寺的主体建筑,重檐歇山式,高30余米,分上下两层,底层面阔7间、进深7间,砖瓦木架结构,有49根立柱支撑。后殿,单檐歇山式建筑,为贮存经卷的经库。其他殿宇均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寺内每座殿宇的额枋上都有绚丽多姿的彩绘图案,建筑物上的浮雕到处可见,雕工精细,别具一格。
清康熙初年,有西藏喇嘛来到经棚传播佛法,并用土坯搭起一座简易的房子为诵经的场所,成为庆宁寺最初的庙宇。到清乾隆时期,由当时克什克腾旗札萨克索诺木的子嗣三代,经过3次大的修缮、扩建,始成今日的寺庙规模。
庆宁寺,蒙古语称“比拉古寺”,俗称“必如庙”,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镇敖包山东麓。始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建后,清政府赐名“庆宁寺”。庆宁寺是藏传佛教传入克什克腾旗后最早建造的寺庙,也曾是克什克腾旗喇嘛教活动的中心。兴盛时有喇嘛数百人,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庆宁寺初为一座土坯木结构的小庙,清乾隆年间改扩建为砖瓦结构的寺庙后,始成规模。寺庙坐北向南,依山而建,占地面积约
大雄宝殿是庆宁寺的主体建筑,重檐歇山式,高30余米,分上下两层,底层面阔7间、进深7间,砖瓦木架结构,有49根立柱支撑。后殿,单檐歇山式建筑,为贮存经卷的经库。其他殿宇均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寺内每座殿宇的额枋上都有绚丽多姿的彩绘图案,建筑物上的浮雕到处可见,雕工精细,别具一格。
清康熙初年,有西藏喇嘛来到经棚传播佛法,并用土坯搭起一座简易的房子为诵经的场所,成为庆宁寺最初的庙宇。到清乾隆时期,由当时克什克腾旗札萨克索诺木的子嗣三代,经过3次大的修缮、扩建,始成今日的寺庙规模。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