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北方森林,白桦树常见且生命力顽强,其色白且光滑如纸的树皮,是北方游猎民族的珍贵资源。
早在原始时代,鄂温克族的祖先就用桦树皮制作交通工具和生活器具,创造了具有地域特征的“桦树皮文化”。由于桦树皮具有良好的防水、抗腐蚀性能,以此制成的器具轻便、易携带、不易破碎,完美契合游猎生活经常搬迁的需要。因此生活中随处可见桦树皮制品,他们戴桦树皮帽,穿桦树皮毛靴,用桦树皮搭屋顶,连捕鱼用的小船也是用桦树皮制作的。鄂温克族对桦树皮的加工处理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手艺,一种传承。2008年,桦树皮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的第一步是选择桦树皮原材料。每年的五六月份是剥取桦树皮的最佳季节,首先需挑选树干笔直、表面比较有光泽而又无结疤的桦树;再根据所制器物的需要,量出长度,然后在树干的上下各划一圈,中间再竖划一刀,稍稍一启,桦树皮便被整张剥落下来。剥去桦树皮里面凹凸不平的硬皮部分,再用水煮或蒸,使桦树皮变软,以便裁剪;将桦树皮摞起来压平,根据需要,进行裁剪制作。缝接处常用狍子、鹿的筋线,或马尾和麻搓成的线缝合;在接头处涂上兽油,用火烘烤,使其牢固。经过切剥、编制、对拼、刺花、压边等十余道工序,桦树皮器具方可制成。
如今,鄂温克族群众不断完善制作技能,让桦树皮制品在实用的基础上更具观赏性和收藏价值,成为鄂温克族最直观的文化样本。
在我国北方森林,白桦树常见且生命力顽强,其色白且光滑如纸的树皮,是北方游猎民族的珍贵资源。
早在原始时代,鄂温克族的祖先就用桦树皮制作交通工具和生活器具,创造了具有地域特征的“桦树皮文化”。由于桦树皮具有良好的防水、抗腐蚀性能,以此制成的器具轻便、易携带、不易破碎,完美契合游猎生活经常搬迁的需要。因此生活中随处可见桦树皮制品,他们戴桦树皮帽,穿桦树皮毛靴,用桦树皮搭屋顶,连捕鱼用的小船也是用桦树皮制作的。鄂温克族对桦树皮的加工处理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手艺,一种传承。2008年,桦树皮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的第一步是选择桦树皮原材料。每年的五六月份是剥取桦树皮的最佳季节,首先需挑选树干笔直、表面比较有光泽而又无结疤的桦树;再根据所制器物的需要,量出长度,然后在树干的上下各划一圈,中间再竖划一刀,稍稍一启,桦树皮便被整张剥落下来。剥去桦树皮里面凹凸不平的硬皮部分,再用水煮或蒸,使桦树皮变软,以便裁剪;将桦树皮摞起来压平,根据需要,进行裁剪制作。缝接处常用狍子、鹿的筋线,或马尾和麻搓成的线缝合;在接头处涂上兽油,用火烘烤,使其牢固。经过切剥、编制、对拼、刺花、压边等十余道工序,桦树皮器具方可制成。
如今,鄂温克族群众不断完善制作技能,让桦树皮制品在实用的基础上更具观赏性和收藏价值,成为鄂温克族最直观的文化样本。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