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包头市昆都仑区西北乌拉山脚下,始建于清世宗雍正七年(公元1792年)。据说最早建筑的是一座小庙,后经过二十多年的扩建,才逐步形成一座规模较大的寺庙。第一世活佛甲木苏桑布进京朝见时,乾隆皇帝赐名“法禧寺”,因庙宇位于昆都仑河畔,故俗称昆都仑召。召庙大部分为藏式建筑,依山傍水,以大经堂为中心,辅以数个单元殿宇,组成不规整的布局。原有殿宇楼阁27座,住房60 余栋,占地160多亩。最大建筑为占地1 161平方米的恰克沁独贡(大雄宝殿),有明柱60根,为八进81间,整个殿宇金碧辉煌,宏伟磅礴。正门西侧彩绘四大天王及法轮。殿内有五彩缤纷的佛教故事壁画,供奉释迦牟尼、多罗菩萨、宗喀巴塑像。天花板上绘有动物、龙凤、花草和大宝云纹等装饰图案,其它建筑还有东西活佛府、黄庙、天王殿、小独贡、藏经塔、加巴(后勤处)、同音庙、小角亭等。庙内除藏文经卷外,还藏有部分蒙文经卷,每年农历六月十九、二十二日举行嘛呢会。昆都仑召是内蒙古西部大召之一,在自治区召庙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来源于《内蒙古旅游志·光盘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