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0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比2019年1—10月增长5.5%,两年平均增长2.7%。其中,10月增长1.8%。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
一、工业生产运行情况
(一)三大门类稳定增长,制造业支撑有力
全区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3%;制造业增长13.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个百分点,贡献率74.9%,对全区工业生产形成有力支撑。全区37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75.7%,其中,18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二)创新动能增势强劲,新兴产业引领增长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业同比增长22.8%,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6.0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26.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6%。工业新产品中,单晶硅27.4万吨,同比增长91.4%;风力发电机组165.3万千瓦,增长2.6倍;智能电视147.5万台,增长8.0%;电子元件6249.1万只,增长88.7%。
(三)原材料制造业快速增长,传统行业贡献显著
全区规模以上原材料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1个百分点,贡献率60.2%。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3.6%、18.1%、15.4%、9.7%。
(四)消费品制造业持续恢复,民生领域保障有力
全区规模以上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9个百分点,有力保障民生领域生活资料供应。其中,烟草制品业增长12.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7.2%,食品制造业增长5.0%,延续稳定增长态势。主要产品中,乳制品301.7万吨,同比增长8.9%;卷烟258.8亿支,增长9.0%;鲜、冷藏肉19.8万吨,增长15.3%。
(五)盟市工业“十增两降”,中部地区引领增长
全区12个盟市中,有10个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包头市(14.4 %)、呼和浩特市(11.8%)、锡林郭勒盟(7.4%)位列全区前三位,兴安盟下降2.3%,通辽市下降0.4%。从区域看,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分别高于西部地区6.4个和东部地区5.8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兴产业规模偏小,创新驱动略显不足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虽然保持较快增长,但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偏小,占比仅分别为6.9%、2.7%和1.7%。工业新产业的规模仍然较小,对工业发展拉动力不足。
(二)新建企业以传统产业为主,工业增长后劲乏力
2021年初以来,月度新建入库企业63家,主要集中在电力、煤炭等传统行业,高新技术行业仅2家企业入库;实现增加值仅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个百分点。同时,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6%,较前三季度回落5.1个百分点,全区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总体看,工业经济延续稳定增长态势,但受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叠加基数升高及局部疫情因素影响,1—10月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下一步,要加强原材料市场调节,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水平,狠抓工业重大项目建设和工业技改投资,激发新动能增长活力,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实现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1—10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比2019年1—10月增长5.5%,两年平均增长2.7%。其中,10月增长1.8%。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
一、工业生产运行情况
(一)三大门类稳定增长,制造业支撑有力
全区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3%;制造业增长13.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个百分点,贡献率74.9%,对全区工业生产形成有力支撑。全区37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75.7%,其中,18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二)创新动能增势强劲,新兴产业引领增长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业同比增长22.8%,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6.0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26.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6%。工业新产品中,单晶硅27.4万吨,同比增长91.4%;风力发电机组165.3万千瓦,增长2.6倍;智能电视147.5万台,增长8.0%;电子元件6249.1万只,增长88.7%。
(三)原材料制造业快速增长,传统行业贡献显著
全区规模以上原材料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4.1个百分点,贡献率60.2%。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3.6%、18.1%、15.4%、9.7%。
(四)消费品制造业持续恢复,民生领域保障有力
全区规模以上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9个百分点,有力保障民生领域生活资料供应。其中,烟草制品业增长12.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7.2%,食品制造业增长5.0%,延续稳定增长态势。主要产品中,乳制品301.7万吨,同比增长8.9%;卷烟258.8亿支,增长9.0%;鲜、冷藏肉19.8万吨,增长15.3%。
(五)盟市工业“十增两降”,中部地区引领增长
全区12个盟市中,有10个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包头市(14.4 %)、呼和浩特市(11.8%)、锡林郭勒盟(7.4%)位列全区前三位,兴安盟下降2.3%,通辽市下降0.4%。从区域看,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分别高于西部地区6.4个和东部地区5.8个百分点。
二、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兴产业规模偏小,创新驱动略显不足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虽然保持较快增长,但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偏小,占比仅分别为6.9%、2.7%和1.7%。工业新产业的规模仍然较小,对工业发展拉动力不足。
(二)新建企业以传统产业为主,工业增长后劲乏力
2021年初以来,月度新建入库企业63家,主要集中在电力、煤炭等传统行业,高新技术行业仅2家企业入库;实现增加值仅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个百分点。同时,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6%,较前三季度回落5.1个百分点,全区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总体看,工业经济延续稳定增长态势,但受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叠加基数升高及局部疫情因素影响,1—10月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下一步,要加强原材料市场调节,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水平,狠抓工业重大项目建设和工业技改投资,激发新动能增长活力,不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实现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