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季度,受主要工业品价格上涨、同期基数较低及助企纾困政策显效等因素影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7倍,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61.1%,两年平均增长26.9%。
一、产销同步增长质量效益持续改善
企业用工总体稳定,生产销售明显加快。春节过后,工业企业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生产经营正常开展,企业用工总体稳定,生产销售较上年同期明显加快。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营业收入增长33.7%,平均用工人数增长0.8%。
三大门类利润较快增长,制造业拉动作用显著。分门类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2.3倍,两年平均增长56.6%,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15.6个百分点;采矿业利润增长59.7%,两年平均增长15.5%,拉动42.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3.2%,两年平均增长4.6%,拉动12.6个百分点。
价格上涨带动利润恢复,超七成行业利润增长。在工业品原材料价格大涨等因素带动下,全区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5%。全区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利润同比增加,增长面达73.0%。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3.5%,利润同比增长57.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9.4%,利润增长9.3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价格上涨15.2%和10.0%,利润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新增利润分别为33.9亿元和30.1亿元。
产业循环畅通,资金周转明显加快。全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产业循环日渐畅通,工业企业库存减少,资金回笼明显加快。3月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604.1亿元,同比下降1.9%;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14.9天,同比减少4.0天,比2020年12月末减少1.0天;应收账款回收期45.0天,同比减少14.0天,比2020年12月末减少4.2天;资产负债率58.4%,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助企政策持续显效。一系列惠企政策持续发力,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一是亏损额下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为82.0亿元,同比下降30.6%,比2020年下降75.9%;二是成本费用减少,单位成本费用85.6元,同比减少5.1元,比2020年末减少3.8元。
二、原材料制造业引领利润增长创新动能发展态势良好
原材料制造业贡献突出,传统行业增势良好。全区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8.3倍,2020年一季度为下降70.3%,两年平均增长1.4倍,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79.1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7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3倍。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稳定增长,民生保障行业加快恢复。全区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8倍,2020年一季度为下降81.4%,两年平均增长4.3%,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2.7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制造业增长21.9倍,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94.4%。
高技术制造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区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6倍,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拉动较2020年提高4.0个百分点,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1.7%,比2020年末提高5.6个百分点,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其中,医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7倍,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7.8%,比2020年末提高4.3个百分点。
三、各类市场主体稳定恢复民营经济保持活力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1倍,两年平均增长25.6%,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比重达47.3%;民营企业利润增长2.5倍,两年平均增长32.2%,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比重达49.0%;股份制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8倍,两年平均增速22.8%。
注: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一季度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2021年一季度,受主要工业品价格上涨、同期基数较低及助企纾困政策显效等因素影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7倍,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61.1%,两年平均增长26.9%。
一、产销同步增长质量效益持续改善
企业用工总体稳定,生产销售明显加快。春节过后,工业企业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生产经营正常开展,企业用工总体稳定,生产销售较上年同期明显加快。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营业收入增长33.7%,平均用工人数增长0.8%。
三大门类利润较快增长,制造业拉动作用显著。分门类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2.3倍,两年平均增长56.6%,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15.6个百分点;采矿业利润增长59.7%,两年平均增长15.5%,拉动42.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3.2%,两年平均增长4.6%,拉动12.6个百分点。
价格上涨带动利润恢复,超七成行业利润增长。在工业品原材料价格大涨等因素带动下,全区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5%。全区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利润同比增加,增长面达73.0%。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3.5%,利润同比增长57.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9.4%,利润增长9.3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分别价格上涨15.2%和10.0%,利润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新增利润分别为33.9亿元和30.1亿元。
产业循环畅通,资金周转明显加快。全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产业循环日渐畅通,工业企业库存减少,资金回笼明显加快。3月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604.1亿元,同比下降1.9%;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14.9天,同比减少4.0天,比2020年12月末减少1.0天;应收账款回收期45.0天,同比减少14.0天,比2020年12月末减少4.2天;资产负债率58.4%,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助企政策持续显效。一系列惠企政策持续发力,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一是亏损额下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为82.0亿元,同比下降30.6%,比2020年下降75.9%;二是成本费用减少,单位成本费用85.6元,同比减少5.1元,比2020年末减少3.8元。
二、原材料制造业引领利润增长创新动能发展态势良好
原材料制造业贡献突出,传统行业增势良好。全区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8.3倍,2020年一季度为下降70.3%,两年平均增长1.4倍,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79.1个百分点。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7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3倍。
消费品制造业利润稳定增长,民生保障行业加快恢复。全区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8倍,2020年一季度为下降81.4%,两年平均增长4.3%,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2.7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制造业增长21.9倍,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94.4%。
高技术制造业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区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6倍,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拉动较2020年提高4.0个百分点,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区高技术制造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1.7%,比2020年末提高5.6个百分点,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其中,医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7倍,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7.8%,比2020年末提高4.3个百分点。
三、各类市场主体稳定恢复民营经济保持活力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1倍,两年平均增长25.6%,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比重达47.3%;民营企业利润增长2.5倍,两年平均增长32.2%,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比重达49.0%;股份制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8倍,两年平均增速22.8%。
注: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2019年一季度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