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要做优做强工业“四大基地”,加快发展六大传统优势产业。到2020年,力争工业产值达到2.95万亿元.
新型化工、新能源等做优做强
重点推动内蒙古12条特高压通道及配套电源点,能源产业产值力争达到9000亿元;
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产业化发展,新型化工产业产值力争达到5000亿元;在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中,内蒙古推进肉类加工、马铃薯加工等产业集群发展,到2020年绿色农畜产品产业产值力争达到6000亿元;
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特高压输送电装备、农牧业机械等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到2020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
抓住内蒙古被列为京津冀建材基地等产业转移机遇,绿色建材业产值力争达到2000亿元;
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还大力推动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加强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绿色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技术装备升级换代、延伸产业链条,迈向中高端。
到2020年煤炭、有色金属、农畜产品、化工初级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分别达到60%、70%、65%、90%以上,分别提高28、10、5、10个百分点,特别是电解铝、铜、甲醇力争全部就地加工转化。
煤、电、冶、化、建材等高载能行业100%达到国家限额能耗标准。
2017年内蒙古将集中力量建设全国具有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大力培育和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打造新能源、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支撑内蒙古经济增长新动力。
到2017年底,内蒙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增速保持在9%。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占比力争达到15%以上,比“十二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3月27日,内蒙古研究“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惠民政策和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规划等事项。推动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努力构建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绿色安全、科学发展的现代工业新体系。
回顾2016年内蒙古工业经济整体平衡
2016年以来,内蒙古立足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攻坚克难,多措并举,工业经济保持“总体平稳。
201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居全国位次由第12位后移至第14位,与宁夏并列居周边省市第一位。工业经济保持“总体平稳。
企业效益明显好转。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3897.5亿元,同比增长4.6%。
中小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全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70.5万户,同比增长6.1%。
千个亿元项目开工在即
2017年春时节,内蒙古大地春意盎然,多个重大化工项目加紧施工。记者获悉,2017年内蒙古力争新开复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0个,投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10个,新增产值近1500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达到15%和30%以上。
3月23日,内蒙古聚实能源有限公司焦化升级改造年产20万吨合成蜡配套清洁化学品项目内,数百名工人和十多台工程车在作业面上运行着。该清洁化学品项目总投资34亿元,是化解传统焦化行业过剩产能、破解焦化行业发展瓶颈、延伸煤化工产业链的重大项目。
而自治区级另一重点项目——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20万吨糊状PVC项目,是产业转移、化工板块整合和企业转型升级的代表。该项目投产后可进一步释放中盐吉盐化集团现有氯碱装置的产能,有效提升盐化工循环经济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经信局局长范俊表示,2017年开发区计划实施35个重点工业项目,总投资178.59亿元,年内计划完成99.92亿元。
新型工业化亮出骄人成绩单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张志栋说,工业经济转型要走一条质量高、结构优化、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引导资源类产业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
官方数据显示:内蒙古煤炭对工业增长贡献率由5年前33.5%下降到11.3%,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贡献率由31.7%上升到4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5年前2.5%提高到6%;电解铝、农畜产品和煤炭加工转化率分别达到70%、58%和30%,绿色能源占到电力装机规模30%;稀土、煤制油、乳品加工等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来源:新华网内蒙古日报 内蒙古新闻网)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马铃翔)
目标:“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要做优做强工业“四大基地”,加快发展六大传统优势产业。到2020年,力争工业产值达到2.95万亿元.
新型化工、新能源等做优做强
重点推动内蒙古12条特高压通道及配套电源点,能源产业产值力争达到9000亿元;
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产业化发展,新型化工产业产值力争达到5000亿元;在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中,内蒙古推进肉类加工、马铃薯加工等产业集群发展,到2020年绿色农畜产品产业产值力争达到6000亿元;
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特高压输送电装备、农牧业机械等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到2020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
抓住内蒙古被列为京津冀建材基地等产业转移机遇,绿色建材业产值力争达到2000亿元;
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还大力推动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加强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绿色化改造,推动传统产业技术装备升级换代、延伸产业链条,迈向中高端。
到2020年煤炭、有色金属、农畜产品、化工初级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分别达到60%、70%、65%、90%以上,分别提高28、10、5、10个百分点,特别是电解铝、铜、甲醇力争全部就地加工转化。
煤、电、冶、化、建材等高载能行业100%达到国家限额能耗标准。
2017年内蒙古将集中力量建设全国具有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大力培育和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打造新能源、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支撑内蒙古经济增长新动力。
到2017年底,内蒙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增速保持在9%。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占比力争达到15%以上,比“十二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3月27日,内蒙古研究“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惠民政策和基础设施“七网”建设规划等事项。推动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努力构建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绿色安全、科学发展的现代工业新体系。
回顾2016年内蒙古工业经济整体平衡
2016年以来,内蒙古立足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攻坚克难,多措并举,工业经济保持“总体平稳。
201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居全国位次由第12位后移至第14位,与宁夏并列居周边省市第一位。工业经济保持“总体平稳。
企业效益明显好转。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3897.5亿元,同比增长4.6%。
中小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全区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70.5万户,同比增长6.1%。
千个亿元项目开工在即
2017年春时节,内蒙古大地春意盎然,多个重大化工项目加紧施工。记者获悉,2017年内蒙古力争新开复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0个,投产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10个,新增产值近1500亿元,工业技改投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达到15%和30%以上。
3月23日,内蒙古聚实能源有限公司焦化升级改造年产20万吨合成蜡配套清洁化学品项目内,数百名工人和十多台工程车在作业面上运行着。该清洁化学品项目总投资34亿元,是化解传统焦化行业过剩产能、破解焦化行业发展瓶颈、延伸煤化工产业链的重大项目。
而自治区级另一重点项目——中盐吉兰泰盐化集团有限公司20万吨糊状PVC项目,是产业转移、化工板块整合和企业转型升级的代表。该项目投产后可进一步释放中盐吉盐化集团现有氯碱装置的产能,有效提升盐化工循环经济的发展层次和水平,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经信局局长范俊表示,2017年开发区计划实施35个重点工业项目,总投资178.59亿元,年内计划完成99.92亿元。
新型工业化亮出骄人成绩单
内蒙古发展研究中心张志栋说,工业经济转型要走一条质量高、结构优化、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引导资源类产业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
官方数据显示:内蒙古煤炭对工业增长贡献率由5年前33.5%下降到11.3%,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贡献率由31.7%上升到4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5年前2.5%提高到6%;电解铝、农畜产品和煤炭加工转化率分别达到70%、58%和30%,绿色能源占到电力装机规模30%;稀土、煤制油、乳品加工等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来源:新华网内蒙古日报 内蒙古新闻网)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马铃翔)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