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季度,内蒙古消费市场延续稳定复苏态势。商品销售继续向好,部分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新业态快速发展势头不减,实体店零售经营明显回升。
一、消费市场稳定复苏,城乡市场结构持续优化
消费市场延续2020年持续复苏的良好态势,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66.1亿元,同比增长25.6%,虽增速较1—2月放缓2.7个百分点,但市场规模恢复到2019年一季度的99.2%,两年平均下降0.8%,平均降幅较1—2月收窄1个百分点。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线上消费渠道向乡村市场下沉及农村消费市场改善等因素的带动下,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持续释放,一季度,全区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9.1%,增速较1—2月加快5.9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12.9%,比2020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占比稳步提升。
二、实体店客流回升,网络消费热度不减
实体店铺经营明显改善。与2020年同期比,2021年以来居民外出消费活动大幅增加,实体店客流量显著回升,实体店经营明显改善。一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0.5%,两年平均增长1.9%。
网络消费热度不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消费者消费习惯向线上进一步扩展,同时商贸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网上零售额增速保持高位运行,为全区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发挥重要作用。一季度,全区实物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8.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6.1个百分点,比2020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全区限额以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客房收入及餐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5.0%、82.2%和108.3%。
三、餐饮市场活跃度提升,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餐饮市场活跃度提升。餐饮企业多招发力,举办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多元化、高品质的餐饮服务,餐饮市场热度提升。一季度,全区餐饮收入同比增长67.6%,快于1—2月16.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下降16.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24.5%,增速比1—2月加快38.3个百分点。
文化消费持续提升。2021年,内蒙古电影放映市场活力释放,有关数据显示,年初至清明节期间,全区实现票房收入达到最高纪录,较2019年同时期增长14.5%。特别是春节档电影火爆,在春节和情人节“双节叠加”推动下,全区实现票房收入较2019年同时期增长41.2%,创造新的春节档票房纪录。
四、消费升级有效拓展,出行类商品支撑力明显
随着居民品质化、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有效释放,升级类商品消费持续拓展,高科技智能商品需求旺盛。一季度,全区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增长129.9%,高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90.2个百分点;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112.8%,高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73.1个百分点;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64.6%,高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24.9个百分点;化妆品类同比增长63.0%,高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23.3个百分点。
在各级出台的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带动下,居民购车、换车的需求不断释放,全区汽车销售市场持续火热。一季度,全区新车上牌量同比增长超七成,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2.8%,两年平均增长7.1%。一季度,国内成品油价格经历“五连涨”,天气转暖,节庆出游及春耕春播时节,用油量有所提高,量价齐升带动石油及制品类商品消费增长。全区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5%,两年平均下降9.4%。汽车、石油两大商品共上拉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5.1个百分点。
2021年一季度,内蒙古消费市场延续稳定复苏态势。商品销售继续向好,部分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新业态快速发展势头不减,实体店零售经营明显回升。
一、消费市场稳定复苏,城乡市场结构持续优化
消费市场延续2020年持续复苏的良好态势,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66.1亿元,同比增长25.6%,虽增速较1—2月放缓2.7个百分点,但市场规模恢复到2019年一季度的99.2%,两年平均下降0.8%,平均降幅较1—2月收窄1个百分点。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线上消费渠道向乡村市场下沉及农村消费市场改善等因素的带动下,农村消费市场潜力持续释放,一季度,全区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9.1%,增速较1—2月加快5.9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12.9%,比2020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占比稳步提升。
二、实体店客流回升,网络消费热度不减
实体店铺经营明显改善。与2020年同期比,2021年以来居民外出消费活动大幅增加,实体店客流量显著回升,实体店经营明显改善。一季度,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0.5%,两年平均增长1.9%。
网络消费热度不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消费者消费习惯向线上进一步扩展,同时商贸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网上零售额增速保持高位运行,为全区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发挥重要作用。一季度,全区实物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8.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6.1个百分点,比2020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全区限额以上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客房收入及餐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5.0%、82.2%和108.3%。
三、餐饮市场活跃度提升,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
餐饮市场活跃度提升。餐饮企业多招发力,举办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多元化、高品质的餐饮服务,餐饮市场热度提升。一季度,全区餐饮收入同比增长67.6%,快于1—2月16.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下降16.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24.5%,增速比1—2月加快38.3个百分点。
文化消费持续提升。2021年,内蒙古电影放映市场活力释放,有关数据显示,年初至清明节期间,全区实现票房收入达到最高纪录,较2019年同时期增长14.5%。特别是春节档电影火爆,在春节和情人节“双节叠加”推动下,全区实现票房收入较2019年同时期增长41.2%,创造新的春节档票房纪录。
四、消费升级有效拓展,出行类商品支撑力明显
随着居民品质化、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有效释放,升级类商品消费持续拓展,高科技智能商品需求旺盛。一季度,全区限额以上单位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增长129.9%,高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90.2个百分点;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112.8%,高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73.1个百分点;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64.6%,高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24.9个百分点;化妆品类同比增长63.0%,高于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速23.3个百分点。
在各级出台的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带动下,居民购车、换车的需求不断释放,全区汽车销售市场持续火热。一季度,全区新车上牌量同比增长超七成,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2.8%,两年平均增长7.1%。一季度,国内成品油价格经历“五连涨”,天气转暖,节庆出游及春耕春播时节,用油量有所提高,量价齐升带动石油及制品类商品消费增长。全区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5%,两年平均下降9.4%。汽车、石油两大商品共上拉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25.1个百分点。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