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正镶白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部,锡林郭勒盟西南部,全旗土地总面积6 229平方公里,辖2个镇2个苏木。全旗总户数25 052户,总人口72 729人,其中蒙古族21 359人,汉族人口50 579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791人。
2008年,全旗生产总值完成151 44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 151万元,增长11.1%,第二产业增加值75 686万元,增长33.1%(其中工业增加值62 840万元,增长33.4%,建筑业增加值12 846万元,增长31.8%);第三产业增加值46 605万元,增长15.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40∶37调整为19.3∶50.0∶30.7,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两万元,达20 831元,同比增长44.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8.6%,较上年上升3.0个百分点,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8.1%,上升3.8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为118.1%,上升 8.9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总收入12 814万元,增长10%。
【生态建设】从沙源工程启动至2008年累计完成沙源治理工程林业生态建设任务96.63万亩,其中飞播造林33.3万亩,封沙育林25.9万亩,防护林建设9.63万亩,退耕还林达27.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1.3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2.3万亩,以封代造4.2万亩)。旗境内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带形成东西长80多公里,宽1公里绿色屏障带。全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9%;飞播治沙造林工程完成 4万亩。防护林人工造林建设完成1.5万亩,启动实施重点公益林生态补偿项目11.7万亩,涉及受益户320户,实施地方公益林生态补偿项目3.7115万亩,涉及集体权属434个小班。共完成新育苗204亩。四旁植树0.1万亩,完成通道绿化13.5公里。
【农业】农业生产农作物总播面积20.1万亩,增长6.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5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2.3%;薯类4.3万亩,占21.4%;豆类 0.2万亩,占1.0%;谷物3.9万亩,占19.4%;油料播种面积2.4万亩,同比增长26.3%。蔬菜、瓜类播种面积3.8万亩,同比增长15.2%。其中:西瓜播种面积2.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8万亩,增长38.5%,青饲料播种面积5.5万亩,增长5.5%。粮食作物总产量395.5万公斤,同比下降14.9%。其中:小麦、莜麦、玉米等谷物基本绝产;蔬菜产量4 789.5万公斤,增长50.6%。瓜类产量2 925万公斤,同比45.3%,青饲料总产量13 603.5万公斤,增长89.3%。
【畜牧业】全旗大小畜存栏4 329 625头(只),同比下降16.8%。大畜存栏57 331头。成功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用于发展养牛业2 000万元贷款。新建农村牧区户用沼气池1 600座,项目总投资785.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95.8万元。农机具补贴资金167万元,购进农机具651台(套),涉及487户农牧户。
【工业 建筑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0 987万元,同比增长95.0%。工业增加值完成62 84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3.4%。2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7 791万元,同比增长3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04 478万元,同比增长80.4%。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完成15 049万元,同比增长51.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07.5%,提高56.0%。资产负债率52.8%,下降16.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3.8次,提高1.1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7.8%,提高3.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64.8%,提高21.3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率4.0%,提高0.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87 719元/人,提高54 676元/人。产品销售率94.1%,下降7.6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仍保持增长态势,建筑企业运行质量显著改善。全旗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2 846万元,比上年增长31.8%。
【交通】全年客运周转量9 380万人公里,增长117.0%。客运量48.9万人,同比增长25.0%;货运周转量31 617万吨公里,增长262.0%,货运量148万吨,同比增长17.0%。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 219户,农牧区达14 114户。移动电话用户达38 000户,业务总收入达到2 560万元,同比增长4.5%。
【旅游业】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品牌,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8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1%;旅游业收入4 200万元,增长61.5%万元。
【概况】正镶白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部,锡林郭勒盟西南部,全旗土地总面积6 229平方公里,辖2个镇2个苏木。全旗总户数25 052户,总人口72 729人,其中蒙古族21 359人,汉族人口50 579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791人。
2008年,全旗生产总值完成151 44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 151万元,增长11.1%,第二产业增加值75 686万元,增长33.1%(其中工业增加值62 840万元,增长33.4%,建筑业增加值12 846万元,增长31.8%);第三产业增加值46 605万元,增长15.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3∶40∶37调整为19.3∶50.0∶30.7,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两万元,达20 831元,同比增长44.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8.6%,较上年上升3.0个百分点,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8.1%,上升3.8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为118.1%,上升 8.9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总收入12 814万元,增长10%。
【生态建设】从沙源工程启动至2008年累计完成沙源治理工程林业生态建设任务96.63万亩,其中飞播造林33.3万亩,封沙育林25.9万亩,防护林建设9.63万亩,退耕还林达27.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1.3万亩,荒山荒地造林12.3万亩,以封代造4.2万亩)。旗境内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带形成东西长80多公里,宽1公里绿色屏障带。全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9%;飞播治沙造林工程完成 4万亩。防护林人工造林建设完成1.5万亩,启动实施重点公益林生态补偿项目11.7万亩,涉及受益户320户,实施地方公益林生态补偿项目3.7115万亩,涉及集体权属434个小班。共完成新育苗204亩。四旁植树0.1万亩,完成通道绿化13.5公里。
【农业】农业生产农作物总播面积20.1万亩,增长6.5%,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5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2.3%;薯类4.3万亩,占21.4%;豆类 0.2万亩,占1.0%;谷物3.9万亩,占19.4%;油料播种面积2.4万亩,同比增长26.3%。蔬菜、瓜类播种面积3.8万亩,同比增长15.2%。其中:西瓜播种面积2.0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8万亩,增长38.5%,青饲料播种面积5.5万亩,增长5.5%。粮食作物总产量395.5万公斤,同比下降14.9%。其中:小麦、莜麦、玉米等谷物基本绝产;蔬菜产量4 789.5万公斤,增长50.6%。瓜类产量2 925万公斤,同比45.3%,青饲料总产量13 603.5万公斤,增长89.3%。
【畜牧业】全旗大小畜存栏4 329 625头(只),同比下降16.8%。大畜存栏57 331头。成功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用于发展养牛业2 000万元贷款。新建农村牧区户用沼气池1 600座,项目总投资785.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95.8万元。农机具补贴资金167万元,购进农机具651台(套),涉及487户农牧户。
【工业 建筑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0 987万元,同比增长95.0%。工业增加值完成62 84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3.4%。2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7 791万元,同比增长3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104 478万元,同比增长80.4%。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完成15 049万元,同比增长51.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07.5%,提高56.0%。资产负债率52.8%,下降16.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3.8次,提高1.1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7.8%,提高3.4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64.8%,提高21.3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率4.0%,提高0.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87 719元/人,提高54 676元/人。产品销售率94.1%,下降7.6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仍保持增长态势,建筑企业运行质量显著改善。全旗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2 846万元,比上年增长31.8%。
【交通】全年客运周转量9 380万人公里,增长117.0%。客运量48.9万人,同比增长25.0%;货运周转量31 617万吨公里,增长262.0%,货运量148万吨,同比增长17.0%。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 219户,农牧区达14 114户。移动电话用户达38 000户,业务总收入达到2 560万元,同比增长4.5%。
【旅游业】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品牌,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8万人次,较上年增长51%;旅游业收入4 200万元,增长61.5%万元。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