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卓资县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部,地处北纬40°38′~41°16′,东经110°51′~112°56′,周边与8个旗县市相毗邻。县政府所在地卓资山镇西距呼和浩特市区73公里,东距乌兰察布市集宁区52公里,是首府东出口,市府西大门。京包铁路、110国道以及丹拉高速公路横穿东西,科左、集凉公路纵贯南北,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全县总辖地面积3 1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万亩,林地面积140.5万亩,水域面积352.7万亩。全县辖卓资山、旗下营、巴音锡勒、梨花、十八台5个镇和大榆树、红召2个乡,总人口22.3万人,农业人口18万人,常住人口1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 748人。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4亿元,同比增长25.6%;财政收入完成2.32亿元,同比增长10.6%;农民人均收入3 952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1 484元,同比分别递增20.6%和19.6%。
【农牧业】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63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3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5 500亩。粮食总产量2.2亿斤,马铃薯(折粮)总产量1.24亿斤;年末牲畜存栏54万头(只),同比增长2.5%,其中奶牛2.6万头、生猪8.8万口、蛋鸡150万只。肉类总产量2.4万吨,牛奶产量9万吨。全县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家,农牧业生产总值6亿元,同比增长25%。
【林业】全县人工造林完成6万亩。通道绿化35.6公里,栽树7.5万株;四旁植树完成110万株;全民义务植树108万株,建立义务植树基地2.1万亩;城镇绿化道路15公里、广场1.5万平方米、街道16公里;退耕还林工程完成荒山荒地造林5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封山育林1万亩;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完成6 000亩;文冠果基地建设完成5 000亩。
【水利】完成大黑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新建防洪护岸2 910米,加固建设防洪护岸700米。新打机电井51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1.5万亩。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面积2.85万亩,节灌面积6 000亩。完成人畜饮水工程10处,解决1.12万人、3.01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
【工业】全县在册企业31户,重点项目华电卓资电厂一期工程4×20万千瓦机组,年发电44亿千瓦时,增加值4.3亿元,税收1亿元;大唐国际风电一、二期工程并网发电,三、四期开工建设;内蒙古金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塔筒、桨叶制造项目2009年6月底可投产;内蒙古中西矿业一期工程日处理原矿1 000吨项目4月生产,二期工程年处理矿石300万吨采选及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内蒙古鑫源矿产品开发冶炼公司总设计生产能力200万吨铁精粉加工项目开工。
【交通】投资2 700万元建设西壕堑—大榆树—保安林场三级公路23公里,福胜—中壕赖四级砂石路4.8公里,十八台—榆树沟—老羊圈四级砂石路8公里。新建客运站1处,新建招呼站7个,客运站点延伸到偏远山区。
【劳动社会保障】新建再就业基地1处,占地面积8 000平方米。新增城镇就业1 53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636人,“4050”人员再就业158人,农牧民转移就业26 860人,失业保险参保6 236人,发放小额贷款78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 574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 123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 856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 016人,城镇低保人数达到6 278人,农村低保总人数达到17 084人。
【概况】卓资县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部,地处北纬40°38′~41°16′,东经110°51′~112°56′,周边与8个旗县市相毗邻。县政府所在地卓资山镇西距呼和浩特市区73公里,东距乌兰察布市集宁区52公里,是首府东出口,市府西大门。京包铁路、110国道以及丹拉高速公路横穿东西,科左、集凉公路纵贯南北,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全县总辖地面积3 1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万亩,林地面积140.5万亩,水域面积352.7万亩。全县辖卓资山、旗下营、巴音锡勒、梨花、十八台5个镇和大榆树、红召2个乡,总人口22.3万人,农业人口18万人,常住人口1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 748人。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4亿元,同比增长25.6%;财政收入完成2.32亿元,同比增长10.6%;农民人均收入3 952元,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1 484元,同比分别递增20.6%和19.6%。
【农牧业】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63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3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5 500亩。粮食总产量2.2亿斤,马铃薯(折粮)总产量1.24亿斤;年末牲畜存栏54万头(只),同比增长2.5%,其中奶牛2.6万头、生猪8.8万口、蛋鸡150万只。肉类总产量2.4万吨,牛奶产量9万吨。全县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家,农牧业生产总值6亿元,同比增长25%。
【林业】全县人工造林完成6万亩。通道绿化35.6公里,栽树7.5万株;四旁植树完成110万株;全民义务植树108万株,建立义务植树基地2.1万亩;城镇绿化道路15公里、广场1.5万平方米、街道16公里;退耕还林工程完成荒山荒地造林5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封山育林1万亩;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完成6 000亩;文冠果基地建设完成5 000亩。
【水利】完成大黑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新建防洪护岸2 910米,加固建设防洪护岸700米。新打机电井51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1.5万亩。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面积2.85万亩,节灌面积6 000亩。完成人畜饮水工程10处,解决1.12万人、3.01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
【工业】全县在册企业31户,重点项目华电卓资电厂一期工程4×20万千瓦机组,年发电44亿千瓦时,增加值4.3亿元,税收1亿元;大唐国际风电一、二期工程并网发电,三、四期开工建设;内蒙古金泰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塔筒、桨叶制造项目2009年6月底可投产;内蒙古中西矿业一期工程日处理原矿1 000吨项目4月生产,二期工程年处理矿石300万吨采选及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内蒙古鑫源矿产品开发冶炼公司总设计生产能力200万吨铁精粉加工项目开工。
【交通】投资2 700万元建设西壕堑—大榆树—保安林场三级公路23公里,福胜—中壕赖四级砂石路4.8公里,十八台—榆树沟—老羊圈四级砂石路8公里。新建客运站1处,新建招呼站7个,客运站点延伸到偏远山区。
【劳动社会保障】新建再就业基地1处,占地面积8 000平方米。新增城镇就业1 53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636人,“4050”人员再就业158人,农牧民转移就业26 860人,失业保险参保6 236人,发放小额贷款78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 574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 123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 856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 016人,城镇低保人数达到6 278人,农村低保总人数达到17 084人。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