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部,辖9个苏木乡镇、1个开发区、1个新区、159个行政村、20个社区。常住人口32.15万,其中蒙古族人口2.5万,面积7 692平方公里。地貌称“七山二沙一分田”:70%丘陵区、20%沙漠区、10%农田区。总面积7 692平方公里。平均气温6.2—8.7℃,多年平均降雨量 400毫米左右,平均蒸发量2 000毫米左右。黄河北、东、南三面环绕,过境长度 197公里。准格尔资源丰富。含煤面积2 824平方公里,探明煤炭储量544亿吨,占全国的4%、内蒙古的1/4、鄂尔多斯的1/2,远景储量超过1 000亿吨。高岭土探明储量60亿吨、石灰石50亿吨、铝矾土1亿吨。此外,硫铁矿、白云岩、石英砂、煤层气的储量也相当大。
2011年,准格尔旗地区生产总值830亿元,增长17.8%;财政收入220亿元,增长50.2%,其中旗级一般预算收入55.8亿元,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478.5亿元,增长19.7%;发电172.9亿度,增长22.3%;生产原煤2.66亿吨,增长29.5%。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百强县第12位、西部百强县第1位。
【农牧业】 2011年,新建成现代农业基地1.8万亩、设施农业3 000亩、养殖园区4个。2010年牧业年度全旗牲畜总数达到90.13万头(只),较上年减少了10.35万头(只),其中:羊的总数为80.37万只,较上年减少了10.33万只;奶牛2 140头,较上年增加163头;猪8.3万头,较上年增加0.1万头。2010年牧业年度牲畜出栏量达62.3万头(只)。全旗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71 995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 112公顷,较上年减少484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 130公顷,蔬菜、瓜类种植面积2 612公顷,青饲料及牧草播种面积19 808公顷。全旗粮食总产量达到11.49万吨,较上年减少0.06万吨。
【工业】 2011年,推进“引黄入沙”和西部供水配套工程,新增供水能力4 550万立方米;黄河防洪工程和市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完成投资2.2亿元;建成饮水安全工程7处,解决了2.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与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签订电网及城市配网建设合作协议,建成220千伏输变电项目2个,开工建设110千伏以上输变电项目8个、线路改造及城市配网项目34个,总投资18.5亿元,是电网建设力度最大的一年。开启电力外送通道,建成并投运川掌至榆林北部220千伏、110千伏双回路输电工程。实施公路项目18个,建设里程284公里,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推进铁路项目9个,年内完成投资37亿元。完成生态绿化115万亩,被国家林业局等三部委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首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节能减排扎实推进,万元GDP能耗预计下降2.9%左右,削减二氧化硫4 226吨、化学需氧量2 138吨、氨氮433吨。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0 579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10 093元,增长15.1%。
【社会保障】 2011年,全社会民生方面投入77.8亿元,其中政府投入56.6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的57%。新增城镇就业6 019人,其中准旗籍大学生2 054人,发放小额贷款1 59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2%。积极采取措施稳控物价,新改建平价便民消费场所32个、农贸市场2个,发放困难群众临时物价补贴762万元。城乡居民低保提标扩面,为老年人、贫困大学生和其他生活困难群体发放各类补贴3 300万元,为转制企业下岗人员代缴养老保险金并发放生活补贴7 430万元。少数民族惠民待遇不断提高,全年发放各项补贴1 225万元。
【概况】 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部,辖9个苏木乡镇、1个开发区、1个新区、159个行政村、20个社区。常住人口32.15万,其中蒙古族人口2.5万,面积7 692平方公里。地貌称“七山二沙一分田”:70%丘陵区、20%沙漠区、10%农田区。总面积7 692平方公里。平均气温6.2—8.7℃,多年平均降雨量 400毫米左右,平均蒸发量2 000毫米左右。黄河北、东、南三面环绕,过境长度 197公里。准格尔资源丰富。含煤面积2 824平方公里,探明煤炭储量544亿吨,占全国的4%、内蒙古的1/4、鄂尔多斯的1/2,远景储量超过1 000亿吨。高岭土探明储量60亿吨、石灰石50亿吨、铝矾土1亿吨。此外,硫铁矿、白云岩、石英砂、煤层气的储量也相当大。
2011年,准格尔旗地区生产总值830亿元,增长17.8%;财政收入220亿元,增长50.2%,其中旗级一般预算收入55.8亿元,增长39%;固定资产投资478.5亿元,增长19.7%;发电172.9亿度,增长22.3%;生产原煤2.66亿吨,增长29.5%。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百强县第12位、西部百强县第1位。
【农牧业】 2011年,新建成现代农业基地1.8万亩、设施农业3 000亩、养殖园区4个。2010年牧业年度全旗牲畜总数达到90.13万头(只),较上年减少了10.35万头(只),其中:羊的总数为80.37万只,较上年减少了10.33万只;奶牛2 140头,较上年增加163头;猪8.3万头,较上年增加0.1万头。2010年牧业年度牲畜出栏量达62.3万头(只)。全旗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71 995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 112公顷,较上年减少484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 130公顷,蔬菜、瓜类种植面积2 612公顷,青饲料及牧草播种面积19 808公顷。全旗粮食总产量达到11.49万吨,较上年减少0.06万吨。
【工业】 2011年,推进“引黄入沙”和西部供水配套工程,新增供水能力4 550万立方米;黄河防洪工程和市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完成投资2.2亿元;建成饮水安全工程7处,解决了2.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与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签订电网及城市配网建设合作协议,建成220千伏输变电项目2个,开工建设110千伏以上输变电项目8个、线路改造及城市配网项目34个,总投资18.5亿元,是电网建设力度最大的一年。开启电力外送通道,建成并投运川掌至榆林北部220千伏、110千伏双回路输电工程。实施公路项目18个,建设里程284公里,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推进铁路项目9个,年内完成投资37亿元。完成生态绿化115万亩,被国家林业局等三部委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首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节能减排扎实推进,万元GDP能耗预计下降2.9%左右,削减二氧化硫4 226吨、化学需氧量2 138吨、氨氮433吨。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0 579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10 093元,增长15.1%。
【社会保障】 2011年,全社会民生方面投入77.8亿元,其中政府投入56.6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的57%。新增城镇就业6 019人,其中准旗籍大学生2 054人,发放小额贷款1 59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2%。积极采取措施稳控物价,新改建平价便民消费场所32个、农贸市场2个,发放困难群众临时物价补贴762万元。城乡居民低保提标扩面,为老年人、贫困大学生和其他生活困难群体发放各类补贴3 300万元,为转制企业下岗人员代缴养老保险金并发放生活补贴7 430万元。少数民族惠民待遇不断提高,全年发放各项补贴1 225万元。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