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鄂托克”系蒙古语,意为“营盘”。鄂托克前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地处蒙陕宁交界。境内主要由毛乌素沙地和鄂尔多斯梁地两大地貌构成,土地总面积1 827万亩(合1.218万平方公里),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261.2毫米,无霜期169天左右。全旗辖4个镇,总人口7.5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1%,是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
2011年,全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8.06亿元,增长24%;财政收入完成18亿元,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55.9亿元,增长76.8%。
【农牧业】 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3.73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68万亩,水产养殖总面积4 500亩,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192.5万头只。新建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基地1万亩,开工建设设施农业基地2 000亩,完成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主体框架建设500亩,培育现代草原示范户158户,整合草牧场23.3万亩,建成养殖园区5个,培育养殖大户7个,新建棚舍面积15万平方米,“大集中、小聚集”的发展格局已具雏形,现代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实施重点生态项目120万亩,完成人工造林20万亩,全旗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16.43%和81%。强化以草定畜工作,科学核定草原载畜量,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有效降雨量创近年最高纪录。
【工业】 2011年,全旗实现工业增加值25.1亿元,同比增长22.7%。原煤产量突破800万吨、产能达到3 500万吨。煤焦化多联产项目一期、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建成试产,国电煤矸石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6万吨机械制修项目建成投用,焦油加工及苯加氢、陶瓷等项目已具备开工条件。120万吨乙二醇、4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可研报至国家发改委,两组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深度推进。天然气产能达40亿立方米,昂素至上海庙天然气输气管线工程即将建成,40万吨、25万吨LNG项目通过立项核准,争取天然气指标3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 904元,增长23.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 093元,增长15.16%。
【社会保障】 2011年,全旗民生及社会事业领域支出14.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4%,年初确定的10件惠民实事全部落实,转移农牧民优惠政策已经兑现。就业工作有效推进,城镇新增就业1 514人,培训转移农牧民5 216人,实现稳定就业2 405人,74名转移农牧民全日制专科以上毕业子女通过招考实现就业。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金每月提高100元;民政大病医疗救助封顶线提高到5 000元;企业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每月增加300元。低收入群众生活得到保障,城乡低保标准每月各提高20元;民政临时救助和贫困大学生救助标准均提高500~3 000元,集中、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分别达到8 000元和5 500元,重点优抚对象补助标准每月提高540元,农村牧区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提高到8 000元;新建保障性住房3万平方米 。
【概况】 “鄂托克”系蒙古语,意为“营盘”。鄂托克前旗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地处蒙陕宁交界。境内主要由毛乌素沙地和鄂尔多斯梁地两大地貌构成,土地总面积1 827万亩(合1.218万平方公里),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261.2毫米,无霜期169天左右。全旗辖4个镇,总人口7.5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1%,是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
2011年,全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8.06亿元,增长24%;财政收入完成18亿元,增长8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55.9亿元,增长76.8%。
【农牧业】 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3.73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68万亩,水产养殖总面积4 500亩,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192.5万头只。新建高效节水灌溉农业基地1万亩,开工建设设施农业基地2 000亩,完成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主体框架建设500亩,培育现代草原示范户158户,整合草牧场23.3万亩,建成养殖园区5个,培育养殖大户7个,新建棚舍面积15万平方米,“大集中、小聚集”的发展格局已具雏形,现代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实施重点生态项目120万亩,完成人工造林20万亩,全旗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16.43%和81%。强化以草定畜工作,科学核定草原载畜量,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有效降雨量创近年最高纪录。
【工业】 2011年,全旗实现工业增加值25.1亿元,同比增长22.7%。原煤产量突破800万吨、产能达到3 500万吨。煤焦化多联产项目一期、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建成试产,国电煤矸石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6万吨机械制修项目建成投用,焦油加工及苯加氢、陶瓷等项目已具备开工条件。120万吨乙二醇、4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可研报至国家发改委,两组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深度推进。天然气产能达40亿立方米,昂素至上海庙天然气输气管线工程即将建成,40万吨、25万吨LNG项目通过立项核准,争取天然气指标3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 2011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 904元,增长23.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 093元,增长15.16%。
【社会保障】 2011年,全旗民生及社会事业领域支出14.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4%,年初确定的10件惠民实事全部落实,转移农牧民优惠政策已经兑现。就业工作有效推进,城镇新增就业1 514人,培训转移农牧民5 216人,实现稳定就业2 405人,74名转移农牧民全日制专科以上毕业子女通过招考实现就业。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金每月提高100元;民政大病医疗救助封顶线提高到5 000元;企业退休人员生活补贴每月增加300元。低收入群众生活得到保障,城乡低保标准每月各提高20元;民政临时救助和贫困大学生救助标准均提高500~3 000元,集中、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供养标准分别达到8 000元和5 500元,重点优抚对象补助标准每月提高540元,农村牧区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提高到8 000元;新建保障性住房3万平方米 。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