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赤峰是蒙古语“乌兰哈达”的汉译,意为“红色岩石山峰”。赤峰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部,地处燕山北麓、大兴安岭南段与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为北纬41°17′~45°24′,东经116°21′~120°58′之间。全市总面积90 021平方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南北最长457.5公里。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总观地貌属山地丘陵区,中低山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73.3%,其中山地15 972平方公里,高平原4 740平方公里,熔岩台地2 886平方公里,低山丘陵17 500平方公里,黄土丘陵20 619平方公里,河谷平原7 358平方公里,沙地20 946平方公里。市境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环山,西部地势最高海拔2 067米,东部最低海拔不足300米。赤峰市设3个市辖区: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辖7旗2县: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林西县、宁城县,共12个旗县区。境内居住着蒙古、汉、满、回、朝鲜、达斡尔等30个民族,总人口为456.49万人。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 080.18亿元,首次超过千亿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总收入完成100.51亿元,比上年增加18.23亿元,增长22.2%;地方财政支出219.79亿元,增加32.68亿元,增长17.5%。
【农牧业】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 617万亩,比上年增长1.5%。全市粮食产量71.02亿斤,比上年增长20%。经济作物产量普遍提高,其中,油料产量2.34亿斤,增长57.7%;甜菜12.25亿斤,增长45.5%;烟叶0.25亿斤,增长31.6%;蔬菜79.37亿斤,增长15.1%;瓜类5.5亿斤,增长18.8%。
牧业年度(六月末)牲畜存栏1 700万头只,比上年减少69万头只,下降0.4%。牲畜良种及改良种率94.9%;牲畜出栏率55.8%,提高0.4个百分点;能繁殖基础母畜存栏904.42万头只,比上年增加32.6万头只。初步统计,全年肉类总产量45.25万吨,增长5.7%。其中,猪出栏165.22万头,肉产量12.69万吨,增长0.5%;牛出栏82.25万头,肉产量9.49万吨,增长4.6%;羊出栏484.72万头,肉产量8.23万吨,增长1.7%;禽肉产量11.38万吨,增长1.1%。牛奶39.28万吨,增长0.3%;禽蛋30.02万吨,增长0.5%;绵羊毛1.58万吨,下降10.7%;山羊绒0.12万吨,下降20%。
【工业】 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78.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468.46亿元,增长20.9%。冶金、能源、食品、医药、建材、纺织、化工和机械八大重点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50.9亿元,增长19.7%,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91.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9.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 848.35万吨,下降2.6%;发电量218.61亿千瓦小时,增长8.6%。其中,风力发电64.48亿千瓦小时,增长20.1%,;铁矿石原矿量2 447.45万吨,增长50.3%;钼精粉1.23万吨,增长21.2%;铁精粉692.33万吨,增长30.9%;十种有色金属34.57万吨,增长18.9%;钢材154.07万吨,下降18.6%;粗铜15.66万吨,下降9.8%;水泥545.4万吨,增长40.4%;农用化肥(折纯)25.69万吨,增长40.7%;精制食用植物油2.11万吨,增长59.5%;鲜冷藏冻肉17.92万吨,增长1.7%;饮料酒24 711万升,增长10.7%。
【人民生活】 2010年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4 108元,比上年增加1 438元,增长11.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 010元,比上年增加510元,增长11.3%。其中农民5 023元,增长11.5%;牧民4 861元,增长9.7%。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0 343元,比上年增长12.6%。农牧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 572元,比上年增长13.5%。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1.9%和41.4%;年末城镇居民现住房屋人均建筑面积30.9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23.0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其中,农民23.24平方米,增加0.14平方米;牧民20.85平方米,增加0.89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10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实有床位6 111张,收养5 446人。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849处。城乡居民得到国家救济的达38.6万人。享受国家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9.5万人。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水平由上年的226元增加到255元。全年低保资金支出3.13亿元,增长18.7%。全市有27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9.8万离退休人员参加离退休费社会统筹,分别比上年增长3.1%和7.2%。
【概况】 赤峰是蒙古语“乌兰哈达”的汉译,意为“红色岩石山峰”。赤峰市位于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东部,地处燕山北麓、大兴安岭南段与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为北纬41°17′~45°24′,东经116°21′~120°58′之间。全市总面积90 021平方公里,东西最宽375公里,南北最长457.5公里。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总观地貌属山地丘陵区,中低山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73.3%,其中山地15 972平方公里,高平原4 740平方公里,熔岩台地2 886平方公里,低山丘陵17 500平方公里,黄土丘陵20 619平方公里,河谷平原7 358平方公里,沙地20 946平方公里。市境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环山,西部地势最高海拔2 067米,东部最低海拔不足300米。赤峰市设3个市辖区: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辖7旗2县: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林西县、宁城县,共12个旗县区。境内居住着蒙古、汉、满、回、朝鲜、达斡尔等30个民族,总人口为456.49万人。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 080.18亿元,首次超过千亿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总收入完成100.51亿元,比上年增加18.23亿元,增长22.2%;地方财政支出219.79亿元,增加32.68亿元,增长17.5%。
【农牧业】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 617万亩,比上年增长1.5%。全市粮食产量71.02亿斤,比上年增长20%。经济作物产量普遍提高,其中,油料产量2.34亿斤,增长57.7%;甜菜12.25亿斤,增长45.5%;烟叶0.25亿斤,增长31.6%;蔬菜79.37亿斤,增长15.1%;瓜类5.5亿斤,增长18.8%。
牧业年度(六月末)牲畜存栏1 700万头只,比上年减少69万头只,下降0.4%。牲畜良种及改良种率94.9%;牲畜出栏率55.8%,提高0.4个百分点;能繁殖基础母畜存栏904.42万头只,比上年增加32.6万头只。初步统计,全年肉类总产量45.25万吨,增长5.7%。其中,猪出栏165.22万头,肉产量12.69万吨,增长0.5%;牛出栏82.25万头,肉产量9.49万吨,增长4.6%;羊出栏484.72万头,肉产量8.23万吨,增长1.7%;禽肉产量11.38万吨,增长1.1%。牛奶39.28万吨,增长0.3%;禽蛋30.02万吨,增长0.5%;绵羊毛1.58万吨,下降10.7%;山羊绒0.12万吨,下降20%。
【工业】 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78.38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468.46亿元,增长20.9%。冶金、能源、食品、医药、建材、纺织、化工和机械八大重点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50.9亿元,增长19.7%,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91.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9.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 848.35万吨,下降2.6%;发电量218.61亿千瓦小时,增长8.6%。其中,风力发电64.48亿千瓦小时,增长20.1%,;铁矿石原矿量2 447.45万吨,增长50.3%;钼精粉1.23万吨,增长21.2%;铁精粉692.33万吨,增长30.9%;十种有色金属34.57万吨,增长18.9%;钢材154.07万吨,下降18.6%;粗铜15.66万吨,下降9.8%;水泥545.4万吨,增长40.4%;农用化肥(折纯)25.69万吨,增长40.7%;精制食用植物油2.11万吨,增长59.5%;鲜冷藏冻肉17.92万吨,增长1.7%;饮料酒24 711万升,增长10.7%。
【人民生活】 2010年全年城镇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4 108元,比上年增加1 438元,增长11.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 010元,比上年增加510元,增长11.3%。其中农民5 023元,增长11.5%;牧民4 861元,增长9.7%。城镇居民均消费性支出10 343元,比上年增长12.6%。农牧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 572元,比上年增长13.5%。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1.9%和41.4%;年末城镇居民现住房屋人均建筑面积30.9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23.0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其中,农民23.24平方米,增加0.14平方米;牧民20.85平方米,增加0.89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10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实有床位6 111张,收养5 446人。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849处。城乡居民得到国家救济的达38.6万人。享受国家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9.5万人。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水平由上年的226元增加到255元。全年低保资金支出3.13亿元,增长18.7%。全市有27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9.8万离退休人员参加离退休费社会统筹,分别比上年增长3.1%和7.2%。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