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盟西乌旗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蒙古族游牧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历史上蒙古族就是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以“马背上的民族”而著称。
游牧部落地处西乌旗政府巴彦乌拉镇以南35公里。境内四面环山,地形奇特,既有典型的草甸草原,还有森林草原和沙漠草原。每到夏季,草原如毯、河曲如带、牛羊如云、毡包如扣、河水潺潺……展现出一幅绮丽的画卷。据魏书记载,早在一千年前,这里水草丰美,特别适宜畜牧业的发展。许多游牧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游牧文化,游牧部落因其原始无损的自然景色和悠久的文化历史而文明遐迩。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草原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草场也承包给牧户。为了更好地保留和体现传统的游牧文化,1996年西乌旗将游牧部落82平方公里的旅游区域划为“游牧文化自然保护区”,并且明文规定在旅游区内不准建设永久性建筑,以保持景区内的原始的自然风貌。作为内蒙古游牧文化最典型的代表,这里有着最独特、最浓郁的游牧民族风情,最原始、最秀美的草原风光。游客可参与草原生产活动,开展“做一天游牧牧民”等旅游项目,感受淳朴的游牧民族风情,领略古老细腻的游牧文化。
这里远离喧嚣,亲近自然。走进它,一种浓厚的游牧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心中全会涌起一种深深的感动之情。
锡盟西乌旗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蒙古族游牧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历史上蒙古族就是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以“马背上的民族”而著称。
游牧部落地处西乌旗政府巴彦乌拉镇以南35公里。境内四面环山,地形奇特,既有典型的草甸草原,还有森林草原和沙漠草原。每到夏季,草原如毯、河曲如带、牛羊如云、毡包如扣、河水潺潺……展现出一幅绮丽的画卷。据魏书记载,早在一千年前,这里水草丰美,特别适宜畜牧业的发展。许多游牧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游牧文化,游牧部落因其原始无损的自然景色和悠久的文化历史而文明遐迩。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草原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草场也承包给牧户。为了更好地保留和体现传统的游牧文化,1996年西乌旗将游牧部落82平方公里的旅游区域划为“游牧文化自然保护区”,并且明文规定在旅游区内不准建设永久性建筑,以保持景区内的原始的自然风貌。作为内蒙古游牧文化最典型的代表,这里有着最独特、最浓郁的游牧民族风情,最原始、最秀美的草原风光。游客可参与草原生产活动,开展“做一天游牧牧民”等旅游项目,感受淳朴的游牧民族风情,领略古老细腻的游牧文化。
这里远离喧嚣,亲近自然。走进它,一种浓厚的游牧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心中全会涌起一种深深的感动之情。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