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5月,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河煤矿出土。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藏品。青铜短剑剑体长大厚重,茎部残断,仅存0.5厘米。剑身长34.2厘米,两侧刃呈曲线,开刃明显,十分锋利。剑锋长5.3厘米,横剖面为扁菱形,锋尖锐利。剑身两面中部脊柱与茎部相通,前段脊线清楚。脊柱剖面为六棱形,与两侧尖节平行处有突起的脊突,后段脊柱剖面呈椭圆形。后段剑叶最宽5厘米。这把曲刃青铜短剑与辽宁朝阳县十二台营子出土的B型曲刃青铜短剑有许多相似之处,仅锋部略长,应与夏家店上层文化有关。
这种曲刃青铜短剑多出土于辽西等地。这次发现在大兴安岭以北的呼伦贝尔草原,实属罕见。这是目前中国已知分布最北的一把,为研究这种青铜短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1982年5月,在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伊敏河煤矿出土。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馆藏品。青铜短剑剑体长大厚重,茎部残断,仅存0.5厘米。剑身长34.2厘米,两侧刃呈曲线,开刃明显,十分锋利。剑锋长5.3厘米,横剖面为扁菱形,锋尖锐利。剑身两面中部脊柱与茎部相通,前段脊线清楚。脊柱剖面为六棱形,与两侧尖节平行处有突起的脊突,后段脊柱剖面呈椭圆形。后段剑叶最宽5厘米。这把曲刃青铜短剑与辽宁朝阳县十二台营子出土的B型曲刃青铜短剑有许多相似之处,仅锋部略长,应与夏家店上层文化有关。
这种曲刃青铜短剑多出土于辽西等地。这次发现在大兴安岭以北的呼伦贝尔草原,实属罕见。这是目前中国已知分布最北的一把,为研究这种青铜短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