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教育基地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由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位于满洲里市西8公里中俄边境中方一侧)、火车头广场(位于满洲里市西8公里处)、晋丰泰杂货铺遗址(位于满洲里市区三道街)、中东铁路监狱陈列馆(位于满洲里市南区)、苏联红军烈士陵园(位于满洲里市区二道街)、二卡秘密交通线遗址(位于满洲里市东20公里中俄界河中方一侧)、扎赉诺尔秘密交通站遗址组成。2004年正式对游客开放。
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蔡和森、周恩来、瞿秋白、李立三、罗章龙、伍修权等都是通过秘密交通线的掩护,前往苏联和回国。民国20—23年(1931—1934年),这里安全迎送70多名同志出人国境。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时,前去参加会议的代表绝大部分都是从这里通过。景点陈列有纪念碑、木制俄式马车、木制日伪岗楼等。
红色旅游展厅:建于2005年,以翔实的资料和实物展现了中共早期领导人和革命志士历经磨难、寻求真理的恢弘历史画卷。由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展厅、真理之路展厅、中共六大展厅、胜利曙光展厅、红色溯源展厅、中苏会晤展厅组成。
火车头广场:建于2004年,广场内的火车头是民国29年(1940年)日制蒸汽机车头,铁轨是1925年苏联制造的铁轨。1949年毛泽东主席赴苏联莫斯科访问,途经满洲里时,就是此火车头牵引着列车驶出国门的。火车头的车牌是“1861”号。
沙俄(日伪)监狱陈列馆: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是用石头墙围起来的二层楼房,曾是沙俄和日伪时期的监狱。占地面积4 461.6平方米,建筑面积1 235平方米。监狱院墙有3米多高,四角设有木制岗楼。内设有审判厅、男监舍、女监舍、刑讯室和重监舍等,刑讯室墙上挂满了各种刑具。1932年,日本侵略军占领满洲里后,这里成为迫害中国抗日志士和老百姓的魔窟,刘少奇同志曾在此关押。
二卡秘密交通站遗址:建于民国21年(1932年),是作为满洲里交通站的备用点,任务是掩护接送中共早期领导人过境。先由满洲里交通站将来人送至二卡交通站,再通过界河划船秘密出境。该站共迎送40余名中共早期领导人出入国境。
苏联红军烈士陵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苏联正式对日宣战,苏联红军进驻满洲里。为纪念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苏联红军烈士,20世纪中期在这里修建了高17.18米的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及2米高的墓碑和四组铜板覆盖的烈士墓。每年都有许多俄罗斯人来此扫墓献花。
满洲里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教育基地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由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位于满洲里市西8公里中俄边境中方一侧)、火车头广场(位于满洲里市西8公里处)、晋丰泰杂货铺遗址(位于满洲里市区三道街)、中东铁路监狱陈列馆(位于满洲里市南区)、苏联红军烈士陵园(位于满洲里市区二道街)、二卡秘密交通线遗址(位于满洲里市东20公里中俄界河中方一侧)、扎赉诺尔秘密交通站遗址组成。2004年正式对游客开放。
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蔡和森、周恩来、瞿秋白、李立三、罗章龙、伍修权等都是通过秘密交通线的掩护,前往苏联和回国。民国20—23年(1931—1934年),这里安全迎送70多名同志出人国境。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时,前去参加会议的代表绝大部分都是从这里通过。景点陈列有纪念碑、木制俄式马车、木制日伪岗楼等。
红色旅游展厅:建于2005年,以翔实的资料和实物展现了中共早期领导人和革命志士历经磨难、寻求真理的恢弘历史画卷。由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展厅、真理之路展厅、中共六大展厅、胜利曙光展厅、红色溯源展厅、中苏会晤展厅组成。
火车头广场:建于2004年,广场内的火车头是民国29年(1940年)日制蒸汽机车头,铁轨是1925年苏联制造的铁轨。1949年毛泽东主席赴苏联莫斯科访问,途经满洲里时,就是此火车头牵引着列车驶出国门的。火车头的车牌是“1861”号。
沙俄(日伪)监狱陈列馆: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3年),是用石头墙围起来的二层楼房,曾是沙俄和日伪时期的监狱。占地面积4 461.6平方米,建筑面积1 235平方米。监狱院墙有3米多高,四角设有木制岗楼。内设有审判厅、男监舍、女监舍、刑讯室和重监舍等,刑讯室墙上挂满了各种刑具。1932年,日本侵略军占领满洲里后,这里成为迫害中国抗日志士和老百姓的魔窟,刘少奇同志曾在此关押。
二卡秘密交通站遗址:建于民国21年(1932年),是作为满洲里交通站的备用点,任务是掩护接送中共早期领导人过境。先由满洲里交通站将来人送至二卡交通站,再通过界河划船秘密出境。该站共迎送40余名中共早期领导人出入国境。
苏联红军烈士陵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苏联正式对日宣战,苏联红军进驻满洲里。为纪念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苏联红军烈士,20世纪中期在这里修建了高17.18米的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及2米高的墓碑和四组铜板覆盖的烈士墓。每年都有许多俄罗斯人来此扫墓献花。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