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尔道嘎森林旅游小铁路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 莫尔道嘎森工公司经营管理的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观光线路最长、森林生态多样性最完整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根据森林公园总体发展规划提出景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窄轨铁路36公里及配套附属设施,购置旅游专用内燃机车5台、车厢36节,铺设供电、通讯线路,购置调度通讯、信号及连锁闭塞设备、检修设备。
中国马都旅游精品线路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该线路是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到锡林浩特市的双向旅游通道,沿途有元上都遗址—乌和尔沁敖包—上都湖生态旅游牧场—桑根达来—高格斯台牧人之家—风电工业观光区—辉腾锡勒植物园—平顶山—九曲湾—锡林浩特市等11个景点。目前游客乘马、驾马车、自驾车或乘公共汽车旅游,规模越来越大。
建设内容:在230公里旅游线路上建设大小驿站十一个,包括休息区、停车场等,以及购置马匹、马车、公共旅游大巴等交通工具。
兴安盟科右中旗蒙古族风情街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科右中旗所在地巴彦呼舒镇是名闻中外的草原古镇,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旗。这里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图什业图婚礼、科尔沁祭祀活动、科尔沁饮食等蒙古族民俗风情在民间广为流传,拟在此打造蒙古族风情一条街。项目正编制可研报告。
建设内容:对街面两侧建筑进行整体包装,突出蒙古族特色,开发正宗蒙餐、蒙古族歌舞、民族食品、民族制品、民族服饰等项目,进行蒙古族民俗展示,发展特色旅游业
乌兰察布市辉腾锡勒旅游区扩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 辉腾锡勒旅游区位于阴山山脉东段,距集宁市80公里,距北京380公里,属于典型的高山草甸草原。这里风光秀美,夏季凉爽宜人,是旅游观光、度假避暑的绝佳境地。该景区属3A级,路、电等基础设施具备。其中黄花沟景点建有索道及星级酒店。目前年接待游客在60万人次以上。旅游区拟开发蒙古族餐饮、民俗表演等旅游产品,进一步展示蒙古民族文化,同时还将积极开发冬季旅游活动,建设10万平方米滑雪场、3条滑雪道及相关服务设施;完善迎宾区、文化展示区、餐饮表演区、露天活动区的建设;修建12000平方米二层观看台。
清水河县黄河峡谷旅游景区续建项目
项目简介: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 项目区位于清水河县窑沟乡境内的黄河之滨,距全国闻名的万家寨水利工程大坝有15公里水路。明代长城、黄河大峡谷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在此汇聚。景区内随处可见动植物化石,已出土石斧等文物,证明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此活动。景区交通便利,距县城60公里,北距呼和浩特180公里,有等级公路直通。项目区现已通电,有水源深井水质良好。项目区内已投资500万元建成老牛湾城堡码头。
建设内容:续建内容主要包括:老牛湾宾馆、黄河文化苑、老牛湾生态园景区、停车场、钓鱼平台、跨河索道。
室韦大型民族文化园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额尔古纳河流域是蒙古族发祥地,其室韦乡有保存完好的鲜卑族墓群和室韦地穴,有最早的蒙古族政治、文化活动部落遗址——黑山头古城遗址。
建设内容:拟以此为基础,建设大型文化园,辅以原生态的草原、湿地、森林等旅游资源,使其成为呼伦贝尔新的旅游景区。文化园控制区总面积约为398平方公里,核心区为108平方公里,有体现蒙古族文化发展历程、休闲旅游的多个子项目和基础设施组成。2010年园区完成投资6600万元,建成室韦博格达山敖包、18世纪室韦部落景点和景区道路、通讯等配套设施。
科尔沁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兴安盟重要景区,面积12.7万公顷,核心区面积1.78万公顷。保护区内有湿地4.55万公顷、蒙古黄榆天然林2.8万公顷和大面积的西伯利亚山杏灌丛,保护区内还有丹顶鹤、白鹤、大鸨、大天鹅等鸟类225种,种子植物500余种。保护区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具有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慕名而来的游人络绎不绝,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建设内容:根据发展需要修建景区内道路、服务中心、动植物园等景区配套设施。
包头市黄河湿地城区段昭君出塞等八大景区开发及东段景观路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包头北靠大青山、南临黄河,湿地资源较丰富,全市有湿地面积3.6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3%;其中黄河滩涂湿地2.9万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82.3%。长期以来,我市始终把加强湿地保护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近年来专门启动实施了“蓝天、绿水、青山、大草原”四大生态体系建设工程,扎实有力推进湿地保护工作。该项目坚持统一规划和保护湿地鼓励政策,对包括城区段昭君出塞等八大景区、东段景观路建设在内进行整体开发,打造沿黄河绿色生态旅游走廊,展示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湿地大城新形象。沿黄湿地路坝防汛一体工程市区段竣工后,堤上车辆穿梭,堤内波光粼粼,堤外万木葱茏,水面锦鳞泳荡,湿地沙鸥翔集,其在防洪、湿地保护、旅游、城市扩容等方面的作用已日渐突显。沿黄河阿善遗址、敕勒滩、南海湖、小白河、昭君岛、秦直道、麻池古城、包钢水源地等历史、人文、自然景观,与山北秦长城、赵长城、五当召遥相呼应。遵循恢复生态、适度开发,以线带片、整体联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打造沿黄生态旅游走廊,展示历史文化,树立和谐新城形象。
建设内容:建设包头市城区段昭君出塞等八大景区开发及土右段景观路建设
包头市南海湿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包头市紧紧围绕“草原休闲之都”的形象定位,以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在景区规划、招商引资、扩大行业规模、提升旅游品位,推进市场营销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发挥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完备、交通便捷等区位优势,使包头市成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西部地区旅游集散中心,逐步打造成旅游目的地。包头湿地资源较丰富,全市有湿地面积3.6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3%;其中黄河滩涂湿地2.9万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82.3%。包头市政府在2012年初以包府发【2012】1号文件正式批复,同意建设包头市南海湿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并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南海湿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定位为“湿地天堂、休闲南海”,以湿地保护、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线,以文化休闲娱乐为主题,充分利用南海湿地资源、环境和地理优势,划分黄河湿地生态园、南海湖旅游体验园、南海高端休闲度假园、南海明清建筑风情园四大功能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环保水务、生态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五大产业,打造内蒙地区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建设内容:总占地1万亩,建设蓄水设施、濒危鸟类遗鸥生境岛、礼佛岛、湿地博物馆、“走西口”雕塑园及旅游服务设施。
扎兰屯市中东铁路文化风情街续建项目
项目简介: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 沙俄时期修建的满洲里至绥芬河、大连铁路称为中东铁路。扎兰屯市俄罗斯中东铁路文化风情街项目主要依托市区内的100处中东铁路时期俄罗斯建筑遗址(该遗址群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为全国“十二五”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对其进行维修和利用,再现扎兰屯市中东铁路时期的俄罗斯建筑文化,将其打造成以展现异国风情,集旅游、观光、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街,推动地方旅游产业发展。该街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115平方米。
建设内容:项目规划已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完成。目前已投入5000余万元完成部分旧址维修改造。
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旅游专列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湖泊、火山、温泉、少数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丰富,已建立了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内蒙古森工集团将以牙林线为依托,开发森林旅游专列项目。项目一期重点打造牙克石—满归森林火车旅游线路,在主要景区设立观光车站,面向高端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程服务,为游客提供全景式森林火车旅游体验。
建设内容:建设乌尔旗汉、图里河、根河、阿龙山、满归5个旅游景点车站,购置旅游火车机车2台、豪华车厢12节。
和林格尔大南山生态文化旅游园续建项目
项目简介:大南山旅游园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南和林格尔县城关镇南,距呼和浩特市40公里,占地面积40平方公里。目前大南山生态文化旅游园已初具规模,建成8平方公里的景区,完成了中华钱币坛、百亭园、宗教文化园三个景点建设,建设50公里道路,铺设30公里电缆,累计完成投资5000万元。
建设内容:拟在此基础上续建新的旅游基础设施,具体建设文化景观区、生态度假区、娱乐区、生态休闲区、滨河休闲景观带。
萨拉乌素旅游区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萨拉乌苏遗址位于鄂尔多斯高原最南端的萨拉乌苏河流域,是著名的“萨拉乌苏动物群”的命名地,属典型的高原峡谷和哈斯特地貌,古生物遗存十分丰富,是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处文化遗址,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项目区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汇地带,交通便利。
建设内容:拟进一步建设景点景观、古生物模型及化石展览场所,开发旅游产品,保护景观生态。
鄂尔多斯沙漠大峡谷旅游区开发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鄂尔多斯沙漠大峡谷位于城川镇东南18公里处,是萨拉乌素河流经鄂前旗境内的一段河流,长16.7公里的河道湾多沟深,迂回曲折,从毛乌素沙漠中穿过,有沙漠峡谷之雄奇。旅游区将建设民俗文化村、滨水休闲区、沙漠运动区、生态休闲区、滨水度假区等区块。电力供应有保障,交通便利,现在当地基本建立起乡村接待体系,展示民俗文化。
额尔古纳中俄跨境旅游区续建项目
项目简介:项目所在地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黑山头口岸、室韦口岸。 额尔古纳市拥有黑山头、室韦两个一类口岸,对岸的俄罗斯有旧粗鲁海图、奥洛契口岸。乘船游览中俄界河,能够欣赏两岸秀丽的自然风光,额尔古纳河河道蜿蜒曲折,河滩岛屿较多,两岸溪流纵横、森林密布,景色蔚为壮观。黑山头镇及室韦名镇是华俄后裔与俄罗斯族的民族居住区。目前这里跨境游正在蓬勃开展。
建设内容:根据发展需要,在中国境内主要建设木质栈道、观景平台、界碑广场、别墅区、餐饮区,在中心岛建设娱乐区和中俄贸易旅游购物区、水上餐厅等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拉佐农场处建设俄罗斯方块雕塑、游憩区和观景平台、码头、服务中心。在室韦口岸和俄罗斯奥洛契口岸划定区域建设一日游基地。
满洲里市达永山景区整体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作为中俄边境城市的满洲里,有着独特的边境俄罗斯文化风光,还有举世闻名的呼伦湖蓝宝石般镶嵌在呼伦贝尔草原上。满洲里公路、铁路、航空交通便利,有中俄旅游资源,餐饮、住宿设施完善。东湖区内碧草、蓝天、镜湖、田园风光秀丽。
建设内容:拟在东湖区达永山建设飞碟射击场、风车环保公园、农家小院、三十里生态园等景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内外旅游的发展趋势,围绕冰雪旅游文化、风车环保、中俄蒙三国文化和自然生态文化等元素,形成综合性旅游景区。
呼伦贝尔市莫尔道嘎国际狩猎场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森工公司所经营管理的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拟在其中建立5500公顷的莫尔道嘎哈撒尔王国际狩猎场。
建设内容:建设内容:狩猎动物繁殖区,包括野生动物繁育及产品深加工区、散养观光区;狩猎区,包括封闭式野外狩猎场、射箭狩猎场、电子狩猎场;多种经营区,包括垂钓区、水上运动区、休闲度假区;缓冲区,包括国际商贸购物中心、国际会议中心。
锡盟苏尼特左旗恩格尔河旅游区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恩格尔河景区位于苏尼特左旗巴彦淖尔镇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120公里,交通便捷。景区水面面积9600亩,渔业资源丰富,拥有以沙地榆树疏林为主的天然次森林,有林网3000亩、人工草地6000亩、天然草场4万亩。拥有鸟类80余种,其中丹顶鹤、金雕、秃鹫、大鸠四种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3种,生物种类丰富。风景区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草原沙地和湿地自然景观原貌。
建设内容:依托这一资源,拟建设蒙古风情园、生态渔业养殖场、水上娱乐区、沙滩娱乐区、滑沙场、珍禽驯养观摩区和大型旅游景区。完善恩格尔河旅游区很多功能,形成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能力。
中国达斡尔民族园续建项目
项目简介:位于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 中国达斡尔民族园是我国唯一集达斡尔族历史、文化和生态于一体的国4A级景区,荣获全国56个最具民族特色的景区等多项殊荣。园区已具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7万人次左右。
建设内容:建设内容:达斡尔族民俗村、鄂伦春和鄂温克风情园、达斡尔族传统体育项目区、民俗度假宾馆、湖滨休闲观光园、国际萨满学术中心、游乐场、滑雪活动中心等。
阿尔山-蒙古国风情园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兴安盟阿尔山市具有丰富的温泉、森林、冰雪等生态旅游资源,境内的阿尔山-松贝尔口岸被确定为生态旅游口岸。西邻蒙古国,异国风情浓郁。拟在蒙古国一侧,依托口岸规划建设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总面积44100平方米的生态旅游区,作为口岸边境过境旅游开发的起步项目。
建设内容:主要建设高档娱乐城、表演场、跑马场、狩猎场等设施。
敖汉旗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敖汉旗境内有4种史前文化、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华夏第一村”。全旗森林覆盖率为42.8%,是“全国生态环境示范区”,2002年获“全球500佳”环境奖。闻名遐迩的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河沿自治区级湿地鸟类保护区、景色奇绝的清泉谷风景、热水温泉等自然景观汇聚一地,旅游产业正在兴起。
建设内容:拟对兴隆洼文化遗址——“华夏第一村”,降圣州辽城旅游区,赵宝沟国家级史前文化遗址公园,张履谦“宝善堂”故居景区,萨仁诺尔文化产业园,响水玉瀑等景区进行开发建设。
呼伦湖冰上游乐园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呼伦湖为内蒙古第一大湖,面积二千多平方公里,是呼伦贝尔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内盛产鲤鱼、鲫鱼、狗鱼、鲇鱼等30多种鱼类,也是天鹅、丹顶鹤等241种鸟类的栖息地、迁徙通道。呼伦贝尔湖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每年有数十万中外游客到此休闲娱乐。
建设内容:根据发展冬季旅游的需要,规划在12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立呼伦湖冬季生态观光旅游区。其中:在冰上垂钓区建造30~50个蒙古包样式冬钓冰屋,在冰上竞技区设置冰上龙舟赛道、冰帆赛道、冰上高尔夫赛场,在冰上休闲娱乐区开展马拉爬犁、狗拉爬犁等项活动,在娱乐滑雪场建设雪道。
兴安盟翰嘎利湖—五角枫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科右中旗五角枫保护区是保护五角枫、榆杏疏林系统和珍禽栖息地的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二级保护珍禽大天鹅重要停歇地,距科右中旗政府所在地20公里。翰嘎利湖已建有水库大坝、休闲广场、综合服务楼和蒙古包等娱乐设施。五角枫与翰嘎利湖相连,这里既有典型的科尔沁草原原始景观,又有湿地、珍禽、疏林自然景观,更有科尔沁蒙古族文化和图什业图王府的历史背景,蕴藏着巨大的旅游潜力。
建设内容:拟在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建设景区餐饮、住宿、道路、停车场、娱乐设施、购物场所等配套设施。
巴林右旗德日苏宝冷湖旅游区开发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赤峰市巴林右旗德日苏宝冷湖旅游区占地64平方公里,湖泊面积18平方公里。白音汉山与翁根山的雄奇和秀美倒影在湖中,与湖心岛相辉映,形成了山水相依、山环水绕的秀美景观。周边沙滩细软,草地柔美,是宜居、宜游、易业的“草原水城”。根据当地旅游总体布局,拟对德日苏宝冷湖旅游区进行开发建设,包含七个功能区,分别为党中央观光游憩区、滨湖度假区、湿地生态观光区、城镇协调发展区、市民郊野游憩区、草场休闲游憩区和坝下综合休闲区。
多伦县姑娘湖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多伦诺尔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姑娘湖旅游区位于多伦县蔡木山自然保护区内,距县城48公里,地处浑善达克沙地的边缘,天然形成的湖泊和天然次生林及丰富的野生动物聚集一处,生态保存完好,环境优美,风景独特。当地交通、通讯便捷,水、电供给充足。
建设内容:土建及设备购置,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形成集观光、休闲、度假、狩猎、商务会议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通辽科左中旗孝庄园旅游区续建项目
项目简介:项目所在地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中旗也称达尔罕旗,是科尔沁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是“清代国母”孝庄皇后的出生地。正在修建的孝庄园旅游区就位于科尔沁左翼中旗,为AAAA级旅游区;达尔罕亲王府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占地10万平方米,分中、西、东三路,由九十余座清代古建筑组成。王府内现有孝庄文皇后博物馆、嘎达梅林纪念馆、达尔罕王府历史展馆、科尔沁草原马文化博物馆、科尔沁民俗博物馆等。达尔罕亲王府已修建完成并向游人开放。
建设内容:为进一步完善旅游区内的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拟以孝庄园和达尔罕亲王府为基础,建设集餐饮、住宿、旅游、购物为一体的达尔罕民俗文化城。
二连浩特恐龙地质公园续建项目
项目简介:位于中蒙边境的二连浩特市是恐龙之乡。 二连浩特市恐龙地质公园以闻名中外的晚白垩纪恐龙化石群遗迹为主体景观,辅以重要的地层遗迹、花岗岩石林和驿站遗址景观,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观光游览于一体的旅游景区。2007年被评为内蒙古十大自然景观之一,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首批国家级科普基地,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公园向游人开放以来,国内外游客竞相参观,年接待游客数10万人次。该项目位于二连市东北9公里的恐龙化石埋藏区,已累计投入亿元。
建设内容:目前,需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对地质公园核心区进行较全面的保护,对恐龙化石埋藏馆进行维修等,增加以恐龙为主题的游乐设施及互动项目。
昂勒滑雪、温泉度假小镇续建项目
项目简介: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 昂勒滑雪小镇位于扎兰屯市西北8公里处的五星村。滨州铁路从村北部经过,陆路交通十分方便。项目区内冬季冰雪资源丰富。规划依托现有金龙山滑雪场,采用综合开发模式,将滑雪、度假、居住、商业、休闲和运动等功能有机融合,打造以滑雪度假为主题,以欧式风情为主格调,以滑雪、温泉旅游、欧式景观房产开发为联动产业,建成国内一流的欧式风情滑雪度假小镇。项目分三期建设。
建设内容:建成雪道7条,单板U型场地,造雪系统,索道、魔毯、拖牵及配套设施,游客大厅等。
乌拉特前旗小佘太历史文化风情旅游区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小佘太历史文化风情旅游区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142公里,有黑色柏油路相通。景区内主要有:依山修筑、蜿蜒起伏的秦代石长城,青铜器时代的阴山岩画,汉代王昭君居住地-光禄塞古城遗址,2000亩水面的增隆昌水库。其中秦长城遗址、阴山岩画、光禄塞古城遗址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广袤的草原,蜿蜒的群山,形成了历史和现实、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小佘太旅游综合服务区、秦长城历史文化观光区、阴山岩画文化观光区、光禄塞古城文化区、增隆昌水上休闲娱乐区。
通辽市奈曼旗沙漠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奈曼旗宝国吐沙漠位于塔敏查干沙漠中部,占地280平方公里,被誉为“八百里瀚海”。沙漠地形地貌奇特,沙山高耸险峻,沙湖星罗棋布,沙柳、沙榆、资源丰富。酷热的夏季,沙漠深处偶尔会出现“沙市蜃楼”的奇观,如梦如幻。依托这一资源,建设独具特色的沙漠文化旅游区。
建设内容:土建及设备购置,规划建设汽车拉力赛区、沙地越野区、沙滩排球区、沙滩足球区、沙漠探险区、沙漠理疗区及沙漠文化艺术体验区以及与之配套的休憩、餐饮、住宿、交通等基础设施工程。
兴安盟科右中旗翰嘎利湖——五角枫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五角枫保护区是保护五角枫、榆杏疏林系统和珍禽栖息地的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二级保护珍禽大天鹅重要停歇地,距科右中旗政府所在地20公里。翰嘎利湖已建有水库大坝、休闲广场、综合服务楼和蒙古包等娱乐设施。五角枫与翰嘎利湖相连,这里既有典型的科尔沁草原原始景观,又有湿地、珍禽、疏林自然景观,更有科尔沁蒙古族文化和图什业图王府的历史背景,蕴藏着巨大的旅游潜力。
建设内容:拟在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建设景区餐饮、住宿、道路、停车场、娱乐设施、购物场所等配套设施。已编制项目建议书。
乌海市环乌海湖旅游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乌海市黄河上游的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左岸为阿拉善盟,右岸为乌海市,坝址距乌海市区3公里。水库在2012年底建成后形成了118平方公里的平缓水面及环湖区域。该区域内群山错落,河湖密布,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景观较多,由北到南涵盖了观光农业区、乌兰布和沙漠、乌兰淖尔湖、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乌海湖)、龙游湾湿地景观区、胡杨岛旅游区、兔岛旅游区等风景名胜区。
建设内容:市里计划整体开发,按4A级标准建设景区,开发旅游游览项目,建设环湖旅游公路、停车场、游船码头、游客接待中心、售票中心等游览接待及配套设施。
乌兰察布市辉腾锡勒旅游区资源整合项目
项目简介: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 辉腾锡勒草原地处阴山山脉东段,属典型的高山草甸草场,占地180平方公里,草甸草场面积1.4万公顷,距北京430公里、距呼和浩特110公里。辉腾锡勒旅游区现有景点15处,日接待能力达1万人次,可安排住宿5000人次。已建成蒙古包、蒙古包群住宅区、封闭式四合院、欧式豪华别墅、日本板房、蒙古式风电园、沐浴、桑拿中心等旅游设施,具备接待小型团队、会议的条件。为了扩大规模,提高综合接待能力,拟整合旅游资源,兼并小景点,建设高A级大景区。。
建设内容:土建及设备购置,建设大型综合竞技场、拓跋珪御苑遗址、大型娱乐园及森林公园等场所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扩建项目
项目简介:位于呼和浩特市远郊的呼和浩特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主要依托当地的国家3A级景区、自治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哈素海旅游景区现有资源基础进行扩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建设内容:规划面积655.5公顷,重点区域建设面积430公顷,分别建设草原湿地旅游度假中心、温泉旅游中心、草原文化景观区、湿地生态景观区、阴山山地景观区
莫尔道嘎森林旅游小铁路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 莫尔道嘎森工公司经营管理的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观光线路最长、森林生态多样性最完整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根据森林公园总体发展规划提出景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窄轨铁路36公里及配套附属设施,购置旅游专用内燃机车5台、车厢36节,铺设供电、通讯线路,购置调度通讯、信号及连锁闭塞设备、检修设备。
中国马都旅游精品线路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该线路是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到锡林浩特市的双向旅游通道,沿途有元上都遗址—乌和尔沁敖包—上都湖生态旅游牧场—桑根达来—高格斯台牧人之家—风电工业观光区—辉腾锡勒植物园—平顶山—九曲湾—锡林浩特市等11个景点。目前游客乘马、驾马车、自驾车或乘公共汽车旅游,规模越来越大。
建设内容:在230公里旅游线路上建设大小驿站十一个,包括休息区、停车场等,以及购置马匹、马车、公共旅游大巴等交通工具。
兴安盟科右中旗蒙古族风情街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科右中旗所在地巴彦呼舒镇是名闻中外的草原古镇,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聚居旗。这里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图什业图婚礼、科尔沁祭祀活动、科尔沁饮食等蒙古族民俗风情在民间广为流传,拟在此打造蒙古族风情一条街。项目正编制可研报告。
建设内容:对街面两侧建筑进行整体包装,突出蒙古族特色,开发正宗蒙餐、蒙古族歌舞、民族食品、民族制品、民族服饰等项目,进行蒙古族民俗展示,发展特色旅游业
乌兰察布市辉腾锡勒旅游区扩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 辉腾锡勒旅游区位于阴山山脉东段,距集宁市80公里,距北京380公里,属于典型的高山草甸草原。这里风光秀美,夏季凉爽宜人,是旅游观光、度假避暑的绝佳境地。该景区属3A级,路、电等基础设施具备。其中黄花沟景点建有索道及星级酒店。目前年接待游客在60万人次以上。旅游区拟开发蒙古族餐饮、民俗表演等旅游产品,进一步展示蒙古民族文化,同时还将积极开发冬季旅游活动,建设10万平方米滑雪场、3条滑雪道及相关服务设施;完善迎宾区、文化展示区、餐饮表演区、露天活动区的建设;修建12000平方米二层观看台。
清水河县黄河峡谷旅游景区续建项目
项目简介: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 项目区位于清水河县窑沟乡境内的黄河之滨,距全国闻名的万家寨水利工程大坝有15公里水路。明代长城、黄河大峡谷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在此汇聚。景区内随处可见动植物化石,已出土石斧等文物,证明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在此活动。景区交通便利,距县城60公里,北距呼和浩特180公里,有等级公路直通。项目区现已通电,有水源深井水质良好。项目区内已投资500万元建成老牛湾城堡码头。
建设内容:续建内容主要包括:老牛湾宾馆、黄河文化苑、老牛湾生态园景区、停车场、钓鱼平台、跨河索道。
室韦大型民族文化园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额尔古纳河流域是蒙古族发祥地,其室韦乡有保存完好的鲜卑族墓群和室韦地穴,有最早的蒙古族政治、文化活动部落遗址——黑山头古城遗址。
建设内容:拟以此为基础,建设大型文化园,辅以原生态的草原、湿地、森林等旅游资源,使其成为呼伦贝尔新的旅游景区。文化园控制区总面积约为398平方公里,核心区为108平方公里,有体现蒙古族文化发展历程、休闲旅游的多个子项目和基础设施组成。2010年园区完成投资6600万元,建成室韦博格达山敖包、18世纪室韦部落景点和景区道路、通讯等配套设施。
科尔沁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兴安盟重要景区,面积12.7万公顷,核心区面积1.78万公顷。保护区内有湿地4.55万公顷、蒙古黄榆天然林2.8万公顷和大面积的西伯利亚山杏灌丛,保护区内还有丹顶鹤、白鹤、大鸨、大天鹅等鸟类225种,种子植物500余种。保护区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具有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慕名而来的游人络绎不绝,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建设内容:根据发展需要修建景区内道路、服务中心、动植物园等景区配套设施。
包头市黄河湿地城区段昭君出塞等八大景区开发及东段景观路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包头北靠大青山、南临黄河,湿地资源较丰富,全市有湿地面积3.6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3%;其中黄河滩涂湿地2.9万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82.3%。长期以来,我市始终把加强湿地保护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特别是近年来专门启动实施了“蓝天、绿水、青山、大草原”四大生态体系建设工程,扎实有力推进湿地保护工作。该项目坚持统一规划和保护湿地鼓励政策,对包括城区段昭君出塞等八大景区、东段景观路建设在内进行整体开发,打造沿黄河绿色生态旅游走廊,展示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湿地大城新形象。沿黄湿地路坝防汛一体工程市区段竣工后,堤上车辆穿梭,堤内波光粼粼,堤外万木葱茏,水面锦鳞泳荡,湿地沙鸥翔集,其在防洪、湿地保护、旅游、城市扩容等方面的作用已日渐突显。沿黄河阿善遗址、敕勒滩、南海湖、小白河、昭君岛、秦直道、麻池古城、包钢水源地等历史、人文、自然景观,与山北秦长城、赵长城、五当召遥相呼应。遵循恢复生态、适度开发,以线带片、整体联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打造沿黄生态旅游走廊,展示历史文化,树立和谐新城形象。
建设内容:建设包头市城区段昭君出塞等八大景区开发及土右段景观路建设
包头市南海湿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包头市紧紧围绕“草原休闲之都”的形象定位,以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在景区规划、招商引资、扩大行业规模、提升旅游品位,推进市场营销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发挥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完备、交通便捷等区位优势,使包头市成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中西部地区旅游集散中心,逐步打造成旅游目的地。包头湿地资源较丰富,全市有湿地面积3.6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3%;其中黄河滩涂湿地2.9万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82.3%。包头市政府在2012年初以包府发【2012】1号文件正式批复,同意建设包头市南海湿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并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南海湿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定位为“湿地天堂、休闲南海”,以湿地保护、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线,以文化休闲娱乐为主题,充分利用南海湿地资源、环境和地理优势,划分黄河湿地生态园、南海湖旅游体验园、南海高端休闲度假园、南海明清建筑风情园四大功能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环保水务、生态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五大产业,打造内蒙地区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建设内容:总占地1万亩,建设蓄水设施、濒危鸟类遗鸥生境岛、礼佛岛、湿地博物馆、“走西口”雕塑园及旅游服务设施。
扎兰屯市中东铁路文化风情街续建项目
项目简介: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 沙俄时期修建的满洲里至绥芬河、大连铁路称为中东铁路。扎兰屯市俄罗斯中东铁路文化风情街项目主要依托市区内的100处中东铁路时期俄罗斯建筑遗址(该遗址群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为全国“十二五”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对其进行维修和利用,再现扎兰屯市中东铁路时期的俄罗斯建筑文化,将其打造成以展现异国风情,集旅游、观光、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街,推动地方旅游产业发展。该街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115平方米。
建设内容:项目规划已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完成。目前已投入5000余万元完成部分旧址维修改造。
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旅游专列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湖泊、火山、温泉、少数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丰富,已建立了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内蒙古森工集团将以牙林线为依托,开发森林旅游专列项目。项目一期重点打造牙克石—满归森林火车旅游线路,在主要景区设立观光车站,面向高端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程服务,为游客提供全景式森林火车旅游体验。
建设内容:建设乌尔旗汉、图里河、根河、阿龙山、满归5个旅游景点车站,购置旅游火车机车2台、豪华车厢12节。
和林格尔大南山生态文化旅游园续建项目
项目简介:大南山旅游园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南和林格尔县城关镇南,距呼和浩特市40公里,占地面积40平方公里。目前大南山生态文化旅游园已初具规模,建成8平方公里的景区,完成了中华钱币坛、百亭园、宗教文化园三个景点建设,建设50公里道路,铺设30公里电缆,累计完成投资5000万元。
建设内容:拟在此基础上续建新的旅游基础设施,具体建设文化景观区、生态度假区、娱乐区、生态休闲区、滨河休闲景观带。
萨拉乌素旅游区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萨拉乌苏遗址位于鄂尔多斯高原最南端的萨拉乌苏河流域,是著名的“萨拉乌苏动物群”的命名地,属典型的高原峡谷和哈斯特地貌,古生物遗存十分丰富,是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处文化遗址,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项目区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汇地带,交通便利。
建设内容:拟进一步建设景点景观、古生物模型及化石展览场所,开发旅游产品,保护景观生态。
鄂尔多斯沙漠大峡谷旅游区开发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鄂尔多斯沙漠大峡谷位于城川镇东南18公里处,是萨拉乌素河流经鄂前旗境内的一段河流,长16.7公里的河道湾多沟深,迂回曲折,从毛乌素沙漠中穿过,有沙漠峡谷之雄奇。旅游区将建设民俗文化村、滨水休闲区、沙漠运动区、生态休闲区、滨水度假区等区块。电力供应有保障,交通便利,现在当地基本建立起乡村接待体系,展示民俗文化。
额尔古纳中俄跨境旅游区续建项目
项目简介:项目所在地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黑山头口岸、室韦口岸。 额尔古纳市拥有黑山头、室韦两个一类口岸,对岸的俄罗斯有旧粗鲁海图、奥洛契口岸。乘船游览中俄界河,能够欣赏两岸秀丽的自然风光,额尔古纳河河道蜿蜒曲折,河滩岛屿较多,两岸溪流纵横、森林密布,景色蔚为壮观。黑山头镇及室韦名镇是华俄后裔与俄罗斯族的民族居住区。目前这里跨境游正在蓬勃开展。
建设内容:根据发展需要,在中国境内主要建设木质栈道、观景平台、界碑广场、别墅区、餐饮区,在中心岛建设娱乐区和中俄贸易旅游购物区、水上餐厅等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拉佐农场处建设俄罗斯方块雕塑、游憩区和观景平台、码头、服务中心。在室韦口岸和俄罗斯奥洛契口岸划定区域建设一日游基地。
满洲里市达永山景区整体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作为中俄边境城市的满洲里,有着独特的边境俄罗斯文化风光,还有举世闻名的呼伦湖蓝宝石般镶嵌在呼伦贝尔草原上。满洲里公路、铁路、航空交通便利,有中俄旅游资源,餐饮、住宿设施完善。东湖区内碧草、蓝天、镜湖、田园风光秀丽。
建设内容:拟在东湖区达永山建设飞碟射击场、风车环保公园、农家小院、三十里生态园等景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内外旅游的发展趋势,围绕冰雪旅游文化、风车环保、中俄蒙三国文化和自然生态文化等元素,形成综合性旅游景区。
呼伦贝尔市莫尔道嘎国际狩猎场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森工公司所经营管理的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拟在其中建立5500公顷的莫尔道嘎哈撒尔王国际狩猎场。
建设内容:建设内容:狩猎动物繁殖区,包括野生动物繁育及产品深加工区、散养观光区;狩猎区,包括封闭式野外狩猎场、射箭狩猎场、电子狩猎场;多种经营区,包括垂钓区、水上运动区、休闲度假区;缓冲区,包括国际商贸购物中心、国际会议中心。
锡盟苏尼特左旗恩格尔河旅游区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恩格尔河景区位于苏尼特左旗巴彦淖尔镇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120公里,交通便捷。景区水面面积9600亩,渔业资源丰富,拥有以沙地榆树疏林为主的天然次森林,有林网3000亩、人工草地6000亩、天然草场4万亩。拥有鸟类80余种,其中丹顶鹤、金雕、秃鹫、大鸠四种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3种,生物种类丰富。风景区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草原沙地和湿地自然景观原貌。
建设内容:依托这一资源,拟建设蒙古风情园、生态渔业养殖场、水上娱乐区、沙滩娱乐区、滑沙场、珍禽驯养观摩区和大型旅游景区。完善恩格尔河旅游区很多功能,形成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能力。
中国达斡尔民族园续建项目
项目简介:位于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 中国达斡尔民族园是我国唯一集达斡尔族历史、文化和生态于一体的国4A级景区,荣获全国56个最具民族特色的景区等多项殊荣。园区已具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7万人次左右。
建设内容:建设内容:达斡尔族民俗村、鄂伦春和鄂温克风情园、达斡尔族传统体育项目区、民俗度假宾馆、湖滨休闲观光园、国际萨满学术中心、游乐场、滑雪活动中心等。
阿尔山-蒙古国风情园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兴安盟阿尔山市具有丰富的温泉、森林、冰雪等生态旅游资源,境内的阿尔山-松贝尔口岸被确定为生态旅游口岸。西邻蒙古国,异国风情浓郁。拟在蒙古国一侧,依托口岸规划建设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总面积44100平方米的生态旅游区,作为口岸边境过境旅游开发的起步项目。
建设内容:主要建设高档娱乐城、表演场、跑马场、狩猎场等设施。
敖汉旗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敖汉旗境内有4种史前文化、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华夏第一村”。全旗森林覆盖率为42.8%,是“全国生态环境示范区”,2002年获“全球500佳”环境奖。闻名遐迩的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河沿自治区级湿地鸟类保护区、景色奇绝的清泉谷风景、热水温泉等自然景观汇聚一地,旅游产业正在兴起。
建设内容:拟对兴隆洼文化遗址——“华夏第一村”,降圣州辽城旅游区,赵宝沟国家级史前文化遗址公园,张履谦“宝善堂”故居景区,萨仁诺尔文化产业园,响水玉瀑等景区进行开发建设。
呼伦湖冰上游乐园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呼伦湖为内蒙古第一大湖,面积二千多平方公里,是呼伦贝尔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内盛产鲤鱼、鲫鱼、狗鱼、鲇鱼等30多种鱼类,也是天鹅、丹顶鹤等241种鸟类的栖息地、迁徙通道。呼伦贝尔湖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每年有数十万中外游客到此休闲娱乐。
建设内容:根据发展冬季旅游的需要,规划在12平方公里范围内,建立呼伦湖冬季生态观光旅游区。其中:在冰上垂钓区建造30~50个蒙古包样式冬钓冰屋,在冰上竞技区设置冰上龙舟赛道、冰帆赛道、冰上高尔夫赛场,在冰上休闲娱乐区开展马拉爬犁、狗拉爬犁等项活动,在娱乐滑雪场建设雪道。
兴安盟翰嘎利湖—五角枫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科右中旗五角枫保护区是保护五角枫、榆杏疏林系统和珍禽栖息地的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二级保护珍禽大天鹅重要停歇地,距科右中旗政府所在地20公里。翰嘎利湖已建有水库大坝、休闲广场、综合服务楼和蒙古包等娱乐设施。五角枫与翰嘎利湖相连,这里既有典型的科尔沁草原原始景观,又有湿地、珍禽、疏林自然景观,更有科尔沁蒙古族文化和图什业图王府的历史背景,蕴藏着巨大的旅游潜力。
建设内容:拟在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建设景区餐饮、住宿、道路、停车场、娱乐设施、购物场所等配套设施。
巴林右旗德日苏宝冷湖旅游区开发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赤峰市巴林右旗德日苏宝冷湖旅游区占地64平方公里,湖泊面积18平方公里。白音汉山与翁根山的雄奇和秀美倒影在湖中,与湖心岛相辉映,形成了山水相依、山环水绕的秀美景观。周边沙滩细软,草地柔美,是宜居、宜游、易业的“草原水城”。根据当地旅游总体布局,拟对德日苏宝冷湖旅游区进行开发建设,包含七个功能区,分别为党中央观光游憩区、滨湖度假区、湿地生态观光区、城镇协调发展区、市民郊野游憩区、草场休闲游憩区和坝下综合休闲区。
多伦县姑娘湖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多伦诺尔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姑娘湖旅游区位于多伦县蔡木山自然保护区内,距县城48公里,地处浑善达克沙地的边缘,天然形成的湖泊和天然次生林及丰富的野生动物聚集一处,生态保存完好,环境优美,风景独特。当地交通、通讯便捷,水、电供给充足。
建设内容:土建及设备购置,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形成集观光、休闲、度假、狩猎、商务会议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通辽科左中旗孝庄园旅游区续建项目
项目简介:项目所在地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中旗也称达尔罕旗,是科尔沁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是“清代国母”孝庄皇后的出生地。正在修建的孝庄园旅游区就位于科尔沁左翼中旗,为AAAA级旅游区;达尔罕亲王府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占地10万平方米,分中、西、东三路,由九十余座清代古建筑组成。王府内现有孝庄文皇后博物馆、嘎达梅林纪念馆、达尔罕王府历史展馆、科尔沁草原马文化博物馆、科尔沁民俗博物馆等。达尔罕亲王府已修建完成并向游人开放。
建设内容:为进一步完善旅游区内的餐饮、娱乐等基础设施,拟以孝庄园和达尔罕亲王府为基础,建设集餐饮、住宿、旅游、购物为一体的达尔罕民俗文化城。
二连浩特恐龙地质公园续建项目
项目简介:位于中蒙边境的二连浩特市是恐龙之乡。 二连浩特市恐龙地质公园以闻名中外的晚白垩纪恐龙化石群遗迹为主体景观,辅以重要的地层遗迹、花岗岩石林和驿站遗址景观,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观光游览于一体的旅游景区。2007年被评为内蒙古十大自然景观之一,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首批国家级科普基地,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公园向游人开放以来,国内外游客竞相参观,年接待游客数10万人次。该项目位于二连市东北9公里的恐龙化石埋藏区,已累计投入亿元。
建设内容:目前,需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对地质公园核心区进行较全面的保护,对恐龙化石埋藏馆进行维修等,增加以恐龙为主题的游乐设施及互动项目。
昂勒滑雪、温泉度假小镇续建项目
项目简介: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 昂勒滑雪小镇位于扎兰屯市西北8公里处的五星村。滨州铁路从村北部经过,陆路交通十分方便。项目区内冬季冰雪资源丰富。规划依托现有金龙山滑雪场,采用综合开发模式,将滑雪、度假、居住、商业、休闲和运动等功能有机融合,打造以滑雪度假为主题,以欧式风情为主格调,以滑雪、温泉旅游、欧式景观房产开发为联动产业,建成国内一流的欧式风情滑雪度假小镇。项目分三期建设。
建设内容:建成雪道7条,单板U型场地,造雪系统,索道、魔毯、拖牵及配套设施,游客大厅等。
乌拉特前旗小佘太历史文化风情旅游区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小佘太历史文化风情旅游区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142公里,有黑色柏油路相通。景区内主要有:依山修筑、蜿蜒起伏的秦代石长城,青铜器时代的阴山岩画,汉代王昭君居住地-光禄塞古城遗址,2000亩水面的增隆昌水库。其中秦长城遗址、阴山岩画、光禄塞古城遗址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广袤的草原,蜿蜒的群山,形成了历史和现实、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划分为五个功能区:小佘太旅游综合服务区、秦长城历史文化观光区、阴山岩画文化观光区、光禄塞古城文化区、增隆昌水上休闲娱乐区。
通辽市奈曼旗沙漠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奈曼旗宝国吐沙漠位于塔敏查干沙漠中部,占地280平方公里,被誉为“八百里瀚海”。沙漠地形地貌奇特,沙山高耸险峻,沙湖星罗棋布,沙柳、沙榆、资源丰富。酷热的夏季,沙漠深处偶尔会出现“沙市蜃楼”的奇观,如梦如幻。依托这一资源,建设独具特色的沙漠文化旅游区。
建设内容:土建及设备购置,规划建设汽车拉力赛区、沙地越野区、沙滩排球区、沙滩足球区、沙漠探险区、沙漠理疗区及沙漠文化艺术体验区以及与之配套的休憩、餐饮、住宿、交通等基础设施工程。
兴安盟科右中旗翰嘎利湖——五角枫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五角枫保护区是保护五角枫、榆杏疏林系统和珍禽栖息地的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二级保护珍禽大天鹅重要停歇地,距科右中旗政府所在地20公里。翰嘎利湖已建有水库大坝、休闲广场、综合服务楼和蒙古包等娱乐设施。五角枫与翰嘎利湖相连,这里既有典型的科尔沁草原原始景观,又有湿地、珍禽、疏林自然景观,更有科尔沁蒙古族文化和图什业图王府的历史背景,蕴藏着巨大的旅游潜力。
建设内容:拟在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建设景区餐饮、住宿、道路、停车场、娱乐设施、购物场所等配套设施。已编制项目建议书。
乌海市环乌海湖旅游开发项目
项目简介:乌海市黄河上游的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左岸为阿拉善盟,右岸为乌海市,坝址距乌海市区3公里。水库在2012年底建成后形成了118平方公里的平缓水面及环湖区域。该区域内群山错落,河湖密布,自然资源丰富,生态景观较多,由北到南涵盖了观光农业区、乌兰布和沙漠、乌兰淖尔湖、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乌海湖)、龙游湾湿地景观区、胡杨岛旅游区、兔岛旅游区等风景名胜区。
建设内容:市里计划整体开发,按4A级标准建设景区,开发旅游游览项目,建设环湖旅游公路、停车场、游船码头、游客接待中心、售票中心等游览接待及配套设施。
乌兰察布市辉腾锡勒旅游区资源整合项目
项目简介: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 辉腾锡勒草原地处阴山山脉东段,属典型的高山草甸草场,占地180平方公里,草甸草场面积1.4万公顷,距北京430公里、距呼和浩特110公里。辉腾锡勒旅游区现有景点15处,日接待能力达1万人次,可安排住宿5000人次。已建成蒙古包、蒙古包群住宅区、封闭式四合院、欧式豪华别墅、日本板房、蒙古式风电园、沐浴、桑拿中心等旅游设施,具备接待小型团队、会议的条件。为了扩大规模,提高综合接待能力,拟整合旅游资源,兼并小景点,建设高A级大景区。。
建设内容:土建及设备购置,建设大型综合竞技场、拓跋珪御苑遗址、大型娱乐园及森林公园等场所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扩建项目
项目简介:位于呼和浩特市远郊的呼和浩特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主要依托当地的国家3A级景区、自治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哈素海旅游景区现有资源基础进行扩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建设内容:规划面积655.5公顷,重点区域建设面积430公顷,分别建设草原湿地旅游度假中心、温泉旅游中心、草原文化景观区、湿地生态景观区、阴山山地景观区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