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资源
辽阔美丽的草原,是一片孕育着希望的沃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首千古绝唱,道出了内蒙古大草原的风貌,它的神秘色彩一直为世人所瞩目。
内蒙古草原江阔,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居延海畔,绵延4000多公里,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 11片重点草原,内蒙古就有 5片:有举世闻名的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还有科尔沁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全区草地总面积 7880万公顷,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 66 .6%,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2%,位居全国首位。其中,可利用面积 6359.09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 80.7O%。
由于受东南海洋性季风影响不同,气候干湿情况不一,加之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等山地隆起的影响,从而出现了复杂多样的草地类型和景观。全区水平分布的地带性天然草原植被,从东到西可分为草甸草原(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五大类。此外还分布有低平地草甸、山地草甸、沼泽地草甸及附带利用草地等四类非地带性的隐域性草地。
草甸草原是内蒙古最优良的天然植被。总面积862.87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10.95%。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及其岭东、岭西两麓的高平原、低山丘陵地区,其中以分布于岭西呼伦贝尔高平原东部和锡林郭勒高平原东端的面积最大,占80%。草甸草原处于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带,呈现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共存的景观。自然条件优越,河流密布,地下水位较高,年均降水量如在350毫米以上,湿润系数为0.6~1.0,是全区草原带中湿润程度最高的地区。该类草原土质良好,植物种类丰富,发育茂盛,质量上乘。这里有举世闻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它以其广袤博大、风光秀丽、水草丰美、畜产富饶赢得了无数诗与歌的赞美。草甸草原适于发展马、牛、绵羊等牲畜,是驰名区内外的三河马、三河牛、呼伦贝尔细毛羊、乌珠穆沁白绒山羊和乌珠穆沁肉羊的主产区。草甸草原的饲用植物比较丰富,约220种,每平方米面积内有20种以上,主要建群牧草以禾草和杂草为主,其中由贝加尔针茅、线叶菊和羊草组成的草地,为草甸草原的重要类群。草地生产力高,草群高度30~80厘米,草群盖度在50%以上,多者可达 70%~ 80%,平均每公顷产干草 1650公斤,最高可达3300公斤,是重要的天然草场和放牧地。
典型草原是内蒙古草原的主体。总面积为2767.35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35.12%。广泛分布于呼伦贝尔高平原中西部、锡林郭勒高平原大部、阴山北麓丘陵一线、鄂尔多斯高平原东部和西辽河平原东南部。典型草原是草原带的最基本的类型,也是全国最典型的草原区域。年均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上,湿润系数为0.3~0.6。该类草原自然肥力较高,质量较好,是全区面积最广的优良天然牧场。这里有著称于世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它雄浑,浩瀚,一望无际,有如碧波荡漾的绿色海洋,自古就有“白马如云”、“毡车如雪”、“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的赞誉。典型草原适于各类牲畜的发展,是草原红牛、科尔沁牛、内蒙古细毛羊、敖汉细毛羊、中国美利奴羊(科尔沁型)、科尔沁细毛羊、罕山白绒山羊和锡林郭勒马的故乡。组成草原的饲用植物比较丰富,有258种,每平方米面积内有8~15种,多者在20种以上,由大针茅、克氏针茅、糙隐子草等丛生禾草分别建群所组成的草地类型,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是构成典型草原的主体,自东向西半灌木、灌木成分逐渐增加。该类草原的绝大多数植物均可供各种牲畜采食,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多,因此草地质量较高。在典型草原中,一等草地占25.3%,二等草地占45.6%,属于优等草地。草地生产力较高,草群高度 10~ 35厘米,草群盖度30%~40%,暖季平均每公顷产干草975公斤。
荒漠草原处于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地带。总面积841.99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10.68%。它在典型草原和草原化荒漠之间呈狭长带状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分布,以锡林郭勒高平原西北部,乌兰察布高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平原西部为主体。这里有蜚声中外的鄂尔多斯草原。荒漠草原气候干旱,湿润度明显下降,年均降水量在150~250毫米,湿润系数为0.13~0.3。自然条件较差,饲用植物有137种,每平方米面积内有植物10~15种,建群种由旱生丛生小禾草主要是戈壁针茅、石生针茅、短花针茅以及沙生针茅组成。此外。旱生的小灌木也是常见的优势成分。草群高度在10~20厘米,草群盖度一般为15%~25%,暖季平均每亩产干草33公斤。该类草地植物适口性好,采食率较高,干物质含量较多,尤其是粗蛋白质高。在荒漠草原中,二等草地占75%,属于优良草地,适于羊的繁衍。荒漠草原的名贵畜种也较多,闻名全国的苏尼特肉羊、内蒙古白绒山羊、鄂尔多斯细毛羊、乌兰察布细毛羊、内蒙古半细毛羊等优良品种,就在这里育成。
草原化荒漠处于荒漠草原西侧。总面积538.65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6.84%。这类草原植被带比较集中地分布在鄂尔多斯高平原西北角和阿拉善高平原东隅,沿荒漠草原从东北向西南呈带状延伸。草原化荒漠是地带性荒漠植被中干旱程度偏弱的一个类型,年均降水量100~200毫米,湿润系数为0.08~0.13。草地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是荒漠成分,以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为主,主要是豆科和藜科植物,次优势种和伴生种为荒漠草原成分,主要是旱生多年生草本,禾本科植物,还有旱生杂草。在草原化荒漠中,三等草地占83.5%,属于中等草地。每平方米面积内有饲用植物5~8种,多者达14种。灌木层高70厘米,草本层高20厘米以下,草层盖度低,地面裸露面积大。暖季平均每公顷产干草255公斤。这类草地适宜发展骆驼和羊,是阿拉善双峰驼和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的主要产区。
荒漠是在极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由超旱生半灌木和灌木为主所组成的地带性草地。总面积1692.31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21.47%。位于内蒙古的最西部,东接草原化荒漠,大致以雅布赖山的分水岭为界,集中分布在阿拉善高平原中西部,乌拉特中旗北部,乌拉特后旗西北部,杭锦旗西北部也有分布。荒漠是全区最干旱的植被带,年均降水量在30~100毫米,湿润系数为0.04~0.1,因而植物种类较少,每百平方米面积内有饲用植物1~5种,多者不超过10种。草群组成中灌木、半灌木占绝对优势,草本植物很少。从资源的广义价值而言,这个具有特殊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地带,拥有广阔的放牧地,有星罗棋布的分布于湖盆四周及低湿洼地的低平地草甸、盐化草甸,在居延海和额济纳河沿岸,长有由胡杨、沙枣组成的河滩疏林和柽柳灌丛,这些生机盎然的荒漠绿洲也是本区一个天然植物系宝库,是荒漠地区的颗明珠。这类草地的生产力虽低,但对畜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它也是阿拉善双峰驼和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和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野驴、野骆驼的重要产地。
低平地草甸、山地草甸、沼泽地草甸以及附带利用草地属非地带性草地,受局部隐域性生态条件的制约发育而成。总面积1177.27万公顷,占全区草地面积的14.94%。其中,低平地草甸926.41万公顷,山地草甸地148,63万公顷,沼泽地草甸80.09万公顷,附带利用草地20.14万公顷。这些非地带性草地产草量一般高于地带性草地,但质量低于地带性草地。其中除沼泽地草甸应用价值较低外,其它三类草地在畜牧业生产中的经济价值均很高。
全区天然草地共有野生种子植物2238种,分属81科、614属;其中主要饲用植物236种,分属36科.111属。平均每亩可利用草地年产干草42.88公斤,每百亩草地适宜载畜量为4.68个羊单位。全区天然草地按其饲草组成的质量特征,划分为五等。一等(优)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15.04%,二等(良)草地占30.12%,三等(中)草地占32.24%,四等(低)草地占20.33%,五等(劣)草地占2.27%。依天然草地产草量的高低,分为八级。一级高产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0.01%,公顷产鲜草12000公斤以上;二级高产草地占1.44%,公顷产鲜草9000~12000公斤;三级高产草地占5.16%,公顷产鲜草6000~ 9000公斤;四级中产草地占10.99%,公顷产鲜草4500~6000公斤;五级中产草地占17.54%,公顷产鲜草3000~ 4500公斤;六级低产草场地占33.74%,公顷产鲜草1500~3000公斤;七级低产草地占15.84%,公顷产鲜草750~1500公斤;八级低产草地占15.28%,公顷产鲜草在750公斤以下。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五大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分布于大兴安岭西麓的高原上,总面积约为8.37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属于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类型,得名于呼伦湖和贝尔湖。呼伦贝尔草原以明镜般的湖泊、银光闪闪的河流、气势磅礴的山岭、绿草如茵的原野为其特色。
科尔沁,蒙古语意为“带弓箭的卫队”,源自成吉思汗长弟哈布图萨尔率领的带弓箭的近卫军。科尔沁草原主要包括大兴安岭东南部浅山丘陵、辽嫩平原、西辽河平原等地区,草场面积约635.5万公顷,其中林间草场面积约368.4万公顷,大部分为草甸草原,部分为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
锡林郭勒草原分布在东至大兴安岭南段西麓、南至阴山山地北麓、西至集宁―二连浩特铁路、北达中蒙边境的广大区域内,总面积1900多万公顷,是内蒙古重要的传统天然草原,世界著名的天然草原之一。
乌兰察布草原东起集宁―二连浩特铁路,北至中蒙边境,西止巴彦淖尔高原东侧,南接阴山山地北麓,总面积近700万公顷,以荒漠草原为主,南部大都辟为旱作农田。
鄂尔多斯草原位于阴山山地以南,三面为黄河所环抱,仅在东南部以古长城为界与陕北高原相接,总面积700多万公顷。
(资源来源于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内蒙古统计手册)
森林资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是国家森林资源大省区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全区森林面积2366.4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8,居全国第1位。森林覆盖率达20%。活立木总蓄积量13.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5位。全区树木种类繁多,乔灌树种达350多种,既有寿命长、材质坚硬的优良用材林树种,又有耐旱耐风沙的防护林树种,还有经济树种和列入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内蒙古原始林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森林面积占全区森林面积的32.5%,林木总蓄积量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61.8%,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绿色宝库”。这里盛产的兴安落叶松、白桦、色木等,均为著名的优质木材。由东向西分布着大兴安岭南部山地、宝格达山、迪颜庙、罕山、克什克腾、茅荆大坝、大青山、蛮汉山、乌拉山、贺兰山和额济纳11片次生林区。罕山地区的云杉、油松、榨木、山杨林,大青山、乌拉山、蛮汉山的山杨、白桦林,贺兰山的云杉、松树林以及大青沟阔叶林等,都是具有较高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珍贵树种。人工林遍布全区。据2008年森林资源清查统计,全区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652.69万公顷,位居全国第1位。西部大开发以来,确立了“把生态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建设来抓,努力把内蒙古建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的发展战略,坚持走生态建设为主业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全力实施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森林面积、蓄积实现了持续“双增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蓄积大幅度增加。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保护成效显著,重点工程建设区域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
2012年完成营造林面积78.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5.7万公顷,飞播造林6.5万公顷,封山育林35.9万公顷。全年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面积4万公顷,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面积11.6万公顷,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面积42.2万公顷,完成“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造林面积12.3万公顷。年末全区森林面积236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0%。全年实现林业产业产值240多亿元。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2012年,全区共发生林业有害生物面积1543.05万亩,其中,轻度发生773.83万亩,中度发生481.24万亩,重度发生287.98万亩。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共防治各类林业有害生物726.37万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截至2012年底,全区累计确权面积达3.26亿亩,确权率99.7%,发证面积3.25亿亩,发放林权证177万本,发证率99.7%。与去年年底相比,今年确权面积新增1129万亩,发证面积新增1.87亿亩。草原资源
辽阔美丽的草原,是一片孕育着希望的沃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首千古绝唱,道出了内蒙古大草原的风貌,它的神秘色彩一直为世人所瞩目。
内蒙古草原江阔,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居延海畔,绵延4000多公里,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 11片重点草原,内蒙古就有 5片:有举世闻名的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还有科尔沁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全区草地总面积 7880万公顷,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 66 .6%,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2%,位居全国首位。其中,可利用面积 6359.09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 80.7O%。
由于受东南海洋性季风影响不同,气候干湿情况不一,加之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等山地隆起的影响,从而出现了复杂多样的草地类型和景观。全区水平分布的地带性天然草原植被,从东到西可分为草甸草原(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五大类。此外还分布有低平地草甸、山地草甸、沼泽地草甸及附带利用草地等四类非地带性的隐域性草地。
草甸草原是内蒙古最优良的天然植被。总面积862.87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10.95%。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及其岭东、岭西两麓的高平原、低山丘陵地区,其中以分布于岭西呼伦贝尔高平原东部和锡林郭勒高平原东端的面积最大,占80%。草甸草原处于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带,呈现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共存的景观。自然条件优越,河流密布,地下水位较高,年均降水量如在350毫米以上,湿润系数为0.6~1.0,是全区草原带中湿润程度最高的地区。该类草原土质良好,植物种类丰富,发育茂盛,质量上乘。这里有举世闻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它以其广袤博大、风光秀丽、水草丰美、畜产富饶赢得了无数诗与歌的赞美。草甸草原适于发展马、牛、绵羊等牲畜,是驰名区内外的三河马、三河牛、呼伦贝尔细毛羊、乌珠穆沁白绒山羊和乌珠穆沁肉羊的主产区。草甸草原的饲用植物比较丰富,约220种,每平方米面积内有20种以上,主要建群牧草以禾草和杂草为主,其中由贝加尔针茅、线叶菊和羊草组成的草地,为草甸草原的重要类群。草地生产力高,草群高度30~80厘米,草群盖度在50%以上,多者可达 70%~ 80%,平均每公顷产干草 1650公斤,最高可达3300公斤,是重要的天然草场和放牧地。
典型草原是内蒙古草原的主体。总面积为2767.35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35.12%。广泛分布于呼伦贝尔高平原中西部、锡林郭勒高平原大部、阴山北麓丘陵一线、鄂尔多斯高平原东部和西辽河平原东南部。典型草原是草原带的最基本的类型,也是全国最典型的草原区域。年均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上,湿润系数为0.3~0.6。该类草原自然肥力较高,质量较好,是全区面积最广的优良天然牧场。这里有著称于世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它雄浑,浩瀚,一望无际,有如碧波荡漾的绿色海洋,自古就有“白马如云”、“毡车如雪”、“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的赞誉。典型草原适于各类牲畜的发展,是草原红牛、科尔沁牛、内蒙古细毛羊、敖汉细毛羊、中国美利奴羊(科尔沁型)、科尔沁细毛羊、罕山白绒山羊和锡林郭勒马的故乡。组成草原的饲用植物比较丰富,有258种,每平方米面积内有8~15种,多者在20种以上,由大针茅、克氏针茅、糙隐子草等丛生禾草分别建群所组成的草地类型,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是构成典型草原的主体,自东向西半灌木、灌木成分逐渐增加。该类草原的绝大多数植物均可供各种牲畜采食,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多,因此草地质量较高。在典型草原中,一等草地占25.3%,二等草地占45.6%,属于优等草地。草地生产力较高,草群高度 10~ 35厘米,草群盖度30%~40%,暖季平均每公顷产干草975公斤。
荒漠草原处于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地带。总面积841.99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10.68%。它在典型草原和草原化荒漠之间呈狭长带状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分布,以锡林郭勒高平原西北部,乌兰察布高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平原西部为主体。这里有蜚声中外的鄂尔多斯草原。荒漠草原气候干旱,湿润度明显下降,年均降水量在150~250毫米,湿润系数为0.13~0.3。自然条件较差,饲用植物有137种,每平方米面积内有植物10~15种,建群种由旱生丛生小禾草主要是戈壁针茅、石生针茅、短花针茅以及沙生针茅组成。此外。旱生的小灌木也是常见的优势成分。草群高度在10~20厘米,草群盖度一般为15%~25%,暖季平均每亩产干草33公斤。该类草地植物适口性好,采食率较高,干物质含量较多,尤其是粗蛋白质高。在荒漠草原中,二等草地占75%,属于优良草地,适于羊的繁衍。荒漠草原的名贵畜种也较多,闻名全国的苏尼特肉羊、内蒙古白绒山羊、鄂尔多斯细毛羊、乌兰察布细毛羊、内蒙古半细毛羊等优良品种,就在这里育成。
草原化荒漠处于荒漠草原西侧。总面积538.65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6.84%。这类草原植被带比较集中地分布在鄂尔多斯高平原西北角和阿拉善高平原东隅,沿荒漠草原从东北向西南呈带状延伸。草原化荒漠是地带性荒漠植被中干旱程度偏弱的一个类型,年均降水量100~200毫米,湿润系数为0.08~0.13。草地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是荒漠成分,以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为主,主要是豆科和藜科植物,次优势种和伴生种为荒漠草原成分,主要是旱生多年生草本,禾本科植物,还有旱生杂草。在草原化荒漠中,三等草地占83.5%,属于中等草地。每平方米面积内有饲用植物5~8种,多者达14种。灌木层高70厘米,草本层高20厘米以下,草层盖度低,地面裸露面积大。暖季平均每公顷产干草255公斤。这类草地适宜发展骆驼和羊,是阿拉善双峰驼和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的主要产区。
荒漠是在极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由超旱生半灌木和灌木为主所组成的地带性草地。总面积1692.31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21.47%。位于内蒙古的最西部,东接草原化荒漠,大致以雅布赖山的分水岭为界,集中分布在阿拉善高平原中西部,乌拉特中旗北部,乌拉特后旗西北部,杭锦旗西北部也有分布。荒漠是全区最干旱的植被带,年均降水量在30~100毫米,湿润系数为0.04~0.1,因而植物种类较少,每百平方米面积内有饲用植物1~5种,多者不超过10种。草群组成中灌木、半灌木占绝对优势,草本植物很少。从资源的广义价值而言,这个具有特殊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地带,拥有广阔的放牧地,有星罗棋布的分布于湖盆四周及低湿洼地的低平地草甸、盐化草甸,在居延海和额济纳河沿岸,长有由胡杨、沙枣组成的河滩疏林和柽柳灌丛,这些生机盎然的荒漠绿洲也是本区一个天然植物系宝库,是荒漠地区的颗明珠。这类草地的生产力虽低,但对畜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它也是阿拉善双峰驼和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和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野驴、野骆驼的重要产地。
低平地草甸、山地草甸、沼泽地草甸以及附带利用草地属非地带性草地,受局部隐域性生态条件的制约发育而成。总面积1177.27万公顷,占全区草地面积的14.94%。其中,低平地草甸926.41万公顷,山地草甸地148,63万公顷,沼泽地草甸80.09万公顷,附带利用草地20.14万公顷。这些非地带性草地产草量一般高于地带性草地,但质量低于地带性草地。其中除沼泽地草甸应用价值较低外,其它三类草地在畜牧业生产中的经济价值均很高。
全区天然草地共有野生种子植物2238种,分属81科、614属;其中主要饲用植物236种,分属36科.111属。平均每亩可利用草地年产干草42.88公斤,每百亩草地适宜载畜量为4.68个羊单位。全区天然草地按其饲草组成的质量特征,划分为五等。一等(优)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15.04%,二等(良)草地占30.12%,三等(中)草地占32.24%,四等(低)草地占20.33%,五等(劣)草地占2.27%。依天然草地产草量的高低,分为八级。一级高产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0.01%,公顷产鲜草12000公斤以上;二级高产草地占1.44%,公顷产鲜草9000~12000公斤;三级高产草地占5.16%,公顷产鲜草6000~ 9000公斤;四级中产草地占10.99%,公顷产鲜草4500~6000公斤;五级中产草地占17.54%,公顷产鲜草3000~ 4500公斤;六级低产草场地占33.74%,公顷产鲜草1500~3000公斤;七级低产草地占15.84%,公顷产鲜草750~1500公斤;八级低产草地占15.28%,公顷产鲜草在750公斤以下。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的五大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分布于大兴安岭西麓的高原上,总面积约为8.37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属于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类型,得名于呼伦湖和贝尔湖。呼伦贝尔草原以明镜般的湖泊、银光闪闪的河流、气势磅礴的山岭、绿草如茵的原野为其特色。
科尔沁,蒙古语意为“带弓箭的卫队”,源自成吉思汗长弟哈布图萨尔率领的带弓箭的近卫军。科尔沁草原主要包括大兴安岭东南部浅山丘陵、辽嫩平原、西辽河平原等地区,草场面积约635.5万公顷,其中林间草场面积约368.4万公顷,大部分为草甸草原,部分为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
锡林郭勒草原分布在东至大兴安岭南段西麓、南至阴山山地北麓、西至集宁―二连浩特铁路、北达中蒙边境的广大区域内,总面积1900多万公顷,是内蒙古重要的传统天然草原,世界著名的天然草原之一。
乌兰察布草原东起集宁―二连浩特铁路,北至中蒙边境,西止巴彦淖尔高原东侧,南接阴山山地北麓,总面积近700万公顷,以荒漠草原为主,南部大都辟为旱作农田。
鄂尔多斯草原位于阴山山地以南,三面为黄河所环抱,仅在东南部以古长城为界与陕北高原相接,总面积700多万公顷。
(资源来源于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内蒙古统计手册)
森林资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是国家森林资源大省区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全区森林面积2366.4万公顷,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8,居全国第1位。森林覆盖率达20%。活立木总蓄积量13.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5位。全区树木种类繁多,乔灌树种达350多种,既有寿命长、材质坚硬的优良用材林树种,又有耐旱耐风沙的防护林树种,还有经济树种和列入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内蒙古原始林中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森林面积占全区森林面积的32.5%,林木总蓄积量占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的61.8%,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绿色宝库”。这里盛产的兴安落叶松、白桦、色木等,均为著名的优质木材。由东向西分布着大兴安岭南部山地、宝格达山、迪颜庙、罕山、克什克腾、茅荆大坝、大青山、蛮汉山、乌拉山、贺兰山和额济纳11片次生林区。罕山地区的云杉、油松、榨木、山杨林,大青山、乌拉山、蛮汉山的山杨、白桦林,贺兰山的云杉、松树林以及大青沟阔叶林等,都是具有较高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珍贵树种。人工林遍布全区。据2008年森林资源清查统计,全区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652.69万公顷,位居全国第1位。西部大开发以来,确立了“把生态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建设来抓,努力把内蒙古建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的发展战略,坚持走生态建设为主业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全力实施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森林面积、蓄积实现了持续“双增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蓄积大幅度增加。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保护成效显著,重点工程建设区域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
2012年完成营造林面积78.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5.7万公顷,飞播造林6.5万公顷,封山育林35.9万公顷。全年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荒地造林面积4万公顷,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面积11.6万公顷,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面积42.2万公顷,完成“三北”防护林五期工程造林面积12.3万公顷。年末全区森林面积2366.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0%。全年实现林业产业产值240多亿元。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2012年,全区共发生林业有害生物面积1543.05万亩,其中,轻度发生773.83万亩,中度发生481.24万亩,重度发生287.98万亩。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共防治各类林业有害生物726.37万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截至2012年底,全区累计确权面积达3.26亿亩,确权率99.7%,发证面积3.25亿亩,发放林权证177万本,发证率99.7%。与去年年底相比,今年确权面积新增1129万亩,发证面积新增1.87亿亩。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