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呼舒庙遗址位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巴彦呼舒镇区西部。明澈见底的霍林河蜿蜒流过庙宇南边。
巴彦呼舒庙的建筑年代较早。据史料记载:清崇德年间(1627—1636),归化城(今呼和浩特)附近大黄帽洞禅定的内齐托音(乃济陀音)来到科尔沁部传播黄教。他利用俗权——蒙古族王公贵族政权力量,消除萨满教抵抗,终于在嫩科尔沁十旗中传播了黄教。
之后,嫩科尔沁十旗王公们商议为内齐托音建一座寺庙,于是选定水草丰美的巴彦呼舒,开始修建喇嘛寺庙。经过多年的建造,形成雄伟壮观的巴彦呼舒庙,为哲里木盟十旗供奉之庙。
巴彦呼舒庙建筑规模庞大,气势宏伟,庄重威严。主殿为二层建筑,是喇嘛集中诵经的经堂(朝克沁都根),内供金银铜佛尊,有各种雕刻画像。该庙后院有一藏经殿,藏有《甘珠尔》《丹珠尔》等经卷数千函。庙院后边有一座高耸的白色佛塔(相传于1651年内齐托音一世95寿辰时建成),塔高21米,塔顶有铜制日月模型,从远处望去,庙、塔相互辉映,十分壮观。
巴彦呼舒庙遗址位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人民政府所在地巴彦呼舒镇区西部。明澈见底的霍林河蜿蜒流过庙宇南边。
巴彦呼舒庙的建筑年代较早。据史料记载:清崇德年间(1627—1636),归化城(今呼和浩特)附近大黄帽洞禅定的内齐托音(乃济陀音)来到科尔沁部传播黄教。他利用俗权——蒙古族王公贵族政权力量,消除萨满教抵抗,终于在嫩科尔沁十旗中传播了黄教。
之后,嫩科尔沁十旗王公们商议为内齐托音建一座寺庙,于是选定水草丰美的巴彦呼舒,开始修建喇嘛寺庙。经过多年的建造,形成雄伟壮观的巴彦呼舒庙,为哲里木盟十旗供奉之庙。
巴彦呼舒庙建筑规模庞大,气势宏伟,庄重威严。主殿为二层建筑,是喇嘛集中诵经的经堂(朝克沁都根),内供金银铜佛尊,有各种雕刻画像。该庙后院有一藏经殿,藏有《甘珠尔》《丹珠尔》等经卷数千函。庙院后边有一座高耸的白色佛塔(相传于1651年内齐托音一世95寿辰时建成),塔高21米,塔顶有铜制日月模型,从远处望去,庙、塔相互辉映,十分壮观。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