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作帅使念凿
李敞到石室祭祖刻石之举,《魏书·礼志》上记载:“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自后南迁,其地隔远。真君中,乌洛侯国遣使朝献,云石庙如故,民常祈请,有神验焉。其岁遣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祝曰:
天子焘谨遣敞等用骏足,一元大武敢昭先于皇天之灵。自启辟之初,佑我皇祖,于彼土田。历载亿年,聿来南迁。惟祖惟父,光宅中原。克翦凶丑,拓定四边。冲人篡业,德声弗彰。岂谓幽遐,稽首来王。具知旧庙、弗毁弗亡。悠悠之怀,希仰余光。王业之兴,起自皇祖。绵绵瓜瓞,时惟多祜。敢以丕功,配飨于天。子子孙孙,福禄永延。
敞等既祭,斩桦木立之,以置牲体而还……石室南距代京可四千余里”。
石刻祝文与《魏书·礼志》相对照可以看出,嘎仙洞内石刻就是《魏书·礼志》记载的拓跋焘派李敞祭祖所刻祝文。北魏石刻祝文的发现,证实嘎仙洞就是史书所记拓跋鲜卑的先祖旧墟石室,对《魏书》起到证史作用。石刻祝文证明大兴安岭北部丛山密林地带就是拓跋鲜卑祖先长期居住之地,嘎仙洞鲜卑石室一带,就是拓跋鲜卑的发祥地。嘎仙洞石室的发现,揭开鲜卑史上的千古之谜,也为相关诸部族如乌洛侯、地豆于、失韦等居地及幽都、大鲜卑山、大泽、完水、难水等山川地理位置,提供客观的准确座标。
东作帅使念凿
李敞到石室祭祖刻石之举,《魏书·礼志》上记载:“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自后南迁,其地隔远。真君中,乌洛侯国遣使朝献,云石庙如故,民常祈请,有神验焉。其岁遣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祝曰:
天子焘谨遣敞等用骏足,一元大武敢昭先于皇天之灵。自启辟之初,佑我皇祖,于彼土田。历载亿年,聿来南迁。惟祖惟父,光宅中原。克翦凶丑,拓定四边。冲人篡业,德声弗彰。岂谓幽遐,稽首来王。具知旧庙、弗毁弗亡。悠悠之怀,希仰余光。王业之兴,起自皇祖。绵绵瓜瓞,时惟多祜。敢以丕功,配飨于天。子子孙孙,福禄永延。
敞等既祭,斩桦木立之,以置牲体而还……石室南距代京可四千余里”。
石刻祝文与《魏书·礼志》相对照可以看出,嘎仙洞内石刻就是《魏书·礼志》记载的拓跋焘派李敞祭祖所刻祝文。北魏石刻祝文的发现,证实嘎仙洞就是史书所记拓跋鲜卑的先祖旧墟石室,对《魏书》起到证史作用。石刻祝文证明大兴安岭北部丛山密林地带就是拓跋鲜卑祖先长期居住之地,嘎仙洞鲜卑石室一带,就是拓跋鲜卑的发祥地。嘎仙洞石室的发现,揭开鲜卑史上的千古之谜,也为相关诸部族如乌洛侯、地豆于、失韦等居地及幽都、大鲜卑山、大泽、完水、难水等山川地理位置,提供客观的准确座标。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