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城址位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白城子嘎查,坐落在大兴安岭山脉的南麓,为丘陵草原景观。在城址东侧的大兴安岭山谷成为蒙古高原通往松辽平原的天然通道,白城具有重要的交通地位和战略地位。关于城址性质说法不一,学界一般认为古城为元代鲁王的投下城,至明代沿用,为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使用故此,白城子与北元林丹汗关系密切。
古城分内外两重,呈“回”字形布局。外城平面大致呈长方形,西墙南部略内折,北墙、东墙较直,南墙的东西两侧局部利用东西棋盘山作为屏障。东墙长584米,西墙长510米,北墙长1000米。南墙沿山脊低凹处或缓坡地带修筑石墙,宽2米,顶宽1米,残高1.7米。在南墙的两座山峰之间的山坳处,以及其他城墙均采用夯筑城墙,基宽8米,顶宽0.6米~2米,残高1米~3米,夯层厚约10米。南北两墙中部各辟一座城门,宽10米。东北角和西北角有角楼,西南角和东南角为棋盘山顶。
白城城址位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白城子嘎查,坐落在大兴安岭山脉的南麓,为丘陵草原景观。在城址东侧的大兴安岭山谷成为蒙古高原通往松辽平原的天然通道,白城具有重要的交通地位和战略地位。关于城址性质说法不一,学界一般认为古城为元代鲁王的投下城,至明代沿用,为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使用故此,白城子与北元林丹汗关系密切。
古城分内外两重,呈“回”字形布局。外城平面大致呈长方形,西墙南部略内折,北墙、东墙较直,南墙的东西两侧局部利用东西棋盘山作为屏障。东墙长584米,西墙长510米,北墙长1000米。南墙沿山脊低凹处或缓坡地带修筑石墙,宽2米,顶宽1米,残高1.7米。在南墙的两座山峰之间的山坳处,以及其他城墙均采用夯筑城墙,基宽8米,顶宽0.6米~2米,残高1米~3米,夯层厚约10米。南北两墙中部各辟一座城门,宽10米。东北角和西北角有角楼,西南角和东南角为棋盘山顶。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