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内蒙古、吉林、江苏、福建、江西、湖南、广西、重庆、四川、云南、甘肃等省(区、市)纷纷通过召开会议、调研指导、研讨交流等形式,积极推进“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走深走实。
一
10月26日,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精品年鉴品读季”读书品鉴研讨会。会议围绕《连云港年鉴(2019)》《长沙年鉴(2020)》《北京朝阳年鉴(2020)》《孝义年鉴(2020)》《天津市北辰年鉴(2020)》《天津市红桥年鉴(2021)》6部精品年鉴,从大事记编纂、框架设计、资料信息、记述内容、条目撰写、图片使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交流。会议要求,要以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为契机,做好2022年卷年鉴收尾工作,谋划好2023年卷年鉴编纂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好时段目标任务,力争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加强宣传推广,提炼有益经验,对好的经验做法和先进事迹及时报送推广。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服务新时代主题,在守正创新中打造精品佳鉴,使“读精品、学精品、创精品”成为常态化的工作目标。会议采用视频会议+网络直播形式举办。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年鉴指导部全体人员、16个区地方志办公室分管地方志工作副馆长及年鉴编纂人员50余人参加会议。
二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兴安盟、鄂尔多斯市等盟市积极行动,印发活动方案,开展特色活动,推动“精品年鉴品读季”有序深入开展。
10月18日,兴安盟档案史志馆发出通知,印发《兴安盟“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实施方案》,提出在11月10日之前组织开展精品年鉴读书品鉴会,并要求下辖各旗(县、市)年鉴编纂单位提交交流主题,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主题征文活动等。
10月19日,鄂尔多斯市档案史志馆发出通知,印发《鄂尔多斯市“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实施方案》,提出组织开展好精读精学精评活动,组织鄂尔多斯市年鉴工作者撰写精品年鉴评议文章或以精品年鉴建设为主题的理论研究文章等。
三
10月17日,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印发《关于深入推动“精品年鉴品读”活动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强调:一要通过“品”,品出精髓。品出精品年鉴编纂理念和认识上的先进之处、整体设计的高明之处、题材选择的独到之处以及编纂的严谨之处。二要通过“比”,比出自编年鉴在以上几个方面存在的差距,树立见贤思齐、取长补短的意识。三要通过“改”提升质量,要在调整、修改的实践中改变年鉴编纂惯性思维和固有模式,实现从思想到行动上的转变与突破。四要通过“悟”推进工作,要将品之所得、比之所见、改之所历融会贯通,真正把握年鉴工作的规律性,把品读成果转化成推进工作的成效。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要将“精品年鉴品读”活动和年鉴编纂工作实际有效结合,在“品—比—改—悟”中把“精品年鉴品读”活动推向深入,取得实效,切实促进全省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
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继续推出“我为精品代言”系列微视频展播,展播《中国精品年鉴·南京年鉴(2018)》《中国精品年鉴·连云港年鉴(2019)》,通过视频解读、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精品年鉴的社会影响。
南通、常熟等地也不断创新方式,积极营造读精品、学精品、编精品的浓厚氛围。南通市开展精品年鉴品读活动以来,市、县两级地方志系统及时推进,年鉴编纂人员积极参与,形成读精品、学精品的浓厚氛围。南通将品精品与编年鉴有机结合,借鉴优秀编纂经验,结合本地区编纂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座谈交流讨论活动,目前已撰写品读文章近20篇。常熟市地方志办公室积极响应,日前编印完成《精品年鉴品读导览》。该手册选取中国精品年鉴、江苏省精品年鉴中的篇目、文章、图片、装帧设计等内容,设封面设计、纲目设置、图片选编、条目写作、图表应用、创新志鉴产品6部分,并下发至各镇、街道年鉴参编者手中,为基层年鉴工作者提供优秀范例。
五
10月10日至13日,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一级巡视员林浩带队赴泉州、漳州、厦门调研指导“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实施情况和精品年鉴工程开展情况。调研中,林浩强调要深化精品活动,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方案,认真开展好特色活动,争创典型和标杆。在厦门,林浩结合打造精品年鉴区域、开展精品年鉴品读特色活动等开展研讨。在泉州、漳州,林浩对《安溪年鉴(2022)》(申报中国年鉴精品工程)、《长泰年鉴(2022)》(申报福建省年鉴精品工程)的编纂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要增强学习意识、标准意识、细节意识、精品意识;二要抓紧时间,对标对表,狠下功夫;三要认真按照专家意见对稿件进行再修改、再凝炼、再提升,着力打造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年鉴精品。
六
10月19日,江西省地方志研究院发出通知,印发《江西省“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根据方案,活动自2022年10月开始。活动主要内容包括:11月16日前,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主题征文活动。11月20日前,各设区市地方志工作机构通过召开读书品鉴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精品、用精品、编精品”大讨论。11月25日前,各设区市地方志工作机构总结“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开展情况。11月30日前,江西省地方志研究院联合江西省地方志学会开展“学精品、用精品、编精品”研讨会。
七
10月28日,湖南省永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编纂室)组织召开“精品年鉴品读”座谈会暨《永州年鉴(2022)》稿评审会。会议通过品读指定的4部中国精品年鉴,围绕框架层次、篇目架构、记述内容、资料信息、条目编写等方面开展讨论,以精品年鉴为样本,对《永州年鉴(2022)》稿进行评审。会议认为,永州市2022年年鉴组稿编辑、出版书号落实、年鉴评审安排等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好于预期和去年同期。下一步,在巩固“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全覆盖的基础上,在连续三年开展市县两级综合年鉴评审工作的基础上,要以开展精品年鉴品读活动为契机,以品促评,以评促学,学用结合,全面提升永州市年鉴质量,早出版,出精品。
八
9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发出通知,印发《全区“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活动自2022年9月开始,12月结束。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开展精品年鉴精读精学精评活动,重点品读4部中国精品年鉴,以及品读在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审活动中获一等以上等次年鉴和广西精品年鉴,每个市至少组织一次品读交流讨论活动,在此基础上抓好2022年卷年鉴编纂工作;开展主题征文活动,结合广西三级地方综合年鉴全覆盖评估工作,动员广大年鉴工作者撰写精品年鉴研究文章;及时总结活动成果,对涌现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推广,对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表扬;推进品读精品年鉴与编纂精品年鉴有机结合,巩固提升品读活动成果,建立完善年鉴质量建设长效机制。
九
重庆市渝中区、大足区、荣昌区纷纷召开品读会。10月20日,渝中区地方志编纂中心召开“精品年鉴品读会”,品读《连云港年鉴(2019)》《长沙年鉴(2020)》《北京朝阳年鉴(2020)》《孝义年鉴(2020)》《璧山年鉴(2020)》《武隆年鉴(2020)》等年鉴,重点学习精品年鉴的排版特色、框架结构、条目编写、随文图片等。10月下旬,大足区地方志编修中心召开会议,对开展“精品年鉴品读”活动作出具体安排,明确11月开展交流讨论,要求把品读活动与年鉴编纂实际相结合、与开展理论研讨相结合,查找2022年卷年鉴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完成调整修改。10月13日,荣昌区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制定了“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方案。10月28日,荣昌区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召开“精品年鉴品读会”,品读会结合《荣昌年鉴》编纂实际,认真品读,对照精品找差距、谈体会。
十
四川省成都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资阳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纷纷响应,将精品年鉴品读与年鉴质量提升紧密结合。
10月21日,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印发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对照精品年鉴,结合2022年卷年鉴编纂查找问题和不足,出版前完成调整修改,谋划推进2023年卷编纂工作;组织“成都年鉴 鉴证成都——成都十年之鉴”文章,撰写精品年鉴评论文章或理论研究文章。
10月12日,攀枝花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印发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学习年鉴编纂基本规范,充分借鉴精品年鉴的经验做法,将学习成果与2022年卷综合年鉴编纂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业务培训、主题征文等系列活动。
10月12日,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印发活动实施方案,要求以品读中国精品年鉴为重点,与品读近年来四川省在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审活动中获得等次的年鉴相结合,结合年鉴编纂实际,开展大讨论,组织参与主题征文活动,常态化开展年鉴质量提升活动。
10月13日,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与德阳市直机关工委、德阳市经信局联合印发活动实施方案,并在《德阳日报》、德阳网刊登活动启事,明确将参与活动地对象扩展到130余个德阳年鉴参编单位。在“史志德阳”微信公众号开辟“精品年鉴品读季”专栏,开展有奖征文,动员活动参与者积极撰写理论研究、精品年鉴评议、心得体会等文章,组织专家对主题征文进行评选。召开年鉴质量提升专题会议,全面梳理年鉴编纂的各项制度规范,持续优化年鉴质量提升机制。
10月12日,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四川省年鉴质量提升工作会议精神的十四条措施》,明确召开全市年鉴质量提升暨精品年鉴品读工作会,开展年鉴理论研究,每年主动承担1—2个市级以上课题,建立绵阳市年鉴专家人才库,常态化开展县(市、区)、园区年鉴篇目审查、复核和质量审查工作。
10月12日,广元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印发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以“读精品、用精品、编精品”为主题,品读一批精品年鉴、学习一批先进经验、形成一批剖析材料、撰写一批理论成果、探索一批制度机制。
10月11日,遂宁市地方志办公室印发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撰写精品年鉴评议文章,开展年鉴篇目审查、复核和年鉴质量抽查工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年鉴质量提升制度机制。
10月10日,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召开专题学习会,要求在全市史志系统开展“读精品年鉴,写研读文章,建交流平台,促质量提升”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把活动做实做细,建立专家库,开展年鉴撰稿者分类培训,做好年鉴课题研究。
10月10日,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召开动员会议并印发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活动集中安排在10月至11月下旬,全市11个县(市、区)分3个片区开展活动,集中召开一次全市读书品鉴会,开展精读精学精评、大讨论和理论文章征文活动。
10月9日,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视频动员会议并印发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扎实开展精读精学精评、大讨论、主题征文等系列活动,撰写精品年鉴评议文章或理论研究文章,开展年鉴篇目审查、复核和年鉴质量抽查工作。
10月12日,宜宾市地方志办公室印发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以“读精品、用精品、编精品,堪存堪鉴为人民”为主题,以品读一批精品年鉴、开展一次学习交流讨论、形成一个对标检查报告、撰写一篇理论研讨文章、举办一次编纂实务培训、开展一次集中解剖式评议为载体,明确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2022年各县(区)地方志工作业务评价体系进行考核。
10月10日,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动员会议并印发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2022年卷年鉴编纂工作,组织对精品年鉴的框架层次、记述内容、资料信息、图片使用、条目编写等进行精读精学精评,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完善地方综合年鉴篇目审查、复核和年鉴质量评比工作。
10月10日,达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要求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撰写精品年鉴评议文章、理论研究文章,重点就2020年卷、2021年卷年鉴,对标精品年鉴开展质量回头看,结合本地年鉴工作实际,对照检查、审视存在的问题、短板、缺点,建立保障年鉴质量的工作机制。
10月21日,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召开专题会议,提出结合实际制定活动实施方案,适时分片区召开市县年鉴理论座谈交流会暨精品年鉴品读会,通过“大讨论、大学习”来找差距、补短板,高质量撰写评鉴文章或理论文章,积极组织、梯次推进全市精品年鉴工程申报工作,制定实施《雅安市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规范》。
10月10日,巴中市委史志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要求高标准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全员参与主题征文活动,开展年鉴编纂“回头看”,常态化长效化抓好年鉴编纂。
10月20日,资阳市委常委周月霞听取资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专题汇报后要求,要认真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细化贯彻落实举措,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健全完善《资阳市年鉴审核制度》,研究出台《资阳市年鉴质量管理制度》《资阳市年鉴编纂监督考评制度》等,从制度上夯实年鉴编纂基础。10月24日,资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印发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市、县(区)两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年鉴编纂人员参与精品年鉴品读活动。
10月11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方志办公室召开会议并印发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对标新要求,谋求新突破,突出篇目是核心、初稿是基础、编纂是保障,健全组织领导,落实人员保障,把控好各个环节。
十一
云南省玉溪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等地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活动。
10月18日,玉溪市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组织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学精品用精品编精品研讨活动,通过学习精品年鉴编纂的好做法、好经验,对照精品年鉴查找市级和下辖县(市、区)综合年鉴编纂中存在问题和不足,认清差距,明确年鉴编纂努力方向。会议强调,要对照“精品”,结合编纂实际把好政治方向关、把好供稿质量关、把好保密审查关、把好编排策划关、把好图片审核关、把好印刷质量关。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史志办公室边学边做,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系列活动。送精品,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赠送的4部中国精品年鉴送往盈江县史志办公室;学精品,利用集体学、自学、交流学等各种形式,学习精品年鉴框架结构设置、图片选用、特色类目编写;开展大讨论,组织盈江县史志办、新城乡、太平镇、勐弄乡政府及新城村、大寨村、芒允村3个村委会、龙门寨村民小组相关工作人员座谈,就资料收集、稿件撰写及供稿注意事项进行交流。
10月28日,楚雄彝族自治州史志办公室采取线上视频会议形式举办楚雄州“精品年鉴品读季”学习交流座谈会。下辖10个县(市)分别就“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开展情况、学习收获、对标自查情况、下一步提升年鉴质量打算以及对楚雄州创建中国精品年鉴区域试点工作的建议进行发言。会议指出,要以中国精品年鉴区域试点单位创建为契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从打造一部“精品”向营造一片精品“样板林”延伸。
十二
甘肃省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舟曲县、临潭县、卓尼县将4部中国精品年鉴列入学习书目,结合各自实际,纷纷召开“精品年鉴品读”研讨会,传达学习《甘肃省“精品年鉴品读”活动实施方案》,集中品读4部中国精品年鉴,研读精品年鉴的框架层次、篇目架构、记述技巧、资料信息、图片使用、条目编写,结合自身年鉴编纂实际情况,开展研讨交流,探索年鉴编纂的新理念、新思路。
近日,天津、内蒙古、吉林、江苏、福建、江西、湖南、广西、重庆、四川、云南、甘肃等省(区、市)纷纷通过召开会议、调研指导、研讨交流等形式,积极推进“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走深走实。
一
10月26日,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精品年鉴品读季”读书品鉴研讨会。会议围绕《连云港年鉴(2019)》《长沙年鉴(2020)》《北京朝阳年鉴(2020)》《孝义年鉴(2020)》《天津市北辰年鉴(2020)》《天津市红桥年鉴(2021)》6部精品年鉴,从大事记编纂、框架设计、资料信息、记述内容、条目撰写、图片使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交流。会议要求,要以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为契机,做好2022年卷年鉴收尾工作,谋划好2023年卷年鉴编纂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好时段目标任务,力争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加强宣传推广,提炼有益经验,对好的经验做法和先进事迹及时报送推广。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服务新时代主题,在守正创新中打造精品佳鉴,使“读精品、学精品、创精品”成为常态化的工作目标。会议采用视频会议+网络直播形式举办。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年鉴指导部全体人员、16个区地方志办公室分管地方志工作副馆长及年鉴编纂人员50余人参加会议。
二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兴安盟、鄂尔多斯市等盟市积极行动,印发活动方案,开展特色活动,推动“精品年鉴品读季”有序深入开展。
10月18日,兴安盟档案史志馆发出通知,印发《兴安盟“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实施方案》,提出在11月10日之前组织开展精品年鉴读书品鉴会,并要求下辖各旗(县、市)年鉴编纂单位提交交流主题,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主题征文活动等。
10月19日,鄂尔多斯市档案史志馆发出通知,印发《鄂尔多斯市“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实施方案》,提出组织开展好精读精学精评活动,组织鄂尔多斯市年鉴工作者撰写精品年鉴评议文章或以精品年鉴建设为主题的理论研究文章等。
三
10月17日,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印发《关于深入推动“精品年鉴品读”活动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强调:一要通过“品”,品出精髓。品出精品年鉴编纂理念和认识上的先进之处、整体设计的高明之处、题材选择的独到之处以及编纂的严谨之处。二要通过“比”,比出自编年鉴在以上几个方面存在的差距,树立见贤思齐、取长补短的意识。三要通过“改”提升质量,要在调整、修改的实践中改变年鉴编纂惯性思维和固有模式,实现从思想到行动上的转变与突破。四要通过“悟”推进工作,要将品之所得、比之所见、改之所历融会贯通,真正把握年鉴工作的规律性,把品读成果转化成推进工作的成效。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要将“精品年鉴品读”活动和年鉴编纂工作实际有效结合,在“品—比—改—悟”中把“精品年鉴品读”活动推向深入,取得实效,切实促进全省年鉴事业高质量发展。
四
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继续推出“我为精品代言”系列微视频展播,展播《中国精品年鉴·南京年鉴(2018)》《中国精品年鉴·连云港年鉴(2019)》,通过视频解读、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精品年鉴的社会影响。
南通、常熟等地也不断创新方式,积极营造读精品、学精品、编精品的浓厚氛围。南通市开展精品年鉴品读活动以来,市、县两级地方志系统及时推进,年鉴编纂人员积极参与,形成读精品、学精品的浓厚氛围。南通将品精品与编年鉴有机结合,借鉴优秀编纂经验,结合本地区编纂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座谈交流讨论活动,目前已撰写品读文章近20篇。常熟市地方志办公室积极响应,日前编印完成《精品年鉴品读导览》。该手册选取中国精品年鉴、江苏省精品年鉴中的篇目、文章、图片、装帧设计等内容,设封面设计、纲目设置、图片选编、条目写作、图表应用、创新志鉴产品6部分,并下发至各镇、街道年鉴参编者手中,为基层年鉴工作者提供优秀范例。
五
10月10日至13日,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一级巡视员林浩带队赴泉州、漳州、厦门调研指导“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实施情况和精品年鉴工程开展情况。调研中,林浩强调要深化精品活动,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方案,认真开展好特色活动,争创典型和标杆。在厦门,林浩结合打造精品年鉴区域、开展精品年鉴品读特色活动等开展研讨。在泉州、漳州,林浩对《安溪年鉴(2022)》(申报中国年鉴精品工程)、《长泰年鉴(2022)》(申报福建省年鉴精品工程)的编纂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要增强学习意识、标准意识、细节意识、精品意识;二要抓紧时间,对标对表,狠下功夫;三要认真按照专家意见对稿件进行再修改、再凝炼、再提升,着力打造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年鉴精品。
六
10月19日,江西省地方志研究院发出通知,印发《江西省“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实施方案》和《关于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根据方案,活动自2022年10月开始。活动主要内容包括:11月16日前,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主题征文活动。11月20日前,各设区市地方志工作机构通过召开读书品鉴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精品、用精品、编精品”大讨论。11月25日前,各设区市地方志工作机构总结“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开展情况。11月30日前,江西省地方志研究院联合江西省地方志学会开展“学精品、用精品、编精品”研讨会。
七
10月28日,湖南省永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编纂室)组织召开“精品年鉴品读”座谈会暨《永州年鉴(2022)》稿评审会。会议通过品读指定的4部中国精品年鉴,围绕框架层次、篇目架构、记述内容、资料信息、条目编写等方面开展讨论,以精品年鉴为样本,对《永州年鉴(2022)》稿进行评审。会议认为,永州市2022年年鉴组稿编辑、出版书号落实、年鉴评审安排等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好于预期和去年同期。下一步,在巩固“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全覆盖的基础上,在连续三年开展市县两级综合年鉴评审工作的基础上,要以开展精品年鉴品读活动为契机,以品促评,以评促学,学用结合,全面提升永州市年鉴质量,早出版,出精品。
八
9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发出通知,印发《全区“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活动自2022年9月开始,12月结束。活动主要内容包括:开展精品年鉴精读精学精评活动,重点品读4部中国精品年鉴,以及品读在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审活动中获一等以上等次年鉴和广西精品年鉴,每个市至少组织一次品读交流讨论活动,在此基础上抓好2022年卷年鉴编纂工作;开展主题征文活动,结合广西三级地方综合年鉴全覆盖评估工作,动员广大年鉴工作者撰写精品年鉴研究文章;及时总结活动成果,对涌现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推广,对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表扬;推进品读精品年鉴与编纂精品年鉴有机结合,巩固提升品读活动成果,建立完善年鉴质量建设长效机制。
九
重庆市渝中区、大足区、荣昌区纷纷召开品读会。10月20日,渝中区地方志编纂中心召开“精品年鉴品读会”,品读《连云港年鉴(2019)》《长沙年鉴(2020)》《北京朝阳年鉴(2020)》《孝义年鉴(2020)》《璧山年鉴(2020)》《武隆年鉴(2020)》等年鉴,重点学习精品年鉴的排版特色、框架结构、条目编写、随文图片等。10月下旬,大足区地方志编修中心召开会议,对开展“精品年鉴品读”活动作出具体安排,明确11月开展交流讨论,要求把品读活动与年鉴编纂实际相结合、与开展理论研讨相结合,查找2022年卷年鉴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完成调整修改。10月13日,荣昌区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制定了“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方案。10月28日,荣昌区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召开“精品年鉴品读会”,品读会结合《荣昌年鉴》编纂实际,认真品读,对照精品找差距、谈体会。
十
四川省成都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资阳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纷纷响应,将精品年鉴品读与年鉴质量提升紧密结合。
10月21日,成都市地方志办公室印发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对照精品年鉴,结合2022年卷年鉴编纂查找问题和不足,出版前完成调整修改,谋划推进2023年卷编纂工作;组织“成都年鉴 鉴证成都——成都十年之鉴”文章,撰写精品年鉴评论文章或理论研究文章。
10月12日,攀枝花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印发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学习年鉴编纂基本规范,充分借鉴精品年鉴的经验做法,将学习成果与2022年卷综合年鉴编纂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业务培训、主题征文等系列活动。
10月12日,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印发活动实施方案,要求以品读中国精品年鉴为重点,与品读近年来四川省在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审活动中获得等次的年鉴相结合,结合年鉴编纂实际,开展大讨论,组织参与主题征文活动,常态化开展年鉴质量提升活动。
10月13日,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与德阳市直机关工委、德阳市经信局联合印发活动实施方案,并在《德阳日报》、德阳网刊登活动启事,明确将参与活动地对象扩展到130余个德阳年鉴参编单位。在“史志德阳”微信公众号开辟“精品年鉴品读季”专栏,开展有奖征文,动员活动参与者积极撰写理论研究、精品年鉴评议、心得体会等文章,组织专家对主题征文进行评选。召开年鉴质量提升专题会议,全面梳理年鉴编纂的各项制度规范,持续优化年鉴质量提升机制。
10月12日,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四川省年鉴质量提升工作会议精神的十四条措施》,明确召开全市年鉴质量提升暨精品年鉴品读工作会,开展年鉴理论研究,每年主动承担1—2个市级以上课题,建立绵阳市年鉴专家人才库,常态化开展县(市、区)、园区年鉴篇目审查、复核和质量审查工作。
10月12日,广元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印发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以“读精品、用精品、编精品”为主题,品读一批精品年鉴、学习一批先进经验、形成一批剖析材料、撰写一批理论成果、探索一批制度机制。
10月11日,遂宁市地方志办公室印发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撰写精品年鉴评议文章,开展年鉴篇目审查、复核和年鉴质量抽查工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年鉴质量提升制度机制。
10月10日,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召开专题学习会,要求在全市史志系统开展“读精品年鉴,写研读文章,建交流平台,促质量提升”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把活动做实做细,建立专家库,开展年鉴撰稿者分类培训,做好年鉴课题研究。
10月10日,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召开动员会议并印发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活动集中安排在10月至11月下旬,全市11个县(市、区)分3个片区开展活动,集中召开一次全市读书品鉴会,开展精读精学精评、大讨论和理论文章征文活动。
10月9日,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视频动员会议并印发活动实施方案,要求扎实开展精读精学精评、大讨论、主题征文等系列活动,撰写精品年鉴评议文章或理论研究文章,开展年鉴篇目审查、复核和年鉴质量抽查工作。
10月12日,宜宾市地方志办公室印发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以“读精品、用精品、编精品,堪存堪鉴为人民”为主题,以品读一批精品年鉴、开展一次学习交流讨论、形成一个对标检查报告、撰写一篇理论研讨文章、举办一次编纂实务培训、开展一次集中解剖式评议为载体,明确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2022年各县(区)地方志工作业务评价体系进行考核。
10月10日,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动员会议并印发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2022年卷年鉴编纂工作,组织对精品年鉴的框架层次、记述内容、资料信息、图片使用、条目编写等进行精读精学精评,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完善地方综合年鉴篇目审查、复核和年鉴质量评比工作。
10月10日,达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要求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撰写精品年鉴评议文章、理论研究文章,重点就2020年卷、2021年卷年鉴,对标精品年鉴开展质量回头看,结合本地年鉴工作实际,对照检查、审视存在的问题、短板、缺点,建立保障年鉴质量的工作机制。
10月21日,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召开专题会议,提出结合实际制定活动实施方案,适时分片区召开市县年鉴理论座谈交流会暨精品年鉴品读会,通过“大讨论、大学习”来找差距、补短板,高质量撰写评鉴文章或理论文章,积极组织、梯次推进全市精品年鉴工程申报工作,制定实施《雅安市地方综合年鉴编纂规范》。
10月10日,巴中市委史志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要求高标准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全员参与主题征文活动,开展年鉴编纂“回头看”,常态化长效化抓好年鉴编纂。
10月20日,资阳市委常委周月霞听取资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专题汇报后要求,要认真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细化贯彻落实举措,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健全完善《资阳市年鉴审核制度》,研究出台《资阳市年鉴质量管理制度》《资阳市年鉴编纂监督考评制度》等,从制度上夯实年鉴编纂基础。10月24日,资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印发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市、县(区)两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年鉴编纂人员参与精品年鉴品读活动。
10月11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方志办公室召开会议并印发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对标新要求,谋求新突破,突出篇目是核心、初稿是基础、编纂是保障,健全组织领导,落实人员保障,把控好各个环节。
十一
云南省玉溪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等地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活动。
10月18日,玉溪市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组织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学精品用精品编精品研讨活动,通过学习精品年鉴编纂的好做法、好经验,对照精品年鉴查找市级和下辖县(市、区)综合年鉴编纂中存在问题和不足,认清差距,明确年鉴编纂努力方向。会议强调,要对照“精品”,结合编纂实际把好政治方向关、把好供稿质量关、把好保密审查关、把好编排策划关、把好图片审核关、把好印刷质量关。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史志办公室边学边做,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系列活动。送精品,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赠送的4部中国精品年鉴送往盈江县史志办公室;学精品,利用集体学、自学、交流学等各种形式,学习精品年鉴框架结构设置、图片选用、特色类目编写;开展大讨论,组织盈江县史志办、新城乡、太平镇、勐弄乡政府及新城村、大寨村、芒允村3个村委会、龙门寨村民小组相关工作人员座谈,就资料收集、稿件撰写及供稿注意事项进行交流。
10月28日,楚雄彝族自治州史志办公室采取线上视频会议形式举办楚雄州“精品年鉴品读季”学习交流座谈会。下辖10个县(市)分别就“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开展情况、学习收获、对标自查情况、下一步提升年鉴质量打算以及对楚雄州创建中国精品年鉴区域试点工作的建议进行发言。会议指出,要以中国精品年鉴区域试点单位创建为契机,上下联动、左右协同,从打造一部“精品”向营造一片精品“样板林”延伸。
十二
甘肃省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舟曲县、临潭县、卓尼县将4部中国精品年鉴列入学习书目,结合各自实际,纷纷召开“精品年鉴品读”研讨会,传达学习《甘肃省“精品年鉴品读”活动实施方案》,集中品读4部中国精品年鉴,研读精品年鉴的框架层次、篇目架构、记述技巧、资料信息、图片使用、条目编写,结合自身年鉴编纂实际情况,开展研讨交流,探索年鉴编纂的新理念、新思路。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